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理论-人格及答案解析(总分:10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14.00)1.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 )。(分数:2.00)A.研究型B.艺术型C.现实型D.社会型2.( )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分数:2.00)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3.( )1937 年出版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分数:2.0
2、0)A.卡特尔B.塔佩斯C.奥尔波特D.霍兰德4.下面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分数:2.00)A.罗夏墨渍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作了最好的诠释。(分数:2.00)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6.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分数:2.00)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7.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性蕾期的时间段是( )。(分数:2.00)A.3 岁至 5 或 6 岁B.18 个月到 3 岁C.6 岁持续到 12 岁D.出生持续到
3、大约 18 个月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36.00)8.一般来说,气质与性格都受生理影响大。(分数:6.00)_9.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分数:6.00)_10.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分数:6.00)_11.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分数:6.00)_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分数:6.00)_13.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分数:6.00)_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40.00)14.简要说明人格的特点。(分数:8.00)_15.简要说明气
4、质的特性。(分数:8.00)_16.简要说明性格的特征。(分数:8.00)_17.简要说明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分数:8.00)_18.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分数:8.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数:15.00)_教育理论-人格答案解析(总分:10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14.00)1.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
5、 )。(分数:2.00)A.研究型B.艺术型C.现实型 D.社会型解析:2.( )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分数:2.00)A.阿德勒 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解析:3.( )1937 年出版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分数:2.00)A.卡特尔B.塔佩斯C.奥尔波特 D.霍兰德解析:4.下面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分数:2.00)A.罗夏墨渍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解析: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作了最好的诠释。(分数:2.00)A.稳定性B.独特性
6、 C.整合性D.功能性解析:6.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分数:2.00)A.胆汁质 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解析:7.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性蕾期的时间段是( )。(分数:2.00)A.3 岁至 5 或 6 岁 B.18 个月到 3 岁C.6 岁持续到 12 岁D.出生持续到大约 18 个月解析: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36.00)8.一般来说,气质与性格都受生理影响大。(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9.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分数:6.0
7、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10.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11.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性格是指由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性。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
8、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造就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13.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40.00)14.简要说明人格的特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 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2) 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
9、的“禀性”就是指人格。 (3) 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 社会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15.简要说明气质的特性。(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 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一种表现,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测量。 (2) 耐受性。耐受性是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表现。 (3) 反应的敏捷性。反应的敏捷性包括两类特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思维的敏捷性、识记的速度、注意转
10、移的灵活程度等);不随意的反应性(如不随意注意的指向性、不随意运动反应的指向性等)。反应的敏捷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 可塑性。可塑性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呆板性被认为是与可塑性相反的品质。可塑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5) 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它不仅反映神经过程的强度,而且也反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6) 内向与外向性。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表现于外叫外向性,表现于内叫内向性。外向性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性是抑制过程强的表现。16.简要说明性格
11、的特征。(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 态度特征。表现在对社会、集体和他人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对学习、劳动、工作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对自己态度上的性格特征。 (2) 意志特征。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特征。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3) 情绪特征。情绪的强度特征。情绪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 (4) 理智特征。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17.简要说明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在巴甫洛夫看来,高级神
12、经活动类型和人的气质关系是:弱型相当于抑郁质;不可遏止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黏液质。18.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 性格和气质的联系。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两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
13、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 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 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 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5) 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