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385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8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6,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关于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B.刑法总则指导刑法分则的运用与研究C.刑法分则使刑法总则的规定具体化D.刑法分则对刑法总则不能有丝毫突破4.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2.00)A.一般客体

    2、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刑法第 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6.刑法第 311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7.刑法第 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8.刑法第 115条第 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

    3、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9.下列罪名中,属于过失犯罪的是( )(分数:2.00)A.分裂国家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间谍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10.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甲担心自己因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归国。为获得庇护,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甲构成叛逃罪B.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对甲不应数罪并罚D.即使刑法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对甲附加剥夺 1年以上 5年以下政治权利11.关于放火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是危险犯B.该

    4、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C.该罪是故意犯罪D.该罪的主体是已满 14周岁的自然人12.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是放火罪、决水罪等犯罪的兜底性罪名B.该罪既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是过失犯罪C.该罪是危险犯D.该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13.关于破坏交通工具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本罪是危险犯B.本罪的交通工具必须正在使用中C.本罪的对象可以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任何部位D.本罪与盗窃罪之间存在想象竞合关系14.关于破坏交通设施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本罪的对象是轨道、桥梁、隧道等交

    5、通设施B.本罪是结果犯C.本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之间存在交叉D.本罪是故意犯罪1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实施杀人行为,应如何处罚( )(分数:2.00)A.择一重罪论处B.数罪并罚C.吸收犯,成立一罪D.连续犯,数罪并罚16.关于劫持航空器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的对象只能是民用航空器B.以杀人等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只成立本罪一罪C.劫持并控制航空器以后,又实施杀人行为的,应实行数罪并罚D.本罪是危险犯17.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 )(分数:2.00)A.只能是自然人B.只能是单位C.既可以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D.只能是特定的自然人18.关于非法

    6、持有枪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是枪支类犯罪的兜底性罪名B.持有,只限于直接持有,不包括间接持有C.持有,既包括现实持有,也包括观念上持有D.本罪的对象枪支的来源,没有限制19.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0.我国刑法理论中的法定刑主要包括( )(分数:2.00)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21.我国刑法中相对确定刑的规定方式主要是( )(分数:2.00)A.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B.明

    7、确规定法定刑的最低限度C.明确规定一种刑罚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D.明确规定两种以上的法定刑22.关于法定刑与宣告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定刑是宣告刑的基本依据B.宣告刑是法定刑的实际运用C.法定刑带有一定的普遍性D.宣告刑带有一定的特殊性23.下列属于间谍罪行为方式的是( )(分数:2.00)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为境外组织提供秘密和情报24.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 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1 年后甲受雇于 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

    8、以 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 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分数:2.00)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25.简答题第 26-2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6.简述宣告刑与法定刑的关系(分数:2.00)_27.简述法定刑的种类(分数:2.00)_28.简述煽动分裂国家罪(分数:2.00)_29.简述间谍罪(分数:2.00)_30.辨析题第 28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1.刑法分则十章罪名中,前面的罪名的危害性都比后面的罪名的危害性大,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9、。(分数:2.00)_32.行为人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成立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论处。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分数:2.00)_33.法条分析题第 29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4.刑法第 111条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问题:请对该法条进行分析。(分数:2.00)_35.案例分析题第 30小题。请将

    10、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6.【案情】某国间谍戴某,结识了我某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戴某谎称来华投资建厂需了解政策动向,让黄某借工作之便为其搞到密级为“机密”的内参报告4 份。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给黄某 1部手机,并为其子前往某国留学提供了 6万元资金。【问题】请对黄某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8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6,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1、。_解析:3.关于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B.刑法总则指导刑法分则的运用与研究C.刑法分则使刑法总则的规定具体化D.刑法分则对刑法总则不能有丝毫突破 解析:解析: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内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属于犯罪与刑罚的抽象规定与具体规定之间的关系,刑法总则指导分则的运用与研究,分则使总则的规定具体化。一方面,刑法总则规定的一般原理原则、原理,对刑法分则的具体运用具有指导作用,在理解和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刑法总则的规定与原理。另一方面,刑法分则是刑法总则的具体化,是刑法总则原理和原则的具体适用。在认

    12、定和处罚犯罪过程中,既必须考虑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也要考虑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但是,刑法分则对刑法总则并非绝对盲从,而是可以有一些例外规定。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4.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2.00)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解析:解析:各国刑法中因犯罪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刑法分则体系。我国刑法分则采取大类制方式,将犯罪划分为十大类,对这十大类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犯罪的同类客体。对这十大类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由重至轻依次排列。各类犯罪中的具体犯罪的排列顺序是以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由重至轻排

    13、列为主,兼顾罪与罪之间的内在联系。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5.刑法第 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解析:解析:根据刑法分则性条文对罪状描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罪状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空白罪状、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形式、引证罪状五类。简单罪状,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只简单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特征而不作更多的解释。这是因为,这类罪状都为人们所熟知,一看罪状就知道该种行为是哪一种犯罪。简单罪状的形式在刑法分则条文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6.刑法第 311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行为,在国家安

    14、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解析:解析:叙明罪状,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详尽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特征。如果不详细加以描述,有可能难以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必须对其犯罪构成要件详细说明。叙明罪状是我国刑法分则条文的主要描述形式。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7.刑法第 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解析:解析:空白罪状,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是只指出该犯罪行为

    15、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是构成某种犯罪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该犯罪也就不能成立。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8.刑法第 115条第 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这种罪状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 解析:解析: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某种犯罪的特征。引证罪状的条文本身并不描述犯罪的特征,而是引用其他条款已经描述过的某种犯罪的特征来认定该种犯罪。采用引证罪状是为了避免刑法分则条款之间的不必要重复。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9.下列罪名中,属于过失犯罪的是( )(分数:2.00)A.分裂国家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

    16、C.间谍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 解析:解析:刑法分则第一章即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罪名,都是故意犯罪,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刑法分则第二章即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是典型的过失犯罪,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10.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甲担心自己因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归国。为获得庇护,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甲构成叛逃罪B.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对甲不应数罪并罚 D.即使刑法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

    17、权利,也应对甲附加剥夺 1年以上 5年以下政治权利解析:解析:关于 A项。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包括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后者的叛逃行为,应该从重处罚。本罪的行为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但上述“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则无此要求。只要有叛逃行为,即成立本罪。本罪的成立已无需“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为必要要件。本案中的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成立叛逃罪。因此,A 项正确。 关于 B项。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或

    18、者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上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而故意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本案中的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其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B 项正确。 关于 C项。甲先后实施了叛逃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两个行为,侵犯了两个法益,对其应实行数罪并罚。因此,C 项错误。 关于 D项。根据刑法第 56条的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 55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

    19、 1年以上 5年以下。由于在总则中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即使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对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而且刑期是 1年以上 5年以下。因此,D 项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1.关于放火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是危险犯B.该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 C.该罪是故意犯罪D.该罪的主体是已满 14周岁的自然人解析:解析: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是危险犯,而非结果犯,既遂标准是放火行为足以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该罪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的,也可是不作为的,后者如消防队员故意不灭

    20、火的行为。该罪是故意犯罪,根据刑法第 17条第 2款的规定,该罪的主体是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自然人。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2.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是放火罪、决水罪等犯罪的兜底性罪名B.该罪既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是过失犯罪 C.该罪是危险犯D.该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解析:解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是危险犯,既遂标准是造成一定的危险状态。本罪的责任形式只能由故意构成。本罪与使用危险方法实施故意破坏交通工具、故意破坏特定

    21、设备等犯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构成故意破坏交通工具罪等特别的罪名只有在无法构成特别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时才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3.关于破坏交通工具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本罪是危险犯B.本罪的交通工具必须正在使用中C.本罪的对象可以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任何部位 D.本罪与盗窃罪之间存在想象竞合关系解析: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由于本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所以只有当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正在使用,关涉到公共安全时,才

    22、能成为本罪的对象。必须破坏的是上述交通工具的整体或者关键部位,因为这关系到是否会危害公共安全。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较为明显,如果窃取交通工具的部件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但不可能发生上述危险的,只能成立盗窃罪。可见,二者之间存在想象竞合关系。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4.关于破坏交通设施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本罪的对象是轨道、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B.本罪是结果犯 C.本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之间存在交叉D.本罪是故意犯罪解析:解析: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

    23、、毁坏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危险犯,而非结果犯。在认定本罪时,要注意区分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之间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破坏行为时的直接指向是什么。如果直接指向的是交通工具,即造成了交通设施的损坏,应当以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如果指向的是交通设施,即使造成了交通工具的损坏,也应当以破坏交通设施罪定罪处罚。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实施杀人行为,应如何处罚( )(分数:2.00)A.择一重罪论处B.数罪并罚 C.吸收犯,成立一罪D.连续犯,数罪并罚解析:解析:行为人只要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行为,就成立组织、领导、参加恐怖

    24、活动组织罪。如果作为恐怖组织活动的成员又实施了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系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犯,应实行数罪并罚。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6.关于劫持航空器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的对象只能是民用航空器 B.以杀人等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只成立本罪一罪C.劫持并控制航空器以后,又实施杀人行为的,应实行数罪并罚D.本罪是危险犯解析:解析: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航空器的范围是在空间飞行的各种航空工具,既包括飞机、宇宙飞船、热气球等,也包括国家航空器(用于军事、海关、警察部门的航空器)、民用航空器。根据刑法第 121条的规定

    25、,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其中,“致人重伤、死亡”,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包括故意致人重伤于故意杀人;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行为导致机组人员重伤、死亡,而且包括劫持行为导致其他人员重伤、死亡。当然,如果在劫持并控制航空器以后,又实施滥杀无辜或者强奸妇女等其他违法行为的,则应当以劫持航空器罪与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等实行数罪并罚。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的劫持行为足以使航空器置于劫持者的控制之下即成立本罪的既遂。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7.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 )(分数:2.00)A.只能是自然人B.只能是单位 C.既可以自

    26、然人,也可以是单位D.只能是特定的自然人解析:解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是指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生产、销售枪支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是特定的单位,即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8.关于非法持有枪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是枪支类犯罪的兜底性罪名B.持有,只限于直接持有,不包括间接持有 C.持有,既包括现实持有,也包括观念上持有D.本罪的对象枪支的来源,没有限制解析:解析:非法持有枪支罪的“非法持有”,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实际占有或控制枪支、弹药,即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

    27、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非法替他人保管枪支、弹药的行为,也属于非法持有。持有行为,既包括直接持有,也包括间接持有;既包括现实持有,也包括观念持有。本罪的对象的来源没有限制,如他人赠与的、自己拾得的,都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9.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解析:20.我国刑法理论中的法定刑主要包括( )(分数:2.00)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解析:解析:根据法定

    28、刑中的刑种和刑罚幅度的确定程度,可以把法定刑分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和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三种类型。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某种犯罪规定单一的刑种与固定的刑罚幅度的法定刑。我国刑法中只有极少数犯罪在其加重罪状中规定有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是在法律条文中只是笼统地规定对某种犯罪应予处罚,却不规定具体的刑种和刑罚幅度。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某种犯罪规定的一定刑种和刑罚幅度的法定刑。我国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法定刑基本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种法定刑的好处是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裁量轻重适当的刑罚,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统一和刑罚的个别化。综上,

    29、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21.我国刑法中相对确定刑的规定方式主要是( )(分数:2.00)A.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 B.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低限度 C.明确规定一种刑罚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 D.明确规定两种以上的法定刑 解析:解析:相对确定刑,是我国刑法的法定刑的最主要形式。在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具体方式包括:(1)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其最低限度依照刑法总则对该种法定刑的规定。(2)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低限度,其最高限度依照刑法总则对该种法定刑的规定。(3)明确规定一种刑罚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4)明确规定两种以上的法定刑,包括两种以上的主刑和两种以上的附加刑,同时

    30、还规定主刑和附加刑的量刑幅度。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22.关于法定刑与宣告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定刑是宣告刑的基本依据 B.宣告刑是法定刑的实际运用 C.法定刑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D.宣告刑带有一定的特殊性 解析:解析:法定刑与宣告刑不是同一概念。宣告刑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对具体犯罪人依法判处并宣告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法定刑是宣告刑的基本依据,宣告刑是法定刑的实际运用。如果说法定刑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犯罪而作的规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话,那么宣告刑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犯罪案件所作的判决,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定刑与宣告刑是刑罚的普遍性规定与具体运用的关

    31、系。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23.下列属于间谍罪行为方式的是( )(分数:2.00)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为境外组织提供秘密和情报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110条的规定,间谍罪的行为方式有三个,即: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至于 D项,则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行为方式,不当选。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24.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 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1 年后甲受雇于 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

    32、的战友乙,以 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 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分数:2.00)A.以叛逃罪论处 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 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 解析:解析:首先,甲不构成叛逃罪。该罪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而本案发生在探亲期间。其次,甲参加 N国某间谍组织,并接受该组织的任务,为该组织提供秘密,构成间谍罪。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25.简答题第 26-2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6.简述宣告刑与法定刑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定刑与宣告刑不是同一个概念。宣告刑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对具体犯罪人依

    33、法判处并宣告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法定刑是宣告刑的基本依据,宣告刑是法定刑的实际运用。如果说法定刑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犯罪而作的规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话,那么宣告刑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犯罪案件所作的判决,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定刑与宣告刑是刑罚的普遍性规定与具体运用的关系。)解析:27.简述法定刑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法定刑中的刑种和刑罚幅度的确定程度,可以把法定刑分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和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三种类型。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某种犯罪规定单一的刑种与固定的刑罚幅度的法定刑。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是在法律条文中只笼统

    34、地规定对某种犯罪英语惩处,却不规定具体的刑种和刑罚幅度。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某种犯罪规定一定的刑种和刑罚幅度的法定刑。我国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法定刑基本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种法定刑的好处是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裁量轻重适当的刑罚,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统一和刑罚的个别化。)解析:28.简述煽动分裂国家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煽动分裂国家罪,是指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以本罪定罪处罚。(2)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

    35、,组织、策划、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以本罪定罪处罚。(3)利用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以本罪定罪处罚。)解析:29.简述间谍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本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如下三种行为之一: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解析:30.辨析题第 28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

    36、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31.刑法分则十章罪名中,前面的罪名的危害性都比后面的罪名的危害性大,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各国刑法中因犯罪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刑法分则体系。我国刑法分则采取大类制方式,将犯罪分为十大类。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是犯罪的同类客体,对十大类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由重至轻依次排列。各类犯罪中的具体犯罪的排列依据是以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由重至轻排列为主,兼顾罪与罪之间的内在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对十大类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

    37、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由重至轻依次排列”是从总体上各种类犯罪的相比较来说的,并不表明排在第八类的贪污贿赂罪就比排在前几类某一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小。同样,“各类犯罪中的具体犯罪的排列依据是以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由重至轻排列为主”也不表明排在故意犯罪之后的强奸罪就比前者对个人损害轻。所以,一定要从立法的精神上去理解和把握刑法各论的体系。)解析:32.行为人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成立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论处。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间谍罪,是指参加

    38、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法条竞关系。行为人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属于法条竞合,以间谍罪论处,不再以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论。)解析:33.法条分析题第 29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34.刑法第 111条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

    39、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问题:请对该法条进行分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本罪名是选择性罪名。 (1)必须是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至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是否与我国为敌,在所不问。为境内的机构、组织、个人窃取、刺探、收买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后,非法直接或者间

    40、接提供给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的,也成立本罪。 (2)责任形式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而故意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行为人知道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的,以本罪论处。)解析:35.案例分析题第 30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36.【案情】某国间谍戴某,结识了我某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戴某谎称来华投资建厂需了解政策动向,让黄某借工作之便为其搞到密级为“机密”的内参报告4 份。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给黄某 1部手机,并为其子前往某国留学提供了 6万元资金。【问题】请对黄某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黄某明知戴某是境外人士,仍为其提供国家秘密,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其次,黄某事后收受戴某的 1部手机和 6万元现金,构成受贿罪。最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受贿罪之间,系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成立牵连犯,应实行数罪并罚。)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