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一)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9250       资源大小:168.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一)及答案解析.doc

    1、(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一)及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5,分数:99.00)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分数:1.80)A.B.C.D.E.2.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脏腑(分数:1.80)A.B.C.D.E.3.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分数:1.80)A.B.C.D.E.4.灵枢

    2、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 A.旦 B.昼 C.夕 D.前夜 E.后夜(分数:1.80)A.B.C.D.E.5.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A.天气 B.地气 C.精气 D.阴阳 E.阳气(分数:1.80)A.B.C.D.E.6.内经说的阴阳属性之征兆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动与静(分数:1.80)A.B.C.D.E.7.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分数:1.80)A.B.C.D.E.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阴阳对立

    3、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分数:1.80)A.B.C.D.E.9.“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分数:1.80)A.B.C.D.E.10.“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分数:1.80)A.B.C.D.E.11.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病治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分数:1.80)A.B.C.D.E.12.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

    4、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分数:1.80)A.B.C.D.E.13.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病(分数:1.80)A.B.C.D.E.14.寒者热之适用于下述哪项病证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分数:1.80)A.B.C.D.E.15.“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分数:1.80)A.B.C.D.E.16.“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分数:1.80)A.B

    5、.C.D.E.17.属于阳的味是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分数:1.80)A.B.C.D.E.18.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分数:1.80)A.B.C.D.E.19.属于五行之“火”的是 A.宫音 B.角音 C.商音 D.征音 E.羽音(分数:1.80)A.B.C.D.E.20.下列事物属于“土”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分数:1.80)A.B.C.D.E.21.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青 B.赤 C.黄 D.白 E.黑(分数:1.80)A.B.C.D.E.22.五行中,

    6、“水”的“子”行是 A.金 B.木 C.土 D.火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C.D.E.23.五行中,“金”的“所不胜”之行是 A.火 B.水 C.土 D.木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C.D.E.24.五行中,“金”的“所胜”之行是 A.火 B.水 C.土 D.木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C.D.E.25.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分数:1.80)A.B.C.D.E.26.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心(分数:1.80)A.B.C.

    7、D.E.27.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脾(分数:1.80)A.B.C.D.E.28.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E.表里传变(分数:1.80)A.B.C.D.E.29.难经经释说:“所胜,我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E.表里传变(分数:1.80)A.B.C.D.E.3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克土 B.木疏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木生土(分数:1

    8、.80)A.B.C.D.E.31.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分数:1.80)A.B.C.D.E.3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生金 D.金水相生 E.培土制水(分数:1.80)A.B.C.D.E.33.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惊胜怒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悲 E.思胜恐(分数:1.80)A.B.C.D.E.34.五行胜复调节,若胜气为金,则其复气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分数:1.80)A.B.C.D.E.35.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

    9、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E.受盛传化水谷(分数:1.80)A.B.C.D.E.36.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C.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D.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E.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分数:1.80)A.B.C.D.E.3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 A.心主血脉 B.心主神明 C.心开窍于舌 D.心其华在面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C.D.E.38.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 A.肝 B.脉 C.脾 D.髓 E.三焦(分数:1.80)A.B.C.D.E.39.火脏指的是 A.肝 B

    10、.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0.具有主通明生理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1.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分数:1.80)A.B.C.D.E.42.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 A.吸入清气 B.呼出浊气 C.生成宗气 D.调节气机 E.辅心行血(分数:1.80)A.B.C.D.E.43.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4.医方集解所说的“水之

    11、上源”是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5.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6.“通调水道”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 A.主一身之气 B.司呼吸之气 C.朝百脉 D.主治节 E.主宣发肃降(分数:1.80)A.B.C.D.E.47.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8.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49.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12、 A.脾主运化水液 B.脾主运化水谷 C.脾气主升 D.脾主统摄血液 E.脾喜燥恶湿(分数:1.80)A.B.C.D.E.50.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控制血液的流速 B.控制血液的流量 C.控制血液向外周运行 D.控制血液向内脏运行 E.控制血液在脉内的运行(分数:1.80)A.B.C.D.E.51.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52.具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53.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促使气机畅达作用的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

    13、.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分数:1.80)A.B.C.D.E.54.具有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作用的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分数:1.80)A.B.C.D.E.55.与情志调畅有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C.D.E.(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一)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5,分数:99.00)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14、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分数:1.80)A.B.C.D.E. 解析:考点 整体观念 解析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对人体自身完整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两个方面。故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2.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脏腑(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整体观念 解析 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等复杂的组织结构,在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下,经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作用,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

    15、的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3.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整体观念 解析 疾病发生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季节不同,多发病不同。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长夏。4.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 A.旦 B.昼 C.夕 D.前夜 E.后夜(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整体观念 解析 昼夜变化影响着疾病

    16、的过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并进一步指出“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如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病“安”的时间是昼。5.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A.天气 B.地气 C.精气 D.阴阳 E.阳气(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精气学说 解析 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分阴阳而成天地,天地交感而生万物。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以精气作为中介的。6.内经说的阴阳属性之征兆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动与静(分数:1.80

    17、)A.B. C.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和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属性之征兆是水与火。7.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事物阴阳属性是无限可分的,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

    18、夜相对而言,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分数:1.80)A.B.C.D.E. 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静镇动,以阳胜阴,是阴阳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具体应用。9.“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19、解析 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互根互用。10.“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分数:1.80)A.B.C.D.E. 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阴阳转化关系的具体体现。11.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

    20、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病治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分数:1.80)A.B.C.D.E. 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相互转化的关系;阴病治阳,是指用补阳的方法治疗阳虚不能制阴所引起的阴病;寒者热之,即以热治寒,是阴阳相互制约关系的具体体现;重阴必阳,是阴阳相互转化关系的具体体现;阴中求阳,是在补阳的基础上配合补阴的方法,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具体体现。12.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分数:1.80)A.B.C.D. 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五脏分阴阳,素问金匮真言

    21、论指出:“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故肾为阴中之阴。13.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病(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阴阳失调决定着疾病的寒热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为实热,阳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为虚寒,阴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为实寒,阴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为虚热。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偏盛会损伤阳气。14.寒者热之适用于下述哪项病证 A.阳偏胜 B.阳偏衰

    22、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寒者热之是以热治寒,是用温热的方法治疗实寒的病证;对于虚寒证,则要采用“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方法,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胜为实寒证,为寒者热之的适应证。15.“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是在补阳的基础上配伍补阴的方法,运用阴阳的互根互

    23、用关系,阴中求阳,是治疗阳偏衰病证的方法。16.“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分数:1.80)A. B.C.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用补阳的方法治疗阳气不足,阳不制阴而阴相对偏亢的病证,通过补阳使得阳气恢复,以消退相对偏盛的阴。阴病治阳,是指用补阳的方法治疗阳虚阴盛的病证。阳病治阴,是指用补阴的方法治疗阴虚阳亢的病证。热者寒之,是以寒治热,用于实寒证。寒者热之,是以热治寒,用于实热证。阳中求阴,是在补阴的基础上配伍补阳的方法,治疗阴偏衰的病证。17.属于阳的味是 A.酸、苦、咸 B.

    24、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解析 五味分阴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成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18.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分数:1.80)A.B.C.D.E. 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行特性,尚书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19.属于五行之“火”的是 A.宫音 B.角音 C.商音 D.征音 E.羽音(分数:1.80)A.B.C.D. 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25、 解析 五音按木火土金水顺序的五行归属为角、征、宫、商、羽。即角音属木,征音属火,宫音属土,商音属金,羽音属水。20.下列事物属于“土”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季按木火土金水顺序的五行归属为春、夏、长夏、秋、冬。即春属于木,夏属于火,长夏属于土,秋属于金,冬属于水。21.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青 B.赤 C.黄 D.白 E.黑(分数:1.80)A.B.C.D. 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色按木火土金水顺序的五行归属为青、赤、黄、白、黑。即青色属木,赤色属火,黄色属土,白色属金,黑色属水。22

    26、.五行中,“水”的“子”行是 A.金 B.木 C.土 D.火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行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难经将其喻之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水能生木,水的子行是木。23.五行中,“金”的“所不胜”之行是 A.火 B.水 C.土 D.木 E.以上均非(分数:1.80)A. B.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行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 内经将其称为“所不胜”“所胜”关系。“克我者”是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火能克金,故“金”的“所不胜”之

    27、行是火。24.五行中,“金”的“所胜”之行是 A.火 B.水 C.土 D.木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C.D. 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金能克木,故“金”的“所胜”之行是木。25.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肺属于金,肝属于木,金能克木,肺病及肝的传变是沿五行相克顺序进行的,属于相乘。26.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心(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心

    28、属于火,肾属于水,水能克火,心病及肾的传变是逆五行相克顺序进行的,属于相侮。27.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脾(分数:1.80)A. B.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心属于火,脾属于土,火能生土,心病及脾的传变是沿五行相生顺序进行的,属于子病犯母。28.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E.表里传变(分数:1.80)A. B.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母病及子。“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

    29、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母病及子。“所不胜,克我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是指相乘。“所胜,我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相侮。29.难经经释说:“所胜,我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E.表里传变(分数:1.80)A.B.C.D. 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母病及子。“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母病及子。“所不胜,克我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是指相乘

    30、。“所胜,我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相侮。3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克土 B.木疏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木生土(分数:1.80)A.B.C. 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难经说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和金匮要略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指根据五行学说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肝的病变传及于脾,属于木乘土。31.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行学说指导治疗,可以根据五行的相生相

    31、克规律来制定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泻南补北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方法。3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生金 D.金水相生 E.培土制水(分数:1.80)A.B.C.D.E. 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培土制水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方法。33.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惊胜怒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悲 E.思胜恐(分数:1.80)A. B.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志分别属于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着相克关系,五志之间也存在着相胜关系

    32、。恐属于水,水能胜火,火志为喜,恐胜喜是正确的。怒属于木,木能胜土,土志为思,怒胜思是正确的。喜属于火,火能胜金,金志为忧,喜胜忧是正确的。思属于土,土能胜水,水志为恐,思胜恐是正确的。惊胜怒不确。34.五行胜复调节,若胜气为金,则其复气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解析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胜(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制约,从而使五行复归于协调平衡。金的所不胜之行为火,金的复气是火。35.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E.受盛传化水谷(分数:1.80)

    33、A.B.C. D.E.解析:考点 五脏 解析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主“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二是五脏藏神,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传化物、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受盛传化水谷是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36.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C.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D.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E.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分数:1.80)A. B.C.D.E.解析:考点 五脏 解析 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关系密切,心主血脉是心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

    34、是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3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 A.心主血脉 B.心主神明 C.心开窍于舌 D.心其华在面 E.以上均非(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脏 解析 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主管着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心主神明。38.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 A.肝 B.脉 C.脾 D.髓 E.三焦(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脏 解析 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作用。39.火脏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脏 解析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以阳气为用,温通全身血脉,为火脏。40.具有主通明生理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分数:1.80)A.B. C.D.E.解析:考点 五脏 解析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以阳气为用,温通全身血脉,为火脏。41.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分数:1.80)A.B.C.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一)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