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 2012 年 4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452(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5,分数:30.00)1.教育测量是 (分数:2.00)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2.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 (分数:2.00)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 (分数:2.00)A
2、.离散性B.顺序性C.变异性D.规律性4.某校某班学生的家庭出身统计情况是:农民 32,工人 28,干部 30,其他 10。若要直观描述这组统计数据宜采用 (分数:2.00)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 25 千克,标准差为 3.7 千克,平均身高为 110 厘米,标准差为 6.2 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 (分数:2.00)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分数:2.00)A.百分
3、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8.高考属于 (分数:2.00)A.标准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形成性测验9.选择题的优点是 (分数:2.00)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10.小概率事件是指 (分数:2.00)A.P0.05D.P0.1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 (分数:2.00)A.流畅性B.变通性C.突发性D.独特性12.在次数分
4、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 (分数:2.00)A.59.5,64.5B.59.5,64.5)C.(59.5,64.5D.(59.5,64.5)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 (分数:2.00)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 (分数:2.00)A.F 检验B.t 检验C.2 检验D.Z 检验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样本的分布B.临界值的确定C.检验的目的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4,分
5、数:12.00)16.推断统计(分数:3.00)_17.离中趋势(分数:3.00)_18.抽样分布(分数:3.00)_19.I 型错误(分数:3.00)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总题数:3,分数:18.00)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分数:6.00)_21.简述建立常模的步骤。(分数:6.00)_22.简述终结性测验的概念及主要目的。(分数:6.00)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总题数:3,分数:18.00)23. 下表是某市 6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和 8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的统计数据。现该市有位 6 岁女生身高
6、114 厘米,体重 29 千克;有位 8 岁女生身高 135 厘米。 试问: (1)这位 6 岁女生的身高与体重哪一项发育得更好一些? (2)这位 6 岁女生与那位 8 岁女生相比较,谁的身高发育更好一些?(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分数:6.00)_24. 有一是非选择测验题,每题采用(0,1)记分,共 100 题,满分 100 分。下表是 20 位学生在该测验中的总成绩及第 3 题的得分情况。 (1)试求第 3 题的区分度; (2)该题的区分度强吗?(Sx=8.88,结果保留2 位小数) (分数:6.00)_25. 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75 分和 1
7、0 分,现欲选出 40高分者录取,问分数线应当为多少?(z 值表附于卷后,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分数:6.00)_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26.下表是某校对毕业生考研的调查数据,试判断学生考研态度与所学专业是否有联系。 (分数:10.00)_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总题数:1,分数:12.00)27.试述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关系。(分数:12.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 2012 年 4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452(总题数:1
8、,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5,分数:30.00)1.教育测量是 (分数:2.00)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 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解析:2.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 (分数:2.00)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解析:3.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 (分数:2.00)A.离散性B.顺序性 C.变异性D.规律性解析:4.某校某班学生的家庭出身统计情况是:农民 32,工人 28,干部 30,其他 10。
9、若要直观描述这组统计数据宜采用 (分数:2.00)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 解析: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 25 千克,标准差为 3.7 千克,平均身高为 110 厘米,标准差为 6.2 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 (分数:2.00)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 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解析: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分数:2.00)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 解析: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
10、.误差可以避免 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解析:8.高考属于 (分数:2.00)A.标准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 D.形成性测验解析:9.选择题的优点是 (分数:2.00)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 解析:10.小概率事件是指 (分数:2.00)A.P0.05D.P0.1解析: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 (分数:2.00)A.流畅性B.变通性C.突发性 D.独特性解析:12.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 (分数:2
11、.00)A.59.5,64.5B.59.5,64.5) C.(59.5,64.5D.(59.5,64.5)解析: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 (分数:2.00)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 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解析: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 (分数:2.00)A.F 检验B.t 检验C.2 检验D.Z 检验 解析: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样本的分布B.临界值的确定C.检验的目的 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4,分数:12.00)16.推断统计
12、(分数:3.00)_正确答案:(推断统计是指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的统计方法。)解析:17.离中趋势(分数:3.00)_正确答案:(离中趋势是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它反映了一组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度。)解析:18.抽样分布(分数:3.00)_正确答案:(抽样分布是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个特征量数,由这些特征量数形成的分布,称为这个特征量数的抽样分布。)解析:19.I 型错误(分数:3.00)_正确答案:(I 型错误是在统计决策中,将虚无假设属真而
13、被拒绝的错误称为 I 型错误,又称“拒真”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总题数:3,分数:18.00)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分数:6.00)_正确答案:(意义: (1)它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1 分) (2)它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1 分) (3)可锻炼思想方法,掌握专门化术语和符号,增强科学素养。(1 分) 方法: (1)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弄懂逻辑和方法;(1 分) (2)联系实际,认真联系;(1 分) (3)重视掌握计算工具。(1 分))解析:21.简述建立常模的步骤。(分数:6.00)_正确答案:((1)首先,要科学
14、抽样,从清楚而明确地定义的“特定人群”总体中,抽取到容量足够地大,并确具代表性的被式样组,页称标准化样组或常模组;(2 分) (2)其次,要用拟建立常模的测试,采用规范化施测手续与方法对标准化样组(常模组)中的所有被试,施测该测验,以便恰当而准确地收集到所有这些被试在该测验上的实际测量值;(2 分) (3)最后,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真正把握被试样组在该测验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实际地建立起该测验常模来。(2 分))解析:22.简述终结性测验的概念及主要目的。(分数:6.00)_正确答案:(在课程结束或教学大周期结束时,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程度和学生对与预期学习结果掌握程度
15、的一类测验,称为终结性测验。(3 分) 目的: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全部的检查与总结,并评定一个分数或等级;(1 分) (2)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1 分)预测学生其后学习上的情况。(1 分))解析: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总题数:3,分数:18.00)23. 下表是某市 6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和 8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的统计数据。现该市有位 6 岁女生身高114 厘米,体重 29 千克;有位 8 岁女生身高 135 厘米。 试问: (1)这位 6 岁女生的身高与体重哪一项发育得更好一些? (2)这位 6 岁女生与那位 8 岁女生相比较,谁的身高发育更
16、好一些?(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分数:6.00)_正确答案:( )解析:24. 有一是非选择测验题,每题采用(0,1)记分,共 100 题,满分 100 分。下表是 20 位学生在该测验中的总成绩及第 3 题的得分情况。 (1)试求第 3 题的区分度; (2)该题的区分度强吗?(Sx=8.88,结果保留2 位小数) (分数:6.00)_正确答案:( )解析:25. 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75 分和 10 分,现欲选出 40高分者录取,问分数线应当为多少?(z 值表附于卷后,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分数:6.00)_正确答案:( )解析:六、综合应用题
17、(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26.下表是某校对毕业生考研的调查数据,试判断学生考研态度与所学专业是否有联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解析: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总题数:1,分数:12.00)27.试述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关系。(分数:12.00)_正确答案:((1)虚无假设与备择假设都是相对比较明确的陈述命题;(2 分) (2)虚无假设在假设检验中被视为已知条件;(2 分) (3)备择假设与虚无假设是成对作出的,形式上同时出现的缺一不可;(2 分) (4)备择假设与虚无假设的对立假设,从假设内容逻辑关系看,两者彼此相背,并非此即彼;(2 分) (5)备择假设是虚无假设被拒绝之后供采择的假设,故虚无假设一定在前,备择假设一定在后;(2 分) (6)虚无假设与备择假设的作出要根据检验的目的来确定。(2 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