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物理(乙)B 卷真题 2007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帆船的主要航行动力是风对帆的作用力,舵可以用来调整航向。有一帆船在大海上遇到东风,请问如图所示的四个航向 a、b、c、d 中,有几种是可能的?(分数:7.00)A.B.C.D.2.一物体在力 F=-ksin t 的作用下运动,经过时间 后,物体的动量增量为_。(分数:7.00)A.B.C.D.3.一个田字形电路的每段都有一个 1 欧姆的电阻,则田字形电路对角上 ab 两点间电阻是(分数:7.00)A.B.C.D.4.有三个同样大小的金属小球。小球 l 与小球 2 相距很远且带有等量同号电荷,它们之间
2、的相互作用力为F。小球 3 不带电荷但有一绝缘手柄。若将小球 3 先与小球 1 接触,再与小球 2 接触,然后移走小球 3。则小球 1 和小球 2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 3F/2; (B) 3F/4; (C) 3F/8; (D) 3F/10。(分数:7.00)A.B.C.D.5.光具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A) 纵波; (B) 横波; (C) 电磁波; (D) 粒子。(分数:7.00)A.B.C.D.6.夫兰克-赫兹实验(A) 奠定了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B) 验证了空间量子化的概念,并证明了电子自旋的存在;(C) 证实了波尔的原子能量量子化理论;(D) 直接证实了光即电磁波
3、的粒子性。(分数:7.00)A.B.C.D.7.对于谱项 2S+1D3/2,其可能的多重性,即 2S+1 为(A)1,3,5,7; (B)2,4,6,8;(C)3,5,7; (D)2,4,6。(分数:7.00)A.B.C.D.8.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m 的理想气体遵循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则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分数:7.00)A.B.C.D.9.质量为 m 的小珠(半径可忽略) 穿在半径为 R 的圆环轨道上可以做无摩擦滑动。轨道面平行于重力方向,且绕竖直轴线 AOA以角速度 转动,小珠与圆心的连线和轴线的夹角记为 ,如图所示。求:1小珠稳定平衡时的 (分数:25.00)_10.质量为 m、半径为 r
4、的小球初始时刻静止放置于另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大球正上方,如图所示,两球心连线沿重力方向。由于该状态不是稳态,小球会从大球顶上滑落。忽略一切可能摩擦,求出以下两种极限情况下大球的最终速度:(分数:20.00)_半径分别为 r1和 r2(r2r 1) 的两圆环,共面同心放置。大圆环中通有稳恒电流 I。让小圆环以角速度 绕其一直径均匀转动。若小圆环的电阻为 R,忽略小圆环处的磁场不均匀性,求(分数:20.00)(1).小圆环中的感生电流;(分数:10.00)_(2).使小圆环匀速转动所需的外力矩。(分数:10.00)_一个球型电容器由三个很薄的同心导体壳组成,其半径分别为 a、b 和 d(
5、abd) 。一根绝缘导线通过中间球壳的一个小孔把内外球连结起来。忽略孔的边缘效应。(分数:21.00)(1).求最内两个同心导体壳的电容;(分数:7.00)_(2).求三个同心导体壳的电容;(分数:7.00)_(3).若在中间球壳上放置任意静电荷 Q,求在中间球壳的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分数:7.00)_在两块偏振片 P1,P2 之间插入一块半波片,设半波片的快轴与 P1 偏振方向夹角为 =38。(分数:8.00)(1).波长 =632nm 的光波垂直入射到 P1,如何放置 P2,才能使透射光最大。(分数:4.00)_(2).该半波片由双折射晶体制成,晶体折射率 no=1.52,n e=1.4
6、8,求半波片的厚度。(分数:4.00)_普通物理(乙)B 卷真题 2007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帆船的主要航行动力是风对帆的作用力,舵可以用来调整航向。有一帆船在大海上遇到东风,请问如图所示的四个航向 a、b、c、d 中,有几种是可能的?(分数:7.00)A.B.C.D. 解析:2.一物体在力 F=-ksin t 的作用下运动,经过时间 后,物体的动量增量为_。(分数:7.00)A.B. C.D.解析:3.一个田字形电路的每段都有一个 1 欧姆的电阻,则田字形电路对角上 ab 两点间电阻是(分数:7.00)A.B.C. D.解析:4.有三个同样大小的金属小
7、球。小球 l 与小球 2 相距很远且带有等量同号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小球 3 不带电荷但有一绝缘手柄。若将小球 3 先与小球 1 接触,再与小球 2 接触,然后移走小球 3。则小球 1 和小球 2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 3F/2; (B) 3F/4; (C) 3F/8; (D) 3F/10。(分数:7.00)A.B.C. D.解析:5.光具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A) 纵波; (B) 横波; (C) 电磁波; (D) 粒子。(分数:7.00)A.B. C.D.解析:6.夫兰克-赫兹实验(A) 奠定了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B) 验证了空间量子化的概念,并证明了电子自
8、旋的存在;(C) 证实了波尔的原子能量量子化理论;(D) 直接证实了光即电磁波的粒子性。(分数:7.00)A.B.C. D.解析:7.对于谱项 2S+1D3/2,其可能的多重性,即 2S+1 为(A)1,3,5,7; (B)2,4,6,8;(C)3,5,7; (D)2,4,6。(分数:7.00)A.B. C.D.解析:8.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m 的理想气体遵循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则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分数:7.00)A.B.C. D.解析:9.质量为 m 的小珠(半径可忽略) 穿在半径为 R 的圆环轨道上可以做无摩擦滑动。轨道面平行于重力方向,且绕竖直轴线 AOA以角速度 转动,小珠与圆心的连线和轴
9、线的夹角记为 ,如图所示。求:1小珠稳定平衡时的 (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在转动坐标系中须同时考虑重力场和惯性离心力场。圆环对小珠的力始终垂直于小珠的运动方向,因而不做功,小珠实际上在保守力场中运动。设圆心处势能为零。重力场: 惯性离心力场: 所以总力场为: 。平衡位置须同时满足: 。1当 时,稳定平衡位置为 ;当 时,稳定平衡位置为 。2运动方程: 。a) 附近做小量展开, 。角频率 ,则频率为 。b) 附近做小量展开,角频率 ,则频率为 )解析:10.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小球初始时刻静止放置于另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大球正上方,如图所示,两球心连线沿重力方向。由于
10、该状态不是稳态,小球会从大球顶上滑落。忽略一切可能摩擦,求出以下两种极限情况下大球的最终速度:(分数:20.00)_正确答案:(求解本题的关键之处是求出两球分离时小球球心的偏角,或者 cos(记为 x) 。在分离的瞬间,两球间作用力为零,大球无加速度,小球加速度为 g。x 满足如下方程:由此可知 所以,1当 mM,3x-2=0,解得 x=2/3;故 v2=0;2当 mM, ,-x 3+3x-2=0,解得 x=1;故 )解析:半径分别为 r1和 r2(r2r 1) 的两圆环,共面同心放置。大圆环中通有稳恒电流 I。让小圆环以角速度 绕其一直径均匀转动。若小圆环的电阻为 R,忽略小圆环处的磁场不均
11、匀性,求(分数:20.00)(1).小圆环中的感生电流;(分数:10.00)_正确答案:(大圆环轴心处的磁场 。可认为大圆环在小圆环处的磁场近似为均匀场,过小圆环的磁通为 ,感生电动势为: 感生电流为 )解析:(2).使小圆环匀速转动所需的外力矩。(分数:10.00)_正确答案:( 为小线圈的磁矩,则力矩大小为)解析:一个球型电容器由三个很薄的同心导体壳组成,其半径分别为 a、b 和 d(abd) 。一根绝缘导线通过中间球壳的一个小孔把内外球连结起来。忽略孔的边缘效应。(分数:21.00)(1).求最内两个同心导体壳的电容;(分数:7.00)_正确答案:(设最内球壳上有电荷 Q,则球壳间的电场
12、为 。球壳间的电势差为电容为 )解析:(2).求三个同心导体壳的电容;(分数:7.00)_正确答案:(对并联的两电容器,当内外两球形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4 0ab/(b-a) ,C 2=4 0bd/(d-b) ,总电容为 C=C 1+C2=4 0ba/(b-a) +d/(d-b) 。)解析:(3).若在中间球壳上放置任意静电荷 Q,求在中间球壳的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分数:7.00)_正确答案:(内外表面的电荷多少与两电容大小有关。对并联电容有 ,又知极板的总电荷不变,Q=q 1+q2,于是可解出)解析:在两块偏振片 P1,P2 之间插入一块半波片,设半波片的快轴与 P1 偏振方向夹角为 =38。(分数:8.00)(1).波长 =632nm 的光波垂直入射到 P1,如何放置 P2,才能使透射光最大。(分数:4.00)_正确答案:(半波片使通过 P1后的线偏振光(沿 P1 方向) 转过 2=76。因此,P2 的方向应与 P1 成 76角。)解析:(2).该半波片由双折射晶体制成,晶体折射率 no=1.52,n e=1.48,求半波片的厚度。(分数:4.00)_正确答案:(半波片 d(no-ne) =/2,所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