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1380       资源大小:156.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2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2,分数:100.00)1.不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中晚幼红增多 E.无巨幼红细胞(分数:1.00)A.B.C.D.E.2.对慢性溶血性贫血叙述错误的是 A.粪中尿胆原增高比尿中尿胆原增高为早 B.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 C.受肝脏及消化功能影响 D.受肠道菌群及使用抗生素影响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分数:1.00)A.B.C.D.E.3.患者 4岁,贫血外貌,红细胞 3.01012/L,血清铁 5mol/L

    2、,血红蛋白 70g/L,骨髓增生活跃,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4.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是 A.维生素 B12缺乏造成 DNA合成障碍 B.细胞发育,胞质落后于细胞核 C.叶酸缺乏导致 DNA合成增多 D.血清铁缺乏导致 DNA合成减少 E.血清钙磷缺乏(分数:1.00)A.B.C.D.E.5.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是 A.红白血病 B.溶血危象 C.缺铁性贫血 D.白血病前期 E.叶酸缺乏症(分数:2.00)A.B.C.D.E.6.在缺铁性贫血哪个时期呈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 A.缺铁初期 B.缺铁中期 C.缺铁潜伏期 D.轻度缺铁性贫血 E.重度缺铁性贫血(分数:2.00)A.B.C.D.E.7.ALL细胞化学染色说法正确的是 A.POX染色阳性 B.PAS染色阳性 C.NAP染色积分降低 D.-NAE 染色阳性 E.-NBE 染色阳性(分数:2.00)A.B.C.D.E.8.AML-M1POX染色原始细胞阳性率正确的是 A.3% B.5% C.10% D.30% E.50%(分数:2.00)A.B.C.D.E.9.AML-M2POX染色结果为 A.阳性反应 B.弱阳性反应 C.强阳性反应 D.不定 E.阴性反应(分数:2.00)A.B.C.D.E.10.AML

    4、-M2A原始粒细胞 PAS染色结果应为 A.阳性反应 B.阴性反应 C.不定 D.强阳性反应 E.弱阳性反应(分数:2.00)A.B.C.D.E.11.AML-M2A成熟中性粒细胞的 NAP活性应为 A.正常 B.明显升高 C.中度升高 D.不定 E.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分数:2.00)A.B.C.D.E.12.下述 AML-M3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 A.-萘酸丁酸酯酶染色阳性 B.AS-D-NAE染色阴性 C.AS-D-NAE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D.POX染色强阳性 E.POX染色阴性(分数:2.00)A.B.C.D.E.13.AML-M4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可被 NaF抑制的原

    5、始细胞是 A.原始粒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原始巨核细胞 E.原始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14.AML-M4的白血病细胞主要表达的抗原在 A.粒系及单核细胞系统 B.淋巴细胞系统 C.浆细胞系统 D.巨核细胞系统 E.红细胞系统(分数:2.00)A.B.C.D.E.15.AML-M5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 A.PAS染色原始单核细胞多为阳性 B.POX染色强阳性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 NaF抑制 D.SBB染色强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不被 NaF抑制(分数:2.00)A.B.C.D.E.16.AML-M6细胞化学染色,其幼红细胞的结果

    6、是 A.PAS染色阴性 B.POX染色强阳性 C.PAS染色强阳性 D.SBB染色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分数:2.00)A.B.C.D.E.17.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 A.PAS染色阴性 B.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 C.ACP染色阴性 D.SBB染色阳性 E.MPO阳性(分数:2.00)A.B.C.D.E.1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典型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 A.NAP阳性率明显增高 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 NaF抑制 C.POX染色阴性 D.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 E.SBB染色阴性(分数:2.00)A.B.C.D.E.19.下述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特

    7、点的是 A.PAS染色阴性 B.PAS染色阳性 C.POX染色阳性 D.NAP染色积分减低 E.SBB染色阳性(分数:2.00)A.B.C.D.E.20.属于 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标志是 A.CD3 B.CD14 C.CD19 D.CD7 E.CD33(分数:2.00)A.B.C.D.E.21.证实“多毛细胞”最可靠和有效的手段是 A.免疫学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 C.染色体检查 D.骨髓象分析 E.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查(分数:2.00)A.B.C.D.E.22.大多数“多毛细胞”的免疫学标志为 A.CD14阳性 B.SmIg阳性 C.CD33阳性 D.CD13阳性 E.CD7阳

    8、性(分数:2.00)A.B.C.D.E.23.多毛细胞白血病特征性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NAP染色阳性 B.NAE染色阳性 C.POX染色阳性 D.ACP染色阳性,不被酒石酸抑制(TRAP) E.SBB染色阳性(分数:2.00)A.B.C.D.E.24.属于毛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是 A.del(14)(q22;q23) B.inv(14)(q11;q32) C.t(9;22)(q34;q11) D.t(8;14)(q24;q32) E.t(8;21)(q22;q22)(分数:2.00)A.B.C.D.E.25.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方法是 A.染色体检查 B.形态学检查 C.细胞化学染

    9、色 D.免疫表型检查 E.骨髓组织病理检查(分数:2.00)A.B.C.D.E.26.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化学检查正确的是 A.血钙升高 B.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C.血磷一定升高 D.血尿酸减低 E.乳酸脱氢酶增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分数:2.00)A.B.C.D.E.27.恶性组织细胞病细胞化学染色下述正确的是 A.POX染色阳性 B.NAP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明显减低 C.SBB染色强阳性 D.ACP染色阴性 E.PAS染色强阳性(分数:2.00)A.B.C.D.E.28.下述类白血病反应正确的是 A.Ph染色体阳性 B.NAP积分明显增高 C.NAP积分明显减低 D.粒系不见核左移 E.胞质内

    10、不见中毒性改变(分数:2.00)A.B.C.D.E.29.下述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 A.骨髓检查 B.血沉测定 C.白细胞计数 D.血涂片检查 E.冷凝集试验(分数:2.00)A.B.C.D.E.30.鉴别类白血病反应与慢粒首选细胞化学染色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CP染色 D.SBB染色 E.NAP染色(分数:2.00)A.B.C.D.E.31.NAP活性明显减低甚至缺如见于 A.骨髓纤维化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数:2.00)A.B.C.D.E.32.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

    11、检查是 A.免疫球蛋白测定 B.血清钙、磷测定 C.骨髓检查 D.外周血涂片检查 E.血沉测定(分数:2.00)A.B.C.D.E.33.采用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的方法是 A.PT衍生法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免疫比浊法 D.Clauss法 E.ELISA法(分数:2.00)A.B.C.D.E.34.由于纤维蛋白原的异质性,当 FDP增高时,受影响的试验方法是 A.PT衍生法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Clauss法 D.ELISA法 E.免疫比浊法(分数:2.00)A.B.C.D.E.35.抗凝治疗中,如怀疑肝素抵抗,可测定 A.血浆肝素 B.蛋白 C C.抗凝血酶 D.F活性

    12、 E.APTT(分数:2.00)A.B.C.D.E.36.若血浆中存在狼疮抗凝物质,则应延长的血浆凝固时间是 A.PT B.APTT C.FIB D.BT E.ACT(分数:2.00)A.B.C.D.E.37.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 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凝血酶原活性减低 C.巨球蛋白血症 D.组织液混入血浆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分数:2.00)A.B.C.D.E.38.凝血酶时间观察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后 A.形成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B.形成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 C.形成纤维蛋白原所需的时间 D.形成纤溶酶所需的时间 E.降解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分数:2.00)A.B.C.D.E.

    13、39.TT值延长是指超过正常对照 A.3s B.5s C.10s D.16s E.18s(分数:2.00)A.B.C.D.E.40.采用发色底物法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需要向受检血浆中加入 A.对硝基苯胺和链激酶 B.对硝基苯胺和发色底物 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发色底物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链激酶 E.链激酶和发色底物(分数:2.00)A.B.C.D.E.41.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胶乳凝集法中,血清 FDP与胶乳颗粒上的抗体结合需要的浓度为 A.1g/ml B.5g/ml C.10g/ml D.1g/ml E.5g/ml(分数:2.00)A.B.C.D.E.42.血友病患者筛选试

    14、验中发生延长的凝血时间是 A.PT B.APTT C.TT D.BT E.RVVT(分数:2.00)A.B.C.D.E.43.RIPA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A.型 B.A 亚型 C.B 亚型 D.N 亚型 E.型(分数:2.00)A.B.C.D.E.44.vWF:Ag和 vWF:Rcof均正常的是 A.型 B.A 亚型 C.B 亚型 D.N 亚型 E.型(分数:2.00)A.B.C.D.E.45.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实验室指标正常的是 A.PT B.APTT C.TT D.FDP E.D-二聚体(分数:2.00)A.B.C.D.E.46.脑梗死时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标是 A.TXB2 B.TF

    15、C.t-PA D.PAI E.FDP(分数:2.00)A.B.C.D.E.47.属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指标是 A.凝血酶调节蛋白 B.纤维蛋白肽 A C.凝血酶原片段 1+2 D.5-羟色胺 E.组织因子(分数:2.00)A.B.C.D.E.48.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标是 A.vWF:Ag B.FDP C.D-二聚体 D.纤维蛋白原 E.蛋白 S(分数:2.00)A.B.C.D.E.49.抗凝治疗中,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试验指标是 A.PT B.APTT C.TT D.FIB E.D-二聚体(分数:2.00)A.B.C.D.E.50.抗因子A 活性用于监测 A.精制蝮蛇抗栓酶 B.

    16、阿司匹林 C.低分子量肝素 D.口服抗凝药 E.普通肝素(分数:2.00)A.B.C.D.E.51.抗栓酶治疗的监测指标是 A.蛋白 C和蛋白 S B.t-PA和 PAI C.抗凝血酶活性和含量 D.vWF:Ag和凝血酶调节蛋白 E.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分数:2.00)A.B.C.D.E.52.监测口服抗凝药的可靠指标是 A.凝血酶原时间 B.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 C.凝血酶原时间比率 D.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E.凝血酶时间(分数:2.00)A.B.C.D.E.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2,分数:1

    17、00.00)1.不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中晚幼红增多 E.无巨幼红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2.对慢性溶血性贫血叙述错误的是 A.粪中尿胆原增高比尿中尿胆原增高为早 B.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 C.受肝脏及消化功能影响 D.受肠道菌群及使用抗生素影响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分数:1.00)A.B. C.D.E.解析:3.患者 4岁,贫血外貌,红细胞 3.01012/L,血清铁 5mol/L,血红蛋白 70g/L,骨髓增生活跃,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

    18、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 E.解析:4.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是 A.维生素 B12缺乏造成 DNA合成障碍 B.细胞发育,胞质落后于细胞核 C.叶酸缺乏导致 DNA合成增多 D.血清铁缺乏导致 DNA合成减少 E.血清钙磷缺乏(分数:1.00)A. B.C.D.E.解析:5.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是 A.红白血病 B.溶血危象 C.缺铁性贫血 D.白血病前期 E.叶酸缺乏症(分数:2.00)A.B.C. D.E.解析:6.在缺铁性贫血哪个时期呈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初期 B.缺铁中期 C.缺铁潜伏期 D.轻度缺铁性贫血 E.重度缺铁性贫血(

    19、分数:2.00)A.B.C.D.E. 解析:7.ALL细胞化学染色说法正确的是 A.POX染色阳性 B.PAS染色阳性 C.NAP染色积分降低 D.-NAE 染色阳性 E.-NBE 染色阳性(分数:2.00)A.B. C.D.E.解析:8.AML-M1POX染色原始细胞阳性率正确的是 A.3% B.5% C.10% D.30% E.50%(分数:2.00)A. B.C.D.E.解析:9.AML-M2POX染色结果为 A.阳性反应 B.弱阳性反应 C.强阳性反应 D.不定 E.阴性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10.AML-M2A原始粒细胞 PAS染色结果应为 A.阳性反应

    20、B.阴性反应 C.不定 D.强阳性反应 E.弱阳性反应(分数:2.00)A.B. C.D.E.解析:11.AML-M2A成熟中性粒细胞的 NAP活性应为 A.正常 B.明显升高 C.中度升高 D.不定 E.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分数:2.00)A.B.C.D.E. 解析:12.下述 AML-M3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 A.-萘酸丁酸酯酶染色阳性 B.AS-D-NAE染色阴性 C.AS-D-NAE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D.POX染色强阳性 E.POX染色阴性(分数:2.00)A.B.C.D. E.解析:13.AML-M4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可被 NaF抑制的原始细胞是 A.原始粒细胞 B.

    21、原始红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原始巨核细胞 E.原始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 解析:14.AML-M4的白血病细胞主要表达的抗原在 A.粒系及单核细胞系统 B.淋巴细胞系统 C.浆细胞系统 D.巨核细胞系统 E.红细胞系统(分数:2.00)A. B.C.D.E.解析:15.AML-M5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 A.PAS染色原始单核细胞多为阳性 B.POX染色强阳性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 NaF抑制 D.SBB染色强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不被 NaF抑制(分数:2.00)A.B.C. D.E.解析:16.AML-M6细胞化学染色,其幼红细胞的结果是 A

    22、.PAS染色阴性 B.POX染色强阳性 C.PAS染色强阳性 D.SBB染色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分数:2.00)A.B.C. D.E.解析:17.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 A.PAS染色阴性 B.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 C.ACP染色阴性 D.SBB染色阳性 E.MPO阳性(分数:2.00)A.B. C.D.E.解析:1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典型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 A.NAP阳性率明显增高 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 NaF抑制 C.POX染色阴性 D.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 E.SBB染色阴性(分数:2.00)A.B.C.D. E.解析:19.下述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

    23、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的是 A.PAS染色阴性 B.PAS染色阳性 C.POX染色阳性 D.NAP染色积分减低 E.SBB染色阳性(分数:2.00)A.B. C.D.E.解析:20.属于 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标志是 A.CD3 B.CD14 C.CD19 D.CD7 E.CD33(分数:2.00)A.B.C. D.E.解析:21.证实“多毛细胞”最可靠和有效的手段是 A.免疫学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 C.染色体检查 D.骨髓象分析 E.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查(分数:2.00)A.B.C.D.E. 解析:22.大多数“多毛细胞”的免疫学标志为 A.CD14阳性 B.SmIg阳性 C.C

    24、D33阳性 D.CD13阳性 E.CD7阳性(分数:2.00)A.B. C.D.E.解析:23.多毛细胞白血病特征性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NAP染色阳性 B.NAE染色阳性 C.POX染色阳性 D.ACP染色阳性,不被酒石酸抑制(TRAP) E.SBB染色阳性(分数:2.00)A.B.C.D. E.解析:24.属于毛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是 A.del(14)(q22;q23) B.inv(14)(q11;q32) C.t(9;22)(q34;q11) D.t(8;14)(q24;q32) E.t(8;21)(q22;q22)(分数:2.00)A. B.C.D.E.解析:25.诊断急性混合细胞

    25、白血病的重要方法是 A.染色体检查 B.形态学检查 C.细胞化学染色 D.免疫表型检查 E.骨髓组织病理检查(分数:2.00)A.B.C.D. E.解析:26.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化学检查正确的是 A.血钙升高 B.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C.血磷一定升高 D.血尿酸减低 E.乳酸脱氢酶增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分数:2.00)A. B.C.D.E.解析:27.恶性组织细胞病细胞化学染色下述正确的是 A.POX染色阳性 B.NAP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明显减低 C.SBB染色强阳性 D.ACP染色阴性 E.PAS染色强阳性(分数:2.00)A.B. C.D.E.解析:28.下述类白血病反应正确的是 A.Ph

    26、染色体阳性 B.NAP积分明显增高 C.NAP积分明显减低 D.粒系不见核左移 E.胞质内不见中毒性改变(分数:2.00)A.B. C.D.E.解析:29.下述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 A.骨髓检查 B.血沉测定 C.白细胞计数 D.血涂片检查 E.冷凝集试验(分数:2.00)A.B.C.D. E.解析:30.鉴别类白血病反应与慢粒首选细胞化学染色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CP染色 D.SBB染色 E.NAP染色(分数:2.00)A.B.C.D.E. 解析:31.NAP活性明显减低甚至缺如见于 A.骨髓纤维化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27、.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数:2.00)A.B. C.D.E.解析:32.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免疫球蛋白测定 B.血清钙、磷测定 C.骨髓检查 D.外周血涂片检查 E.血沉测定(分数:2.00)A.B.C. D.E.解析:33.采用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的方法是 A.PT衍生法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免疫比浊法 D.Clauss法 E.ELISA法(分数:2.00)A.B.C.D. E.解析:34.由于纤维蛋白原的异质性,当 FDP增高时,受影响的试验方法是 A.PT衍生法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Clauss法 D.ELISA法 E.免疫

    28、比浊法(分数:2.00)A.B.C. D.E.解析:35.抗凝治疗中,如怀疑肝素抵抗,可测定 A.血浆肝素 B.蛋白 C C.抗凝血酶 D.F活性 E.APTT(分数:2.00)A.B.C. D.E.解析:36.若血浆中存在狼疮抗凝物质,则应延长的血浆凝固时间是 A.PT B.APTT C.FIB D.BT E.ACT(分数:2.00)A.B. C.D.E.解析:37.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 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凝血酶原活性减低 C.巨球蛋白血症 D.组织液混入血浆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分数:2.00)A.B.C.D.E. 解析:38.凝血酶时间观察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后 A.形成

    29、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B.形成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 C.形成纤维蛋白原所需的时间 D.形成纤溶酶所需的时间 E.降解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分数:2.00)A.B. C.D.E.解析:39.TT值延长是指超过正常对照 A.3s B.5s C.10s D.16s E.18s(分数:2.00)A. B.C.D.E.解析:40.采用发色底物法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需要向受检血浆中加入 A.对硝基苯胺和链激酶 B.对硝基苯胺和发色底物 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发色底物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链激酶 E.链激酶和发色底物(分数:2.00)A.B.C.D.E. 解析:41.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胶乳凝集

    30、法中,血清 FDP与胶乳颗粒上的抗体结合需要的浓度为 A.1g/ml B.5g/ml C.10g/ml D.1g/ml E.5g/ml(分数:2.00)A.B. C.D.E.解析:42.血友病患者筛选试验中发生延长的凝血时间是 A.PT B.APTT C.TT D.BT E.RVVT(分数:2.00)A.B. C.D.E.解析:43.RIPA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A.型 B.A 亚型 C.B 亚型 D.N 亚型 E.型(分数:2.00)A.B.C. D.E.解析:44.vWF:Ag和 vWF:Rcof均正常的是 A.型 B.A 亚型 C.B 亚型 D.N 亚型 E.型(分数:2.00)A.B.

    31、C.D. E.解析:45.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实验室指标正常的是 A.PT B.APTT C.TT D.FDP E.D-二聚体(分数:2.00)A.B.C.D.E. 解析:46.脑梗死时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标是 A.TXB2 B.TF C.t-PA D.PAI E.FDP(分数:2.00)A.B.C. D.E.解析:47.属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指标是 A.凝血酶调节蛋白 B.纤维蛋白肽 A C.凝血酶原片段 1+2 D.5-羟色胺 E.组织因子(分数:2.00)A.B.C.D. E.解析:48.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标是 A.vWF:Ag B.FDP C.D-二聚体 D.纤维蛋白原 E.蛋白 S(分数:2.00)A.B.C.D.E. 解析:49.抗凝治疗中,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试验指标是 A.PT B.APTT C.TT D.FIB E.D-二聚体(分数:2.00)A.B. C.D.E.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