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6520       资源大小:8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13及答案解析.doc

    1、西医综合-生理学-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5,分数:60.00)1.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B.一般情况下是负压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D.发生气胸时负压增大2.胸膜腔内负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肺泡的表面张力B.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C.肺的弹性成分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3.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分数:2.00)A.呼气初B.呼气末C.吸气初D.吸气末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2.00)A.胸内压的变化B.肺主动舒缩C.外界环境与肺内

    2、压力差D.呼吸肌的舒缩5.内呼吸是指(分数:2.00)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6.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7.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呼吸时腹壁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吸气时辅助吸气肌参与收缩D.呼气时肋间外肌收缩8.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分数:2.00)A.吸气初B.总有C.呼气末D.吸气末9.正常情况下在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为-5-3mmHg,在

    3、平静吸气末,胸膜腔内压为(分数:2.00)A.-10-5mmHgB.510mmHgC.05mmHgD.-35mmHg10.妊娠后期的妇女呼吸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胸式呼吸B.腹式呼吸C.混合式呼吸D.喘息式呼吸11.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分数:2.00)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12.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因素,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呼气B.胸内负压减小C.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D.迷走神经兴奋13.肺表面活性

    4、物质减少将导致(分数:2.00)A.肺难于扩张B.肺弹性阻力减小C.肺顺应性增大D.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14.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O 2 和 CO 2 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 BO 2 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O 2 与 Hb 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DCO 2 主要是以 (分数:2.00)A.B.C.D.15.关于 CO 2 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化学结合的 CO2 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B.与 Hb 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反应需酶的催化,速度较慢C.从组织扩散进入血液的大部分 CO2,在学

    5、浆内与水反应生成 H2CO3D.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16.下列哪种情况使氧解离曲线右移(分数:2.00)A.CO2 分压B.pHC.pHD.温度17.女,67 岁,因煤气中毒急诊入院,经高压氧舱治疗仍未见清醒,其原因是(分数:2.00)A.动脉血 O2 分压低B.血氧容量降低C.氧解离曲线右移D.HbO2 中 O2 释放减少18.关于 O 2 对呼吸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低 O2 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B.低 O2 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C.严重低 O2 可导致呼吸障碍D.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不宜吸入纯氧19.血中 PCO 2 升高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主

    6、要是因为(分数:2.00)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20.正常情况下,维持人的呼吸中枢兴奋性有效刺激是(分数:2.00)A.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C.一定程度的缺 O2D.一定浓度的 CO221.关于胃肠内在神经丛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4.00)A.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B.含大量神经纤维,但神经元不多C.递质仅有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D.仅有运动功能,而无感觉功能22.关于神经对胃肠活动的调节作用,正确的是(分数:4.00)A.消化道全长者暖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B

    7、.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C.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肾上腺素D.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23.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分数:4.00)A.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B.胆道奥迪(oddi)括约肌收缩增强C.回盲括约肌收缩增强D.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增强24.通常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分数:4.00)A.凝乳酶B.麦芽糖酶C.溶菌酶D.肽酶25.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4.00)A.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B.受激素调节C.可发生在未吞咽时D.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28.00) A.经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B.经刺

    8、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D.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分数:6.00)(1).动脉血中 PCO 2 升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B.C.D.(2).低 O 2 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分数:2.00)A.B.C.D.(3).低 O 2 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分数:2.00)A.B.C.D. A.胃 B.十二指肠 C.终末回肠 D.食管(分数:6.00)(1).维生素 B 12 吸收的部位是(分数:2.00)A.B.C.D.(2).基本电节律最高的部位是(分数:2.00)A.B.C.D.(3).促胃液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分数:2.00)A.B.C.

    9、D.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8.00)(1).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分数:2.00)A.B.C.D.(2).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分数:2.00)A.B.C.D.(3).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分数:2.00)A.B.C.D.(4).进食引起的胆汁分泌属于(分数:2.00)A.B.C.D. A.胃液的酸度较高而酶含量低 B.胃液的酸度及酶含量均低 C.胃液的量最大、酸度及酶含量较高 D.胃液的酶含量最高,酸度也高(分数:4.00)(1).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D.(2).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D

    10、. A.抑制 B.兴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分数:4.00)(1).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作用是(分数:2.00)A.B.C.D.(2).交感神经对胃运动的作用是(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26.下列关于 CO 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CO 与 Hb 的亲和力是 O2 的 250 倍B.CO 中毒时可妨碍 Hh 与 O2 的结合C.CO 中毒时可妨碍 O2 的解离,使氧解离曲线左移D.CO 中毒可导致呼吸加深加快27.在麻醉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哪项不能使兔的呼吸停止(分数:2.00)A.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B.切断两侧迷走神经

    11、C.在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D.切除大脑皮质28.关于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循环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B.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C.主动脉体在呼吸调节方面较颈动脉体更为重要D.CO2 分压升高时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29.在消化期内,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十二指肠内的酸B.十二指肠内的脂肪C.胃内容物D.十二指肠内的高渗状态30.关于胃排空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扩张胃可抑制排空B.胃内压是胃排空的动力C.胃排空的调节无激素参与D.排空受十二指肠内容物 pH 的控制31

    12、.关于支配胃的迷走神经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去除迷走神经支配,胃的平滑肌细胞的慢波便消失B.支配壁细胞的谜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AChC.支配 G 细胞的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为 GRPD.引起胃容受性舒张的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为某种肽类物质或 NO西医综合-生理学-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5,分数:60.00)1.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B.一般情况下是负压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D.发生气胸时负压增大 解析:解析 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膜腔内压。胸膜腔

    13、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回缩力。吸气时胸膜腔负压增大,呼气时减小。胸膜腔负压是肺的回缩力造成的,胸膜腔密闭是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胸膜腔负压的意义是:维持肺的扩张状态;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和淋巴液的回流。2.胸膜腔内负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肺泡的表面张力 B.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C.肺的弹性成分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解析:解析 胸膜腔内压是由肺回缩力造成的,胸膜腔密闭是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平静呼吸时,肺自身弹性成分占回缩力的 1/3,肺泡表面张力造成的回缩力占 2/3。3.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分数:2.00)A.呼气初B.呼气末C.吸气

    14、初 D.吸气末解析:解析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在平静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并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才得以进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也就停止。在平静呼气时,肺的容积减小,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压,气体由肺流出,肺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末,肺内压又降到与大气压相等。根据本题给出的答案,只有 C 项(吸气初)肺内压才低于大气压。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2.00)A.胸内压的变化B.肺主动舒缩C.外界环境与肺内压力差D.呼吸肌的舒缩 解析:解析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

    15、。5.内呼吸是指(分数:2.00)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解析:解析 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即肺毛细胞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运输,肺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内呼吸,即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称组织换气。6.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解析:解析 在平静呼吸过程中,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吸气是

    16、由于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外展上抬和膈肌下移引起。呼气是由于吸气肌舒张,使胸廓和膈肌回位引起。呼气肌不参与平静呼气过程。7.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呼吸时腹壁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吸气时辅助吸气肌参与收缩D.呼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解析:解析 用力呼吸时吸气、呼气均为主动过程,用力吸气时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活动加强、辅助吸气肌也参与;用力呼气时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还有呼气肌参与,即腹肌和肋间内肌收缩。8.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分数:2.00)A.吸气初B.总有 C.呼气末D.吸气末解析:解析 不论在吸气还是呼气时,肺脏总是处于一定的扩

    17、张状态。由于肺是弹性器官,故总表现有一定的弹性回缩力。9.正常情况下在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为-5-3mmHg,在平静吸气末,胸膜腔内压为(分数:2.00)A.-10-5mmHg B.510mmHgC.05mmHgD.-35mmHg解析:解析 平静呼吸时胸胸膜腔内压始终为负压。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为-5-3mmHg,平静吸气末为-10-5mmHg。一旦胸膜腔密闭性被破坏,空气就会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10.妊娠后期的妇女呼吸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胸式呼吸 B.腹式呼吸C.混合式呼吸D.喘息式呼吸解析:解析 正常情况下,人体多为混合式呼吸。当胸部或腹部活动受限时,可出现一种呼吸为主。妊

    18、娠后期的妇女,腹内较大胎儿的存在使腹部活动受限,而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而胸膜炎患者的胸部活动受限,其呼吸的主要方式是腹式呼吸。11.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分数:2.00)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解析:解析 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 4 次方成反比。影响气道半径的因素有跨壁压、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神经调节、化学因素的影响。吸气时气道口径;呼气时相反。12.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因素,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呼气

    19、B.胸内负压减小C.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 D.迷走神经兴奋解析:解析 呼吸道管径受两方面的调节:一是呼吸道内外压力差的改变;二是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的作用,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管径增大。肾上腺素 2 受体阻断剂阻断了交感神经的作用,使支气管口径变小。迷走神经兴奋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管径也变小。当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时,跨壁压力增大,管径将扩大。13.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分数:2.00)A.肺难于扩张 B.肺弹性阻力减小C.肺顺应性增大D.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解析:解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型上皮细胞合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其生理作用是:降

    20、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大肺顺应性;维持相通的、大小不同肺泡的稳定性,保持肺泡正常扩张状态,使得小的肺泡不萎陷,大的肺泡不过度膨胀;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14.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O 2 和 CO 2 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 BO 2 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O 2 与 Hb 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DCO 2 主要是以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两种,即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氧与 RBC 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 2 )运输

    21、O 2 ,占血液运输氧总量的 98.5%,这种结合是疏松可逆的,能迅速结合也能迅速解离,不需酶的催化,结合或解离主要取决于氧分压。二氧化碳的运输以化学结合的约占95%,化学结合的形成主要为碳酸氢盐(88%),也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7%)。15.关于 CO 2 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化学结合的 CO2 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B.与 Hb 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反应需酶的催化,速度较慢C.从组织扩散进入血液的大部分 CO2,在学浆内与水反应生成 H2CO3D.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解析:解析 二氧化碳物理溶解在血浆当中运输,约占二氧

    22、化碳运输总量的 5%。以化学结合运输二氧化碳方式有两种:一是 CO 2 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HbNHCOOH)运输 CO 2 ,约占 7%;二是形成碳酸氢盐(NaHCO 3 )运输 CO 2 ,约占 88%,因而碳酸氢盐运输形式最重要。红细胞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故溶解于血浆中的 CO 2 绝大部分扩散进入红细胞,在酶的催化下,与 H 2 O 反应生成 H 2 CO 3 ,H 2 CO 3 又解离成 H + 和 16.下列哪种情况使氧解离曲线右移(分数:2.00)A.CO2 分压B.pH C.pHD.温度解析:解析 只有 B 项(pH)能使氧解离曲线右移。曲线右移是指曲线在

    23、正常曲线的右下方。曲线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同的氧分压情况下,氧饱和度降低,结合的氧低于正常曲线的对应点。右移曲线氧饱和度的降低原因,是 H + 升高,它与 Hb 结合后,降低了 Hb 对 O 2 的亲和力,所以结合的 O 2 减少。17.女,67 岁,因煤气中毒急诊入院,经高压氧舱治疗仍未见清醒,其原因是(分数:2.00)A.动脉血 O2 分压低B.血氧容量降低C.氧解离曲线右移D.HbO2 中 O2 释放减少 解析:解析 煤气中毒时有两个有害的效应,一是 CO 与 Hb 结合,占据了 Hb 分子中 O 2 的结合位点,因此血液中 HbO 2 的含量减少;二是 CO 与 Hb 分子中一个血红素结

    24、合后,将增加其余 3 个血红素对 O 2 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妨碍 O 2 的解离,结果脑组织因缺 O 2 而导致昏迷。虽采用高压氧舱治疗,但因为病人血中 Hb 已无 O 2 的结合位点,血中 O 2 的溶解又很低,所以改善脑组织缺 O 2 的状况比较困难。18.关于 O 2 对呼吸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低 O2 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B.低 O2 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C.严重低 O2 可导致呼吸障碍D.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不宜吸入纯氧解析:解析 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CO

    25、 2 刺激作用发生适应,而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低氧的适应很慢。所以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驱动呼吸的主要刺激。故此时若吸入纯氧,则解除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19.血中 PCO 2 升高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因为(分数:2.00)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解析:解析 PCO 2 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CO 2 增高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占 80%),引起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加。20.正常情况下,维持人的呼吸中枢兴奋性有效刺激是(分数:2.00)

    26、A.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C.一定程度的缺 O2D.一定浓度的 CO2 解析:解析 维持人呼吸中枢的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动脉血中 CO 2 的浓度,CO 2 分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此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中枢化学感受器在 CO 2 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21.关于胃肠内在神经丛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4.00)A.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 B.含大量神经纤维,但神经元不多C.递质仅有乙酰胆碱或去

    27、甲肾上腺素D.仅有运动功能,而无感觉功能解析:解析 内在神经是指消化道壁内的壁内神经丛,包括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有感觉、中间和运动神经元,彼此交织成网。内在神经丛释放的递质有 ACh、NE、VIP(血管活性肠肽)、5-HT、NO、CCK(缩胆囊素)、GABA(-氨基丁酸)等。黏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消化道腺体和内分泌细胞的分泌,肠内物质的吸收及局部血流的控制;肌间神经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参与对消化道运动的控制。22.关于神经对胃肠活动的调节作用,正确的是(分数:4.00)A.消化道全长者暖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 C.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肾上腺素

    28、D.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解析:解析 (1)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效应器细胞上的相应受体( 或 受体)结合后,能抑制胃肠运动,减慢胃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消化腺分泌减少;还可抑制胆囊的运动,奥迪括约肌收缩,减少胆汁排放。(2)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与效应器上的相应受体(M 受体)结合后,能促进胃肠运动,蠕动加强、加快,括约肌舒张,加快胃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能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如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还可使胆囊收缩,奥迪括约肌舒张。(3)消化道主要接受自主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支配,但口腔、咽、食管上端的肌肉及肛门

    29、外括约肌由躯体神经支配。23.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分数:4.00)A.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 B.胆道奥迪(oddi)括约肌收缩增强C.回盲括约肌收缩增强D.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增强解析:解析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效应器上的相应受体(M 受体)结合后,能促进胃肠运动,蠕动加强、加快,括约肌舒张,加快胃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能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如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还可使胆囊收缩,奥迪括约肌舒张。24.通常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分数:4.00)A.凝乳酶B.麦芽糖酶C.溶菌酶 D.肽酶解析:解析 唾液中水占 99%,有机物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黏蛋白和免

    30、疫球蛋白,无机物有 Na + 、K + 、Cl - 、Ca 2+ 和 SCN - (硫氰酸盐)等,酸碱度为 6.67.1 的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25.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4.00)A.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B.受激素调节C.可发生在未吞咽时 D.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解析:解析 食管的蠕动不但发生在吞咽时,也发生在未吞咽时。发生在未吞咽时的蠕动称为继发性蠕动。同时,受壁内神经丛调节,故切断迷走神经后,继发性蠕动仍存在。人直立时,虽然食物(包括液态食物)可在蠕动波到达胃之前入胃,但不完全由于重力作用所致。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处管腔内压力比胃内压高,因此食团不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

    31、的,而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食管蠕动一般不受循环激素的调节。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28.00) A.经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B.经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D.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分数:6.00)(1).动脉血中 PCO 2 升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B. C.D.解析:(2).低 O 2 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分数:2.00)A. B.C.D.解析:(3).低 O 2 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CO 2 刺激呼吸通过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

    32、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其中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主要作用。低 O 2 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 O 2 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 A.胃 B.十二指肠 C.终末回肠 D.食管(分数:6.00)(1).维生素 B 12 吸收的部位是(分数:2.00)A.B.C. D.解析:(2).基本电节律最高的部位是(分数:2.00)A.B. C.D.解析:(3).促胃液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1)维生素 B 12 能与内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主要在终末回肠吸收。(2)慢波可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故又称基本电节律。慢波的幅度为

    33、 515mV,持续时间为数秒至十几秒。慢波的频率变动在 312 次/分,随所在消化道部位的不同而异,人类胃平滑肌的慢波频率约为 3 次/分,十二指肠约为 12 次/分,回肠末端为 89 次/分。慢波的产生不受神经支配,但受神经、体液、机械牵张的影响。(3)促胃液素是由胃窦部和上段小肠黏膜 G 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作用主要是刺激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8.00)(1).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分数:2.00)A. B.C.D.解析:(2).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分数:2.00)A.B.C. D.解析:(3).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属

    34、于(分数:2.00)A.B.C. D.解析:(4).进食引起的胆汁分泌属于(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唾液分泌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含水量多而含有机物较少的稀薄唾液分泌,同时伴有血管扩张;交感神经兴奋时,去甲肾上腺素结合 受体,引起含酶少而黏液较多的黏稠唾液分泌。(2)进食引起胃液、胰液及胆汁的分泌,均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进食可刺激头部、胃、小肠感受器,通过各自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再由迷走神经传出,引起消化液的分泌,这其中既存在非条件反射也存在条件反射(如刺激眼、耳等感受器)。食物到达胃、小肠也可刺激黏膜引起胃肠激素分泌,如促胃液素、促胰

    35、液素、CCK 等,再引起消化液的分泌。 A.胃液的酸度较高而酶含量低 B.胃液的酸度及酶含量均低 C.胃液的量最大、酸度及酶含量较高 D.胃液的酶含量最高,酸度也高(分数:4.00)(1).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D. 解析:(2).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头期胃液分泌是由进食动作引起,其传入冲动来自头部感受器,可引起非条件反射及条件反射。迷走神经作为传出神经直接引起胃液分泌,同时迷走神经还可以引起 G 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再引起胃液(主要是胃酸)分泌。因而神经因素和神经体液因素均参与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使胃液含酶量最高

    36、、酸度也高。(2)胃期胃液分泌的量最多,酸度也较高,但胃蛋白酶原比头期少,故消化能力较头期弱。 A.抑制 B.兴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分数:4.00)(1).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作用是(分数:2.00)A.B.C. D.解析:(2).交感神经对胃运动的作用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1)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作用既可使其兴奋也可使其抑制。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使胃的慢波和动作电位的频率增加,从而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迷走神经末梢释放肽类物质(如 VIP)或一氧化氮,引起胃运动抑制。(2)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道运动减弱,腺体分泌抑制和血流量减少,但消化道

    37、括约肌却收缩。三、X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26.下列关于 CO 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CO 与 Hb 的亲和力是 O2 的 250 倍 B.CO 中毒时可妨碍 Hh 与 O2 的结合 C.CO 中毒时可妨碍 O2 的解离,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D.CO 中毒可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解析:解析 由于 CO 与 Hb 的亲和力高(是 O 2 与 Hb 亲和力的 250 倍),所以,极低分压的 CO 就可以阻断 Hb 分子中 O 2 的结合位点,妨碍 Hb 与 O 2 的结合。同时,CO 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当 CO 与 Hb 分子中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余下的 3 个血红素

    38、对 O 2 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又妨碍氧的解离。所以 CO 中毒时既妨碍 Hb 与 O 2 的结合,又阻碍 HbO 2 的解离,其危害性极大。CO 中毒可导致氧含量减少,故会引起缺氧,但是对氧分压无明显影响,而低氧分压才能刺激呼吸活动,故 CO 中毒对呼吸活动无刺激作用,相反却可能抑制呼吸中枢。27.在麻醉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哪项不能使兔的呼吸停止(分数:2.00)A.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B.切断两侧迷走神经 C.在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 D.切除大脑皮质 解析:解析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中枢广泛分布在脊髓、延髓、脑桥和大脑皮质。脊髓是肋间神经和膈神经的中枢所在;延

    39、髓是呼吸基本中枢,是引起节律性呼吸的中枢;脑桥有呼吸调整中枢,控制吸气动作,使之转变为呼气动作;大脑皮质是随意呼吸的重要中枢。切除丘脑、大脑皮质,都不会使呼吸停止,因为有延髓和脊髓健在,仍可维持节律性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靠神经反射完成,最重要的是肺牵张反射,这是当肺过度吸气时抑制吸气的反射,感受器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是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粗纤维,中枢在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这样便加速了吸气和呼气的交替。所以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变得深而慢,并不停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使传向延髓中枢的冲动增加,长时间抑制

    40、吸气,使呼吸停止。28.关于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循环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 B.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 C.主动脉体在呼吸调节方面较颈动脉体更为重要D.CO2 分压升高时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解析:解析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和循环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主动脉体主要调节循环。CO 2 分压升高时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29.在消化期内,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十二指肠内的酸 B.十二指肠内的脂肪 C.胃内容物D.十二指肠

    41、内的高渗状态 解析:解析 在消化期内十二指肠 pH 降至 2.5 以下,可刺激小肠黏膜 S 细胞释放促胰液素,后者对促胃液素引起的盐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脂肪在十二指肠可引起小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也可抑制胃酸分泌。十二指肠的高张溶液,可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也可通过引起小肠黏膜释放胃肠激素来抑制胃液分泌。而胃内容物是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30.关于胃排空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扩张胃可抑制排空B.胃内压是胃排空的动力 C.胃排空的调节无激素参与D.排空受十二指肠内容物 pH 的控制 解析:解析 胃内容物产生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胃的收缩,使胃内压力增加,形成胃排空的动力。十二

    42、指肠内 pH 降低,可以引起小肠释放肠抑胃素,抑制胃的排空。机械扩张胃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及壁内神经反射加强胃运动,促使胃排空。胃内容物无论在胃内或到达十二指肠,都可产生机械或化学刺激作用,通过神经反射和局部反射,以及刺激胃或小肠黏膜,释放胃肠肽,调节胃排空,因而胃排空既受神经也受体液因素的调节。31.关于支配胃的迷走神经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去除迷走神经支配,胃的平滑肌细胞的慢波便消失B.支配壁细胞的谜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ACh C.支配 G 细胞的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为 GRP D.引起胃容受性舒张的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为某种肽类物质或 NO 解析:解析 胃平滑肌的慢波的产生不依赖于神经的存在,所以去除平滑肌的迷走神经支配后,慢波依然出现。支配胃的壁细胞、G 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迷走神经是不同的纤维,它们兴奋时分别释放ACh、GRP、某种肽类物质或 NO,故产生的生理作用各不相同。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