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3086       资源大小:7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及答案解析.doc

    1、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王昌龄的出塞(其一)是一首_(分数:1.00)A.送别诗B.田园诗C.边塞诗D.爱情诗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_(分数:1.00)A.谏逐客书B.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D.季氏将伐颛臾3.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_(分数:1.00)A.诸宫调B.套数C.杂剧D.散曲4.下列天净沙秋思的曲句中,能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_(分数:1.00)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5.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_(分数:1.00)A.惟陈言之务去B.

    2、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C.文以明道D.取于心而注于手6.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_(分数:1.00)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亡姐D.大门内微弱的灯光7.下列作品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_(分数:1.00)A.华盖集B.南腔北调集C.呐喊D.野草8.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所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_(分数:1.00)A.比喻B.象征C.夸张D.用典9.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_(分数:1.00)A.叙事诗B.抒情诗C.讽喻诗D.归隐诗10.成语“狡兔三窟”出自_(分数:1.00)A.秋水B.郑伯克段于鄢C.冯谖客孟尝君D.李将军列传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这一句诗出自_(分数:1.00)A.归园田居B.饮酒(其五)C.归去来兮辞D.山居秋暝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_(分数:1.00)A.左传B.史记C.国语D.战国策13.在故都的秋中,写北京秋天的“深味”,用的是_(分数:1.00)A.议论笔调B.倒叙方式C.象征手法D.描写方法14.世说新语是一部_小说集。(分数:1.00)A.讽刺B.志怪C.笔记D.传奇15.“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分数:1.00)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16.从说明的对象划分,菊花属于_(分数:1.00)A.抽象事理说明文B.实体事物说明文C.科学小品D.实用说明文17.我们肚子

    4、里的食客展开说明的顺序是_(分数:1.00)A.逻辑顺序B.前后顺序C.时间顺序D.空间顺序18.穆旦属于现代文学史上的_(分数:1.00)A.新月诗派B.象征诗派C.意识流派D.九叶诗派1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一句是_(分数:1.00)A.借描写抒情B.借议论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传说抒情20.下列作品中属于欧亨利创作的是_(分数:1.00)A.小公务员之死B.羊脂球C.警察与赞美诗D.最后一课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总题数:10,分数:10.00)21.男有 分 ,女有归。 (分数:1.00)_2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 矣。 (分数:1.00)_23.明辨之, 笃

    5、 行之。 (分数:1.00)_24.都城过百 雉 。 (分数:1.00)_25.有何长言, 周遮 乃尔。 (分数:1.00)_26.举 地千里,至今治强。 (分数:1.00)_27.更能 消 、几番风雨。 (分数:1.00)_28.越陌度阡,枉用相 存 。 (分数:1.00)_29.然竟日未尝有 戚容 。 (分数:1.00)_30.像我一样地/默默 彳亍 着。 (分数:1.00)_三、阅读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

    6、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7、,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分数:6.00)(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分数:2.00)_(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2.00)_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

    8、堪 (分数:6.00)(1).“休说鲈鱼堪 (分数:3.00)_(2).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分数:3.00)_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 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

    9、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

    10、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

    11、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

    12、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分数:6.00)(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数:2.00)_(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分数:2.00)_(3).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分数:2.00)_形形色色的菌客菌主菌亲菌友,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

    13、背,有的圆脸儿涂脂擦粉,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留个辫子,有的满面胡须,或摇摇摆摆,或一步一跳,或匍匐而入,或昂然直入。有从前门,有从后门。“从前门而入者,多留在切菜间,偷吃菜根肉余齿垢皮屑。然而常为自来水所冲洗,立脚不定。不然,若任其吃得过火,连墙壁、地板、刀柄都要吃,于是乎人就有口肿、舌烂、牙痛之病了。(高士其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分数:6.00)(1).这两段文字从哪些方面描绘了细菌?(分数:2.00)_(2).这两段文字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取得了什么效果?(分数:2.00)_(3).第一段文字在语言句式方面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

    14、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王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

    15、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

    16、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尽管瓷器已

    17、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笑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

    18、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池莉瓷器的意味)(分数:6.00)(1).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义?(分数:2.00)_(2).阅读文章第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过程。(分数:2.00)_(3).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分数:2.00)_四、写作题(总题数:2,分数:40.00)31.应用文写作 根据下列内容,写一份请示。 你是学校的负责人,该校的 2号教学楼和图书馆等设施因十分

    19、陈旧,急需维修。请你以该校的名义向市教委写一份关于增加房屋维修费的请示。 要求:(1)格式正确; (2)内容清楚明确,用语规范,合乎文体特点; (3)不超过 200字。 (分数:10.00)_32.作文 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此现象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一个民间组织,拍拍脑袋,收点支票,就敢给大学排名了?还有网友称,学校好不好主要看师资,认为排行榜对大学排名的依据不科学。有网友理性地指出,名不是排出来的,老百姓心里自然有杆秤,虚虚假假的,越排矛盾越多。那么,你对类似的大学排行榜是如何看的呢? 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每年也推出大学排行榜,因其团队牵头人名叫武书连,也被称为“

    20、武书连版”大学排行榜。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请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字数不少于 500字。 (分数:30.00)_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王昌龄的出塞(其一)是一首_(分数:1.00)A.送别诗B.田园诗C.边塞诗 D.爱情诗解析: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_(分数:1.00)A.谏逐客书B.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D.季氏将伐颛臾 解析:3.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_(分数:1.00)A.诸宫调B.套数C.

    21、杂剧 D.散曲解析:4.下列天净沙秋思的曲句中,能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_(分数:1.00)A.断肠人在天涯 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解析:5.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_(分数:1.00)A.惟陈言之务去B.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C.文以明道 D.取于心而注于手解析:6.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_(分数:1.00)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 C.亡姐D.大门内微弱的灯光解析:7.下列作品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_(分数:1.00)A.华盖集B.南腔北调集C.呐喊 D.野草解析:8.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所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_(分数:1.0

    22、0)A.比喻B.象征C.夸张D.用典 解析:9.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_(分数:1.00)A.叙事诗 B.抒情诗C.讽喻诗D.归隐诗解析:10.成语“狡兔三窟”出自_(分数:1.00)A.秋水B.郑伯克段于鄢C.冯谖客孟尝君 D.李将军列传解析: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_(分数:1.00)A.归园田居B.饮酒(其五) C.归去来兮辞D.山居秋暝解析: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_(分数:1.00)A.左传 B.史记C.国语D.战国策解析:13.在故都的秋中,写北京秋天的“深味”,用的是_(分数:1.00)A.议论笔调 B.倒叙方式C.象征手法D.描写方法解析:14.世说新语是一

    23、部_小说集。(分数:1.00)A.讽刺B.志怪C.笔记 D.传奇解析:15.“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分数:1.00)A.比喻B.夸张 C.拟人D.排比解析:16.从说明的对象划分,菊花属于_(分数:1.00)A.抽象事理说明文B.实体事物说明文 C.科学小品D.实用说明文解析:17.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展开说明的顺序是_(分数:1.00)A.逻辑顺序B.前后顺序C.时间顺序D.空间顺序 解析:18.穆旦属于现代文学史上的_(分数:1.00)A.新月诗派B.象征诗派C.意识流派D.九叶诗派 解析:1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一句是_(分数:1.00)A.借

    24、描写抒情B.借议论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传说抒情 解析:20.下列作品中属于欧亨利创作的是_(分数:1.00)A.小公务员之死B.羊脂球C.警察与赞美诗 D.最后一课解析: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总题数:10,分数:10.00)21.男有 分 ,女有归。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分:职分。2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 矣。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殆:危险。23.明辨之, 笃 行之。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笃:忠实地。24.都城过百 雉 。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雉:度量单位。25.有何长言, 周遮 乃尔。 (分数:1.0

    25、0)_正确答案:()解析:周遮:啰唆,唠叨。26.举 地千里,至今治强。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举:攻取。27.更能 消 、几番风雨。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消:经受。28.越陌度阡,枉用相 存 。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存:访问,问候。29.然竟日未尝有 戚容 。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戚容:悲伤的样子。30.像我一样地/默默 彳亍 着。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彳亍:慢慢行走的样子。三、阅读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

    26、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27、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分数:6.00)(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发展生产,保障生活,实行道德教化,推行仁政。(2).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指出梁惠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疾苦,和邻国之政没有实

    28、质区别,因此未能吸引老百姓归附。比喻未施仁政的害处。(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统治者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 (分数:6.00)(1).“休说鲈鱼堪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表明自己不愿学张翰(季鹰)于国事不顾、弃官归隐;二是表明家乡已被金兵侵占,有家难归。(2).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分数:3.00)_正确答案:

    29、()解析:叹息自己年华虚度,英雄衰老。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 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30、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

    31、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

    32、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

    33、充实和心灵的宁静。(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分数:6.00)(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

    34、);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立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3).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形形色色的菌客菌主菌亲菌友,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背,有的圆脸儿涂脂擦粉,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留个辫子,有的满面胡须,或摇摇摆摆,或一步一跳,或匍匐而入,或昂然直入。有从前门,有从后门。“从前门而入者,多留在切菜间,偷吃菜根肉余齿垢皮屑。然而常为自来水所冲洗,立脚不定。不然,若任其吃得过火,连墙壁、地板、刀柄都要吃,于是乎人就有口肿、舌烂、牙痛之病了。(高士其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分数:6.00)(1).这两段文字从哪些方面描绘了细菌?(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从形象和动作两个方面。(2).这两段文字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取得了什么效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拟人。生动、形象、风趣。(3).第一段文字在语言句式方面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