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 82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表述有不当之处的一项是:(分数:2.00)A.我国古代授予官职称“拜”,贬官职称“左迁”,免去官职称“除”。B.“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中的“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实指“天下”;“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指两人出生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C.我国古代山南、水北称阳,水南、山北称阴;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最后一天称晦。D.我国古代年龄称谓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孩提、童龀、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2.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
2、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上述引文:(分数:2.00)A.肯定了“光荣革命”的历史作用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C.肯定了法国大革命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D.肯定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方向3.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分数:2.00)A.光球层的黑子B.色球层爆发形成的耀斑C.日冕层上的太阳风D.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顶上。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
3、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分数:2.00)A.B.C.D.5.人们的消费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根本上是受:(分数:2.00)A.供养人口数量的制约B.家庭收入水平的制约C.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制约D.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6.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分数:2.00)A.华力电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B.格力空调,创造良机。C.金利来皮鞋,足以自豪的名牌皮鞋。D.亚都矿泉水,让您口服心服。7.下列加点词语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纽:通“
4、扭”,这里是“拧伤”的意思。 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 暄:这里指炎热。 淡烟暮霭相遮蔽 暮霭:傍晚的云气。 你听一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差:差错。 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 签:刺。 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 争:差。(分数:2.00)A.B.C.D.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分数:2.00)A.品位 艺术品味 成功 计日程功B.付出 入不敷出 谋取 牟取暴利C.修养 休养生息 提名 金榜题名D.肤浅 认识浮浅 雀巢 鸠占鹊巢9.根据下面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耕地、人口、粮食三者的变化情况,回答问题:(分数:2.00)A.时间 项目B.人口C.人均耕地D.人均粮食占有量E.粮食产量F.1
5、949年G.5.4亿H.3亩I.204千克J.11318万吨K.1990年L.11.3亿M.1.3亩N.387千克O.43500万吨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刚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B.关于石达开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当年在乌江边走投无路的情形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C.有人说:“你就是家财万贯,如果得一场大病,转眼之间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捉襟见肘。”D.听说老李被调走的消息后,人们议论纷纷,但有谁知道,老李到新单位报到的那天上午,新单位的领导、群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欢迎他。11.古
6、籍记载: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此传说说明:(分数:2.00)A.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在实践中人们创造新的生产工具D.实践比认识更重要12.下列各句中,符合逻辑的一句是:(分数:2.00)A.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经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B.李师傅是远近闻名的百事通,他会修理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多种家用电器。C.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自行车、空调、书籍杂志、儿童玩具等的节日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很多。D.目前,有一种名叫“猕猴酒”
7、的新酒上市,据传说,早在汉朝,就有深山居民酿造过这种酒。13.某地发掘了一座古代墓葬,随葬文物有:丝织品 景德年间的瓷罐 唐三彩马 活字印刷的书 烟叶残渣 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时间是;(分数:2.00)A.唐代B.北宋C.南宋D.明朝14.下列古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伶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境”、“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
8、张写法。)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15.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的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分数:2.00)A.长歌当(dn 哭 博闻强识(zh) 殒(y 身不恤 忸(ni 怩作态B.脍(ku 炙人口 扪(m 心自问 深恶(w)痛绝 余勇可贾(g)C.杀一儆(jn 百 锲(qi)而不舍 娇(ji 揉造作 挈(qi)妇将雏D.诲(hu)人不倦 剑拔驽(n)张 久而弥笃(d) 前倨(j)后恭二、B填空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在国际贸易中,软件的买卖属于:(分数:2.00)A.国际商品贸易B.国际技术
9、贸易C.国际劳务贸易D.进口贸易17.由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对长江、黄河和_ 的“三江源”科考活动,正在我国西部的 _省进行,这是一次为保护母亲河而开展的规模空前的大型科考活动。(分数:2.00)A.乌江 四川B.澜沧江 四川C.澜沧江 青海D.金沙江 青海18.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_ 环境和_ 环境两大类。(分数:2.00)A.地理 人文B.自然 社会C.自然 人文D.地理 社会19.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_,实行独裁统治;1946 年,蒋介石公布了 _,确认了以其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分数:2.00)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C.
10、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宪法20.地质作用按其 _ 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_ 力作用。(分数:2.00)A.热量 内B.热量 外C.能量 外D.能量 内21.下列词语中,拼音正确的是: 短暂 中肯 脂肪 酗酒(分数:2.00)A.zhn zhng zh xB.zhn zhng zh xC.zn zhng zh xongD.zn zhng zh x22.1898年年初,_ 向光绪帝呈递的_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分数:2.00)A.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B.张之洞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C.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1、D.康有为 大同书23.从银行的产生过程来看,银行主要经营:(分数:2.00)A.存款、放款、汇兑业务B.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业务C.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D.统一经营外汇业务24.“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取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培根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分数:2.00)A.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先要占有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继而又要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正确的25.选出下文采用的修辞方法: 啊,泰山竟是一座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灵山哟。岭顶的满天繁星仿佛在树梢游移
12、,好像是挂满枝头的晶亮的硕果。再往上攀登,那星星又好像已被山风吹落树根,我们竟可以把它拾进袋子里了。然而大地上却有比天上更美的奇观。低头,只见泰安城斑驳陆离的万家灯火,那色泽光彩真是太丰富了,太鲜艳了,太美妙了。(分数:2.00)A.抒情 比喻 夸张 夸张 排比B.抒情 比喻 比喻 夸张 排比C.感叹 比喻 比喻 夸张 抒情D.抒情 比喻 夸张 夸张 抒情26.“六艺”在中国古代有二种含义,其中指“才能”的“六艺”是:(分数:2.00)A.礼、乐、射、御、书、诗B.礼、乐、射、御、书、数C.诗、书、礼、乐、易、射D.诗、书、礼、乐、易、数27.下列加线的部分,有些要保留,有些要删除,要删除的是
13、: U在/U当时两个势力最大的军阀U曹操和袁绍/U相争,孔融知道U曹操和袁绍/U这两个人都企图篡夺汉朝政权,他对U曹操和袁绍/U谁也不依附。(分数:2.00)A.B.C.D.28.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_ 性、_ 性和 _ 性。(分数:2.00)A.地域 季节 周期B.多样 季节 偶发C.内陆 季节 周期D.地域 时间 周期29.选出横线上词填入最恰当的一项: 他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_,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分数:2.00)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独往独来,自在无碍,兴尽而返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
14、无碍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30.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为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法是_,是_ ,是_ ,是_ 。(按语句的逻辑关系填) 注定行不通的 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 不得人心的(分数:2.00)A.B.C.D.三、B阅读理解/B(总题数:5,分数:40.00)B阅读下文,回答下列 4题。/B调侃既是一种形式,又是一种方式,但它更是一种眼光,一种 的眼光,一种 的心态,一种 的处世哲学。语言的调侃,多半是以作品人物语言的方式出现,或也兼有叙述语言的调
15、侃。新近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调侃可谓丰富多彩。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普通人的无可奈何与百无聊赖,以口语、俚语、俗语、民间歌谣等形式出来,出来, 出来,不乏小小的机敏,不乏油腔滑调,也不乏嘲弄。讥刺毁誉褒贬。人物语言的调侃有故作机智状,有故作笨拙状,有反语、夸张,有“文革”中人尽皆知的标语口号或现实生活中的熟语等等,也有不无深刻又难免以偏概全的民间打油诗、顺口溜。如果说,作品人物语言的调侃是借语言之助表达了调侃意蕴,那么,作品叙述语言的调侃则类同于柏格森所说的“语言创造的滑稽”,“它是由句子的构造和用词的选择得来的在这里,滑稽的乃是语言本身”。叙述语言的调侃在作品中往往不是单色调,当与其他手法结合
16、使用,方才韵味无穷。如王蒙那篇被一些人称作“真来劲”和被另一些人指斥为“胡言乱语”的来劲,是从人物语言加叙述语言共同癫狂混乱中透出了调侃。作者像玩魔术般地“玩”语言,彻底毁灭语言规范,从而让读者不仅从语言表达中,同时也从语言自身感受现代人生存着的纷繁万状、价值观念多向的世界。(分数:8.00)(1).第段中方框内按顺序选填的词语是:(分数:2.00)A.叙述语言 机敏挑剔 谋求主客体双重接受B.语言叙述 愤世嫉俗 谋求主客体相互排斥C.语言叙述 睹物观世 谋求主客体双重接受D.语言叙述 睹物观世 谋求主客体相互排斥(2).第段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是:(分数:2.00)A.语言的调侃主要是体现在作品
17、人物的语言方面B.语言的调侃主要是体现在人物语言方面,其次是在叙述方面C.语言的调侃在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中均有所体现D.语言的调侃一般体现在人物语言方面,有时也表现在叙述语言中(3).第段中 空缺处应选填的词语是: 甲 乙 丙 (分数:2.00)A.冒、甩、倾泻B.冒、甩、流淌C.跳、甩、流淌D.跳、甩、倾泻(4).全文论述的中心是:(分数:2.00)A.作品人物语言的调侃B.作品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调侃C.调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D.作为语言形式的调侃B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 4题。/B生物体都具有感觉器官,无论是感知物理信息抑或检测化学信息的这些自然感测器,都是生物体藉以获得生存必需
18、信息的良好帮手。然而人要获得客观世界的大量信息,光凭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是远远满足不了的,必须借助人造的各类感测器。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 2000多种不同的酶。由于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担任催化剂作用的酶具有严密的对象选择性,即某一种酶只促成对应的某种对象的化学反应,科学家们就巧妙地设计出各种带不同酶的生物类化学感测器。为了克服酶会溶于水而不能反复使用的技术难题,他们又将酶涂布在高分子膜上,然后将这种带酶的膜放进所测试的采样中,催化受质(待测的特定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在膜附近产生或消耗的其他化学物质,通过膜上带有的碳电极测定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就能间接地计算出原受质的浓度。这样,只要
19、使用不同的酶,便可制成测定各种不同化学物质的生物感测器了。这种生物感测器是高技术的结晶。它利用了先进的印刷和半导体加工技术。先在基板上印刷碳电极,再印刷附着特定酶的膜,之后裹上多孔的高分子膜,类似集成电路的制作。一般是在同一基片上制成大量感测元件,只要将它们切开,就能同时制成多枚生物感测器。如今科学家已不满足于上述利用物质电特性制成的生物感测器,他们又投入以物质的光特性为基础的光纤传感类的新型生物感测器的研制,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分数:8.00)(1).第三段的“这种生物感测器”指什么?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科学家根据酶具有催化作用的特点,通过联想而制造的带不同酶的感测器
20、。B.科学家根据生命活动中担任催化剂作用的酶具有严密的对象选择性而设计的人造感测器。C.科学家利用先进的印刷和半导体加工技术,设计制造的人造感测器。D.科学家将酶涂布在高分子膜上,然后进行催化受质的化学反应而制造出来的感测器。(2).从列出的概念中选择五个,分别填在图示的 处,使其正确揭示人造感测器的研制程序: (分数:2.00)A.B.C.D.(3).第二三自然段说明的要点是:(分数:2.00)A.人造生物感测器研制的机理、技术难题和具体程序B.人造生物感测器研制的技术难题和具体程序C.人造生物感测器研制的程序D.人造生物感测器研制的机理(4).全文有四段(已标明序号),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
21、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B.C.D.B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 4题。/B安慰剂就是没有有效药物(食品、化学)成分的一种制剂,对于病人和受试者只起一种心理作用。安慰剂有没有作用,作用有多大,能不能对病人使用安慰剂,怎样使用等,便涉及对人道和是否合乎生命伦理的评价。医学和心理学的试验与临床结果表明,安慰剂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其心态平和,衣食起居正常,从而调动身体潜在的免疫功能,抗御病魔。使用安慰剂争论的焦点是,安慰剂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虚拟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给人一种假的第二信号的作用,这种没有实质内容的刺激当然无论怎样也不可能起到与真正药物相同的作用。所
22、以,在临床治疗中一般是在各种药物和治疗手段都不起作用后,才使用安慰剂,对病人说只是一种最新最好的药物,起到调节心理、稳定情绪的作用。使用安慰剂是为了试验一种药物是否管用。但是当安慰剂并不能治疗疾病而病人的病情在恶化时,是否还使用安慰剂,这就涉及科学试验第一还是人的生命安全第一的问题。从 2000年初到年底,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几家医院对病人进行了一种治疗心衰的药物达利全的疗效试验,其中就涉及对一些病人使用安慰剂。所有病人都是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才进行双盲试验的。试验分为服用达利全的治疗组和服传统药物的对照组。但是在试验进行到一大半时出现了另一种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的死亡率降低了 35
23、%。这时就把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到了研究人员面前,继续试验,当然能获得达利全这一药物的所有基本数据和疗效结论,为以后大规模投入临床使用获得翔实的指标。但也就意味着对照组的病人不能获得有效治疗的机会,最后产生更多的死亡。而停止试验则可以挽救病人生命,但却得不到这一药物的完整试验资料。在生命和健康重要还是获得技术和知识重要面前,指导北京和上海各家医院进行药物试验的临床伦理委员会经过几年讨论后,最后作出了符合伦理的选择,终止试验,让对照组病人也服用疗效好的达利全,以挽救病人生命和保证病人的健康。这样的研究和试验正是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最大体现。(分数:8.00)(1).下列对安慰剂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24、分数:2.00)A.安慰剂是没有药物成分的一种制剂,对疾病不能进行真正的防治。B.安慰剂是一种调动病人身体免疫潜能,最终抵御病魔的药物。C.安慰剂是给病人虚假的第二信号的药物,主要以刺激病人大脑某种能力,达到心理调节。D.安慰剂是没有有效药物成分的一种制剂,是在病人药物医疗和其他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的药物。(2).不属于“这样的研究和试验”的一项是:(分数:2.00)A.服用达利全的治疗组与服用传统药物的对照组对照,比较达利全的药效。B.服用达利全一段时间,治疗组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一,如果继续下去那么对照组就会因为不能服用达利全而失去有效的医疗。C.为了获得完整的临床资料,只能让签约者甘愿试
25、验,用生命和健康为条件,而将试验结束。D.临床伦理委员会终止试验,让对照组病人服用达利全。(3).下列对终止试验的理由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试验已过大半,达利全的疗效获得证明,现在停止,既有试验资料,也兼顾了伦理道理。B.试验已过大半,发现达利全疗效较好,理应让对照组的病人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C.试验继续下去,对照组的病人因不能服用达利全,将会产生更多的死亡。D.医疗试验,应遵循传统伦理,把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4).根据原文所给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对那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使用安慰剂,可以稳定心理情绪,提高疗效。B.作出终止试验的主要
26、依据是:在医学试验中,不能漠视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C.因为安慰剂的作用,死亡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五,不能说它的作用是虚拟的。D.临床结果表明,安慰剂是有一定作用的,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人应积极配合,将该项试验结束。B阅读下文,回答下列 4题。/B(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剧本通过夏洛克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高利贷者的残暴贪婪。安东尼奥为帮助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借了夏洛克的三千块钱。夏洛克因与安东尼奥有宿怨,迫使他订了一个借约,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和地点还钱,就要在欠债人的胸前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的帮助下,求婚顺利地成功了。可是安东尼奥因为商船触礁而破产,
27、到期还不起夏洛克的钱。夏洛克则坚持履行契约,要借法律条文图谋报复。于是法庭开庭了。)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现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夏洛
28、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我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只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现在我就这样回答您:为什么有人受不了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受不住一只有益无害的
29、猫,还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毫无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癖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相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巴萨尼奥: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夏洛克:我的回答本来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巴萨尼奥: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夏洛克: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安东尼奥:请你
30、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再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分数:8.00)(1).文中“不能举出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一句中,“不能”是由于_;“不愿”是由于_。(分数:2.00)A.这样做是“天生的癖性” 对安东尼奥有仇恨和反感B.像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 对
31、安东尼奥有仇恨和反感C.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 对安东尼奥有仇恨和反感D.这样做是“天生的癖性” 内心深处有难以言说的仇恨(2).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实际上他心里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有好处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哪一项?(分数:2.00)A.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B.可以获得遵守宪章的美名C.可以不“给毒蛇咬两次”D.可以满足他割肉的心愿(3).夏洛克同巴萨尼奥对话时两次使用反问句。最符合他当时的心态的一项是:(分数:2.00)A.不愿正面回答问题B.不属正面回答问题C.不敢正面回答问题D.不甘正面回答问题(4).安东尼奥最后一段话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2.00)A
32、.排比 拟人B.排比 暗喻C.拟人 比喻D.排比 比喻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下列 4题。文艺不单是作者人格的表现,也是一般人生世相的返照。培养人格是一套工夫,对于一般人生世相积蓄丰富而正确的学识经验又是另一套工夫。这可以分两层说。一是读书。从前中国文人以能熔经铸史为贵。韩愈在进学解里发挥这个意思,最为详尽。读书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辩愈精当胸襟也愈恢阔。在近代,一个文人不但要博习本国古典,还要涉猎近代各种学问,否则见解难免偏蔽。这事固然很难。我们第一要精选,不要浪费精力于无用之书。第二要持恒,日积月累涓涓终成江河。第三要有哲学的高瞻远瞩,科学地客观剖析,否
33、则食而不化,学问反而足以梏没性灵。其次是实地观察体验。这对于文艺创作或比读书还更重要。从前中国文人喜游名山大川,一则增长阅历,一则增加自然界瑰奇壮丽之气与幽深玄渺之趣。其实这种“气”与“趣”不只在自然中可以见出,在一般的人生世相中也可得到。许多著名的悲喜剧与近代小说所表现的学超精神气魄正不让于名山大川。观察体验的最大功用还不仅在此,尤其在洞达人情物理。文学超现实而不能脱离现实,它所创造的世界尽管有时是理想的,却不能不有现实的真实性。近代写实主义者主张文学须有“凭证”,就因为这个道理。你想写某一种社会或某一种人物,你必须对于那种社会人物的外在生活与内心生活都有彻底的了解,这非多观察体验不可。要观
34、察得正确,体验得深刻,你最好投身他们中间,和他们过同样的生活。你过的生活愈丰富,对于人性的了解愈深刻,你的作品就愈有真实性,不至于如雾里看花。(分数:8.00)(1).对“韩愈在进学解里发挥这个意思”一句中“这个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读书B.中国文化以能熔经铸史为贵C.熔经铸史D.通过读书培养人格积蓄丰富而正确的学识经验(2).下列不属于说明“近代写实主义者主张文学须有凭证”一句的意思的一项是:(分数:2.00)A.文学超现实而却不能脱离现实,不能不有现实的真实性。B.文学中表现的有时是理想的世界,这种理想的世界也得以现实世界为基础。C.写实主义者通过观察、体验社会人
35、生,洞达人情物理来反映社会生活。D.文学中创造的世界有时是理想的,有时是不理想的。(3).不能体现“实地观察体验”对于文艺创作或比读书还更重要的一项是:(分数:2.00)A.翦伯赞创作访古散文内蒙访古B.朱自清创作游记散文威尼斯C.艾青创作自传体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D.姚雪垠创作古典长篇小说李自成(4).对下面句子在语段中的作用所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实这种“气”与“趣”,不只在自然中可以见出,在一般人生世相中也可得到。(分数:2.00)A.综合上文对自然界实地观察体验的论述,是小结句。B.引出下文对社会人生观察体验的论述,是对论点的补充论证。C.从观察体验自然界和社会人生进行深入一步的
36、论证。D.承接上句,在自然界中,观察体验可获得“气”与“趣”,引出下句在社会人生世相中的观察体验也能获得“气”与“趣”,是一个过渡句。工程硕士(GCT)语文 82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表述有不当之处的一项是:(分数:2.00)A.我国古代授予官职称“拜”,贬官职称“左迁”,免去官职称“除”。 B.“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中的“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实指“天下”;“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指两人出生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C.我国古代山南、水北称阳,水南、山北称阴;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
37、最后一天称晦。D.我国古代年龄称谓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孩提、童龀、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除”是授予官职。)2.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上述引文:(分数:2.00)A.肯定了“光荣革命”的历史作用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C.肯定了法国大革命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D.肯定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方向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是十八世纪末,而在这个时候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虽然是平静的,但是对人类的影响不亚于任何一次革命。)3.太阳的巨
38、大能量来源于:(分数:2.00)A.光球层的黑子B.色球层爆发形成的耀斑C.日冕层上的太阳风D.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A、B、C 三项都是太阳表层能量变化的现象,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所以选 D。)4.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顶上。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
39、过,连见也没见过。(分数:2.00)A.B.C.D. 解析:详解 句中应突出“宝塔”,因此句上下文衔接较好;句中应突出“这些活”,后半句将“这些活”放前面,与前半句“等技术活”衔接较好。)5.人们的消费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根本上是受:(分数:2.00)A.供养人口数量的制约B.家庭收入水平的制约C.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制约D.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解析:详解 A、B、C 三项都是次要的因素,如果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选 D。)6.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分数:2.00)A.华力电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 B.格力空调,创造良机。C.金利来皮鞋,足
40、以自豪的名牌皮鞋。D.亚都矿泉水,让您口服心服。解析:详解 A利用成语“默默无闻”的谐音,造“默默无蚊”,其他项无此修辞法。)7.下列加点词语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纽:通“扭”,这里是“拧伤”的意思。 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 暄:这里指炎热。 淡烟暮霭相遮蔽 暮霭:傍晚的云气。 你听一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差:差错。 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 签:刺。 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 争:差。(分数:2.00)A.B.C. D.解析:详解 句中“纽”是“系”的意思,为纽的本义;中“差”为“区别”的意思。)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分数:2.00)A.品位 艺术品味
41、成功 计日程功 B.付出 入不敷出 谋取 牟取暴利C.修养 休养生息 提名 金榜题名D.肤浅 认识浮浅 雀巢 鸠占鹊巢解析:详解 艺术品味应为艺术品位。)9.根据下面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耕地、人口、粮食三者的变化情况,回答问题:(分数:2.00)A.时间 项目B.人口C.人均耕地D.人均粮食占有量 E.粮食产量F.1949年G.5.4亿H.3亩I.204千克J.11318万吨K.1990年L.11.3亿M.1.3亩N.387千克O.43500万吨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减少、粮食总产提高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因此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42、,是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最有效的办法。选 D。)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刚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 B.关于石达开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当年在乌江边走投无路的情形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C.有人说:“你就是家财万贯,如果得一场大病,转眼之间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捉襟见肘。”D.听说老李被调走的消息后,人们议论纷纷,但有谁知道,老李到新单位报到的那天上午,新单位的领导、群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欢迎他。解析:详解 休养:休息调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
43、,恢复元气。应改为“闭目养神”。)11.古籍记载: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此传说说明:(分数:2.00)A.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在实践中人们创造新的生产工具D.实践比认识更重要解析:详解 此题是考查对唯物论认识论的理解。注意最后一句“此数所由生也”,从何而生?当然是从实践中生,正好说明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12.下列各句中,符合逻辑的一句是:(分数:2.00)A.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经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B.李师傅是远近闻名的百事通
44、,他会修理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多种家用电器。 C.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自行车、空调、书籍杂志、儿童玩具等的节日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很多。D.目前,有一种名叫“猕猴酒”的新酒上市,据传说,早在汉朝,就有深山居民酿造过这种酒。解析:详解 A“集体讨论决定”仅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从这一前提推出结论理由不够充足;C“书籍杂志”、“儿童玩具”不能包括在“主要日用工业品”之中; D 前说“新酒”,后面传说汉朝早有,前后矛盾,“据传说”前加上“其实说新也不新”。)13.某地发掘了一座古代墓葬,随葬文物有:丝织品 景德年间的瓷罐 唐三彩马 活字印刷的书 烟叶残渣 请推
45、断这座古墓的时间是;(分数:2.00)A.唐代B.北宋C.南宋D.明朝 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因是明代才引进种植,其他各项在明以前已经有了,所以答案是D。)14.下列古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伶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境”、“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张写法。)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46、 (“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解析:详解 “轻舟短棹”是实写,不是借代写法。)15.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的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分数:2.00)A.长歌当(dn 哭 博闻强识(zh) 殒(y 身不恤 忸(ni 怩作态B.脍(ku 炙人口 扪(m 心自问 深恶(w)痛绝 余勇可贾(g) C.杀一儆(jn 百 锲(qi)而不舍 娇(ji 揉造作 挈(qi)妇将雏D.诲(hu)人不倦 剑拔驽(n)张 久而弥笃(d) 前倨(j)后恭解析:详解 A“当”dngdng,“忸”niuni;C“娇”jio“矫”jio;D“诲”huhu,“驽”n“弩”n,“倨”jj)二、B填空题/B(
47、总题数:15,分数:30.00)16.在国际贸易中,软件的买卖属于:(分数:2.00)A.国际商品贸易B.国际技术贸易 C.国际劳务贸易D.进口贸易解析:详解 很显然,软件不是劳务贸易,C 错;软件也不光是进口贸易,D 错;比较 A项和 B项,B 项更符合软件的特征,所以选 B。)17.由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对长江、黄河和_ 的“三江源”科考活动,正在我国西部的 _省进行,这是一次为保护母亲河而开展的规模空前的大型科考活动。(分数:2.00)A.乌江 四川B.澜沧江 四川C.澜沧江 青海 D.金沙江 青海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雪山,黄河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澜沧江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三者都发源于青海,因此选 C。)18.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_ 环境和_ 环境两大类。(分数:2.00)A.地理 人文B.自然 社会 C.自然 人文D.地理 社会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地理和人文都不能概括地理环境,所以选 B。)19.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_,实行独裁统治;1946 年,蒋介石公布了 _,确认了以其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分数:2.00)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 C.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宪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