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2009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0592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2009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1、2009 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关于续发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续发率是指某病的易感接触者中,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内发生二代病例数的频率B.续发率的性质类似于患病率C.通过续发率可以分析传染力的大小D.通过续发率可以推算传染期E.通过续发率可以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2.在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称为( )。(分数:2.00)A.感染率B.续发率C.检出率D.患病率E.发病率3.欲调查全国高一学生的身高,首先根

    2、据经济水平将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分成发达、中等、落后三类,在每类中随机抽取 2 个省;在抽中的省内随机抽取 3 个市,对抽中的市内所有高一学生进行身高测量。以上调查中所用的抽样方法是( )。(分数:2.00)A.分层抽样+系统抽样B.分层抽样+整群抽样C.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4.关于样本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B.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C.把握度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D.统计检验的水准 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E.精确度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5.在一项关于生活压力事件和患冠脉疾病是

    3、否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病例组比对照组更易回忆出既往的生活压力事件,这将造成关联强度 OR 值发生什么改变:( )。(分数:2.00)A.被高估B.被低估C.无影响D.无法判断E.无法计算 OR 值6.为探讨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对胎儿的影响,选择 200 例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同时选择同期医院中确诊无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追踪两组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此研究方法属于( )。(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况研究D.临床试验E.生态学研究7.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含的因素是( )。(分数:2.00)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D.

    4、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分数:2.00)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盲法D.人为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性随访9.感染流感病毒是患流行性感冒的( )。(分数:2.00)A.可能病因B.不充分不必要病因C.充分且必要病因D.充分但不必要病因E.必要但不充分病因10.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照( )。(分数:2.00)A.随机方法分组B.是否患病分组C.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D.年龄性别分组E.不同家族史分组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1.流行病学(分数:2.00)_12.疾病的地区聚集性(分数:2

    5、.00)_13.周期性(分数:2.00)_14.整群抽样(分数:2.00)_15.混杂偏倚(分数:2.00)_并联_17.相对危险度(分数:2.00)_18.病因的轮状模式(分数:2.00)_19.间接关联(分数:2.00)_20.人群易感性(分数:2.00)_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在 1、 2 和 3 即所谓的“三间分布”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2.分层抽样中,层间的变异越 1 越好,层内的变异越 2 越好。(分数:2.00)填空项 1:_

    6、填空项 1:_23.对疾病患病率调查时,样本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 1;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 2;统计检验的水准 越小,所需样本量越 3。(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4.在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真实性的众多指标中, 1 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 2 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5.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得到 RR=20,其含义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6.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 1。(分数:2.00)填空项 1:_27.病因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 1

    7、、 2、 3。(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8.估计接触苯工人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新病例发生危险最佳的度量指标是 1,估计西尼罗病毒感染患者死亡威胁的最佳指标是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9.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 1,一般把较小范围的称之为 2,较大范围的称之为 3。(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0.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 1 和 2 均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4.00)31.判断某病是地方

    8、性疾病的依据。(分数:2.00)_32.举例说明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数:2.00)_33.简述什么是标化死亡比。(分数:2.00)_34.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一般分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传染源意义是什么?(分数:2.00)_有一项石棉职业暴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分数:6.00)(1).这是什么设计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数:2.00)_(2).请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计算统计量,确定 P 值。(分数:2.00)_(3).请计算 OR 值与 ARP(AR)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数:2.00)_2009 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

    9、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关于续发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续发率是指某病的易感接触者中,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内发生二代病例数的频率B.续发率的性质类似于患病率 C.通过续发率可以分析传染力的大小D.通过续发率可以推算传染期E.通过续发率可以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解析:解析:续发率是指在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者中因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是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可用于

    10、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也可用来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2.在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称为( )。(分数:2.00)A.感染率B.续发率C.检出率D.患病率E.发病率 解析:解析: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常用以下公式计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等。发病率可用来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反映病因因素的变化,可以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3.欲调查全国高一学生的身高,首先根据经济水平将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分成发达、中等、落后三类,在每类中随机抽取 2 个省;在抽中的省内随机抽取 3

    11、 个市,对抽中的市内所有高一学生进行身高测量。以上调查中所用的抽样方法是( )。(分数:2.00)A.分层抽样+系统抽样B.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C.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解析:解析:将省市分成三类进行抽样,属于分层抽样。对所有高一学生测量身高属于整群随机抽样。4.关于样本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B.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C.把握度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D.统计检验的水准 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E.精确度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解析:解析: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预期现患率;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

    12、求:即容许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就越小;要求显著性水平:即显著性水平越高,样本量需求越大;把握度越大,样本量需求越大。5.在一项关于生活压力事件和患冠脉疾病是否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病例组比对照组更易回忆出既往的生活压力事件,这将造成关联强度 OR 值发生什么改变:( )。(分数:2.00)A.被高估 B.被低估C.无影响D.无法判断E.无法计算 OR 值解析:解析:OR 值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OR=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病例组更易回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照组容易疏忽,也就是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会比实际值小,因此,OR 值会比实际值大。6.为探讨孕妇感染风疹病

    13、毒后对胎儿的影响,选择 200 例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同时选择同期医院中确诊无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追踪两组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此研究方法属于( )。(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 C.现况研究D.临床试验E.生态学研究解析:解析: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以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属前瞻性研究。7.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含的因素是( )。(分数:2.00)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

    14、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解析:解析: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宿主、动因和环境,动因以前又称为致病因子或狭义的病因。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分数:2.00)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盲法D.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随访解析:解析:实验法需要施加人为的干预措施。9.感染流感病毒是患流行性感冒的( )。(分数:2.00)A.可能病因B.不充分不必要病因C.充分且必要病因D.充分但不必要病因E.必要但不充分病因 解析:解析:有感染流感病毒时,流行性感冒有可能发生;但是患流行性感冒的前提是感染流感病毒。10.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照( )。(分数:2.

    15、00)A.随机方法分组B.是否患病分组C.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年龄性别分组E.不同家族史分组解析:解析: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以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属前瞻性研究。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1.流行病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解析:12.疾病的地区聚集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患病或死亡频率明

    16、显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称为地区聚集性。研究某种疾病发病的地区聚集性往往可为探索该病的病因提供重要的线索。研究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地区聚集性的发生率提示一个感染因子的作用;第二,提示局部环境污染的存在,特别是当聚集发生在局部地区某些被怀疑的污染源时,如垃圾场或工厂。)解析:13.周期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发病率呈规律性变动,有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解析:14.整群抽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先将总体划分为 K 个群,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从这 K 个群中随机抽取几个群,并对所抽取的各个群中的全部观察单位进行调查。每一个群内的个体变异越大越

    17、好,群间的变异越小越好。)解析:15.混杂偏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同时与研究暴露因素有关也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部因素,该因素不是病因的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解析:并联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同时进行几次筛检试验,只要有一次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这样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解析:17.相对危险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间的比例。表示暴露某危险因素引起疾病的危险强度。)解析:18.病因的轮状模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疾病病因的轮状模式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间的密切关系。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

    18、成,外环指的是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内环指的是机体,包括人的自然特征、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内分泌水平和遗传等,其核心是遗传基因。不同的疾病,其外环中各环境因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环境因素。不同的疾病,其内外环的相对大小也不同。轮状模式引入了多因素的病因概念,并且强调分别衡量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的作用大小,因此,在流行病学分析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解析:19.间接关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又称继发关联,通常指由混杂作用所致的关联,即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使因素与疾病间的关联从无关联变成了有关联,或歪曲了其真实的关联强度。)解析:20.

    19、人群易感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比例。)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在 1、 2 和 3 即所谓的“三间分布”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时间)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群间)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地区间)解析:22.分层抽样中,层间的变异越 1 越好,层内的变异越 2 越好。(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

    2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小)解析:解析: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次总体,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误差最小。23.对疾病患病率调查时,样本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 1;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 2;统计检验的水准 越小,所需样本量越 3。(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大)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大)解析:24.在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真实性的众多指标中, 1 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 2 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

    21、答案:灵敏度)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特异度)解析:解析: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25.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得到 RR=20,其含义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吸烟者患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患病率的两倍)解析:解析:RR 值即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RR 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RR 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26.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 1。(分数:2.0

    22、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使疾病的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解析:27.病因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 1、 2、 3。(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虚假关联)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间接关联)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因果关联)解析:28.估计接触苯工人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新病例发生危险最佳的度量指标是 1,估计西尼罗病毒感染患者死亡威胁的最佳指标是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发病率)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病死率)解析:解析: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常用以下公式计

    23、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等。发病率可用来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反映病因因素的变化,可以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29.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 1,一般把较小范围的称之为 2,较大范围的称之为 3。(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疫源地)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疫点)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疫区)解析:解析: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一般将范围

    24、较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30.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 1 和 2 均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研究对象(病人))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观察者(医生))解析:解析:双盲(double blind):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其优点是可以避免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偏倚;缺点是方法复杂,较难实行,且一旦出现意外,较难及时处理。一般地,双盲法不适用于危重病人。 盲法(blinding):是一种避免

    25、知晓研究对象或何种处理的策略。 单盲(single blind):研究中只对研究对象设盲,即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三盲(triple blind):在双盲的基础上对负责资料整理和分析的人员也设盲。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4.00)31.判断某病是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4)人群迁出该地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5)除人

    26、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解析:32.举例说明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移民流行病学常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某些遗传病的研究,探讨其病因和流行因素。例如,有人曾对日本的胃癌进行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胃癌在日本高发,在美国低发。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胃癌的死亡率高于美国人,但低于日本国内的日本人,说明环境因素与胃癌的死亡有较大关系。)

    27、解析:33.简述什么是标化死亡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标化死亡比: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时,无论观察的时间长或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人数之比,得到标化死亡比(SMR),这一指标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 )解析:34.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一般分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传染源意义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一般分为 3 种类型。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并可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这类

    28、携带者多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因此这类传染病如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对防止疫情的发展与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在一定时间内向外排出病原体的人。一般情况下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个别携带者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甚至终身。 (3)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未患过传染病,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这类携带者只有通过实验检查方可证实,一般排出病原体的数量较少,时间较短,故认为其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并不大。)解析:有一项石棉职业暴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分数:6.00)(1).这是什么设计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 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解析:(2).请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计算统计量,确定 P 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格表信息 a=40b=10c=30d=60,n=140,n 1 =a+b=50,n 0 =c+d=90 利用卡方检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暴露率有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 )解析:(3).请计算 OR 值与 ARP(AR)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OR=adbc=8,有石棉暴露史肺癌的危险性为无石棉暴露史的 8 倍。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2009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