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教育(一)及答案解析(总分:3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8,分数:156.00)1.民国时期中学实行( ),引起极大争议(分数:2.00)A.毕业会考B.学校考试C.统考D.升学考试2.有关依靠群众办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B.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C.干部教育不脱离群众D.政府占主导,群众重在参与3.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就是决定因素”(分数:2.00)A.农民B.儿童C.干部D.成人4.1929 年,最早提出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是( )(分数:2.00)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B.中华民国教育宗
2、旨及其实施方针C.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D.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5.在抗日根据地,成人教育的教材没有( )(分数:2.00)A.日用杂字B.卫生课本C.反法西斯课D.工农兵三字经6.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最富创造性、最成功的实践的教育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7.提倡生活教育理论的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梁漱溟D.晏阳初8.以下有关教育本质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教育受制于经济基础”B.“文化教育受制于政治”C.“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D.“教育是独立特行的存在”9.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成后,
3、提出教育“三为”,不包括( )(分数:2.00)A.为工农大众B.为革命战争C.为建立中国红色政权D.为世界人民大团结10.对梁漱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用文化传统思考中国社会改造B.在伦理基础上重建中国社会新秩序C.对农村社会风俗改变有贡献D.认为资产阶级冲突、阶级斗争有必要11.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对教育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B.增加教育投入C.将教育纳入一党专政D.以教育强国12.梁漱溟主张通过( ),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分数:2.00)A.教政统一B.教政养卫合一C.精神对话D.乡村教育13.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
4、西安,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其中有( )(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北平师范大学14.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分数:2.00)A.民族是指反帝、主张中华民族独立尊严B.科学是指反封建反迷信C.大众是指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D.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15.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以促进世界大同的教育主张为( )(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16.干部教育体系不包括( )(分数:2.00)A.初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高级干部教育D.三级干部教育17.干部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5、 )(分数:2.00)A.干部学校B.教导队C.短训班D.党校18.“活教育”的目的论在于( )(分数:2.00)A.做人B.做中国人C.做现代中国人D.以上综合19.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 ABCC.教育原理D.教育史20.三民主义对初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使儿童整个身心融人三民主义中去B.使儿童个性群性在其指导下进行C.给儿童以信仰指导D.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发展智能21.杨贤江在对待青年教育问题上,倡导( )(分数:2.00)A.无条件关心B.全人生指导C.职业指导D.生活指导22.共产党领导下的抗
6、日民主根据地实行非制度化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教育B.群众教育C.儿童教育D.学校教育23.晏阳初提倡的四大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生计教育B.文艺教育C.卫生教育D.体育教育24.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分数:2.00)A.为社会服务B.个人谋生C.经济发展D.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晏阳初在山东菏泽做的实验B.梁漱溟在河北定县做的实验C.陶行知建立南京晓庄师范学校D.陈鹤琴在幼儿园做的实验26.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27.党化教
7、育的提出是源于( )(分数:2.00)A.模仿苏联以党治国B.三民主义C.一党专政D.争夺青年28.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教育家( )主持的(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29.抗大的教学方法或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启发式B.研究式C.实验式D.考试30.中共( )提出女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分数:2.00)A.二大B.三大C.四大D.五大31.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蒋介石认为( )是基本,是经济和其他的总枢纽(分数:2.00)A.政治B.三民主义C.党化教育D.教育32.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包括( )(分
8、数:2.00)A.实行全部义务教育B.发展广泛社会教育C.扫除文盲D.培养大批受教育的人33.下列学校不属于陶行知办的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34.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鲁迅C.杨贤江D.陈鹤琴35.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包括( )(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复旦大学36.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经验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为政治服务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依靠群众办学D.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37.晏阳初针对四大
9、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 )(分数:2.00)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公民教育38.下列学校不属于干部教育的学校是( )(分数:2.00)A.上海大学B.农民运动讲习所C.湖南自修大学D.广东海陆丰农会39.抗战时西迁的大学是( )(分数:2.00)A.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B.华北联合大学 中央大学 南开大学C.抗大辅仁大学 东南大学D.燕京大学 东北大学 圣约翰大学40.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 ABCC.教育原理D.教育史41.职业教育思潮的倡导人是( )(分数:2.00)A.黄炎培B.鲁迅
10、C.杨贤江D.李大钊42.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三条线索不包括( )(分数:2.00)A.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教育建设B.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实践C.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D.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43.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 )(分数:2.00)A.稳定B.均衡C.有所发展D.曲折起伏4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行( )制,废除中央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分数:2.00)A.大学院和大学区B.教育督查委员会和大学区C.大学院和教育督查委员会D.全国督查委员会和大学院45.下列大学不属于抗战时期新建或改建的是( )(分数:2.00)A.云南大学B.广西大学C.厦门大学D.北平大学46.下列不属于国
11、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的措施是( )(分数:2.00)A.建立训育制B.进行童子军训C.教科书审查制度D.所有学生进行军事训练4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涉及( )(分数:2.00)A.工人教育B.干部教育C.农民教育D.正规教育48.根据时局需要,对 1922 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且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戊辰学制(分数:2.00)A.B.C.D.49.以培养抗战军政干部著称的干部学校是( )(分数:2.00)A.抗大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陕北公学50.( )的成立,使平民运动达到高潮,重心向农村转移,融入乡村教育运动(分数:2.00)A
12、.中华平民促进会B.师范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51.编写新教育大纲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52.三民主义对中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培养青年三民主义信仰和基本国民道德B.给青年身心发展及个性以指导C.给青年以职业指导D.给青年以婚姻指导53.“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独秀B.陶行知C.恽代英D.黄炎培54.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初级平民学校B.高级平民学校C.中级平民学校D.生计巡回学校55.杨贤江在对待教育的功能时,反对以
13、下学说,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B.教育救国论C.先教育后革命论D.教育“斗争武器”说56.下列有关国民政府对各级教育的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初等教育实行普及国民教育B.抗战时期,中等教育增长最快C.高等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和学生数量达到最高D.抗战时对教育缺乏控制57.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58.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晏阳初中华职业教育学社B.陶行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C.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学社D.梁漱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59.国民政府时期抗战时期抗战胜利
14、,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是( )(分数:2.00)A.稳定发展维持衰败B.起步发展顶点C.稳步发展挫败顶点D.起步受挫停滞60.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61.1927 年,中央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任大学院院长的是( )(分数:2.00)A.孙文B.胡适C.杨贤江D.蔡元培62.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学校的是( )(分数:2.00)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学D.农民运动讲习所63.20 年代中前期到抗战爆发 15 年,是 20 世纪前
15、半叶中国制度化教育发展的( )(分数:2.00)A.奠基时期B.发展时期C.兴盛时期D.衰落时期64.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教育实行的方针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B.国民教育第一,干部教育第二C.干部教育第一,普通教育第D.国民教育第一,高等教育第二65.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是( )(分数:2.00)A.三大教育B.四大方式C.改造农村D.化农民、农民化66.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批判了教育的各种学说,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神圣说B.教育清高说C.教育独立说D.教育活动说67.生活教育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B.教学做
16、合一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68.根据地群众教育的方式不包括( )(分数:2.00)A.夜校B.扫盲班C.成人教育的夏学D.列宁小学69.在青年教育问题上,不是特别突出的是( )(分数:2.00)A.黄炎培B.鲁迅C.杨贤江D.李大钊70.下列有关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B.“实行生产劳动”C.“民办公助”D.“民族、科学、大众”71.对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权C.适合中国国情D.带有理想色彩72.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的
17、使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得以保存的教育方针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B.民族、科学、大众C.战争须作平时看D.保存教育73.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据,体现在教育上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74.下列干部学校不在延安的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鲁迅艺术学院C.中共中央党校D.农民运动讲习所7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76.“勤于工作,俭以求学”,是( )运动的宗旨(分数:2.00)A.平民主义B.科学主义C.工读主义D.民族主义
18、77.对晏阳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只看到问题表层B.是一种改良主义C.一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D.为农村带来一定实惠78.20 世纪 20 年代,主持“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梁漱溟D.晏阳初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7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如出一辙。(分数:10.00)_80.杨贤江批判了各种有关教育的本质论述,但他自己也没有提出科学的论述。(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20.00)81.简述抗大的特点及历史意义。(分数:15.00)_82.简述
19、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分数:15.00)_83.简述抗战时期中共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分数:15.00)_84.简要说明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分数:15.00)_85.简述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分数:15.00)_86.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分数:15.00)_87.简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分数:15.00)_88.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15.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90.00)89.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的基本教育经验。(分数:30.00)_90.分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及其启示。(分数:30.00)_
20、91.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及其现代意义。(分数:30.00)_中国现代教育(一)答案解析(总分:3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8,分数:156.00)1.民国时期中学实行( ),引起极大争议(分数:2.00)A.毕业会考 B.学校考试C.统考D.升学考试解析:解析 民国时期中学实行毕业会考引起极大争议。2.有关依靠群众办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B.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C.干部教育不脱离群众D.政府占主导,群众重在参与 解析:解析 政府不能主导,应交由群众,政府最多可以进行指导。3.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以
21、后,( )就是决定因素”(分数:2.00)A.农民B.儿童C.干部 D.成人解析:解析 干部是关键因素。4.1929 年,最早提出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是( )(分数:2.00)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B.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 C.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D.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解析:解析 1929 年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最早提出三民主义教育宗旨。5.在抗日根据地,成人教育的教材没有( )(分数:2.00)A.日用杂字B.卫生课本C.反法西斯课D.工农兵三字经 解析:解析 此项属于苏维埃时期的。6.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最富创造性、最成功的实践的教育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 B
22、.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解析:解析 干部教育最富创造性,适合中国当时国情。7.提倡生活教育理论的是( )(分数:2.00)A.陶行知 B.陈鹤琴C.梁漱溟D.晏阳初解析:解析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8.以下有关教育本质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教育受制于经济基础”B.“文化教育受制于政治”C.“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D.“教育是独立特行的存在” 解析:解析 教育不可能独立,总是受制于政治经济。9.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成后,提出教育“三为”,不包括( )(分数:2.00)A.为工农大众B.为革命战争C.为建立中国红色政权D.为世界人民大团结 解析:1
23、0.对梁漱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用文化传统思考中国社会改造B.在伦理基础上重建中国社会新秩序C.对农村社会风俗改变有贡献D.认为资产阶级冲突、阶级斗争有必要 解析:解析 否认资产阶级冲突、阶级斗争。11.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对教育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 B.增加教育投入C.将教育纳入一党专政D.以教育强国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对教育采取的措施是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12.梁漱溟主张通过( ),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分数:2.00)A.教政统一B.教政养卫合一C.精神对话D.乡村教育 解析:解析 D 项最具
24、概括性,其他均属具体措施。13.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西安,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其中有( )(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北平师范大学 解析:解析 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14.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分数:2.00)A.民族是指反帝、主张中华民族独立尊严B.科学是指反封建反迷信C.大众是指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D.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解析 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当时还未进入社会主义。15.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以促进世界大同的教育主张为( )(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 B.党化教育C.
25、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解析:解析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在教育上的体现。16.干部教育体系不包括( )(分数:2.00)A.初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高级干部教育D.三级干部教育 解析:17.干部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学校B.教导队C.短训班D.党校 解析:解析 干部教育的形式包括干部学校、教导队、短训班。18.“活教育”的目的论在于( )(分数:2.00)A.做人B.做中国人C.做现代中国人D.以上综合 解析:解析 D 项概括了前三项。19.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史 ABCC.教育原理D.教
26、育史解析:解析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20.三民主义对初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使儿童整个身心融人三民主义中去B.使儿童个性群性在其指导下进行C.给儿童以信仰指导 D.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发展智能解析:解析 信仰教育是在中等教育时期。21.杨贤江在对待青年教育问题上,倡导( )(分数:2.00)A.无条件关心B.全人生指导 C.职业指导D.生活指导解析:解析 “全人生指导”是杨的特色。22.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非制度化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教育B.群众教育C.儿童教育D.学校教育 解析:解析 学校教育属于制度
27、化教育。23.晏阳初提倡的四大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生计教育B.文艺教育C.卫生教育D.体育教育 解析:解析 四大教育是: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24.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分数:2.00)A.为社会服务B.个人谋生C.经济发展D.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解析:解析 D 项概括了前三项。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晏阳初在山东菏泽做的实验B.梁漱溟在河北定县做的实验C.陶行知建立南京晓庄师范学校 D.陈鹤琴在幼儿园做的实验解析:解析 A、B 项应互换,D 项是对他儿子的跟踪实验。26.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 )(分数:2.00
28、)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 解析:解析 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高等教育。27.党化教育的提出是源于( )(分数:2.00)A.模仿苏联以党治国 B.三民主义C.一党专政D.争夺青年解析:解析 党化教育的提出是源于模仿苏联以党治国。28.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教育家( )主持的(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 D.黄炎培解析:解析 考查晏阳初的教育实践。29.抗大的教学方法或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启发式B.研究式C.实验式D.考试 解析:解析 考试不属于教学方法。30.中共( )提出女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分数:2.0
29、0)A.二大 B.三大C.四大D.五大解析:解析 中共二大提出女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31.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蒋介石认为( )是基本,是经济和其他的总枢纽(分数:2.00)A.政治B.三民主义C.党化教育D.教育 解析:解析 教育是根本。32.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包括( )(分数:2.00)A.实行全部义务教育B.发展广泛社会教育C.扫除文盲D.培养大批受教育的人 解析:解析 D 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只能培养大批干部,所以干部教育很发达。33.下列学校不属于陶行知办的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 解析:解析 D
30、项不属于陶行知办的学校。34.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鲁迅C.杨贤江 D.陈鹤琴解析:解析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杨贤江。35.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包括( )(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复旦大学 解析:解析 复旦并未南迁。36.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经验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为政治服务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依靠群众办学D.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 解析:解析 D 项不属于经验。37.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 )(分数:2.00
31、)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公民教育 解析:解析 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公民教育。38.下列学校不属于干部教育的学校是( )(分数:2.00)A.上海大学B.农民运动讲习所C.湖南自修大学D.广东海陆丰农会 解析:解析 此项属于农民运动组织。39.抗战时西迁的大学是( )(分数:2.00)A.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B.华北联合大学 中央大学 南开大学C.抗大辅仁大学 东南大学D.燕京大学 东北大学 圣约翰大学解析:40.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 ABC C.教育原理D.教育史解析:解
32、析 教育史 ABC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41.职业教育思潮的倡导人是( )(分数:2.00)A.黄炎培 B.鲁迅C.杨贤江D.李大钊解析:42.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三条线索不包括( )(分数:2.00)A.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教育建设B.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实践C.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D.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解析:解析 民国初年的属于近代教育。43.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 )(分数:2.00)A.稳定B.均衡C.有所发展D.曲折起伏 解析:解析 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曲折起伏。4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行( )制,废除中央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分数:
33、2.00)A.大学院和大学区 B.教育督查委员会和大学区C.大学院和教育督查委员会D.全国督查委员会和大学院解析:解析 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仿照法国。45.下列大学不属于抗战时期新建或改建的是( )(分数:2.00)A.云南大学B.广西大学C.厦门大学D.北平大学 解析:解析 北平大学南迁了。46.下列不属于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的措施是( )(分数:2.00)A.建立训育制B.进行童子军训C.教科书审查制度D.所有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解析:解析 应是高中以上的实行,并非所有。4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涉及( )(分数:2.00)A.工人教育B.干部教育C.农民教育D.正规教育 解析:解
34、析 战争时期不允许。48.根据时局需要,对 1922 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且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戊辰学制(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这一学制并未有大的改动,实施年限不长。49.以培养抗战军政干部著称的干部学校是( )(分数:2.00)A.抗大 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陕北公学解析:解析 抗日人民军事政治大学是以培养抗战军政干部著称的干部学校。50.( )的成立,使平民运动达到高潮,重心向农村转移,融入乡村教育运动(分数:2.00)A.中华平民促进会 B.师范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解析:解析 考查中华平民促进会。51
35、.编写新教育大纲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杨贤江 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解析:解析 新教育大纲是杨贤江写的。52.三民主义对中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培养青年三民主义信仰和基本国民道德B.给青年身心发展及个性以指导C.给青年以职业指导D.给青年以婚姻指导 解析:53.“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独秀B.陶行知 C.恽代英D.黄炎培解析:解析 陶行知的名言。54.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初级平民学校B.高级平民学校C.中级平民学校 D.生计巡回学校解析:解析 此项不
36、包括。55.杨贤江在对待教育的功能时,反对以下学说,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B.教育救国论C.先教育后革命论D.教育“斗争武器”说 解析:解析 D 项内容是他本人的主张。56.下列有关国民政府对各级教育的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初等教育实行普及国民教育B.抗战时期,中等教育增长最快C.高等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和学生数量达到最高D.抗战时对教育缺乏控制 解析:解析 并非缺乏控制,而是控制很严,如儿童实行童子军训。57.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 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解析:58.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分数
37、:2.00)A.晏阳初中华职业教育学社 B.陶行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C.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学社D.梁漱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解析:解析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59.国民政府时期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是( )(分数:2.00)A.稳定发展维持衰败B.起步发展顶点 C.稳步发展挫败顶点D.起步受挫停滞解析:解析 国民政府时期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总体是呈直线上升趋势的。60.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解析:解析 A 项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6
38、1.1927 年,中央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任大学院院长的是( )(分数:2.00)A.孙文B.胡适C.杨贤江D.蔡元培 解析:解析 蔡元培为当时的大学院院长。62.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学校的是( )(分数:2.00)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学 D.农民运动讲习所解析:63.20 年代中前期到抗战爆发 15 年,是 20 世纪前半叶中国制度化教育发展的( )(分数:2.00)A.奠基时期B.发展时期C.兴盛时期 D.衰落时期解析:解析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此时发展兴盛。64.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教育实行的方针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
39、B.国民教育第一,干部教育第二C.干部教育第一,普通教育第D.国民教育第一,高等教育第二解析:65.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是( )(分数:2.00)A.三大教育B.四大方式C.改造农村D.化农民、农民化 解析:解析 注意题目问的是目标和途径。66.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批判了教育的各种学说,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神圣说B.教育清高说C.教育独立说D.教育活动说 解析:67.生活教育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 B.教学做合一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解析:解析 “生活教育”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68.根据地群众教育的方式不包括( )(分数:2.00
40、)A.夜校B.扫盲班C.成人教育的夏学 D.列宁小学解析:解析 为冬学,不是夏学。69.在青年教育问题上,不是特别突出的是( )(分数:2.00)A.黄炎培 B.鲁迅C.杨贤江D.李大钊解析:解析 黄炎培是搞职业教育的。70.下列有关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B.“实行生产劳动”C.“民办公助”D.“民族、科学、大众” 解析:解析 D 属于抗日战争结束后总结的。71.对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权C.适合中国国情D.带有理想色彩 解析:解析 适
41、合中国国情,并不理想,很现实。72.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的使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得以保存的教育方针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B.民族、科学、大众C.战争须作平时看 D.保存教育解析:解析 这一方针保存了中国的教育免遭战争破坏。73.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据,体现在教育上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 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解析:解析 国民在教育上采取党化教育,一切以党纲为主。74.下列干部学校不在延安的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鲁迅艺术学院C.中共中央党校D.农民运动讲习所 解析:解析 农民运动讲习所不在延安,
42、在广州。7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解析:解析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晓庄学校。76.“勤于工作,俭以求学”,是( )运动的宗旨(分数:2.00)A.平民主义B.科学主义C.工读主义 D.民族主义解析:解析 工读主义的宗旨。77.对晏阳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只看到问题表层B.是一种改良主义C.一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 D.为农村带来一定实惠解析:解析 一种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78.20 世纪 20 年代,主持“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
43、 C.梁漱溟D.晏阳初解析:解析 陈鹤琴主持“活教育”。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7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如出一辙。(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这是他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影响下,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国情提出的。(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看,生活伴随人始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
44、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取决于生活需要。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功能。“生活教育”反对的是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以社会为学校。一方面,传统教育与社会隔绝,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学校即社会”虽使社会生活进入学校,但仍嫌不够。不如拆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让学校延伸到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难以进入学校课程,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学校即社会”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在劳力上劳心”,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的分离现象,教劳心者劳力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手脑双挥”。“行是知之始”,破除只从读书、听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有教先学,有学有教。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