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6421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9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属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是(分数:2.00)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C.中国药典D.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麻醉药品管理办法2.药品全面质量控制涉及(分数:2.00)A.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B.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C.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D.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E.研制、生产、供应、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3.英国药典的缩写是(分数:2.00)A.BPB.Ch. PC.JPD.USPE.Ph. Int4.下列各类品种中收载在中国药典一部的是(分数:2.00)

    2、A.生物制品B.生化药品C.中药材D.抗生素E.放射性药品5.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分数:2.00)A.正文、含量测定、索引、附录四部分B.凡例、制剂、原料、含量测定四部分C.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索引四部分D.前言、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E.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6.属于中国药典凡例部分收载的内容是(分数:2.00)A.药物的术语简介B.一般鉴别试验C.通用检测方法D.制剂通则E.药品质量标准7.原料药的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是指其上限不超过(分数:2.00)A.100.0%B.100.1%C.100.5%D.101.0%E.110.0%8.测定抗生素的效价时,需要(分数:2.00

    3、)A.对照品B.标准品C.干燥品D.参考品E.校准品9.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分数:2.00)A.1.52.5gB.1.952.05gC.1.952.04gD.1.9952.005gE.1.9952.004g10.中国药典所指的“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质量的(分数:2.00)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11.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分数:2.00)A.0.1%B.1%C.5%D.10%E.2%12.中国药典凡例规定“恒重”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后炽灼后的重量差在多少以下(分数:2.00)A.

    4、1mgB.0.2mgC.0.3mgD.0.4mgE.0.5mg13.进行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时,应使用的是(分数:2.00)A.酚酞指示剂B.114 的 pH试纸C.69 的 pH试纸D.石蕊试纸E.甲基红指示剂14.中国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盐酸及其浓度)正确的表示方法为(分数:2.00)A.盐酸滴定液(0.1496M)B.盐酸滴定液(0.1496mol/L)C.盐酸滴定液(0.1496M/L)D.0.1496M盐酸滴定液E.0.496mol/L盐酸滴定液15.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百分比,指(分数:2.00)A.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B.100g中含有溶质若千克C.

    5、100ml中含有溶质若千克D.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克E.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16.中国药典的正文部分收载(分数:2.00)A.制剂通则B.汉语拼音索引C.一般杂质检查D.药物的术语简介E.制剂的质量标准17.制剂通则属于中国药典哪部分收载的内容(分数:2.00)A.凡例B.正文C.索引D.附录E.目录18.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分析检验;取样;样品收审;记录;写出报告等内容,其正确的顺序为(分数:2.00)A.B.C.D.E.19.质量标准中鉴别试验的作用是(分数:2.00)A.考查药物的纯杂程度B.评价药物的药效C.评价药物的安全性D.印证含量测定的可信性E.判断已知药物

    6、的真伪20.药品检验中,药品的留样数量不得少于(分数:2.00)A.1件B.2件C.3件D.1次全项检验用量E.3次全项检验用量21.药品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所有记录内容及检验结果和结论,检验报告的最后还应有(分数:2.00)A.检验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B.复核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C.检验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或盖章D.送检人员、检验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名E.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名22.异羟肟酸铁反应(分数:2.00)A.适用于具有芳胺及其酯类药物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B.适用于具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C.适用于具有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D.适用于具有噻唑环结构药物

    7、的鉴别E.适用于具有丙二酰脲结构药物的鉴别23.酰脲类药物经强碱处理后,可产生(分数:2.00)A.H2S气体B.氨气C.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香味E.丙烯醛的刺激性臭味24.紫外分光光度法常使用的波长范围是(分数:2.00)A.100200nmB.200400nmC.400760nmD.7601000nmE.2.525m25.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称为(分数:2.00)A.特殊杂质B.基本杂质C.一般杂质D.有害杂质E.常见杂质26.杂质限量是指(分数:2.00)A.药物中的杂质含量B.药物中所含杂质的种类C.药物中所含的有害成分的含量D.药物中所

    8、含杂质的最低允许量E.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高允许量27.药物杂质检查中的重金属是指 A.稀有金属 B.在弱酸条件下能与 H2S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C.在实验条件下能与 S2-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D.对人体有害的铅 E.密度比铜大的金属(分数:2.00)A.B.C.D.E.28.中国药典重金属检查法的第一法使用的试剂为(分数:2.00)A.锌粒和盐酸B.硝酸银试液和稀硝酸C.25%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D.硫化钠试液和氢氧化钠试液E.硫代乙酰胺试液和醋酸盐缓冲液29.重金属检查法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适宜的 pH条件是(分数:2.00)A.2.02.5B.3.03.5C.4.04.5D.5.

    9、05.5E.6.06.530.若炽灼残渣留做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控制在(分数:2.00)A.500以下B.600以上C.700800D.650E.50060031.在碱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所用的显色剂是(分数:2.00)A.H2SB.Na2SC.AgNO3D.硫氰酸铵E.BaCl232.下列哪种方法用于药物中砷盐的检查(分数:2.00)A.古蔡法B.硫代乙酰胺法C.硫氰酸盐法D.硝酸银法E.碘量法33.在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分数:2.00)A.除去 H2SB.除去 Br2C.除去 AsH3D.除去 SbH3E.除去 O234.Ag-DDC法检查砷盐中,砷化氢可

    10、与 Ag-DCC吡啶溶液作用,生成的红色物质是(分数:2.00)A.砷盐B.三氧化二砷C.胶态砷D.胶态银E.锑斑35.药物的氯化物杂质检查中,检查试剂为(分数:2.00)A.硫酸银试剂B.硫代硫酸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D.硝酸银溶液E.硫氰酸铵溶液36.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生成浑浊液的方法可用于检查(分数:2.00)A.氯化物B.砷盐C.铁盐D.硫酸盐E.重金属37.检查药品中的铁盐杂质,所用的显色试剂是(分数:2.00)A.AgNO3B.H2SC.硫氰酸铵D.BaCl2E.氯化亚锡38.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分数:2.00)A.硫酸灰分B.水分C.易炭化物D.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E.结晶

    11、水39.热稳定物质干燥失重测定时,通常选用哪种方法(分数:2.00)A.恒压恒重干燥法B.恒压恒温干燥法C.常压恒温干燥法D.减压常温干燥法E.减压恒温干燥法40.采用常压恒温干燥法时,干燥的温度一般为(分数:2.00)A.100B.105C.115D.121E.12541.中国药典2010 年版收载的水分测定法是(分数:2.00)A.费休法B.古蔡法C.小杯法D.热分析法E.Ag-DDC法42.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中应取多少药片(分数:2.00)A.6片B.10片C.15片D.20片E.30片43.对于平均片重在 0.30g以下片剂,中国药典规定其重量差异限度为(分数:2.00)A.1%B.3

    12、%C.5%D.7.5%E.10%44.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胶囊剂、膜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中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为(分数:2.00)A.重量差异B.崩解时限C.分散度D.含量均匀度E.释放度45.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再检查(分数:2.00)A.水分B.崩解时限C.重量差异D.溶解度E.溶出度46.崩解时限是指(分数:2.00)A.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溶化性能B.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主药释放速度C.固体制剂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D.固体制剂在缓冲溶液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E.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47.中国药典规定,凡

    13、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分数:2.00)A.重量差异检查B.含量均匀度检查C.崩解时限检查D.微生物限度检查E.无菌检查48.薄膜衣片崩解时限检查的限度规定为(分数:2.00)A.5分钟B.15分钟C.30分钟D.60分钟E.120分钟49.溶出度检查第一法为(分数:2.00)A.篮法B.桨法C.小杯法D.鲎试剂法E.平皿法50.溶出度检查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取供试品的片数为(分数:2.00)A.3B.4C.5D.6E.12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属于药品质量标

    14、准的是(分数:2.00)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C.中国药典 D.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解析:解析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为我国主要的药品质量标准。2.药品全面质量控制涉及(分数:2.00)A.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B.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C.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D.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E.研制、生产、供应、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 解析:解析 为了全面控制药品的质量,药物分析学科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进行静态的分析检验,而是发展到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对生物体内

    15、和代谢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研究,在药物的研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3.英国药典的缩写是(分数:2.00)A.BP B.Ch. PC.JPD.USPE.Ph. Int解析:解析 英国药典的缩写是 BP,中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Ch. P,其他常用的国外药品标准主要有美国药典(US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p)和国际药典(Ph. Int)。4.下列各类品种中收载在中国药典一部的是(分数:2.00)A.生物制品B.生化药品C.中药材 D.抗生素E.放射性药品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2010 年版,分为三部,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

    16、、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其制剂,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药材收载于一部。5.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分数:2.00)A.正文、含量测定、索引、附录四部分B.凡例、制剂、原料、含量测定四部分C.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索引四部分D.前言、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E.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6.属于中国药典凡例部分收载的内容是(分数:2.00)A.药物的术语简介 B.一般鉴别试验C.通用检测方法D.制剂通则E.药品质量标准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的凡例是药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释和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其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

    17、定的约束力。凡例是进行药品质量检定必须遵守的准则,对中国药典中有关的共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药物的术语简介和名词解释。7.原料药的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是指其上限不超过(分数:2.00)A.100.0%B.100.1%C.100.5%D.101.0% E.110.0%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凡例中规定,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 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101.0%。8.测定抗生素的效价时,需要(分数:2.00)A.对照品B.标准品 C

    18、.干燥品D.参考品E.校准品解析:解析 标准品与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品与对照品(不包括色谱用的内标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 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因此,测定抗生素的效价时需要标准品。9.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分数:2.00)A.1.52.5gB.1.952.05g C.1.952.04gD.1.9952.005gE.1.9952.004g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

    19、规定,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1.952.05g。10.中国药典所指的“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质量的(分数:2.00)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11.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分数:2.00)A.0.1%B.1%C.5%D.10% E.2%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12.中国药典凡例规定“恒重”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后炽灼后的重

    20、量差在多少以下(分数:2.00)A.1mgB.0.2mgC.0.3mg D.0.4mgE.0.5mg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 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 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 30分钟后进行。13.进行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时,应使用的是(分数:2.00)A.酚酞指示剂B.114 的 pH试纸C.69 的 pH试纸D.石蕊试纸 E.甲基红指示剂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进行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14.中国药

    21、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盐酸及其浓度)正确的表示方法为(分数:2.00)A.盐酸滴定液(0.1496M)B.盐酸滴定液(0.1496mol/L) C.盐酸滴定液(0.1496M/L)D.0.1496M盐酸滴定液E.0.496mol/L盐酸滴定液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滴定液和试液以 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 滴定液(YYY 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 mol/L XXX 溶液”表示,以示区别。15.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百分比,指(分数:2.00)A.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B.100g中含有溶质若千克C.10

    22、0ml中含有溶质若千克 D.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克E.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 100ml中含有溶质若千克。16.中国药典的正文部分收载(分数:2.00)A.制剂通则B.汉语拼音索引C.一般杂质检查D.药物的术语简介E.制剂的质量标准 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2010 年版凡例部分收载药物的术语简介;正文部分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附录部分收载了制剂通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验、有关物理常数测定方法等;索引包括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17.制剂通则属于中国药典哪部分收载的内容(分数:2.00)A.凡例B.正文C.索引D.

    23、附录 E.目录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中主要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等内容。18.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分析检验;取样;样品收审;记录;写出报告等内容,其正确的顺序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样品收审、取样、分析检验(主要包括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记录、写出报告。19.质量标准中鉴别试验的作用是(分数:2.00)A.考查药物的纯杂程度B.评价药物的药效C.评价药物的安全性D.印证含量测定的可信性E.判断已知药物的真伪 解析:解析 鉴别试验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

    24、判断药物的真伪,药典中的鉴别试验均是对已知药物而言。故答案应为 E。20.药品检验中,药品的留样数量不得少于(分数:2.00)A.1件B.2件C.3件D.1次全项检验用量 E.3次全项检验用量解析:解析 药品检验中,药品的留样数量不得少于 1次全项检验用量。21.药品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所有记录内容及检验结果和结论,检验报告的最后还应有(分数:2.00)A.检验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B.复核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C.检验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或盖章D.送检人员、检验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名E.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名 解析:解析 药品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所有记录内容及检验结果和结论,最后检验报告应由

    25、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及有关负责人签名或盖章。22.异羟肟酸铁反应(分数:2.00)A.适用于具有芳胺及其酯类药物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 B.适用于具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C.适用于具有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D.适用于具有噻唑环结构药物的鉴别E.适用于具有丙二酰脲结构药物的鉴别解析:解析 异羟肟酸铁反应适用于具有芳胺及其酯类药物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23.酰脲类药物经强碱处理后,可产生(分数:2.00)A.H2S气体B.氨气 C.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香味E.丙烯醛的刺激性臭味解析:解析 胺类、酰脲类、酰胺类药物经强碱处理后,产生氨气。24.紫外分光光度法常使用的波长范围

    26、是(分数:2.00)A.100200nmB.200400nm C.400760nmD.7601000nmE.2.525m解析:解析 常用的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分别为 200400nm、400760nm 和2.525m。25.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称为(分数:2.00)A.特殊杂质B.基本杂质C.一般杂质 D.有害杂质E.常见杂质解析:解析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砷盐、重金属等。特殊杂质是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根据其生产方法、工艺条件及该药

    27、物本身性质可能引入的杂质。26.杂质限量是指(分数:2.00)A.药物中的杂质含量B.药物中所含杂质的种类C.药物中所含的有害成分的含量D.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低允许量E.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高允许量 解析:解析 杂质限量的定义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高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常用的方法是限量检查法。27.药物杂质检查中的重金属是指 A.稀有金属 B.在弱酸条件下能与 H2S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C.在实验条件下能与 S2-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D.对人体有害的铅 E.密度比铜大的金属(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重金属是指实验条件下能与 S 2- 作用显色的金属

    28、杂质,如银、铅、汞、铜、镉等,其中以检查铅为代表,故答案为 C。28.中国药典重金属检查法的第一法使用的试剂为(分数:2.00)A.锌粒和盐酸B.硝酸银试液和稀硝酸C.25%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D.硫化钠试液和氢氧化钠试液E.硫代乙酰胺试液和醋酸盐缓冲液 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2010 年版收载了 3种重金属的检查法。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第三法:硫化钠法。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的重金属检查,该法需要使用的试剂为硫代乙酰胺试液和醋酸盐缓冲液。29.重金属检查法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适宜的 pH条件是(分数:2.00)A.2.02.5B.3

    29、.03.5 C.4.04.5D.5.05.5E.6.06.5解析:解析 重金属检查法中,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在 pH3.03.5,硫化铅的沉淀较完全,若酸度增大,重金属离子与硫化氢呈色变浅,酸度太大时甚至不显色。30.若炽灼残渣留做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控制在(分数:2.00)A.500以下B.600以上C.700800D.650E.500600 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炽灼残渣时,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31.在碱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所用的显色剂是(分数:2.00)A.H2SB.

    30、Na2S C.AgNO3D.硫氰酸铵E.BaCl2解析:解析 在碱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所用的显色剂是 Na 2 S。32.下列哪种方法用于药物中砷盐的检查(分数:2.00)A.古蔡法 B.硫代乙酰胺法C.硫氰酸盐法D.硝酸银法E.碘量法解析:解析 古蔡法可用于检查药物中的砷盐,其原理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的砷化氢气体,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33.在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分数:2.00)A.除去 H2S B.除去 Br2C.除去 AsH3D.除去 SbH3E.除去 O2解析:解析 醋酸铅和硫化氢反应,将硫化

    31、氢吸附在醋酸铅棉花上,否则硫化氢会和溴化汞试纸反应生成汞色斑影响砷盐检查。34.Ag-DDC法检查砷盐中,砷化氢可与 Ag-DCC吡啶溶液作用,生成的红色物质是(分数:2.00)A.砷盐B.三氧化二砷C.胶态砷D.胶态银 E.锑斑解析:解析 砷化氢与 Ag-DDC吡啶溶液作用,使 Ag-DDC中银还原为红色胶态银。35.药物的氯化物杂质检查中,检查试剂为(分数:2.00)A.硫酸银试剂B.硫代硫酸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D.硝酸银溶液 E.硫氰酸铵溶液解析:解析 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是使氯化物杂质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浑浊液,因此检查试剂为硝酸银溶液。36.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生

    32、成浑浊液的方法可用于检查(分数:2.00)A.氯化物B.砷盐C.铁盐D.硫酸盐 E.重金属解析:解析 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生成浑浊液的方法可用于检查硫酸盐,硫酸盐可与氯化钡在稀盐酸酸性溶液中作用,生成硫酸钡微粒显白色浑浊。37.检查药品中的铁盐杂质,所用的显色试剂是(分数:2.00)A.AgNO3B.H2SC.硫氰酸铵 D.BaCl2E.氯化亚锡解析:解析 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盐作用生产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盐溶液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38.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分数:2.00)A.硫酸灰分B.水分C.易炭化物D.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 E.结晶水解析:解析 干燥失

    33、重检查法主要控制药物中的水分以及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39.热稳定物质干燥失重测定时,通常选用哪种方法(分数:2.00)A.恒压恒重干燥法B.恒压恒温干燥法C.常压恒温干燥法 D.减压常温干燥法E.减压恒温干燥法解析:解析 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的干燥失重测定。40.采用常压恒温干燥法时,干燥的温度一般为(分数:2.00)A.100B.105 C.115D.121E.125解析:解析 常压恒温干燥法的干燥温度一般为 105。41.中国药典2010 年版收载的水分测定法是(分数:2.00)A.费休法 B.古蔡法C.小杯法D.热分析法E.Ag-DDC法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了费休法

    34、和甲苯法测定药物中的水分,但主要采用费休法。42.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中应取多少药片(分数:2.00)A.6片B.10片C.15片D.20片 E.30片解析:解析 片剂重量差异检查应取药片 20片。43.对于平均片重在 0.30g以下片剂,中国药典规定其重量差异限度为(分数:2.00)A.1%B.3%C.5%D.7.5% E.10%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平均片重在 0.30g以下的片剂,其重量差异的限度为7.5%;而平均片重在 0.30g或 0.30g以上的片剂,其重量差异的限度为5%。44.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胶囊剂、膜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中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为(分数:2.

    35、00)A.重量差异B.崩解时限C.分散度D.含量均匀度 E.释放度解析:解析 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胶囊剂、膜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中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45.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再检查(分数:2.00)A.水分B.崩解时限C.重量差异 D.溶解度E.溶出度解析:解析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46.崩解时限是指(分数:2.00)A.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溶化性能B.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主药释放速度C.固体制剂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D.固体制剂在缓冲溶液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E.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

    36、时间的限度 解析:解析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称为崩解时限。47.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分数:2.00)A.重量差异检查B.含量均匀度检查C.崩解时限检查 D.微生物限度检查E.无菌检查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48.薄膜衣片崩解时限检查的限度规定为(分数:2.00)A.5分钟B.15分钟C.30分钟 D.60分钟E.120分钟解析:解析 普通片剂、薄膜衣片和糖衣片崩解时限检查的限度规定分别为 15分钟、30 分钟和 60分钟。49.溶出度检查第一法为(分数:2.00)A.篮法 B.桨法C.小杯法D.鲎试剂法E.平皿法解析:解析 溶出度检查方法中第一法为篮法,第二法为桨法,第三法为小杯法。50.溶出度检查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取供试品的片数为(分数:2.00)A.3B.4C.5D.6 E.12解析:解析 溶出度检查时,一般应采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6片。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