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 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1.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_(分数:1.00)A.蒹葭B.湘夫人C.饮酒D.陌上桑2.诗歌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写秋名句是_ A荪壁兮紫坛,困芳椒兮成堂 B白登 (分数:1.00)A.B.C.D.3.湘夫人的主要艺术特征是_(分数:1.00)A.现实主义B.象征主义C.自然主义D.浪漫主义4.湘夫人选自屈原的_(分数:1.00)A.九章B.天问C.九歌D.离骚5.湘夫人开头所展现的特定情境是_(分数:1.00)A.朝夕厮守B.如约而至C.不期而遇D.期
2、而不遇6.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_(分数:1.00)A.屈原B.湘夫人C.湘君D.帝子7.湘夫人一诗,从内容上讲是一首_(分数:1.00)A.叙事诗B.爱情诗C.民歌D.格律诗8.“登白颇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的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借景物抒情B.借举止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象征抒情9.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直抒胸臆B.借典故抒情C.借景抒情D.借象征抒情10.湘夫人中所渗透的屈原的主要精神是_(分数:1.00)A.对流放遭遇的忧伤B.对现实处境的哀愁C.对美好理想的执著D.对理想破灭的失望11.“鸟何萃兮 (分数:1.00
3、)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借景抒情D.因情造景12.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_(分数:1.00)A.下担捋髭须B.脱帽著梢头C.来归相怨怒D.十五颇有余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_(分数:1.00)A.蒹葭B.湘夫人C.饮酒D.陌上桑14.诗歌陌上桑中太守从南边来时是“五马立踟蹰”,这句话的作用是_(分数:1.00)A.说明太守过于奢侈不珍惜马力B.由五匹马拉车可以看出太守的权势大C.说明太守力气大,可以将五匹马拉停D.表现当时的人太过于注重虚荣15.总体说来,陌上桑是一首_(分数:1.00)A.采桑乐歌B.美女赞歌C.抗暴壮歌D.夸夫喜剧16.陌上桑这首诗最早著录于_(
4、分数:1.00)A.玉台新咏B.乐府诗集C.宋书乐志D.诗经17.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_(分数:1.00)A.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B.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18.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_(分数:1.00)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9.陌上桑写得文辞生动,酣畅淋漓,充分调动的民歌常用手法是_(分数:1.00)A.直接描绘B.侧面描写C.反衬D.象征20.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_(分数:1.00)A.幽默诙谐B.严正庄重C.辛辣冷峻D.优雅婉约2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
5、方法是_(分数:1.00)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托22.体现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情节是_(分数:1.00)A.盛装采桑B.观者失态C.坚拒“共载”D.极夸“夫婿”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3.屈原的诗作大多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污浊,表现了作者_(分数:2.00)A.对现实社会的无奈B.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C.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D.高尚的人格情操E.进步的政治思想24.屈原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_(分数:2.00)A.构思奇特,想象丰富B.采用大量民间神话传说C.地方色彩浓郁D.文辞华丽E.富有浪漫主义精神25.下列湘夫人中的诗句
6、,写到湘夫人的有_(分数:2.00)A.帝子降兮北渚B.思公子兮未敢言C.闻佳人兮召予D.灵之来兮如云E.将以遗兮远者26.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_(分数:2.00)A.期约不遇的忧伤B.向往理想的爱情C.终成眷属的喜悦D.反复追寻的执著E.暂且逍遥的自慰27.湘夫人中的情景交融方式有_(分数:2.00)A.自然天成B.融情人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E.以景托情28.陌上桑的主要艺术特点有_(分数:2.00)A.侧面烘托B.极力铺陈C.对比反衬D.幽默笔调E.喜剧色彩29.陌上桑这首诗还有两个名字,叫 做_(分数:2.00)A.乐府诗B.玉台新咏C.短歌行D.日出东南隅行E.艳歌罗敷行3
7、0.陌上桑的语言特色是_(分数:2.00)A.清新活泼B.幽默俏皮C.平实自然D.气势逼人E.简朴精练31.陌上桑中夸夫一节,运用的表现手法有_(分数:2.00)A.象征B.铺陈C.夸张D.对比E.反衬32.陌上桑的夸夫一节中,夸夫时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有_(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侧面描写33.罗敷的主要特征有_(分数:2.00)A.美丽B.勤俭C.坚贞D.机智E.温柔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9,分数:20.00)34.与佳期 兮夕张 (分数:1.00)_35.夕 济 兮西澨 (分数:1.00)_36.荒忽 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分数:1.00)
8、_37.鸟何 萃 兮 (分数:1.00)_38.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 兮 愁予 (分数:1.00)_39.嫋嫋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分数:1.00)_40.时不可兮骤得, 聊 逍遥兮容与 (分数:1.00)_41.搴 汀洲兮杜若,将以 遗 兮远者 (分数:1.00)_42.捐余袂兮江中, 遗 余褋兮醴浦 (分数:1.00)_43.桂栋 兮兰撩,辛夷楣兮药房 (分数:2.00)_44.五马立 踟蹰 (分数:1.00)_45.秦氏有 好女 (分数:1.00)_46.青丝 为 笼系 (分数:1.00)_47.缃绮为下裙,紫 绮 为上襦 (分数:1.00)_48.来归相怨怒, 但坐 观罗敷 (
9、分数:1.00)_49.使君 从南来 (分数:1.00)_50.东方 千余骑 (分数:1.00)_51.鬑鬑 颇有须 (分数:1.00)_52.皆言夫婿 殊 (分数:1.00)_四、简析题(总题数:3,分数:36.00)阅读湘夫人中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分数:12.00)(1).“捐余袂”、“遗余襟”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习俗?(分数:4.00)_(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分数:4.00)_(3).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分数:4.00)_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10、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分数:12.00)(1).前两句为全诗设定了怎样的情景?(分数:4.00)_(2).这一情景与蒹葭中的什么情景相近?(分数:4.00)_(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情景交融方式?(分数:4.00)_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分数:12.00)(1).这段诗句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秦罗敷的美丽的?(分数:4.00)_(2).
11、这段诗句中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属于什么写作方法?(分数:4.00)_(3).具体说明本诗段中采用的铺陈渲染方法。(分数:4.00)_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 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1.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_(分数:1.00)A.蒹葭B.湘夫人 C.饮酒D.陌上桑解析:解析 屈原在学习楚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新诗歌形式。湘夫人就是屈原楚辞体的代表作。2.诗歌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写秋名句是_ A荪壁兮紫坛,困芳椒兮成堂 B白登 (分数
12、:1.00)A.B.C. D.解析:解析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所以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主要在于“木叶”二字。在屈原以前,诗人没发现“木”字的妙处,在此之后,大家都用“木叶”二字来表意。3.湘夫人的主要艺术特征是_(分数:1.00)A.现实主义B.象征主义C.自然主义D.浪漫主义 解析:解析 湘夫人选自屈原九歌。九歌原是楚国南部流传已久的一套民间祭神的乐歌,经屈原加工改写,成为一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诗篇。4.湘夫人选自屈原的_(分数:1.00)A.九章B.天问C.九歌 D.离骚解析:解析 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和九章(九篇)等。湘夫人选自屈原九歌。5.
13、湘夫人开头所展现的特定情境是_(分数:1.00)A.朝夕厮守B.如约而至C.不期而遇D.期而不遇 解析:解析 全诗可分四节,其中第一节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遇,心中充满忧伤。6.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_(分数:1.00)A.屈原B.湘夫人C.湘君 D.帝子解析:解析 湘夫人的主人公是湘君,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深情。7.湘夫人一诗,从内容上讲是一首_(分数:1.00)A.叙事诗B.爱情诗 C.民歌D.格律诗解析:解析 A 项是就诗体而言的,B 项是就内容而言的,C 项是就本源而言的,D 项在先秦时还没有出现。8.“登白颇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的抒
14、情方法是_(分数:1.00)A.借景物抒情B.借举止抒情 C.借比喻抒情D.借象征抒情解析:解析 湘夫人这首诗运用多种抒情方法,有直抒胸臆,如“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有借举止抒情,如“登白 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有融情入景,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有因情造景,如“鸟何萃兮9.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_(分数:1.00)A.直抒胸臆 B.借典故抒情 C.借景抒情 D.借象征抒情 解析:10.湘夫人中所渗透的屈原的主要精神是_(分数:1.00)A.对流放遭遇的忧伤B.对现实处境的哀愁C.对美好理想的执著 D.对理想破灭的失望解析:解析 屈原
15、在对祭祀乐歌的改写中,突出了神恋的真挚情谊,显然渗透进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所在。11.“鸟何萃兮 (分数:1.00)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借景抒情D.因情造景 解析:解析 湘夫人运用多种抒情方法,有直抒胸臆,有通过描述举止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融情入景,有因情造景。“鸟何萃兮12.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_(分数:1.00)A.下担捋髭须B.脱帽著梢头 C.来归相怨怒D.十五颇有余解析:解析 陌上桑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
16、“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吸引,均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来反衬。文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_(分数:1.00)A.蒹葭B.湘夫人C.饮酒D.陌上桑 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篇恋歌;湘夫人属于民间祭神的乐歌;饮酒是一首田园诗;陌上桑属于汉乐府民歌。14.诗歌陌上桑中太守从南边来时是“五马立踟蹰”,这句话的作用是_(分数:1.00)A.说明太守过于奢侈不珍惜马力B.由五匹马拉车可以看出太守的权势大 C.说明太守力气大,可以将五匹马拉停D.表现当时的人太过于注重虚荣解析:解析 “五马立踟蹰”,“五马”
17、,指太守所乘的车马。古代乘车是分等级的,按宋书礼志所说:天子驾六匹马,诸侯驾五匹马,卿驾四匹马,大夫驾三匹马,士驾两匹马,庶人驾一匹马。从中可以看出太守的权势之大。15.总体说来,陌上桑是一首_(分数:1.00)A.采桑乐歌B.美女赞歌 C.抗暴壮歌D.夸夫喜剧解析:解析 陌上桑是一首美女赞歌,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16.陌上桑这首诗最早著录于_(分数:1.00)A.玉台新咏B.乐府诗集C.宋书乐志 D.诗经解析:解析 陌上桑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陈代徐陵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17.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
18、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_(分数:1.00)A.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B.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解析:解析 “盈盈”指走路时的体态、姿势。步,指行走。“公府步”即官步,由此可以判断出 B 项属于正面描写。18.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_(分数:1.00)A.喜剧色彩 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解析:解析 陌上桑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美丽、坚贞、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19.陌上桑写得文辞生动,酣畅淋漓,充分调动的民歌常用手法是_(分数
19、:1.00)A.直接描绘B.侧面描写 C.反衬D.象征解析:解析 陌上桑中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这种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不仅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还增强了诗歌的幽默风格。20.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_(分数:1.00)A.幽默诙谐 B.严正庄重C.辛辣冷峻D.优雅婉约解析:解析 陌上桑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2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分数:1.00)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
20、托 解析:解析 陌上桑描写罗敷之关,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展示女主人公光彩照人的形象。22.体现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情节是_(分数:1.00)A.盛装采桑B.观者失态C.坚拒“共载”D.极夸“夫婿” 解析:解析 “夸夫”情节中的那位“夫婿”,实为女主人公凭借机智和口才想象、编造出来的。她是用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吓退眼前那个居心叵测的太守。以官压官,对症下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表现出罗敷的聪明机智,而且增加了诗篇的喜剧色彩。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3.屈原的诗作大多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污浊,表现了作者_(分
21、数:2.00)A.对现实社会的无奈B.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C.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D.高尚的人格情操 E.进步的政治思想 解析:解析 屈原是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留存下来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和九章等。这些诗篇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污浊,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政治理想、高尚的人格情操、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24.屈原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_(分数:2.00)A.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B.采用大量民间神话传说 C.地方色彩浓郁 D.文辞华丽 E.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解析:解析 屈原的作品往往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韵律铿锵,地方色彩浓郁,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22、,对我国文学有深远影响。25.下列湘夫人中的诗句,写到湘夫人的有_(分数:2.00)A.帝子降兮北渚 B.思公子兮未敢言 C.闻佳人兮召予 D.灵之来兮如云E.将以遗兮远者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解释。“帝子”、“公子”、“佳人”、“远者”都指湘夫人。26.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_(分数:2.00)A.期约不遇的忧伤 B.向往理想的爱情 C.终成眷属的喜悦D.反复追寻的执著 E.暂且逍遥的自慰 解析:解析 湘夫人第一节写期约未遇,心中充满忧伤。第二节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第三节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第四节写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末尾点出美
23、好时光难得,暂且逍遥,稍加停留的自慰心情。27.湘夫人中的情景交融方式有_(分数:2.00)A.自然天成B.融情人景 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 E.以景托情解析:解析 湘夫人的情景交融方式有融情入景,通过描写周围秋色来渲染浓郁的愁情,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有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如“乌何萃兮28.陌上桑的主要艺术特点有_(分数:2.00)A.侧面烘托 B.极力铺陈 C.对比反衬D.幽默笔调 E.喜剧色彩 解析:解析 写罗敷的美貌时,用侧面烘托方法。着重写器具、观者的失态等运用的是铺陈的手法。整首民歌采用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
24、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等等,这些都是陌上桑的艺术特点。29.陌上桑这首诗还有两个名字,叫 做_(分数:2.00)A.乐府诗B.玉台新咏C.短歌行D.日出东南隅行 E.艳歌罗敷行 解析:解析 陌上桑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陈代徐陵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30.陌上桑的语言特色是_(分数:2.00)A.清新活泼 B.幽默俏皮 C.平实自然D.气势逼人E.简朴精练解析:解析 陌上桑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31.陌上桑中夸夫一节,运用的表现手法有_(分数:2.00)
25、A.象征B.铺陈 C.夸张 D.对比E.反衬解析:解析 陌上桑中写罗敷夸夫,极尽了铺陈渲染。同时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罗敷的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32.陌上桑的夸夫一节中,夸夫时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有_(分数:2.00)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侧面描写 解析:解析 夸夫时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如“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行为描写,“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侧面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3.罗敷的主要特征有_(分数:2.00)A.美丽 B.勤俭C.坚贞 D.机智 E.温柔解析:解析 陌上桑这首民歌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
26、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机智的采桑女子形象。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9,分数:20.00)34.与佳期 兮夕张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与佳期;与佳人相约会。35.夕 济 兮西澨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济:渡过。36.荒忽 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荒忽:与“恍惚”通,迷迷茫茫、若有若无。37.鸟何 萃 兮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萃:聚集。38.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 兮 愁予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目眇眇:望眼欲穿的样子。愁予:使我(指湘君)愁苦不已。39.嫋嫋 兮秋风,洞庭波兮
27、木叶下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嫋嫋:微风不断吹拂的样子。40.时不可兮骤得, 聊 逍遥兮容与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聊:权且,姑且。41.搴 汀洲兮杜若,将以 遗 兮远者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搴:拔取。遗:赠送。42.捐余袂兮江中, 遗 余褋兮醴浦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遗:投赠。43.桂栋 兮兰撩,辛夷楣兮药房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桂栋:以桂木做栋梁。44.五马立 踟蹰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踟蹰:徘徊不前。45.秦氏有 好女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好女:美女。4
28、6.青丝 为 笼系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青丝:青色丝绳;笼:篮子;系:指系篮子的绳。47.缃绮为下裙,紫 绮 为上襦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48.来归相怨怒, 但坐 观罗敷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49.使君 从南来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使君:东汉时对太守一级官员的称呼。50.东方 千余骑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千余骑:指众多骑马的随从。这里是夸张地说丈夫随从之盛,以示官位之高。51.鬑鬑 颇有须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鬑鬑:长长的。白
29、面长髯是当时男性美的标准。52.皆言夫婿 殊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殊:出众。四、简析题(总题数:3,分数:36.00)阅读湘夫人中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分数:12.00)(1).“捐余袂”、“遗余襟”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习俗?(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将衣物捐弃河水是上古祭祀水神仪式的“送神”礼仪。(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借举止抒情,直抒胸臆。(3).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借流水捐物漂
30、花以寄托远思;故作逍遥容与以宽解自慰。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分数:12.00)(1).前两句为全诗设定了怎样的情景?(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期约不遇,充满忧伤。(2).这一情景与蒹葭中的什么情景相近?(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在水一方,可望难即。(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情景交融方式?(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融情入景。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分数:12.00)(1).这段诗句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秦罗敷的美丽的?(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段诗句是通过秦罗敷的生活环境、采桑时的用具、妆饰、衣着四个方面的描写和旁观者的倾倒来描写她的美貌的。(2).这段诗句中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属于什么写作方法?(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段诗句中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属于侧面烘托手法。(3).具体说明本诗段中采用的铺陈渲染方法。(分数:4.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