1、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4,分数:100.00)患者男,28 岁。颈部左侧,双前臂深烧伤,双手背烧伤。经创面处理,双手背植皮术后 5 天。要求康复介入。(分数:20.00)(1).颈前部深烧伤,愈后会留瘢痕。正确的烧伤部位摆放是 A.仰卧,垫高枕保持头部充分前屈位 B.仰卧,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 C.左侧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 D.右侧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 E.仰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 F.俯卧位(分数:5.00)A.B.C.D.E.F.(2).手背烧伤时正确的部位摆放是 A.腕关节置于掌屈位 B.背屈为
2、主 C.腕关节微背屈,各指蹼间用无菌纱布隔开 D.掌指关节自然屈曲 4050 E.指间关节伸直,拇指持外展对掌位 F.腕关节可注意摆放(分数:5.00)A.B.C.D.E.F.(3).患者皮肤移植术后几天才能进行运动疗法治疗 A.35 天 B.46 天 C.57 天 D.810 天 E.10 天以后 F.15 天以后(分数:5.00)A.B.C.D.E.F.(4).后期创面基本愈合,但手背有瘢痕形成,患处皮肤瘙痒。有哪些物理因子治疗不可用 A.音频电疗 B.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C.红外线 D.超声波疗法 E.紫外线小剂量 F.紫外线大剂量(分数:5.00)A.B.C.D.E.F.患儿女,3 岁
3、4 个月。28 周早产儿,出生体重 1500g,8 个月大时家长因“生后发现全身紧张 6 个月”来康复科就诊,查体见:全身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整体屈曲运动模式,伴四肢及躯干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明显;不能独坐及四肢爬,无法完成体位转移,双手全手抓物,不能抓起花生米大小物体;扶持坐位躯干屈曲,双肩内收,肘部屈曲,拇指少许内收,髋关节内收,膝关节过伸,踝关节外翻扁平,距骨下陷,尖足;神经系统检查:巴氏征(+),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轻度亢进。日常反应较迟钝,吃半流质饮食,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和姿势,言语欠清晰,视听正常。头颅 CT 示:大脑发育不良。(分数:25.00)(1).患儿目前的诊
4、断最可能是 A.语言发育迟缓 B.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C.小儿脑性瘫痪 D.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 E.21 三体综合征 F.癫痫(分数:5.00)A.B.C.D.E.F.(2).此患儿主要功能障碍不包括 A.运动功能障碍 B.语言功能障碍 C.智力低下 D.饮食功能障碍 E.手功能障碍 F.空间定位障碍(分数:5.00)A.B.C.D.E.F.(3).患儿下肢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时感到有较大的阻力,被动活动困难,但仍可完成,此时肌张力程度为 Ashworth 分级 A.0 级 B.1 级 C.1+级 D.2 级 E.3 级 F.4 级(分数:5.00)A.B.C.D.E.F.(4).目前患儿主
5、要应接受的治疗不包括 A.言语训练 B.运动疗法训练 C.作业疗法训练 D.理疗 E.中医按摩,针灸治疗 F.镇静药物治疗(分数:5.00)A.B.C.D.E.F.(5).患儿巴氏征(+),病理部位常见于 A.锥体系 B.大脑皮质 C.小脑 D.脊髓 E.锥体外系 F.大脑前庭(分数:5.00)A.B.C.D.E.F.患者男,37 岁。农民,主诉右腕下垂,活动受限,指端麻木 3 个月。查体:右侧腕部肱桡肌、屈肘肌肌力 3 级,手腕下垂,指不能伸展,伸肘、屈肘肌肌力5 级,手背及前臂皮肤感觉减退。(分数:30.00)(1).该患者的临床诊断考虑是 A.臂丛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损伤 C.尺神经损
6、伤 D.桡神经损伤 E.肌皮神经损伤 F.腋神经损伤(分数:5.00)A.B.C.D.E.F.(2).现阶段需要进行评定的是 A.步态分析 B.肌力 C.Brunnstrom 分期 D.ASIA 分级 E.肌电图 F.关节活动度 G.运动平板试验 H.肺活量(分数:5.00)A.B.C.D.E.F.G.H.(3).对该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肌检查,诊断为严重损伤,其肌电图表现是 A.有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SNAP、MNCV 均消失 B.无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SNAP、MNCV 均消失 C.有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 波幅下降、SNAP 下降或消失、MNCV 减
7、慢或消失 D.有自发电活动,有 MUP,CMAP 波幅升高、SNAP 下降或消失、MNCV 减慢或消失 E.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 减少、CMAP 下降、SNAP 下降、MNCV 正常或减慢 F.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 增加、CMAP 上升、SNAP 下降、MNCN 正常或减慢(分数:5.00)A.B.C.D.E.F.(4).治疗 8 周后,复查时间-强度曲线时弯折向左下漂移说明 A.肌肉功能无变化 B.神经功能无变化 C.神经功能变差 D.肌肉功能变差 E.神经功能变好 F.肌肉功能变好 G.不反映神经功能情况 H.不反映肌肉功能情况(分数:5.00)A.B.C.
8、D.E.F.G.H.(5).对于该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正确的是 A.肌力训练是小重量、多重复 B.肌力训练是大重量、大重复 C.肌力训练是大重量、小重复 D.以被动运动开始,当出现主动运动时,积极进行主动运动 E.可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 F.可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 G.可采用 Fugl-Meyer 进行手功能评估(分数:5.00)A.B.C.D.E.F.G.(6).对该患者行针灸治疗,常选 A.手三里、外关 B.环跳、承扶 C.合谷、后溪 D.下关、迎香 E.肾俞、大肠腧 F.血海、解溪(分数:5.00)A.B.C.D.E.F.患儿女,4 岁。主诉:不会爬,不会站,足尖着地,交叉步态。
9、7 月早产,出生体重 2kg,羊水早破,脐带绕颈,妊娠期食欲缺乏,出生后 2 天哭声乏力,CT: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3 个月竖头,1 岁可靠墙站立,但始终不会爬不会走,无自发言语。(分数:25.00)(1).该患儿的临床诊断是 A.小儿脑性瘫痪 B.孤独症 C.小儿多动症 D.阿斯伯格综合征 E.脊髓灰质炎 F.脑外伤 G.急性脊髓炎 H.重症肌无力(分数:5.00)A.B.C.D.E.F.G.H.(2).对该患儿常需要进行的评估有 A.Wolf 手功能评估 B.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C.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D.失语症评估 E.构音障碍检查 F.语言发育迟缓检查 G.活动平板试验(分数:5.
10、00)A.B.C.D.E.F.G.(3).该患儿最适于采取的康复措施是 A.物理治疗 B.言语治疗 C.手术治疗 D.体外反搏 E.药物治疗 F.干细胞移植(分数:5.00)A.B.C.D.E.F.(4).对该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其治疗原则不包括 A.先远端后近端 B.先头部后尾部 C.抑制异常模式,促进正常模式 D.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 E.训练方法因人而异 F.训练方式完全一致(分数:5.00)A.B.C.D.E.F.(5).该患儿接受作业治疗时,其治疗重点不包括 A.保持正常姿势 B.促进上肢功能的发育 C.促进感觉、知觉运动功能的发育 D.促进言语交流能力的恢复 E.促进情绪的稳
11、定和社会适应性 F.促进日常生活动作及运动发育 G.促进步行能力的恢复(分数:5.00)A.B.C.D.E.F.G.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4,分数:100.00)患者男,28 岁。颈部左侧,双前臂深烧伤,双手背烧伤。经创面处理,双手背植皮术后 5 天。要求康复介入。(分数:20.00)(1).颈前部深烧伤,愈后会留瘢痕。正确的烧伤部位摆放是 A.仰卧,垫高枕保持头部充分前屈位 B.仰卧,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 C.左侧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 D.右侧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 E.仰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 F.俯
12、卧位(分数:5.00)A.B.C.D.E. F.解析:患者颈部左侧深烧伤,愈后会留瘢痕,瘢痕挛缩会造成颈左偏畸形。仰卧,垫枕保持颈部中立位摆放,预防颈两侧瘢痕挛缩畸形。(2).手背烧伤时正确的部位摆放是 A.腕关节置于掌屈位 B.背屈为主 C.腕关节微背屈,各指蹼间用无菌纱布隔开 D.掌指关节自然屈曲 4050 E.指间关节伸直,拇指持外展对掌位 F.腕关节可注意摆放(分数:5.00)A. B.C.D.E.F.解析:手背烧伤,愈后瘢痕挛缩会造成腕背伸,使腕掌屈功能丧失。正确的部位摆放是腕关节置于掌屈位。(3).患者皮肤移植术后几天才能进行运动疗法治疗 A.35 天 B.46 天 C.57 天
13、D.810 天 E.10 天以后 F.15 天以后(分数:5.00)A.B.C. D.E.F.解析:皮肤移植术后运动治疗不能过早,这样易拉伤新成活的皮肤。也不可太晚介入以防组织粘连,57 天后较适宜。(4).后期创面基本愈合,但手背有瘢痕形成,患处皮肤瘙痒。有哪些物理因子治疗不可用 A.音频电疗 B.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C.红外线 D.超声波疗法 E.紫外线小剂量 F.紫外线大剂量(分数:5.00)A.B.C. D.E.F. 解析:患者烧伤后期创面基本愈合,但手背有瘢痕形成,患处皮肤瘙痒,可选用音频电疗、直流电碘离子导入、超声波疗法、紫外线小剂量等治疗。红外线属热疗对瘢痕增殖期不能使用。患儿女,
14、3 岁 4 个月。28 周早产儿,出生体重 1500g,8 个月大时家长因“生后发现全身紧张 6 个月”来康复科就诊,查体见:全身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整体屈曲运动模式,伴四肢及躯干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明显;不能独坐及四肢爬,无法完成体位转移,双手全手抓物,不能抓起花生米大小物体;扶持坐位躯干屈曲,双肩内收,肘部屈曲,拇指少许内收,髋关节内收,膝关节过伸,踝关节外翻扁平,距骨下陷,尖足;神经系统检查:巴氏征(+),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轻度亢进。日常反应较迟钝,吃半流质饮食,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和姿势,言语欠清晰,视听正常。头颅 CT 示:大脑发育不良。(分数:25.00)(1).患儿
15、目前的诊断最可能是 A.语言发育迟缓 B.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C.小儿脑性瘫痪 D.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 E.21 三体综合征 F.癫痫(分数:5.00)A.B.C. D.E.F.解析:患者早产出生低体重儿,有典型脑瘫表现,病理反射阳性等支持诊断。(2).此患儿主要功能障碍不包括 A.运动功能障碍 B.语言功能障碍 C.智力低下 D.饮食功能障碍 E.手功能障碍 F.空间定位障碍(分数:5.00)A.B.C.D.E.F. 解析:空间定位障碍是知觉功能障碍,不属于此类脑瘫患儿的主要功能障碍表现。(3).患儿下肢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时感到有较大的阻力,被动活动困难,但仍可完成,此时肌张力程度为 A
16、shworth 分级 A.0 级 B.1 级 C.1+级 D.2 级 E.3 级 F.4 级(分数:5.00)A.B.C.D.E. F.解析:(4).目前患儿主要应接受的治疗不包括 A.言语训练 B.运动疗法训练 C.作业疗法训练 D.理疗 E.中医按摩,针灸治疗 F.镇静药物治疗(分数:5.00)A.B.C.D.E.F. 解析:患儿有明显的粗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障碍,伴随肌肉张力增高和关节挛缩,所以选择ABCDE,但是患儿目前无癫痫等伴随发作症状,日常治疗不需要用镇静药物。(5).患儿巴氏征(+),病理部位常见于 A.锥体系 B.大脑皮质 C.小脑 D.脊髓 E.锥体外系 F.大脑前庭
17、(分数:5.00)A. B.C.D.E.F.解析:巴氏征阳性见于锥体束的损害。患者男,37 岁。农民,主诉右腕下垂,活动受限,指端麻木 3 个月。查体:右侧腕部肱桡肌、屈肘肌肌力 3 级,手腕下垂,指不能伸展,伸肘、屈肘肌肌力5 级,手背及前臂皮肤感觉减退。(分数:30.00)(1).该患者的临床诊断考虑是 A.臂丛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损伤 C.尺神经损伤 D.桡神经损伤 E.肌皮神经损伤 F.腋神经损伤(分数:5.00)A.B.C.D. E.F.解析:垂腕征主要是桡神经损伤的表现,故选 D。(2).现阶段需要进行评定的是 A.步态分析 B.肌力 C.Brunnstrom 分期 D.ASIA
18、 分级 E.肌电图 F.关节活动度 G.运动平板试验 H.肺活量(分数:5.00)A.B. C.D.E. F. G.H.解析:(3).对该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肌检查,诊断为严重损伤,其肌电图表现是 A.有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SNAP、MNCV 均消失 B.无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SNAP、MNCV 均消失 C.有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 波幅下降、SNAP 下降或消失、MNCV 减慢或消失 D.有自发电活动,有 MUP,CMAP 波幅升高、SNAP 下降或消失、MNCV 减慢或消失 E.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 减少、CMAP 下降、SNAP 下降
19、、MNCV 正常或减慢 F.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 增加、CMAP 上升、SNAP 下降、MNCN 正常或减慢(分数:5.00)A.B.C. D.E.F.解析:根据神经肌电图表现明确损伤性质:完全损伤:有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SNAP、MNCV 均消失;严重损伤:有自发电活动,无 MUP,CMAP 波幅下降、SNAP 下降或消失、MNCV 减慢或消失;不全损伤: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 减少、CMAP 下降、SNAP 下降、MNCV 正常或减慢。该患者是严重损伤的肌电图表现,故选 C。(4).治疗 8 周后,复查时间-强度曲线时弯折向左下漂移说明 A.肌肉
20、功能无变化 B.神经功能无变化 C.神经功能变差 D.肌肉功能变差 E.神经功能变好 F.肌肉功能变好 G.不反映神经功能情况 H.不反映肌肉功能情况(分数:5.00)A.B.C.D.E. F.G.H. 解析:弯折是部分失神经支配的确切指标,而且也是神经恢复的指标之一。弯折右移,表示神经反应参与曲线的成分很少。弯折左移,表示神经支配成分增加,故选 EH。(5).对于该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正确的是 A.肌力训练是小重量、多重复 B.肌力训练是大重量、大重复 C.肌力训练是大重量、小重复 D.以被动运动开始,当出现主动运动时,积极进行主动运动 E.可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 F.可采用功能性电刺激
21、进行治疗 G.可采用 Fugl-Meyer 进行手功能评估(分数:5.00)A.B.C. D. E. F.G.解析:周围神经损伤肌力训练的原则是大重量、小重复;功能性电刺激适合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患者;Fugl-Meyer 常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评估,不适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故选 CDE。(6).对该患者行针灸治疗,常选 A.手三里、外关 B.环跳、承扶 C.合谷、后溪 D.下关、迎香 E.肾俞、大肠腧 F.血海、解溪(分数:5.00)A. B.C. D.E.F.解析:患儿女,4 岁。主诉:不会爬,不会站,足尖着地,交叉步态。7 月早产,出生体重 2kg,羊水早破,脐带绕颈,妊娠期食欲缺乏,出生
22、后 2 天哭声乏力,CT: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3 个月竖头,1 岁可靠墙站立,但始终不会爬不会走,无自发言语。(分数:25.00)(1).该患儿的临床诊断是 A.小儿脑性瘫痪 B.孤独症 C.小儿多动症 D.阿斯伯格综合征 E.脊髓灰质炎 F.脑外伤 G.急性脊髓炎 H.重症肌无力(分数:5.00)A. B.C.D.E.F.G.H.解析:根据该患者的症状体征,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故选 A。(2).对该患儿常需要进行的评估有 A.Wolf 手功能评估 B.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C.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D.失语症评估 E.构音障碍检查 F.语言发育迟缓检查 G.活动平板试验(分数:5.00
23、)A.B. C. D.E.F. G.解析:该患儿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及语言发育迟缓,需要给予运动发育及语言发育的评估,故选 BCF。(3).该患儿最适于采取的康复措施是 A.物理治疗 B.言语治疗 C.手术治疗 D.体外反搏 E.药物治疗 F.干细胞移植(分数:5.00)A. B. C.D.E.F.解析:该患儿为脑性瘫痪,3 个月竖头,1 岁可靠墙站立,但始终不会爬不会走,无自发言语,所以需要康复治疗的介入,如物理治疗及言语治疗等,故选 AB。(4).对该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其治疗原则不包括 A.先远端后近端 B.先头部后尾部 C.抑制异常模式,促进正常模式 D.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 E.训练方法因人而异 F.训练方式完全一致(分数:5.00)A. B.C.D.E.F. 解析:(5).该患儿接受作业治疗时,其治疗重点不包括 A.保持正常姿势 B.促进上肢功能的发育 C.促进感觉、知觉运动功能的发育 D.促进言语交流能力的恢复 E.促进情绪的稳定和社会适应性 F.促进日常生活动作及运动发育 G.促进步行能力的恢复(分数:5.00)A.B.C.D. E.F.G.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