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4-1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肾脏分泌肾素的主要部位是 A致密斑 B间质细胞 C球旁细胞 D肾小管细胞 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数:1.00)A.B.C.D.E.2.用地西泮止惊最恰当的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分数:1.00)A.B.C.D.E.3.11个月女孩,因腹泻 3天入院。大便每天 10次左右,为稀水状,起病后有发热,39左右(肛温),患儿今日起有烦躁,哭闹,面色红,口唇及舌干燥而烦渴,估计其情况为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无脱水 E接近休克状态(分数:1.00)A.
2、B.C.D.E.4.下列哪种疾病不包括急性淋巴结肿大 A麻疹 B免疫球蛋白 G重链病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血清病 E立克次体感染(分数:1.00)A.B.C.D.E.5.女孩,7 岁,1 个月多来不规则发热,面色逐渐苍白。Hb80g/L,Coombs 试验阳性,以下除哪项外均有可能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霍奇金淋巴瘤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6.关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主要临床表现,哪项错误 A高热、中毒症状严重 B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 C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多呈化脓性改变 D休克、周围循环衰竭 E血
3、培养阳性(分数:1.00)A.B.C.D.E.7.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提示 A储存铁减少 B红细胞破坏增多 C三价铁减少 D铁利用障碍 E二价铁减少(分数:1.00)A.B.C.D.E.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一般不包括下面哪个条件 A发热 B淋巴结触痛 C全身淋巴结肿大 D丘疹、脓疱样疹 E肝、脾大(分数:1.00)A.B.C.D.E.9.男孩,12 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2 年余,化验 RBC3.01012/L,Hb75g/L,血片见红细胞中央浅染区扩大,可见少数靶形红细胞。下列中除哪项外其余均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溶
4、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10.哪项不是高危型急淋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A12 个月的婴儿白血病 B诊断时 WBC5010 9/L C染色体分析表现有 t(4;11)或 t(9;22) D诊断时已有睾丸白血病 E免疫分型为前 B细胞型(分数:1.00)A.B.C.D.E.11.有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体循环血流量减少,这是下述哪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A动脉导管未闭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动脉狭窄 E房间隔缺损(分数:1.00)A.B.C.D.E.12.结缔组织疾病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 A幼年型类风湿病 B多关节
5、型类风湿关节炎 C结节性多动脉炎 D结节病 E川崎病(分数:1.00)A.B.C.D.E.13.生后 2天,出现黄疸,肝大、脾略增大。血总胆红素 255mol/L(15mg/dl)。血型 A型,Rh 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抗体释放试验,IgG 抗 A抗体阳性。立即开始治疗主要方法是 A光照疗法 B抗生素 C停用母乳 D换血 E皮质醇类激素(分数:1.00)A.B.C.D.E.14.对一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儿进行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依据血气变化,纠正酸碱紊乱 B经胃管供给卵磷脂类物质 C纠正缺氧,使 PaO2维持于 6.79.3kPa D早期应用加压辅助通气 E经气管给予表面活性物
6、质(分数:1.00)A.B.C.D.E.15.膳食纤维具有以下特点,但除外 A它属于糖类 B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C刺激肠蠕动促使排便 D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 E其中的糖类能消化吸收(分数:1.00)A.B.C.D.E.16.孕妇于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产生多种畸形,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其诊断条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妊娠早期母亲可能患风疹或有明确风疹接触史 B出生后婴儿血中有抗风疹特异性 IgM C新生儿有一种或几种先天性畸形的表现 D新生儿体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 E出生后婴儿血中有抗风疹特异性 IgG(分数:1.00)A.B.C.D.E.17.男,8 岁,2 日来颜面水肿
7、,尿少且色呈茶色。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追问病史,2 周前患感冒,其肾炎最可能与何种细菌引起的感染过敏有关 A溶血性乙型链球菌 B甲型链球菌 CB 族链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粪链球菌(分数:1.00)A.B.C.D.E.18.7个月的女孩,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潮红,有灼热感,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可能的诊断是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风疹 C幼儿急疹 D淋巴结核 E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分数:1.00)A.B.C.D.E.19.吉兰-巴雷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 A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B周期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C非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D进行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
8、痪 E周期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分数:1.00)A.B.C.D.E.20.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 A四肢瘫痪 B呼吸肌麻痹 C皮肤感染 D吞咽困难 E水电解质紊乱(分数:1.00)A.B.C.D.E.21.伤寒流行病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B伤寒恢复期的患者 C伤寒慢性带菌者 D伤寒患者 E伤寒暂时带菌者(分数:1.00)A.B.C.D.E.22.患儿,5 岁,5 天前患上呼吸道感染,今日发现血尿,眼睑无水肿,血压 13/8kPa(100/60mmHg),血补体 C3降低,ASO200U,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 2030/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
9、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单纯性肾病 C肾炎性肾病 D肾盂肾炎 E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分数:1.00)A.B.C.D.E.23.女,2 岁,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1天,动脉血气分析 pH7.25,PaCO 270mmHg,PaO 2 50mmHg,BE5mmol/L,HCO 318mmol/ L,其酸碱紊乱类型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分数:1.00)A.B.C.D.E.24.小婴儿惊厥发作时查体除注意神志、瞳孔、心率、呼吸外,还最应注意 A前囟张力 B心脏杂音 C血压高低 D肺部啰音 E肝脾大小(分数:1.00)A.B
10、.C.D.E.25.青春期生长发育最大特点是 A体格生长加快 B神经发育成熟 C内分泌调节稳定 D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6.女,3 个月,发热、咳嗽 3天,抽搐 2次。查体:精神反应差,前囟饱满,呼吸节律不整,口周发青,双下肺满布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 180/分。肝脏肋下 5cm,右巴氏征 ()。哪项治疗是不恰当的 A大剂量青霉素 B地西泮 C强心 D甘露醇 E吸氧(分数:1.00)A.B.C.D.E.27.急淋白血病总治疗时间一般为 A2 年 B2 年半3 年半 C4 年半5 年 D3 年半4 年 E5 年半6 年(分数:1.00)A.
11、B.C.D.E.28.小儿惊厥发生时不包括下列哪个症状 A眼球上翻或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固定 B意识无障碍或丧失 C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D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 E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分数:1.00)A.B.C.D.E.29.男,8 个月,腹泻 3天,大便蛋花汤样、霉臭带黏液、无脓血,7 小时无尿,四肢厥冷,测血钠129mmol/L,首批补液选何种液体 A生理盐水 B2:1 等张含钠液 C2/3 张含钠液 D1/2 张含钠液 E1/3 张含钠液(分数:1.00)A.B.C.D.E.30.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哪项错误 A使用胆碱酯酶抑制药 B合并感染时可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静脉滴注大剂量丙
12、种球蛋白 D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胸腺切除(分数:1.00)A.B.C.D.E.3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是 A低血糖 B低血钙 C低血钾 D窒息 E维生素 K缺乏(分数:1.00)A.B.C.D.E.32.男,1 岁 6个月。高热 8天伴反复皮肤红疹,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住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全身散在充血性斑丘疹,颈浅淋巴结 23 个,蚕豆大小,轻度压痛。双跟结膜充血,唇干裂,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充血,克氏斑 ()。双手指指端水肿。心肺无异常。血红蛋白 100g/L,白细胞 22109/L,血小板 33010 9/L。哪一项不是确诊依据 A高热5 天,抗生素治疗无效 B充血性皮疹 C眼
13、结膜及口腔充血 D颜面部皮疹 E舌乳头肿胀(分数:1.00)A.B.C.D.E.6个月,男婴,突然四肢呈阵挛性抽搐伴口吐白沫,经 17分钟后惊厥停止。惊厥后神志不清。CT 显示左额叶可见 3cm4cm的高密度灶,周围有低的低密度带。(分数:2.50)(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0.50)A.颅内肿瘤B.颅内囊肿C.癫痫D.颅内出血E.脑血管畸形(2).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是(分数:0.50)A.病灶刺激前角细胞B.病灶抑制皮质细胞C.病灶刺激皮质细胞D.病灶抑制前角细胞E.病灶刺激后角细胞(3).惊厥发生的临床形式最可能是(分数:0.50)A.强直性发作B.强直一阵挛性发作C.限局性发作伴泛化D
14、.肌阵挛发作E.限局性发作(4).棘慢波发放在脑电图的部位是(分数:0.50)A.左额叶B.右额叶C.左枕叶D.右枕叶E.左颞叶(5).如患儿的前囟门凸出提示(分数:0.50)A.血压高B.颅压高C.颅内感染D.疾病本身引起E.以上都不是女,12 岁,因右下腹痛伴发热 6个月就诊。便常规()。2 年前患原发性肺结核,已治愈。(分数:3.00)(1).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分数:0.50)A.结肠镜B.腹部超声C.腹部 X线平片D.上消化道造影E.钡剂灌肠(2).与患者所患疾病有关的因素是(分数:0.50)A.免疫B.遗传C.感染D.环境E.以上都是(3).查体重点应是(分数:0.50)A.
15、直肠指诊B.腹部压痛部位C.右下腹部有无包块D.肠鸣音E.腹肌有无紧张(4).如果在右下腹部触及 3cm4cm包块,肛查发现肛瘘,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分数:0.50)A.肠结核B.克罗恩病C.阑尾周围脓肿D.肠蛔虫症E.溃疡性结肠炎(5).如果诊断考虑肠结核,应重点鉴别的疾病是(分数:0.50)A.克罗恩病B.溃疡性结肠炎C.回盲部肿瘤D.肠蛔虫症E.阑尾周围脓肿(6).如需要抗结核药物治疗,其原则错误的是(分数:0.50)A.早期治疗B.加大剂量C.联合用药D.规律用药E.坚持全程女,生后 l天,足月顺产,于生后 20小时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血型为“O”型女儿血型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
16、 171mol/L (10mg/dl)。(分数:2.50)(1).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分数:0.50)A.贫血B.酸中毒C.胆红素脑病D.水肿E.硬肿(2).本病换血时最好血源选择为(分数:0.50)A.“O”型红细胞加 AB型血浆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E.“O”型血(3).本病光照疗法的主要作用是(分数:0.50)A.代替换血疗法B.预防溶血加重C.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D.纠正贫血E.抑制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4).为进一步确诊所做的检查是(分数:0.50)A.抗体释放试验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游离抗体测定D.肝功生化测定E.Rh血型(5).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0
17、.50)A.ABO血型不合溶血病B.Rh溶血病C.母乳性黄疽D.新生儿肝炎E.生理性黄疽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4-1 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肾脏分泌肾素的主要部位是 A致密斑 B间质细胞 C球旁细胞 D肾小管细胞 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球旁细胞是肾脏分泌肾素的主要部位。2.用地西泮止惊最恰当的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分数:1.00)A.B.C.D.E. 解析:静脉用地西泮止惊最有效。3.11个月女孩,因腹泻 3天入院。大便每天 10次左右,为稀水状,起病后有发热,39左右(肛
18、温),患儿今日起有烦躁,哭闹,面色红,口唇及舌干燥而烦渴,估计其情况为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无脱水 E接近休克状态(分数:1.00)A.B.C. D.E.解析:腹泻高热烦躁,哭吵,面色红,口唇及舌干燥而烦渴,估计其情况为高渗性脱水。4.下列哪种疾病不包括急性淋巴结肿大 A麻疹 B免疫球蛋白 G重链病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血清病 E立克次体感染(分数:1.00)A.B. C.D.E.解析: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清病、立克次体感染等均可导致急性淋巴结肿大。5.女孩,7 岁,1 个月多来不规则发热,面色逐渐苍白。Hb80g/L,Coombs 试验阳性,以下除哪项
19、外均有可能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霍奇金淋巴瘤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 E.解析:6.关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主要临床表现,哪项错误 A高热、中毒症状严重 B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 C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多呈化脓性改变 D休克、周围循环衰竭 E血培养阳性(分数:1.00)A.B.C. D.E.解析: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主要临床表包括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血培养阳性等。7.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提示 A储存铁减少 B红细胞破坏增多 C三价铁减少 D铁利用障碍 E
20、二价铁减少(分数:1.00)A. B.C.D.E.解析: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提示储存铁减少。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一般不包括下面哪个条件 A发热 B淋巴结触痛 C全身淋巴结肿大 D丘疹、脓疱样疹 E肝、脾大(分数:1.00)A.B.C.D. E.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发病期典型表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咽峡炎、肝大、脾大、皮疹(多形性,以丘疹及斑丘疹常见)等。9.男孩,12 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2 年余,化验 RBC3.01012/L,Hb75g/L,血片见红细胞中央浅染区扩大,可见少数靶形红细胞。下列中除哪项外其余均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
21、障碍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 解析:根据症状(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化验检查(RBC3.0101 12/L,Hb75g/L,红细胞中央浅染区扩大,可见少数靶形红细胞)等,可能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0.哪项不是高危型急淋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A12 个月的婴儿白血病 B诊断时 WBC5010 9/L C染色体分析表现有 t(4;11)或 t(9;22) D诊断时已有睾丸白血病 E免疫分型为前 B细胞型(分数:1.00)A.B.C.D.E. 解析:具备下述危险因素者为高危型小儿急淋:12 个月婴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或)
22、睾丸白血病者;染色体核型为 t(4;11)或 t(9;22)异常者;少于 45条染色体的低二倍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 9/L者;泼尼松试验不良效应者;诱导化疗 6周不能获完全缓解者。11.有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体循环血流量减少,这是下述哪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A动脉导管未闭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动脉狭窄 E房间隔缺损(分数:1.00)A.B.C.D.E. 解析:出生后左房压高于右房,存在房缺则出现左向右分流,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体循环血流量减少。12.结缔组织疾病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
23、 A幼年型类风湿病 B多关节型类风湿关节炎 C结节性多动脉炎 D结节病 E川崎病(分数:1.00)A.B.C. D.E.解析:结节性多动脉炎一般不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13.生后 2天,出现黄疸,肝大、脾略增大。血总胆红素 255mol/L(15mg/dl)。血型 A型,Rh 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抗体释放试验,IgG 抗 A抗体阳性。立即开始治疗主要方法是 A光照疗法 B抗生素 C停用母乳 D换血 E皮质醇类激素(分数:1.00)A. B.C.D.E.解析:该患儿考虑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14.对一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儿进行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24、 A依据血气变化,纠正酸碱紊乱 B经胃管供给卵磷脂类物质 C纠正缺氧,使 PaO2维持于 6.79.3kPa D早期应用加压辅助通气 E经气管给予表面活性物质(分数:1.00)A.B. C.D.E.解析: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温、监测、保证液体和营养供应、纠正酸中毒、抗生素等)、氧疗和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15.膳食纤维具有以下特点,但除外 A它属于糖类 B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C刺激肠蠕动促使排便 D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 E其中的糖类能消化吸收(分数:1.00)A.B.C.D.E. 解析: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植物的细胞壁,为不被小肠酶消化的非淀粉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
25、胶、树胶、海藻多糖等。膳食纤维有吸收大肠水分,软化大便,增加大便体积,促进肠蠕动等功能。膳食纤维在大肠被细菌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降解胆固醇,改善肝代谢,防止肠萎缩。16.孕妇于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产生多种畸形,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其诊断条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妊娠早期母亲可能患风疹或有明确风疹接触史 B出生后婴儿血中有抗风疹特异性 IgM C新生儿有一种或几种先天性畸形的表现 D新生儿体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 E出生后婴儿血中有抗风疹特异性 IgG(分数:1.00)A.B.C.D.E. 解析: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其诊断条件包括:妊娠早期母亲可能患风疹或有明确风疹接触史;出生后
26、婴儿血中有抗风疹特异性 IgM;新生儿有一种或几种先天性畸形的表现;新生儿体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等。17.男,8 岁,2 日来颜面水肿,尿少且色呈茶色。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追问病史,2 周前患感冒,其肾炎最可能与何种细菌引起的感染过敏有关 A溶血性乙型链球菌 B甲型链球菌 CB 族链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粪链球菌(分数:1.00)A. B.C.D.E.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病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可能与溶血性 B型链球菌感染有关。18.7个月的女孩,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潮红,有灼热感,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可能的诊断是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风疹 C幼儿急疹 D淋巴结核 E急
27、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分数:1.00)A.B.C.D.E. 解析:根据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潮红,有灼热感,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表现,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19.吉兰-巴雷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 A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B周期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C非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D进行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E周期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分数:1.00)A. B.C.D.E.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20.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 A四肢瘫痪 B呼吸肌麻痹 C皮肤感染 D吞咽困难 E水电解质紊乱(分数
28、:1.00)A.B. C.D.E.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肌麻痹。21.伤寒流行病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B伤寒恢复期的患者 C伤寒慢性带菌者 D伤寒患者 E伤寒暂时带菌者(分数:1.00)A.B.C. D.E.解析:持续排菌 3个月以上为伤寒慢性带菌者,是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22.患儿,5 岁,5 天前患上呼吸道感染,今日发现血尿,眼睑无水肿,血压 13/8kPa(100/60mmHg),血补体 C3降低,ASO200U,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 2030/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单纯性肾病 C肾炎性肾病
29、D肾盂肾炎 E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分数:1.00)A. B.C.D.E.解析:有前期细菌感染史,具备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特点,血补体 C3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23.女,2 岁,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1天,动脉血气分析 pH7.25,PaCO 270mmHg,PaO 2 50mmHg,BE5mmol/L,HCO 318mmol/ L,其酸碱紊乱类型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分数:1.00)A.B.C. D.E.解析:pH7.25 为酸血症,PaCO 270mmHg,则为呼吸性酸中毒,BE5mmol/
30、 L、HCO 318mmol/L 可判断为代谢性酸中毒,综合判定为呼吸性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4.小婴儿惊厥发作时查体除注意神志、瞳孔、心率、呼吸外,还最应注意 A前囟张力 B心脏杂音 C血压高低 D肺部啰音 E肝脾大小(分数:1.00)A. B.C.D.E.解析:小婴儿惊厥发作时查体应注意神志、瞳孔、心律、呼吸。前囟张力等。25.青春期生长发育最大特点是 A体格生长加快 B神经发育成熟 C内分泌调节稳定 D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女孩从 1112 岁到 1718 岁;男孩从 1314 岁到 1820 岁为青春期,本期相当于中学学龄期。最主
31、要的特点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格发育明显增快,体重、身长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日益明显,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神经内分泌调节尚不稳定,还容易出现心理和精神行为方面的变化。26.女,3 个月,发热、咳嗽 3天,抽搐 2次。查体:精神反应差,前囟饱满,呼吸节律不整,口周发青,双下肺满布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 180/分。肝脏肋下 5cm,右巴氏征 ()。哪项治疗是不恰当的 A大剂量青霉素 B地西泮 C强心 D甘露醇 E吸氧(分数:1.00)A.B. C.D.E.解析:患儿出现呼吸节律不整,口周发青,双下肺满布小水泡音,心音低钝,不宜用地西泮。27.急淋白血病总治疗时间一般为 A2 年
32、B2 年半3 年半 C4 年半5 年 D3 年半4 年 E5 年半6 年(分数:1.00)A.B. C.D.E.解析:要长期治疗,交替使用多种药物。持续完全缓解 2.53.5 年者方可停止治疗。28.小儿惊厥发生时不包括下列哪个症状 A眼球上翻或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固定 B意识无障碍或丧失 C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D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 E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分数:1.00)A.B. C.D.E.解析:小儿惊厥发生时的症状包括;眼球上翻或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固定;意识障碍或丧失: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出现发绀等。29.男,8 个月,腹泻 3天,大便蛋
33、花汤样、霉臭带黏液、无脓血,7 小时无尿,四肢厥冷,测血钠129mmol/L,首批补液选何种液体 A生理盐水 B2:1 等张含钠液 C2/3 张含钠液 D1/2 张含钠液 E1/3 张含钠液(分数:1.00)A.B. C.D.E.解析:伴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患儿,开始应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生理盐水或 2:1液)按 20ml/kg于 30min1h 输入。其余累积损失量补充常在 812h 内完成。在循环改善出现排尿后应及时补钾。30.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哪项错误 A使用胆碱酯酶抑制药 B合并感染时可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胸腺切除(分数:1.0
34、0)A.B. C.D.E.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普鲁卡因胺、心得安、奎宁等药物有加重患儿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的作用,甚至呼吸肌严重麻痹,应禁用。3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是 A低血糖 B低血钙 C低血钾 D窒息 E维生素 K缺乏(分数:1.00)A.B.C.D. E.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原因是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或出生时的窒息出生后如呼吸暂停、心脏停搏、肺透明膜病、严重的肺炎及休克等也可引起该病。32.男,1 岁 6个月。高热 8天伴反复皮肤红疹,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住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全身散在充血性斑丘疹,颈浅淋巴结 23 个,蚕豆大小,轻度压痛。双跟结膜充血,唇干裂,咽
35、部充血,口腔黏膜充血,克氏斑 ()。双手指指端水肿。心肺无异常。血红蛋白 100g/L,白细胞 22109/L,血小板 33010 9/L。哪一项不是确诊依据 A高热5 天,抗生素治疗无效 B充血性皮疹 C眼结膜及口腔充血 D颜面部皮疹 E舌乳头肿胀(分数:1.00)A.B.C.D. E.解析:高热 8天,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特点是典型的川崎病表现。川崎病皮疹不局限于面部,故 D不是确诊的主要依据。6个月,男婴,突然四肢呈阵挛性抽搐伴口吐白沫,经 17分钟后惊厥停止。惊厥后神志不清。CT 显示左额叶可见 3cm4cm的高密度灶,周围有低的低密度带。(分数:2.50)(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
36、:0.50)A.颅内肿瘤B.颅内囊肿C.癫痫D.颅内出血 E.脑血管畸形解析:根据 CT显示左额叶可见 3cm4cm 的高密度灶,周围有低的低密度带,最可能的诊断是颅内出血。(2).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是(分数:0.50)A.病灶刺激前角细胞B.病灶抑制皮质细胞C.病灶刺激皮质细胞 D.病灶抑制前角细胞E.病灶刺激后角细胞解析: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是病灶刺激皮质细胞。(3).惊厥发生的临床形式最可能是(分数:0.50)A.强直性发作B.强直一阵挛性发作C.限局性发作伴泛化 D.肌阵挛发作E.限局性发作解析:惊厥发生的临床形式最可能是限局性发作伴泛化。(4).棘慢波发放在脑电图的部位是(分数:0.50)
37、A.左额叶 B.右额叶C.左枕叶D.右枕叶E.左颞叶解析:棘慢波发放在脑电图的部位是左额叶。(5).如患儿的前囟门凸出提示(分数:0.50)A.血压高B.颅压高 C.颅内感染D.疾病本身引起E.以上都不是解析:患儿的前囟门凸出提示颅压高。女,12 岁,因右下腹痛伴发热 6个月就诊。便常规()。2 年前患原发性肺结核,已治愈。(分数:3.00)(1).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分数:0.50)A.结肠镜 B.腹部超声C.腹部 X线平片D.上消化道造影E.钡剂灌肠解析:可疑诊断肠结核,结肠镜是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2).与患者所患疾病有关的因素是(分数:0.50)A.免疫B.遗传C.感染D.环境E
38、.以上都是 解析:免疫、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均与患者所患疾病有关。(3).查体重点应是(分数:0.50)A.直肠指诊B.腹部压痛部位C.右下腹部有无包块 D.肠鸣音E.腹肌有无紧张解析:应重点检查右下腹部有无包块。(4).如果在右下腹部触及 3cm4cm包块,肛查发现肛瘘,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分数:0.50)A.肠结核B.克罗恩病 C.阑尾周围脓肿D.肠蛔虫症E.溃疡性结肠炎解析:右下腹部包块合并肛瘘,最可能的诊断是克罗恩病。(5).如果诊断考虑肠结核,应重点鉴别的疾病是(分数:0.50)A.克罗恩病 B.溃疡性结肠炎C.回盲部肿瘤D.肠蛔虫症E.阑尾周围脓肿解析:肠结核应重点与克罗恩病相鉴
39、别。(6).如需要抗结核药物治疗,其原则错误的是(分数:0.50)A.早期治疗B.加大剂量 C.联合用药D.规律用药E.坚持全程解析: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为:早期治疗;联合用药;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分段治疗。女,生后 l天,足月顺产,于生后 20小时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血型为“O”型女儿血型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 171mol/L (10mg/dl)。(分数:2.50)(1).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分数:0.50)A.贫血B.酸中毒C.胆红素脑病 D.水肿E.硬肿解析:胆红素脑病为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2).本病换血时最好血源选择为(分数:0.50)A.“O”型红细胞加 AB型血浆
40、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E.“O”型血解析:O 型红细胞不含 A、B 血型抗原,AB 型血浆不含 A、B 血型抗体,此种组合最为安全。(3).本病光照疗法的主要作用是(分数:0.50)A.代替换血疗法B.预防溶血加重C.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 D.纠正贫血E.抑制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解析: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4).为进一步确诊所做的检查是(分数:0.50)A.抗体释放试验 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游离抗体测定D.肝功生化测定E.Rh血型解析: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通过加热使患儿致敏红细胞结合的来自母体的,血型抗体释放于释放液中,将该释放液与同型成人红细胞混合发生凝结,为确诊实验。(5).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0.50)A.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B.Rh溶血病C.母乳性黄疽D.新生儿肝炎E.生理性黄疽解析:根据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早期出现黄疽等可考虑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