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279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分数:2.00)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2.“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言论。(分数:2.00)A.卢梭B.洛克C.康德D.柏拉图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分数:2.00)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4.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分数:2.00)A.杜威B.泰勒

    2、C.布卢姆D.布鲁纳5.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 )方式。(分数:2.00)A.讲演B.讲解C.讨论D.讲授6.“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分数:2.00)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教育论7.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分数:2.00)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分数:2.00)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9.为了解决名

    3、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0.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分数:2.00)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11.全民教育(分数:2.00)_12.教育目的(分数:2.00)_13.教学(狭义)(分数:2.00)_三、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分数:2.00)_15.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

    4、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分数:2.00)_16.德育过程包括内化和外化两个基本方面。(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分数:2.00)_18.品德评价法的含义及运用要求。(分数:2.00)_19.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分数:2.00)_20.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请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谈谈如何优化师生关系?(分数:2.00)_22.试述

    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分数:2.00)_六、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3.在新教师培训的小组讨论会上,王老师与许老师就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展开了争论。王老师认为,在学校里,教师如同家庭中的家长一样,就要对学生保持必要的威严。她说,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提倡民主,忽视威严,导致学生不惧怕老师,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许老师则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总是在学生面前板着一幅冷面孔,要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才是现代学校追求的民主精神。她说,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与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没有什么区别。请运用师生关系的相关原理,分析这两位教师的观点。(分数:2

    6、.00)_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分数:2.00)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解析:2.“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言论。(分数:2.00)A.卢梭B.洛克C.康德 D.柏拉图解析: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分数:2.00)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解析:4.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

    7、分数:2.00)A.杜威B.泰勒C.布卢姆 D.布鲁纳解析:5.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 )方式。(分数:2.00)A.讲演B.讲解 C.讨论D.讲授解析:6.“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分数:2.00)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教育论解析:7.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分数:2.00)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解析:8.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分数:2.00)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

    8、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解析:9.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解析:10.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分数:2.00)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 D.不均衡性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11.全民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全体国民都应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而且是一种必须。)解析:12.教育

    9、目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解析:13.教学(狭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狭义)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等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等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进一步说,就是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分数:2.00)_解析:15.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

    10、确定。(分数:2.00)_解析:16.德育过程包括内化和外化两个基本方面。(分数:2.00)_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11、,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解析:18.品德评价法的含义及运用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运用要求: (1)公正合理,力求实效,防止夸张和滥用。 (2)要贯彻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教育原则。 (3)要有群众基础,为多数学生所肯定。)解析:19.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街道、胡同、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进入学龄期后,孩子们生活的范围日益扩大,从家庭扩展到社会。街道、胡同、邻里首先成为他们

    12、活动的基地,成为他们社会学习的重要场所。 (2)社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社区教育,指社区发挥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社区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践、调查、职业教育等所需要的场所设备,以及各种经济和物质的支持;学校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或者组织进行各种文化活动。 (3)各种校外机构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站,业余体校以及各种校外活动站。对满足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所需要的多方面要求,特别是由于个性差异导致的每个学生不同的特殊兴趣爱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4)大众传播媒介对中

    13、小学生的教育。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指报刊,广播、电视、电形、戏剧。目前,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网络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新成员,而且其影响要超过其他种类。)解析:20.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能力。)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请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谈谈如何优化师生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14、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心理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具体构建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中小学生的发展个别差异性显著,需要教师对其了解与研究,构建师生关系。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将学生视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主体性、创造性、责权主体的整体。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所有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关心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

    15、状况。 (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6)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宽容的个性品质。)解析:22.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两派之争: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 (2)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3)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4)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解析:六、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3.在新教师培训的小组讨论会上,王老师与许老师就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展开了争论。王老师认为,在学校里,教师如同家庭中的家长一

    16、样,就要对学生保持必要的威严。她说,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提倡民主,忽视威严,导致学生不惧怕老师,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许老师则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总是在学生面前板着一幅冷面孔,要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才是现代学校追求的民主精神。她说,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与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没有什么区别。请运用师生关系的相关原理,分析这两位教师的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学校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与学的关系;二是作为一般社会人的彼此交往关系。教学关系不是师生关系的全部,学校师生关系是由社会主流人际关系决定的。 (

    17、2)从两位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来看,他们对师生关系的理解都是表面化和片面化的。前者提倡师生之间“威严”的关系,只看到了师生间的教与学关系;后者认可的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其实只看到了师生关系间的社会方面。 (3)民主平等关系与教师主导作用并不冲突。民主平等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在各个水平高于学生,也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否认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肃批评。但是,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等同于教师高高在上、独断专行。 (4)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校除了是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外,还是他们完成社会化的场所。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进入社会后所采取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说,在学校缺乏与他人民主,平等相处经历和经验的人,在社会上将很难与他人民主、平等相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师生关系观念和相应的人际交往方式。)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