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教育理论-1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5525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教育理论-18及答案解析.doc

    1、教育理论-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_(分数:2.00)A.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控制制定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师生活动具有互动性D.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2.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_(分数:2.00)A.不平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_。(分数:2.00)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关于人的

    2、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4.不是选择德育方法依据的一项是 _(分数:2.00)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政治形势D.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_(分数:2.00)A.论语B.大学C.学记D.理想国6.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分数:2.00)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分数:2.00)A.教育B.环境C.遗传D.社会活动8.“教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_(分数:2.00)A.创造性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9.学校对学生进行

    3、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_(分数:2.00)A.社会实践活动B.班主任工作C.课外校外教育D.各科教学10.德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 _(分数:2.00)A.个体学生B.学生个体C.学生群体D.学生的个体和群体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分数:6.00)_12.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 (分数:6.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3.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 (分数:8.00)_14.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分数:8.00)_15.班主任应该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分数:8.00)_五、论

    4、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6.试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分数:15.00)_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7.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_(分数:2.00)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18.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地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 _(分数:2.00)A.机械识记B.意义识记C.有意识记D.不随意识记19.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_(分数:2.00)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20.视觉控制大大降低,动觉控制

    5、占主导是技能形成阶段的(分数:2.00)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21.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划分的根据是 _(分数:2.00)A.按需要的种类划分B.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划分C.按动机在活动中的作用划分D.按动机的来源划分22.某人生病后,想早日痊愈但又害怕吃药打针。这种心理冲突属于_(分数:2.00)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双重趋避冲突D.趋避冲突23.教师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表扬或者批评。这种强化方式体现了班都拉提出的(分数:2.00)A.间断强化B.替代强化C.直接强化D.自我强化24.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_ 。(分数:2.0

    6、0)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25.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对艺术品感兴趣;直觉压抑。这种人格类型属于荣格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_(分数:2.00)A.思维外向型B.感觉外向型C.情感外向型D.直觉外向型26.心理咨询遵循的理论体系属于_(分数:2.00)A.社会意识形态领域B.自然科学的领域C.心理科学的范畴D.哲学领域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7.注意是不可以分配的。 (分数:6.00)_28.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分数:6.00)_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29.简述

    7、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分数:8.00)_30.简述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分数:8.00)_31.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分数:8.00)_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2.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分数:15.00)_教育理论-18 答案解析(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_(分数:2.00)A.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控制制定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师生活动具有互动性D.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 解析:

    8、解析 无论是课外、校外教育或课内教育,都是有一定的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注意从两种教育活动概念上进行理解。2.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_(分数:2.00)A.不平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同方面要注意把握其主要特征。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_。(分数:2.00)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解析:解析 该题难度较大,要求

    9、考生理解“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生产方式、人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三点,再看四个选项,A、D 两项没有,可以不考虑,而 B 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不变的,C 项“社会生产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就引起了教育目的的变化,所以正确答案应是 C。4.不是选择德育方法依据的一项是 _(分数:2.00)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政治形势 D.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解析: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_(分数:2.00)A.论语B.大学 C.学记D.理想国解析:解析 本题是基本知识点,显示我国教育专著在世界发展史上的地位。注意不

    10、要与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混淆。6.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分数:2.00)A.讲授法 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解析: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分数:2.00)A.教育B.环境 C.遗传D.社会活动解析:8.“教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_(分数:2.00)A.创造性 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解析:9.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_(分数:2.0

    11、0)A.社会实践活动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校外教育D.各科教学解析:10.德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 _(分数:2.00)A.个体学生B.学生个体C.学生群体D.学生的个体和群体 解析:解析 他们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实施者。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这是因为教师职业符合以下基本条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遵从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要接受专业训练,并为社会权威机构所认可;拥有专业的自主权。12.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 (分数:6.00)_正确答

    12、案:()解析:错误或不全面。 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3.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 是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2) 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3) 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4.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1)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掌握,教育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教育由共产党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实行平等的国民教育; (4)教

    13、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15.班主任应该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6.试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基本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

    14、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在进行说理教育时,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7.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_(分数:2.00)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解析:18.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地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 _(分数:2.00)A.机械识记 B.意义

    15、识记C.有意识记D.不随意识记解析:解析 有意识记是有目的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学习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学习中大量的是有意识记,识记的目的影响识记的效果。此题作为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理解和掌握。19.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_(分数:2.00)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解析:20.视觉控制大大降低,动觉控制占主导是技能形成阶段的(分数:2.00)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解析:21.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划分的根据是 _(分数:2.00)A.按需要的种类划分 B.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划分C.按动机在活动中的作用划分D.按动机的来源划分解析:解析

    16、 B 划分的是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C 划分的是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D划分的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2.某人生病后,想早日痊愈但又害怕吃药打针。这种心理冲突属于_(分数:2.00)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双重趋避冲突D.趋避冲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动机斗争。 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生病后既想早日痊愈又害怕吃药打针的心理属于典型的趋避冲突。23.教师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表扬或者批评。这种强化方式体现了班都拉提出的(分数:2.00)A.间断强化B.替代强化C.直接强化 D.自我强化解析:24.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_ 。(分数:2.00)

    17、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解析:25.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对艺术品感兴趣;直觉压抑。这种人格类型属于荣格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_(分数:2.00)A.思维外向型B.感觉外向型 C.情感外向型D.直觉外向型解析:26.心理咨询遵循的理论体系属于_(分数:2.00)A.社会意识形态领域B.自然科学的领域C.心理科学的范畴 D.哲学领域解析: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7.注意是不可以分配的。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注意的分配是注意的品质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其中

    18、只有一种是不熟练的或者这些活动具有内在联系,那么,心理活动就可以维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上。也就是说注意是可以分配的。28.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还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29.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建立关系。 了解问题。 分析诊断。 帮

    19、助指导。 结束咨询。30.简述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认知与情绪的区别: (1)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2)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 (3)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更鲜明的机体表现。 认知与情绪的联系: (1)认知过程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 (2)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31.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智力就是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属于智力。 (2)影响因素: 遗传与营养。 早期经验

    20、。 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 主观能动性。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2.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这一教学片断运用的是教学方法中的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2)讨论法的优点是: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的缺点是: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比较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 (4)运用讨论法的要求: 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要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教育理论-1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