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 22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亨利梭罗“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所体现的现代人文精神是_(分数:1.00)A.以人为本,建设现代文明B.和而不同,多元协调发展C.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D.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2.在蚂蚁大战中,作者认为自己的父辈当年并非是为区区三便士茶叶税而战,其战斗的真正目的是_(分数:1.00)A.为真理而战斗B.为钱财而战斗C.为减税而战斗D.为统治世界而战斗3.蚂蚁大战中双方都不让分毫,准备血拼到底,因为他们的战争信念是_(分数:1.00)A.不前进,不后退B.不投降,
2、不叛变C.不放过,不后退D.不战胜,毋宁死4.在蚂蚁大战中,特别关注的是_(分数:1.00)A.两位武士的混战B.三位武士的混战C.四位武士的混战D.五位武士的混战5.蚂蚁大战一文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法是_(分数:1.00)A.拟人化手法B.类比象征C.场面描写D.精彩议论6.渗透在蚂蚁大战中的作者的基本感情是_(分数:1.00)A.对蚂蚁大战的好奇B.对人类战争的嘲讽C.对英勇斗士的歌颂D.对牺牲烈士的同情7.总体说来,蚂蚁大战的描写是_(分数:1.00)A.景物描写B.人物描写C.场面描写D.背景描写8.在蚂蚁大战中,作者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节而通览全局,
3、这种手法叫做_(分数:1.00)A.以线带面B.以点带面C.以点带线D.以面反点9.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分数:1.00)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0.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多为_(分数:1.00)A.贵族、士大夫所作的,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B.刮风下雨后所作的诗歌C.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D.各地的民歌11.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_(分数:1.00)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2.蒹葭这首诗中追寻者的心情主要是_(分数:1.00)A.执著惆怅B.欣喜雀跃C.忧伤痛苦D.平静
4、自然13.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_(分数:1.00)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14.蒹葭一诗的主旨是_(分数:1.00)A.抒发世间女子的离别之愁B.揭露封建社会爱情的不自由C.表达了对情人的怀念D.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15.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蒹葭最有可能是一首_(分数:1.00)A.政治抒情诗B.历史咏叹诗C.男女间恋歌D.经济生活诗16.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_(分数:1.00)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D.涵容一切可望难即的人生情境17.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_(分数:1.00)A.
5、蒹葭B.湘夫人C.陌上桑D.秋兴八首(其一)18.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_(分数:1.00)A.蒹葭B.长恨歌C.湘夫人D.早雁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9.作者认为蚂蚁大战中也有被激发起的_(分数:1.00)A.乐观主义B.象征主义C.物质主义D.英雄主义E.爱国主义20.蚂蚁大战中的那一场决战,作者认为_(分数:1.00)A.将载人史册B.将永志不忘C.将无法再现D.将堪称经典E.将随风而逝21.下列作品,在整体场景勾勒中突出中心画面的有_(分数:1.00)A.哭小弟B.蚂蚁大战C.断魂枪D.哦,香雪E.苦恼22.蚂蚁大战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有_(分数
6、:1.00)A.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B.构成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C.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D.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E.善用夸张的手法23.下列作品,观察细致、体悟深刻的有_(分数:1.00)A.爱尔克的灯光B.我与地坛C.纪念傅雷D.都江堰E.蚂蚁大战24.下列对诗经内容叙述正确的有_(分数:1.00)A.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B.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C.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矛盾D.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尚E.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25.诗经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有_(分数:1.00)A.以四言为主B.多用比兴C.以五言为主D.讲究节奏和韵律E.重章叠句26.蒹葭全诗流
7、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_(分数:1.00)A.真诚向往B.执著追求C.绝望情绪D.疑虑心理E.追寻不得的惆怅27.下列诗作,整体借象征抒情的有_(分数:1.00)A.诗经蒹葭B.杜牧早雁C.闻一多一句话D.戴望舒雨巷E.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8.蒹葭一诗的语言特色是_(分数:1.00)A.意境朦胧B.朴实简练C.生动洗练D.含蕴不尽E.清新秀美29.蒹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_(分数:1.00)A.借景起兴,整体象征B.意境朦胧,含蕴难尽C.观察细致,描写细腻D.善于拟人,形象生动E.重章叠句,一唱三叹30.下列蒹葭诗句中,属于借事抒情的有_(分数:1.00)A.白露为霜B.溯洄从之C.自露
8、未晞D.溯游从之E.白露未已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22.00)3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坻 (分数:2.00)_32.宛在水中 沚 (分数:2.00)_33.蒹葭 凄凄 ,白露未 晞 (分数:2.00)_34.自露 为 霜 (分数:2.00)_35.溯洄 从之,道阻且 右 (分数:2.00)_36.所谓伊人 ,在水 一方 (分数:2.00)_37.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分数:2.00)_38.道阻且 跻 (分数:4.00)_39.在水之 涘 (分数:4.00)_四、简析题(总题数:4,分数:48.00)阅读蚂蚁大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如看到他们各自的军乐队,在各方突起
9、的木片上排成方阵,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将士,并激励起那些奄奄一息的光荣斗士,我不会感到诧异。我自己是热血沸腾,仿佛它们是人。(分数:12.00)(1).这里说“如看到”是什么意思?(分数:4.00)_(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分数:4.00)_(3).这里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数:4.00)_阅读蚂蚁大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中,一对武士相互死死抱住对方,现在正是烈日当空,它们准备血拼到底,或魂归天国。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尽管双方在战场上翻来滚去,但红色斗士却一刻不停地噬住对手的一根触须的根部,另
10、一根触须已被咬断,而胖大的黑色斗士,举起对手撞来撞去。我凑近观战,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双方都不让分毫,显然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分数:12.00)(1).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特点。(分数:4.00)_(2).文中描写蚂蚁主要采取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分数:4.00)_(3).指出文中运用比喻的句子。(分数:4.00)_阅读蒹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分数:12.00)(1).这段话点明思念原因的是哪两句话?(分数:4.00)_(2).作者思念之后,又采取
11、了哪两种措施?结果如何?(分数:4.00)_(3).这段话中的“之”代指谁?(分数:4.00)_阅读蒹葭一诗并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浊。(分数:12.00)(1).蒹葭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分数:4.00)_(2).第一段话开头前两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叫什么?(分数:4.00)_(3).诗中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分数:4.00)_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
12、拟 22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亨利梭罗“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所体现的现代人文精神是_(分数:1.00)A.以人为本,建设现代文明B.和而不同,多元协调发展C.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D.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 解析:解析 亨利梭罗是一位热爱自然、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人。所体现的现代人文精神是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2.在蚂蚁大战中,作者认为自己的父辈当年并非是为区区三便士茶叶税而战,其战斗的真正目的是_(分数:1.00)A.为真理而战斗 B.为钱财而战斗C.为减税而战斗D.为统治世界而战斗解析:解析 “没有一个雇佣兵
13、,我不怀疑,它们是为真理而斗争,正如我的父辈一样,并非为了区区三便士茶叶税的缘故。”3.蚂蚁大战中双方都不让分毫,准备血拼到底,因为他们的战争信念是_(分数:1.00)A.不前进,不后退B.不投降,不叛变C.不放过,不后退D.不战胜,毋宁死 解析:解析 “双方都不让分毫,显然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4.在蚂蚁大战中,特别关注的是_(分数:1.00)A.两位武士的混战B.三位武士的混战 C.四位武士的混战D.五位武士的混战解析:解析 “我特别关注三位武士的混战,便把它们决战其上的木片端进小木屋,放在我的窗台上,罩上一个反扣的玻璃杯,以观战况”。5.蚂蚁大战一文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法是_
14、(分数:1.00)A.拟人化手法B.类比象征 C.场面描写D.精彩议论解析:解析 作者描述蚂蚁大战,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6.渗透在蚂蚁大战中的作者的基本感情是_(分数:1.00)A.对蚂蚁大战的好奇B.对人类战争的嘲讽 C.对英勇斗士的歌颂D.对牺牲烈士的同情解析:解析 蚂蚁大战通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战争的嘲讽。7.总体说来,蚂蚁大战的描写是_(分数:1.00)A.景物描写B.人物描写C.场面描写 D.背景描写解析:解析 在写作特点上,蚂蚁大
15、战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又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8.在蚂蚁大战中,作者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节而通览全局,这种手法叫做_(分数:1.00)A.以线带面B.以点带面 C.以点带线D.以面反点解析:解析 蚂蚁大战主要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在场面描写中,作者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9.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分数:1.00)A.诗经 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解析:解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10
16、.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多为_(分数:1.00)A.贵族、士大夫所作的,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B.刮风下雨后所作的诗歌C.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D.各地的民歌 解析:解析 诗经分为三部分,即“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多为各地民歌;“雅”有大雅、小雅,一百零五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四十篇,是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11.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_(分数:1.00)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
17、“伊人”指意中人,也是本文的中心意象。12.蒹葭这首诗中追寻者的心情主要是_(分数:1.00)A.执著惆怅 B.欣喜雀跃C.忧伤痛苦D.平静自然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全诗流溢着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13.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_(分数:1.00)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 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属爱情诗。14.蒹葭一诗的主旨是_(分数:1.00)A.抒发世间女子的离别之愁B.揭露封建社会爱情的不自由C.表达了对情人的怀念 D.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
18、指意中人。15.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蒹葭最有可能是一首_(分数:1.00)A.政治抒情诗B.历史咏叹诗C.男女间恋歌 D.经济生活诗解析:解析 蒹葭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历来备受赞赏。16.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_(分数:1.00)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D.涵容一切可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解析:解析 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蒹葭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17.被王
19、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_(分数:1.00)A.蒹葭 B.湘夫人C.陌上桑D.秋兴八首(其一)解析:解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蒹葭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18.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_(分数:1.00)A.蒹葭 B.长恨歌C.湘夫人D.早雁解析:解析 蒹葭以“在水一方”的格局象征人类所经常遇到的可望难即情景,具有人类生存困境的普遍意义。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9.作者认为蚂蚁大战中也有被激发起的_(分数:1.00)A.乐观主义B.象征主义C.物质主义D.英雄主义 E.爱国主义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课文中指出:“起码在康科德
20、的地方史志中,暂且不谈美国历史,当然是没有一场战争能与之并驾齐驱。无论从投入的总兵力,还是所激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都无法相提并论。”20.蚂蚁大战中的那一场决战,作者认为_(分数:1.00)A.将载人史册 B.将永志不忘 C.将无法再现D.将堪称经典E.将随风而逝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课文中指出:“这场决战对双方来说是何等重大,将载入史册,永志不忘,犹如我们的邦克山战役一样。”21.下列作品,在整体场景勾勒中突出中心画面的有_(分数:1.00)A.哭小弟B.蚂蚁大战 C.断魂枪D.哦,香雪 E.苦恼解析:解析 蚂蚁大战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
21、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哦,香雪在火车进站的全景素描中,重彩濡染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的新奇情节,中心画面鲜明突出,整体构思颇具匠心。22.蚂蚁大战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有_(分数:1.00)A.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 B.构成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 C.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 D.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E.善用夸张的手法解析:解析 蚂蚁大战在写作特点上,首先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其次,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同时,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
22、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23.下列作品,观察细致、体悟深刻的有_(分数:1.00)A.爱尔克的灯光B.我与地坛 C.纪念傅雷D.都江堰E.蚂蚁大战 解析:解析 我与地坛观察细致、体悟深刻的特色表现在:作者作为一个游者,对地坛的景物落日余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的观察和体味,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对园中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秋风中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的观察和体味,悟出了人生的哲理。蚂蚁大战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联想丰富,议论精彩。24.下列对诗经内容叙述正确的有_(分数:1.00)A.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 B.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C.广泛
23、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矛盾 D.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尚 E.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 解析:解析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矛盾、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25.诗经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有_(分数:1.00)A.以四言为主 B.多用比兴 C.以五言为主D.讲究节奏和韵律 E.重章叠句 解析:解析 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26.蒹葭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_(分数:1.00)A.真诚向往 B.执著追求 C.绝望情绪D.疑虑心理E.追寻不得的惆怅
24、解析:解析 “伊人”指意中人,全诗流溢着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27.下列诗作,整体借象征抒情的有_(分数:1.00)A.诗经蒹葭 B.杜牧早雁 C.闻一多一句话 D.戴望舒雨巷 E.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解析:解析 蒹葭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整体象征。早雁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一句话大量运用隐喻象征手法、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过多组象征意象的组合,表达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28.蒹葭一诗的语言特色是_(分数:1.00)A.意境朦胧 B.朴实简练C.生动洗练D.含蕴不尽 E.清新秀美解析
25、:解析 蒹葭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29.蒹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_(分数:1.00)A.借景起兴,整体象征 B.意境朦胧,含蕴难尽 C.观察细致,描写细腻D.善于拟人,形象生动E.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解析:解析 蒹葭分三章,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整体象征。主要特点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30.下列蒹葭诗句中,属于借事抒情的有_(分数:1.00)A.白露为霜B.溯洄从之 C.自露未晞D.溯游从之 E.白露未已解析:解析 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
26、如蒹葭中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选项 A、C、E 属于借景抒情。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22.00)3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坻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坻:水中小洲,小岛。32.宛在水中 沚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沚:水中的沙滩。33.蒹葭 凄凄 ,白露未 晞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34.自露 为 霜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为:凝结成。35.溯洄 从之,道阻且 右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溯洄:逆流而上。右:迂回曲折。36.所谓伊人 ,在水 一方 (分数
27、:2.00)_正确答案:()解析:所谓:所念。伊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一方:那一边。37.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蒹葭:芦获,芦苇。采采:茂盛的样子。38.道阻且 跻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跻: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39.在水之 涘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涘:水边。四、简析题(总题数:4,分数:48.00)阅读蚂蚁大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如看到他们各自的军乐队,在各方突起的木片上排成方阵,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将士,并激励起那些奄奄一息的光荣斗士,我不会感到诧异
28、。我自己是热血沸腾,仿佛它们是人。(分数:12.00)(1).这里说“如看到”是什么意思?(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从“如看到”可知,这段描写是作者的联想,并非真实。(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联想是由作者看到红黑三武士生死对决的情景所激发出来的,作者有意让人们联想到人类战争的情景。(3).这里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热血沸腾”,似乎是为斗士的英勇无畏而激奋,实际上是对人类战争的惊愕、激愤,特别是对战争狂热精神的揭露和嘲讽。阅读蚂蚁大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
29、中,一对武士相互死死抱住对方,现在正是烈日当空,它们准备血拼到底,或魂归天国。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尽管双方在战场上翻来滚去,但红色斗士却一刻不停地噬住对手的一根触须的根部,另一根触须已被咬断,而胖大的黑色斗士,举起对手撞来撞去。我凑近观战,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双方都不让分毫,显然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分数:12.00)(1).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特点。(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场面描写中典型局部的生动描述,特点是以点带面,使读者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2).文中
30、描写蚂蚁主要采取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比拟(或:拟人);用写人的口吻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使蚂蚁的形象鲜活生动。(3).指出文中运用比喻的句子。(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中”;“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阅读蒹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分数:12.00)(1).这段话点明思念原因的是哪两句话?(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正是伊人在河的那一边,诗人只得
31、隔河企望,深切思念。(2).作者思念之后,又采取了哪两种措施?结果如何?(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思念之后就“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但是仍不可以接近。(3).这段话中的“之”代指谁?(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之”代指作者所思念的“伊人”。阅读蒹葭一诗并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浊。(分数:12.00)(1).蒹葭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2).第一段话开头前两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叫什么?(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叫做“比兴”的艺术手法,也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3).诗中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对美好爱情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失落情绪和惆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