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A 联考综合能力-6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问题求解/B(总题数:15,分数:45.00)1.5 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 4 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 1 本,不同分法的种数为U /U A.480 种 B.240 种 C.120 种 D.96 种 E.A、B、C、D 都不正确(分数:3.00)A.B.C.D.E.2.曲线|xy|+1=|x|+|y|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U /U。 A B (分数:3.00)A.B.C.D.E.3. (分数:3.00)A.B.C.D.E.4.某项任务甲 4 天可完成,乙 5 天可完成,而丙需 6 天完成,今甲、乙、丙三人依次一
2、日一轮换工作,则完成此任务需U /U天。 (分数:3.00)A.B.C.D.E.5.做 50 节圆柱形通风管,每节长 4m,管口直径是 10cm,在它的外面涂漆,用漆量为 0.05kg/m2,共需油漆为 A. kg B. 2kg C. 5kg D. 10kg E. 12kg(分数:3.00)A.B.C.D.E.6. (分数:3.00)A.B.C.D.E.7.若直线 l: 与直线 2x+3y-6=0 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 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分数:3.00)A.B.C.D.E.8.设 10 件产品中有 7 件正品、3 件次品,从中随机地抽取 3 件,若已发现 2 件次品,则
3、3 件都是次品的概率 P 是( ) (分数:3.00)A.B.C.D.E.9.袋中装有 4 只白球和 2 只黑球,现从袋中任取 2 球,则取得颜色相同球的概率是( ) (分数:3.00)A.B.C.D.E.10. (分数:3.00)A.B.C.D.E.11. (分数:3.00)A.B.C.D.E.12.某工厂定期购买一种原料。已知该厂每天需用该原料 6 吨,每吨价格 1 800 元,原料的保管等费用平均每吨 3 元,每次购买原料需支付运费 900 元。若该厂要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最省,则应该每U /U天购买一次原料。 A.11 B.10 C.9 D.8 E.7(分数:3.00)A.B.C.D
4、.E.13.甲、乙两汽车从相距 695 公里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乙汽车比甲汽车迟 2 个小时出发,甲汽车每小时行驶 55 公里,若乙汽车出发后 5 小时与甲汽车相遇,则乙汽车每小时行驶U /U A.55 公里 B.58 公里 C.60 公里 D.62 公里 E.65 公里(分数:3.00)A.B.C.D.E.14.已知点 A(1,2),B(3,1),则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 4x+2y=5 B. 4x-2y=5 C. x+2y=5 D. x-2y=5 E. x-2y=6(分数:3.00)A.B.C.D.E.15.一批救灾物资分别随 16 列货车从甲站紧急调到 600 公
5、里以外的乙站,每列车的平均速度都为 125 公里/小时。若两列相邻的货车在运行中的间隔不得小于 25 公里,则这批物资全部到达乙站最少需要的小时数为U /U。 A.7.4 B.7.6 C.7.8 D.8 E.8.2(分数:3.00)A.B.C.D.E.二、B条件充分性判断/B(总题数:1,分数:30.00)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分数:30.00)(1
6、).a,b,c,d 都是有理数,x 是无理数,则 (分数:3.00)填空项 1:_(2).x=y=z。(1)x2+y2+z2-xy-yz-xz=0(2)x,y,z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分数:3.00)填空项 1:_(3).关于 x 的方程 和 (分数:3.00)填空项 1:_(4).要使 3x2+(m-5)x+m2-m-2=0 的两根分别满足:0x 11,1x 22,则 m。(1) (分数:3.00)填空项 1:_(5).王先生将全部资产用来购买甲、乙两种股票,其中甲股票股数为 x,乙股票股数为 y,则 x:y=5:4。 (1)全部资产等额分成两份,以甲 8 元一股,乙 10 元一股的
7、价格一次性买进 (2)当甲股票价格上涨 8%,乙股票价格下跌 10%时,资产总额不变(分数:3.00)填空项 1:_(6).A、B 两地相距 S 公里,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 A、B 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走的距离与乙每小时走的距离之比为 3:1。 (1)甲、乙相向而行,两人在途中相遇时,甲距离中点距离与乙走的距离相等 (2)甲、乙同向而行,甲追上乙时,甲走的距离为 2S(分数:3.00)填空项 1:_(7).甲、乙两人各进行一次独立射击,至少有 1 人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0.88。 (1)在一次射击中,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0.6,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0.7 (2)在一次射击中,甲、乙击中的概率都是
8、0.6(分数:3.00)填空项 1:_(8).S1:S2=1:4。(1)如下左图:圆内接三角形 ABC和该圆的外切三角形 ABC 均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分别为 S1和 S2;(2)如下右图:三角形 ABC 为等边三角形,内切圆和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 S1和 S2;(分数:3.00)填空项 1:_(9).曲线 C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18。 (1)曲线 C 的方程是|x-2|+|y|=2 (2)曲线 C 的方程是|x|+|y-1|=3(分数:3.00)填空项 1:_(10).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和高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则底面半径一定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1)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8 倍,而
9、高扩大到 2 倍 (2)侧面积扩大到 4 倍,高也扩大到 4 倍(分数:3.00)填空项 1:_三、B逻辑推理/B(总题数:1,分数:14.00)以下各题基于以下题干:以下是在一场关于“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辩论中正反方辩手的发言:正方:反方辩友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根据主要是在什么条件下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不易掌握,这可能会给医疗事故甚至谋杀造成机会,使一些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失去最后的机会。诚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怎么能设想干任何事都排除所有风险呢?让我提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把法定的汽车时速限制为不超过自行车,这样汽车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率不是几乎可以下降到零吗?反方:对方辩友把安乐
10、死和交通死亡事故做以上的类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可能有人会做这样的交通立法。设想一下,如果汽车行驶得和自行车一样慢,那还要汽车干什么?对方辩友,你愿意我们的社会再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吗?(分数:14.00)(1).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评价了反方的言论? A.他的发言有力地反驳了正方的论证。 B.他的发言实际上支持了正方的论证。 C.他的发言有力地支持了反安乐死的立场。 D.他的发言完全离开了正方阐述的论题。 E.他的发言是对正方的人身攻击而不是对正方论证的评价。(分数:2.00)A.B.C.D.E.(2).豁正方论证预设了以下哪项?实施安乐死带来的收益比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总体上说要大。尽可能地延长
11、病人的生命并不是医疗事业的绝对宗旨。总有一天医疗方面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握何时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 A.仅。 B.仅。 C.仅。 D.仅和。 E.、和。(分数:2.00)A.B.C.D.E.(3).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北京都对小时候庙会上看到的各种绝活念念不忘。如今,这些绝活有了更为正式的称呼民间艺术,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民俗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城市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兴趣及爱好快速分流和转移,加上民间艺术人才逐渐流失,这一切都使民间艺术的发展面临困境。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真的? A. 市场化是民间艺术的出路。 B. 民俗文化需要抢救性保护。 C. 城市建设应突出
12、文化特色。 D. 应提高民间艺术人才的社会地位。 E. 民间艺术发展应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分数:2.00)A.B.C.D.E.(4).张珊有合法与非法的概念,但没有道德上对与错的概念。他由于自己的某个行为受到起诉。尽管他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但却不知道这一行为事实上是不道德的。 上述断定能恰当地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珊做了某种违法的事。 B.张珊做了某种不道德的事。 C.张珊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D.对于法律来说,道德上的无知不能成为借口。 E.非法的行为不可能合乎道德。(分数:2.00)A.B.C.D.E.(5).挪威作家柯斯顿指责芬兰作家杰克抄袭了他的书,这本书比杰克的书早出版
13、了 20 年,这两本书虽然出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是,两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的过分雷同,使得这种雷同不可能是一种巧合。杰克为自己辩护说:第一,柯斯顿的书是以挪威语出版的,而自己根本不懂挪威语;第二,柯斯顿的书出版后,从未有任何介绍或评论在任何媒介上发表过。因此,尽管两本书有雷同,但不可能是抄袭。为了使杰克的上述辩护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杰克至少在出版自己的书以前,从来不认识柯斯顿。至少在杰克的书出版以前,从未有人告诉过杰克关于柯斯顿的书的内容和结构。柯斯顿的书在出版后,从未以挪威语以外的任何其他语种翻译出版。 A. 仅仅 B. 仅仅 C. 仅仅 D. 仅仅和 E. 、和(分数:2.0
14、0)A.B.C.D.E.(6).玛雅遗址挖掘出一些珠宝作坊,这些作坊位于从遗址中心向外辐射的马路边上,且离中心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贵族仅居住在中心地区,考古学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作坊制作的珠宝不是供给贵族的,而是供给一个中等阶级,他们一定已足够富有,可以购买珠宝。对在这些作坊工作的手工艺人,考古学家在做出结论时最可能假设了以下哪项? A. 他们在作坊附近。 B. 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C.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富有的中等阶级的成员。 D. 他们的产品原料与供贵族享用的珠宝所用的原料不同。 E. 贵族也可能到偏远的地方购买珠宝。(分数:2.00)A.B.C.D.E.(7).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从
15、国外引进的一些畅销科普读物在国内并不畅销。有人对此解释说,这与我们多年来沿袭的文理分科有关。文理分科人为地造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割裂,导致科普图书的读者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观点? A. 有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普读物也不感兴趣。 B. 科普读物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有效供给不足。 C. 由于缺乏理科背景,非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学敬而远之。 D. 许多科普电视节目都拥有固定的收视群,相应的科普读物也大受欢迎。 E. 国内大部分科普读物只是介绍科学常识,很少真正关注科学精神的传播。(分数:2.00)A.B.C.D.E.四、B写作/B(总题数:2,分数:65.00)16.论
16、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道:“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分数:35.00)_17.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特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某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在
17、早期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原因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坚持推广“效率优先”的原则,这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分数:30.00)_MBA 联考综合能力-62 答案解析(总分:1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问题求解/B(总题数:15,分数:45.00)1.5 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 4 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 1 本,不同分法的种数为U /U A.480 种 B.240 种 C.120 种 D.96 种 E.A、B、C、D 都不正确(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一个学生 2 本,其他 3 个学生每人 1 本,5 本书取 2 本捆在一起作为 1
18、 本,有*种方法,然后将这捆在一起的书连同其他 3 本共 4 个元素分给 4 个学生,有*种分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种不同的分法 故正确答案为 B2.曲线|xy|+1=|x|+|y|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U /U。 A B (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曲线|xy|+1=|x|+|y|中用 x 和-x;y 和-y 代入形式结果完全相同,所以该曲线所围成的图形既对称于 x 轴,也对称于 y 轴。因此只需考虑 x0,y0 的情况: 当 x0,y0 时,|xy|=xy,|x|=x,|y|=y,则|xy|+1=|x|+|y|*+1=x+y*(x-1)(y-1)=0*x=1,y=
19、1。这两条直线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图形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其面积为 1。故曲线|xy|+1=|x|+|y|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4=4。 故正确的选择应为 E。3. (分数:3.00)A.B.C. D.E.解析:4.某项任务甲 4 天可完成,乙 5 天可完成,而丙需 6 天完成,今甲、乙、丙三人依次一日一轮换工作,则完成此任务需U /U天。 (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甲每天完成总工作量的 1/4,乙每天完成总工作量的 1/5,丙每天完成总工作量的 1/6,甲、乙、丙三人依次轮换工作,三天后完成总工作量的 *5.做 50 节圆柱形通风管,每节长 4m,管口直径是 10
20、cm,在它的外面涂漆,用漆量为 0.05kg/m2,共需油漆为 A. kg B. 2kg C. 5kg D. 10kg E. 12kg(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圆柱体表面积 解析 共需油漆 0.14500.05=(kg). 评注 本题首先求出一个圆柱的表面积,然后乘以 50 得到总共的表面积6. (分数:3.00)A.B. C.D.E.解析:7.若直线 l: 与直线 2x+3y-6=0 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 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求出交点坐标,再由交点在第一象限求得倾斜角的范围 * 因为交点在第一象限
21、,故* 故* 故* 所以倾斜角的范围为* 故正确答案为 B8.设 10 件产品中有 7 件正品、3 件次品,从中随机地抽取 3 件,若已发现 2 件次品,则 3 件都是次品的概率 P 是( )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设 Ai=“取出的 3 件产品中有 i 件次品”,i=0,1,2,3,应用古典型概率公式*故正确答案为 D9.袋中装有 4 只白球和 2 只黑球,现从袋中任取 2 球,则取得颜色相同球的概率是( )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从袋中任意取 2 个球的情况有*种,取出两种颜色不同的球的情况有*,则取得颜色相同球情况有*,则所求慨
22、率为:*。10. (分数:3.00)A.B.C. D.E.解析:11. (分数:3.00)A.B. C.D.E.解析:12.某工厂定期购买一种原料。已知该厂每天需用该原料 6 吨,每吨价格 1 800 元,原料的保管等费用平均每吨 3 元,每次购买原料需支付运费 900 元。若该厂要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最省,则应该每U /U天购买一次原料。 A.11 B.10 C.9 D.8 E.7(分数:3.00)A.B. C.D.E.解析:*13.甲、乙两汽车从相距 695 公里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乙汽车比甲汽车迟 2 个小时出发,甲汽车每小时行驶 55 公里,若乙汽车出发后 5 小时与甲汽车相遇,则
23、乙汽车每小时行驶U /U A.55 公里 B.58 公里 C.60 公里 D.62 公里 E.65 公里(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 设乙汽车每小时行驶 x 公里,由题意,有 5x+55(5+2)=695 解之得 x=62 应选 D14.已知点 A(1,2),B(3,1),则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 4x+2y=5 B. 4x-2y=5 C. x+2y=5 D. x-2y=5 E. x-2y=6(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AB 斜率为*,则垂直平分线斜率为 2;AB 中点为*,故 AB 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24、为*,化简为 4x-2y-5=0。15.一批救灾物资分别随 16 列货车从甲站紧急调到 600 公里以外的乙站,每列车的平均速度都为 125 公里/小时。若两列相邻的货车在运行中的间隔不得小于 25 公里,则这批物资全部到达乙站最少需要的小时数为U /U。 A.7.4 B.7.6 C.7.8 D.8 E.8.2(分数:3.00)A.B.C. D.E.解析:*二、B条件充分性判断/B(总题数:1,分数:30.00)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
25、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分数:30.00)(1).a,b,c,d 都是有理数,x 是无理数,则 (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 当 a,c 中有且只有一个为 0 时,S 可能为无理数;当 a,c 同时为 0 时,S 为有理数。(2).x=y=z。(1)x2+y2+z2-xy-yz-xz=0(2)x,y,z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D)解析:解析 由(1)已知(x-y) 2+(y-z)2+(z-x)2=0,故 x=y=z;由(2)已知 x+d=xq、x+2d
26、=xq 2,*,得q=1,d=0,故 x=y=z。(3).关于 x 的方程 和 (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D)解析:解析 条件(1),a=0 时,两方程有公共根 x=2。条件(2),a=2 时,两方程有公共根 x=2。(4).要使 3x2+(m-5)x+m2-m-2=0 的两根分别满足:0x 11,1x 22,则 m。(1) (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E)解析:解析 由条件知*,故条件(1)(2)均不充分。(5).王先生将全部资产用来购买甲、乙两种股票,其中甲股票股数为 x,乙股票股数为 y,则 x:y=5:4。 (1)全部资产等额分成两份,以甲 8 元
27、一股,乙 10 元一股的价格一次性买进 (2)当甲股票价格上涨 8%,乙股票价格下跌 10%时,资产总额不变(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 条件(1),8x=10y*x:y=5:4;条件(2),设甲 a 元/股,乙 b 元/股,则 a(1+8%)x+b(1-10%)y=ax+by*4ax=56y,故(2)不充分。(6).A、B 两地相距 S 公里,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 A、B 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走的距离与乙每小时走的距离之比为 3:1。 (1)甲、乙相向而行,两人在途中相遇时,甲距离中点距离与乙走的距离相等 (2)甲、乙同向而行,甲追上乙时,甲走的距离为 2S(分
28、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 条件(1)甲走的路程是*,走的路程是*,故甲每小时走的距离与乙每小时走的距离之比为 3:1。条件(2),甲走的距离为 2S,乙走的距离为 S,速度之比为 2:1。(7).甲、乙两人各进行一次独立射击,至少有 1 人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0.88。 (1)在一次射击中,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0.6,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0.7 (2)在一次射击中,甲、乙击中的概率都是 0.6(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 根据公式*,条件(1)P=1-0.40.3=0.88,条件(2)P=1-0.40.4=0.84。(8).S1:S
29、2=1:4。(1)如下左图:圆内接三角形 ABC和该圆的外切三角形 ABC 均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分别为 S1和 S2;(2)如下右图:三角形 ABC 为等边三角形,内切圆和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 S1和 S2;(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D)解析:解析 条件(1),ABC与ABC 对应边之比为 1:2,面积比为 1:4;条件(2),两圆半径之比为1:2,面积之比为 1:4。(9).曲线 C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18。 (1)曲线 C 的方程是|x-2|+|y|=2 (2)曲线 C 的方程是|x|+|y-1|=3(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B)解析:解析 条件
30、(1),所同成的图形为正方形,且边长为*,故面积是 8,条件(1)不充分。条件(2),所围成的图形是正方形,且其边长是*,故面积是 18,条件(2)充分。(10).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和高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则底面半径一定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1)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8 倍,而高扩大到 2 倍 (2)侧面积扩大到 4 倍,高也扩大到 4 倍(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 因为 S=2rh,所以条件(1)8S=82rh=2r2h,r=4r,充分;条件(2)4S=42rh=2r4h,r=r,不充分。三、B逻辑推理/B(总题数:1,分数:14.00)以下各题基于
31、以下题干:以下是在一场关于“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辩论中正反方辩手的发言:正方:反方辩友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根据主要是在什么条件下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不易掌握,这可能会给医疗事故甚至谋杀造成机会,使一些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失去最后的机会。诚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怎么能设想干任何事都排除所有风险呢?让我提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把法定的汽车时速限制为不超过自行车,这样汽车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率不是几乎可以下降到零吗?反方:对方辩友把安乐死和交通死亡事故做以上的类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可能有人会做这样的交通立法。设想一下,如果汽车行驶得和自行车一样慢,那还要汽车干什么?对方辩友,你愿意我们的社
32、会再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吗?(分数:14.00)(1).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评价了反方的言论? A.他的发言有力地反驳了正方的论证。 B.他的发言实际上支持了正方的论证。 C.他的发言有力地支持了反安乐死的立场。 D.他的发言完全离开了正方阐述的论题。 E.他的发言是对正方的人身攻击而不是对正方论证的评价。(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反方提出:“如果汽车行驶得和自行车一样慢,那还要汽车干什么?”。其实,这正说明了如果单纯为了排除风险,那么可能将什么事也无法做,而这正是正方的论证。(2).豁正方论证预设了以下哪项?实施安乐死带来的收益比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总体上说要大。尽可能地
33、延长病人的生命并不是医疗事业的绝对宗旨。总有一天医疗方面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握何时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 A.仅。 B.仅。 C.仅。 D.仅和。 E.、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关键是是否选,正方承认“诚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这里的风险就是指“在什么条件下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不易掌握”。是否将来能准确无误地把握这个标准,正方并未预设。(3).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北京都对小时候庙会上看到的各种绝活念念不忘。如今,这些绝活有了更为正式的称呼民间艺术,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民俗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城市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兴趣及爱好快速分流和转移,加上民
34、间艺术人才逐渐流失,这一切都使民间艺术的发展面临困境。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真的? A. 市场化是民间艺术的出路。 B. 民俗文化需要抢救性保护。 C. 城市建设应突出文化特色。 D. 应提高民间艺术人才的社会地位。 E. 民间艺术发展应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题干断定,中国民俗文化目前面临生存危机,选项 B 说民俗文化需要抢救性保护,是题干应有之意。题干陈述的是社会环境的问题,而不是民俗文化本身的问题,所以不能选 A 和 D 项。(4).张珊有合法与非法的概念,但没有道德上对与错的概念。他由于自己的某个行为受到起诉。尽管他承认自
35、己的行为是非法的,但却不知道这一行为事实上是不道德的。 上述断定能恰当地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珊做了某种违法的事。 B.张珊做了某种不道德的事。 C.张珊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D.对于法律来说,道德上的无知不能成为借口。 E.非法的行为不可能合乎道德。(分数:2.00)A.B. C.D.E.解析:题干断定,张珊的行为事实上是不道德的,因此,B 项可南题干推出。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例如,A 项不能推出,因为虽然张珊的行为被起诉,但这一起诉可以不成立;张珊承认自己的行为违法,不等于这一行为事实上违法。(5).挪威作家柯斯顿指责芬兰作家杰克抄袭了他的书,这本书比杰克的书早出版了 20 年,
36、这两本书虽然出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是,两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的过分雷同,使得这种雷同不可能是一种巧合。杰克为自己辩护说:第一,柯斯顿的书是以挪威语出版的,而自己根本不懂挪威语;第二,柯斯顿的书出版后,从未有任何介绍或评论在任何媒介上发表过。因此,尽管两本书有雷同,但不可能是抄袭。为了使杰克的上述辩护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杰克至少在出版自己的书以前,从来不认识柯斯顿。至少在杰克的书出版以前,从未有人告诉过杰克关于柯斯顿的书的内容和结构。柯斯顿的书在出版后,从未以挪威语以外的任何其他语种翻译出版。 A. 仅仅 B. 仅仅 C. 仅仅 D. 仅仅和 E. 、和(分数:2.00)A.B.C
37、.D. E.解析:解析 选项必须假设,否则就有可能抄袭,杰克的辩护就不能成立。选项也必须假设,否则就有可能抄袭,从而杰克的辩护就不能成立。选项为无关选项,不必假设。(6).玛雅遗址挖掘出一些珠宝作坊,这些作坊位于从遗址中心向外辐射的马路边上,且离中心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贵族仅居住在中心地区,考古学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作坊制作的珠宝不是供给贵族的,而是供给一个中等阶级,他们一定已足够富有,可以购买珠宝。对在这些作坊工作的手工艺人,考古学家在做出结论时最可能假设了以下哪项? A. 他们在作坊附近。 B. 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C.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富有的中等阶级的成员。 D. 他们的产品原料
38、与供贵族享用的珠宝所用的原料不同。 E. 贵族也可能到偏远的地方购买珠宝。(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题干从这些作坊都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而贵族都住在市中心,于是认为这些作坊的珠宝不会是供给贵族的。这样断定必须假设:这些贵族不到市中心以外购买珠宝或者这些作坊的珠宝不会送到市中心去卖给贵族。所以,B 项是题干论证应该假设的。(7).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畅销科普读物在国内并不畅销。有人对此解释说,这与我们多年来沿袭的文理分科有关。文理分科人为地造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割裂,导致科普图书的读者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观点? A. 有些
39、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普读物也不感兴趣。 B. 科普读物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有效供给不足。 C. 由于缺乏理科背景,非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科学敬而远之。 D. 许多科普电视节目都拥有固定的收视群,相应的科普读物也大受欢迎。 E. 国内大部分科普读物只是介绍科学常识,很少真正关注科学精神的传播。(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关系和论证的加强。题干的观点是:文理分科是造成从国外引进的畅销科普读物在国内却不畅销的原因。C 项指出了由于缺乏理科背景造成非理科出身的人远离科普读物,加强了题干。其他选项均和题干没有直接关系。四、B写作/B(总题数:2,分数:65.00)1
40、6.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道:“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分数:35.00)_正确答案:(论说文参考范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道:“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同样的种子,同一片沃土不同的遭遇,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常说的:生于忧
41、患,死于安乐。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己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更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42、一忘身”的说法。而李自成由得天下到失天下的过程为上面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深知这段历史,都懂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可生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的中国人,是否真正地意识到了生存的危机与挑战?看看身边一些含着棒棒糖的“小皇帝”们,靠他们怎样建设祖国的明天,怎样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啊?而当代很多家长却口口声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为他们营造了不必栉风沐雨的温室,就真的是保护了他们吗?我们这代青年人也是否应该考虑,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呢?有人说:痛苦是严格的老师,留给我们那么多思索;挫折是硕大的磨刀石,使我们的青春变得锋利。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
43、怯懦。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们,别把孩子养成温室的花朵;那些贪图安逸的年轻人们,别甘心置身于安乐的角落。从古至今,置之死地而后生,贪图安逸被灭亡就是铁一样的道理。让我们去做闯过暴风雨的花朵吧!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见到美丽的彩虹。畏惧困难而贪图安逸,最终的下场就与那个躲在泥土里的种子的下场一样。)解析:17.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特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某
44、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在早期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原因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坚持推广“效率优先”的原则,这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分数:30.00)_正确答案:(参考例文 这种决策不可取某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在早期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原因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坚持推广“效率优先”的原则,这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该论证存在着概念混淆,前后矛盾,论据不充分的错误。首先,该论证犯了论据不足的错误。某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在早期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这是没有充分依据的。论者没有看到,经济的增长正是因为取缔“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实行了按劳
45、分配和按资源分配,才激发了人的劳动积极性。既然如此,经济增长只能说明“按劳分配和按资源分配”得到了认真的实行,只能说明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而不是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如果高质素人才和低质素人才收入全都一个样,这才是真正的分配不公平。所以,该论证缺乏有力的根据,不能成立。其次,该论证还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某些学者说“经济增长在早期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这里的“收入分配公平的恶化”,在某些学者心目中恐怕指的是“收入两极分化的恶化”,他们将“收入分配公平”与“收入两极分化”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就“收入两极分化”来说确实有“恶化”之趋势,但“收入分配公平”并没有恶化。即便就“收入两极分化恶化”来说也不是必然的,某些学者忘记了这样一点,即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贫穷。如果搞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激化,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激化,就可能出乱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