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8646       资源大小: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分数:2.00)A.大儒B.鸿儒C.兼士D.雅儒3.在我国历史上倡导“耕战”的学派是(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D.农家4.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 )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分数:2.00)A.李斯B.蔡邕C.钟繇D.程邈5.公元前 213 年,秦始

    2、皇接受了( )的建议,颁布“挟书令”,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破坏文化的焚书之举。(分数:2.00)A.赵高B.李斯C.淳于越D.王翦6.“吏师制”是( )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分数:2.00)A.西汉B.春秋C.秦代D.东汉7.秦统一后,根据“大篆”和“古文”两种字体创出一种新的字体“秦篆”,对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改造,这就是对中国文化、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书同文”政策。以此为依托,编写了蒙学教材博学篇的是( )。(分数:2.00)A.李斯B.胡毋敬C.赵高D.伏生8.“五经博士”是( )时确立的。(分数:2.00)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9.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

    3、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这一事件发生于( )时期。(分数:2.00)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10.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分数:2.00)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刘向11.“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分数:2.00)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12.向汉武帝提出“天人三策”的是汉代著名学者( )。(分数:2.00)A.董仲舒B.叔孙通C.贾谊D.陆贾13.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分数:2.00)A.祭酒B.文学C.博士D.助教14.“博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 ),其职责是掌通古今、待问咨询、议礼议政等。

    4、(分数:2.00)A.荣誉称号B.学位C.爵位D.学官15.太学就其办学性质而言是汉代的一种( )。(分数:2.00)A.一般私学B.高级私学C.中央官学D.地方官学16.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分数:2.00)A.董仲舒B.王充C.贾谊D.郑玄17.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 )的形式。(分数:2.00)A.五经课试法B.科考法C.贤良对策D.设科射策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荀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绝对的“性恶论”。(分数:2.00)_20.秦朝实“以史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

    5、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分数:2.00)_21.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分数:2.00)_22.秦代推行的“吏师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分数:2.00)_23.汉代董仲舒提出拘“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简述道家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25.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分数:2.00)_26.简述汉武帝时期的“文教政策”。(分数:2.00)_27.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分

    6、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分析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作用及影响。(分数:2.00)_30.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分数:2.00)_31.试述颜之推关于早期教育的思想。(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分数:2.00)A.大儒

    7、 B.鸿儒C.兼士D.雅儒解析:3.在我国历史上倡导“耕战”的学派是(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 D.农家解析:4.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 )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分数:2.00)A.李斯B.蔡邕C.钟繇D.程邈 解析:5.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接受了( )的建议,颁布“挟书令”,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破坏文化的焚书之举。(分数:2.00)A.赵高B.李斯 C.淳于越D.王翦解析:6.“吏师制”是( )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分数:2.00)A.西汉B.春秋C.秦代 D.东汉解析:7.秦统一后,根据“大篆”和“古文”两种字

    8、体创出一种新的字体“秦篆”,对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改造,这就是对中国文化、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书同文”政策。以此为依托,编写了蒙学教材博学篇的是( )。(分数:2.00)A.李斯B.胡毋敬 C.赵高D.伏生解析:8.“五经博士”是( )时确立的。(分数:2.00)A.汉武帝 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解析:9.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这一事件发生于( )时期。(分数:2.00)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 解析:10.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分数:2.00)A.王充B.董仲舒 C.贾谊D.刘向解析

    9、:11.“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分数:2.00)A.唐代B.汉代 C.秦代D.周代解析:12.向汉武帝提出“天人三策”的是汉代著名学者( )。(分数:2.00)A.董仲舒 B.叔孙通C.贾谊D.陆贾解析:13.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分数:2.00)A.祭酒B.文学C.博士 D.助教解析:14.“博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 ),其职责是掌通古今、待问咨询、议礼议政等。(分数:2.00)A.荣誉称号B.学位C.爵位D.学官 解析:15.太学就其办学性质而言是汉代的一种( )。(分数:2.00)A.一般私学B.高级私学C.中央官学 D.地方官学解析:16.汉代首先提出“独

    10、尊儒术”思想的是( )。(分数:2.00)A.董仲舒 B.王充C.贾谊D.郑玄解析:17.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 )的形式。(分数:2.00)A.五经课试法B.科考法C.贤良对策D.设科射策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荀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绝对的“性恶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他同时也认为人通过后天的人为(即“伪”)能够改变先天的人性,因此荀子的人性论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性恶论”。绝对的“性恶论”是法家的观点。)解析:20.秦朝实“以史为师”

    11、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解析:21.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教政策尽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它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解析:22.秦代推行的“吏师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

    12、确答案:正确。秦代推行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吏师制”,既限制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使得教师这一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职业不复存在,因此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解析:23.汉代董仲舒提出拘“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武帝所采纳,而非汉高祖。)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简述道家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主张“绝学”和“愚民”。道家主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有

    13、自身运作规律,所以称“自然无为”,“无为”的反面是“人为”。而儒家的教育是最主要的“人为”活动,不符合人类的本性。因此,道家主张“复归于朴”,提出“绝学无忧”的著名命题。与“绝学”对应的社会政策就是“愚民”,主张不让民众接触到学术知识,“不见可欲,是民心不乱”。 (2)教循自然。道家并非根本不要教育,而是提倡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色教育,反对过多的人为说教、干预、引导,主张一切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3)“逍遥”的人格理想。在教育目标上,道家追求一种“逍遥”的人格理想,对于自我、功名、利害、是非、生死等无动于衷,达到精神的绝对逍遥。 (4)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道家对现实社会和文化持批判态度,在学习

    14、上提倡怀疑精神,反对对书本、传统和圣人亦步亦趋。 简评: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对于孔子提出的仁义道德持否定态度。道家轻视知识,主张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的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对于传统文化也持反对态度,强调“绝学无忧”,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作用,实际上是持教育有害论,这是极端的、片面的,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解析:25.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书同文;(2)行同轮;(3)设三老以掌教化;(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解析:26.简述汉武帝时期的“文教政策”

    15、。(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时期的文教政策主要体现在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三大建议,即“三大文教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 (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而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汉武帝时期施行的这三大文教政策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27.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德教是立政之本。董仲舒把封建道德与封建秩序的来源归结到抽象的人性上,再从人性上升到天命上,使封

    16、建道德合理化、神圣化。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强勉行道”;“明其性情”。)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8.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9.分析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作用及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设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建立察举制度,以儒术取士等。 (2)其对教育的

    17、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学成为教育主体内容;二是确立了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地位。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大大激励了士人学习的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动力,更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

    18、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30.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 (2)“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

    19、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解析:31.试述颜之推关于早期教育的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古代家教理论中,颜之推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早期教育的主张。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因为: (1)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

    20、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早期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说:“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候,思想单纯,精神专一,感觉敏锐,容易教育;长大以后,思想复杂,感受迟钝,就难以教育。应该抓紧进行早期教育,不可坐失大好的教育时机。这种理论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2)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颜之推认为,抓紧早期教育和训练,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他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有很强的可塑性。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他认为早期教育和训练养成的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那样稳固。他指出,不抓紧早期教育,“骄慢已习,方复制止,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成败德”。是说等到儿童已经养成恶习,再去纠正,就是打死他也没有用,还会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辈子都难以改正,最终成为无德无用之人。)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