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自考题真题 2012年 04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分数:2.00)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2.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_(分数:2.00)A.毕达哥拉斯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自于_(分数:2.00)A.论语B.孟子C.学记D.说文解字4.19世纪末 20世纪初欧洲实施的学制主要是_(分数:2.00)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型学制D.单、双轨制并存5.实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前提是承认儿童的身心发展
2、具有_(分数:2.00)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6.在我国,首次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作出规定的是_(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或者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称为_(分数:2.00)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8.智育与教学的关系是_(分数:2.00)A.同一关系B.隶属关系C.交叉关系D.平行关系9.决定课程结构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_(分数:2.00)A.学生的学习方式B.教师的教学方式C
3、.校长的管理方式D.领导的评价方式10.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他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分数:2.00)A.小组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教学D.个别教学11.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三十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教学方法是_(分数:2.00)A.暗示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C.范例教学法D.非指导教学法12.学校班级组织建立的首要原则是_(分数:2.00)A.有利于活动的原则B.有利于交往的原则C.有利于管理的原则D.有利于教育的原则13.现代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分数:2.00)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末14.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
4、了调控教学的测验是_(分数:2.00)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15.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_(分数:2.00)A.教育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16.学校教育 (分数:3.00)_17.教师职务制度 (分数:3.00)_18.课程 (分数:3.00)_19.教学模式 (分数:3.00)_20.教师申诉制度 (分数:3.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21.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分数:5.00)_2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分数:5.00)
5、_23.简述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分数:5.00)_24.简述一个良好测验的标准。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25.联系实际阐述学校德育的功能。 (分数:10.00)_26.联系实际阐述教师如何备课。 (分数:10.00)_27.试述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分数:10.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到某大学演讲。他刚走上讲台,就从箱子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观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不慌不忙掏出了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
6、?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则向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自己吃起米来了。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教师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顿时台下一片掌声,为陶先生生动的开场白叫好。请运用“学生主体性”与“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分数:15.00)_教育学自考题真题 2012年 04月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7、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分数:2.00)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 解析:2.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_(分数:2.00)A.毕达哥拉斯B.昆体良 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解析: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自于_(分数:2.00)A.论语B.孟子 C.学记D.说文解字解析:4.19世纪末 20世纪初欧洲实施的学制主要是_(分数:2.00)A.单轨制B.双轨制 C.分支型学制D.单、双轨制并存解析:5.实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前提是承认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_(分数:2.00)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8、解析:6.在我国,首次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作出规定的是_(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解析:7.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或者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称为_(分数:2.00)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解析:8.智育与教学的关系是_(分数:2.00)A.同一关系B.隶属关系C.交叉关系 D.平行关系解析:9.决定课程结构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_(分数:2.00)A.学生的学习方式 B.教师的教学方式C.校长的管理方式D.领导的评价方式解析
9、:10.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他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分数:2.00)A.小组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教学D.个别教学 解析:11.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三十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教学方法是_(分数:2.00)A.暗示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C.范例教学法D.非指导教学法解析:12.学校班级组织建立的首要原则是_(分数:2.00)A.有利于活动的原则B.有利于交往的原则C.有利于管理的原则D.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解析:13.现代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分数:2.00)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20世纪初 D.20世纪末解析:14.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
10、了调控教学的测验是_(分数:2.00)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解析:15.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_(分数:2.00)A.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解析: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16.学校教育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学校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17.教师职务制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师职务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18.课程 (分数
11、:3.00)_正确答案:()解析:课程是指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19.教学模式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模式是指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20.教师申诉制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2、。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21.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 (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2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23.简述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13、)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具有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24.简述一个良好测验的标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有实用性; (2)可信度高; (3)有效性强; (4)难度适中; (5)有区分度。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25.联系实际阐述学校德育的功能。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26.联系实际阐述教师如何备课。
14、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过程。27.试述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到某大学演讲。他刚走上讲台,就从箱子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观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不慌不忙掏出了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
15、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则向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自己吃起米来了。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教师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顿时台下一片掌声,为陶先生生动的开场白叫好。请运用“学生主体性”与“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做到: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2)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是: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