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1903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4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44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说线索是 ( )(分数:2.00)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B.民何以才能够加多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3.“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A.排比B.层递C.比拟D.借代4.作者认为将“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

    2、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的效果 ( )(分数:2.00)A.不好B.无所谓C.很好D.一般般5.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分数:2.00)A.罗素B.爱因斯坦C.胡适D.裴多菲6.下列作品,描述悲剧英雄形象的是 ( )(分数:2.00)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 )(分数:2.00)A.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B.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C.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D.招兵买马穿胡服练骑射8.马伶传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

    3、描写D.心理描写9.在秋夜中,作者认为小得可爱、可怜的形象是 ( )(分数:2.00)A.天空B.枣树C.小青虫D.小粉红花10.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 ( )(分数:2.00)A.不以为然B.鸦雀无声C.干柴烈火D.同归于尽11.散文都江堰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 )(分数:2.00)A.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B.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C.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D.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12.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分数:2.00)A.借景抒情B.借象征抒情C.直抒胸臆D.借比喻抒情13.陌上桑中,那位居心叵测的太守对罗敷不怀好意,罗敷斥退他的方式是 ( )(分数:2

    4、.00)A.“怒斥”B.“夸父”C.“夸夫”D.“退避”14.秋兴八首(其一)中最能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分数:2.00)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问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5.“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中的“仙掌”代指( )(分数:2.00)A.洛阳B.金陵C.仙人的手掌D.长安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直接抒发了羁旅之苦、思乡之切的词句是 ( )(分数:2.00)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1

    5、7.声声慢中,词人自喻的事物是 ( )(分数:2.00)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18.闻一多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 )(分数:2.00)A.广大民众B.革命情绪C.革命运动D.革命声威19.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水旱灾害频繁发生B.历史中国负重蜗行C.传统农具效率低下D.旧式农业停滞不前20.红楼梦的叙事中心线索是 ( )(分数:2.00)A.贾、林的爱情B.贾、薛的爱情C.四大家族的衰落D.通灵玉21.金鲤鱼的百裥裙叙事的中心线索是 ( )(分数:2.00)A.珊珊发现百裥裙B.百裥裙一次未穿成C.金鲤鱼一

    6、生遭遇D.儿子的出走与反抗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下列文章,用对话形式展开的有 ( )(分数:2.00)A.前赤壁赋B.容忍与自由C.秋水D.寡人之于国也E.五代史伶官传序24.下列作品,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 ( )(分数:2.00)A.容忍与自由B.我的世界观C.都江堰D.蚂蚁大战E.香市2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中,国人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是 ( )(分数:2.00)A.“胡服”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服装B.“骑射”不同于传统

    7、的兵车布阵C.“胡服骑射”与士大夫“夷夏有别”的观念相冲突D.国人认为赵武灵王违背祖制E.对国人利益有损害26.下列作品,在整体构思上以小见大的有 ( )(分数:2.00)A.苦恼B.香市C.金鲤鱼的百裥裙D.马伶传E.秋水27.宝黛吵架所体现的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点有 ( )(分数:2.00)A.爱得越深,争吵越多B.假情试探,言不由衷C.旁敲侧击,节外生枝D.求近之心,反成疏远E.吵架之后,多有后悔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8.词语解释题。(分数:2.00)_29.涂 有饿莩而不知发(分数:2.00)_30.以 期 学有心得,能裨实用(分数:2.00)_31.

    8、使人 属 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分数:2.00)_32.项王军 壁 垓下(分数:2.00)_33.矢 著 其上砖半箭(分数:2.00)_34.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 不服(分数:2.00)_35.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 征 金陵之贵客文人(分数:2.00)_36.或大呼 命酒(分数:2.00)_37.上 穷 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分数:2.00)_38.此愿有何难 遂(分数:2.00)_四、简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9.简析题。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分数:2.00)_40.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

    9、,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A概括这段话的论点。 B作者用孔子的两个比喻来说明什么?用孟子的比喻来说明什么? C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分数:2.00)_41.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日:“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A这段话中决定推行胡服骑射的人是谁? B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42.

    10、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A傅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B写傅雷妻子的同归于尽,对刻画傅雷的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方法? C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写出其比喻意义。(分数:2.00)_43.阅读早雁,回答问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

    11、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A概括四联大意。 B诗中点明时间的是哪一个词?这个词具体指什么时间? C“云外惊飞四散哀”这一句比喻了什么?(分数:2.00)_4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A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B这段话中的“东方的大梦”指什么? C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分数:2.00)_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44

    12、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说线索是 ( )(分数:2.00)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B.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解析:解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 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13、。答案为 B。3.“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A.排比B.层递 C.比拟D.借代解析:解析:排比法是指利用二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屡递法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写法;比拟法是指借助适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概念,既便于人们领会,又易懂易记;借代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题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层递。

    14、答案为 B。4.作者认为将“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的效果 ( )(分数:2.00)A.不好 B.无所谓C.很好D.一般般解析:解析:“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答案为 A。5.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分数:2.00)A.罗素 B.爱因斯坦C.胡适D.裴多菲解析:解析: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20 年曾来中国讲学。1938194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答案为 A。6.下列作品,描述悲

    15、剧英雄形象的是 ( )(分数:2.00)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解析:解析:垓下之围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答案为B。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 )(分数:2.00)A.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B.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C.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 D.招兵买马穿胡服练骑射解析:解析:赵武灵王欲“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时,“国人皆不欲”,群臣均反对。面对这种情况,赵武灵王没有退缩,而是坚持改革。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一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二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公子成作为突破口;三是亲自登门做

    16、说服工作;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于是取得了成功。文中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答案为 C。8.马伶传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解析:解析:行为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行为描写可以解释、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易衣遁矣”是通过正面行为描述,来表现马伶耻为人下的倔强性格。答案为 B。9.在秋夜中,作者认为小得可爱、可怜的形象是 ( )(分数:2.00)A.天空B.枣树C.小青虫 D.小粉红花解析:解析:文章最后的小青虫的形象,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

    17、出生命。答案为 C。10.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 ( )(分数:2.00)A.不以为然B.鸦雀无声C.干柴烈火 D.同归于尽解析:解析:“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答案为 C。11.散文都江堰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 )(分数:2.00)A.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 B.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C.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D.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解析:解析:都江堰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答案为 A。12.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分数:

    18、2.00)A.借景抒情B.借象征抒情 C.直抒胸臆D.借比喻抒情解析:解析:蒹葭主要抒情方法是借象征抒情。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忽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答案为 B。13.陌上桑中,那位居心叵测的太守对罗敷不怀好意,罗敷斥退他的方式是 ( )(分数:2.00)A.“怒斥”B.“

    19、夸父”C.“夸夫” D.“退避”解析:解析:“夸夫”情节中的那位“夫婿”,实为女主人公凭借机智和口才想象、编造出来的。她是用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吓退眼前那个居心叵测的太守。答案为 C。14.秋兴八首(其一)中最能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分数:2.00)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问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解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移情于景,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展开联想,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彰显乡思之深长、浓烈;“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融情入景,写枫叶凋零

    20、、秋气萧森,引起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烘染心情之落寞惆怅、阴沉苍凉。答案为C。15.“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中的“仙掌”代指( )(分数:2.00)A.洛阳B.金陵C.仙人的手掌D.长安 解析:解析:“仙掌”原指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内所建掌托“承露盘”的铜铸仙人。这里指代长安。答案为 D。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直接抒发了羁旅之苦、思乡之切的词句是 ( )(分数:2.00)A.

    2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解析:解析:“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直接抒发了羁旅之苦、思乡之切。答案为 D。17.声声慢中,词人自喻的事物是 ( )(分数:2.00)A.晚风B.过雁C.黄花 D.梧桐解析:解析:李清照通过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答案为 C。18.闻一多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 )(分数:2.00)A.广大民众B.革命情绪C.革命运动D.革命声威 解析:解析:“青天霹雳”隐喻革命声威;“火山

    22、”隐喻广大民众;“能点得着火”隐喻革命情绪;“火”隐喻革命运动。答案为 D。19.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水旱灾害频繁发生B.历史中国负重蜗行 C.传统农具效率低下D.旧式农业停滞不前解析:解析:“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所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答案为 B。20.红楼梦的叙事中心线索是 ( )(分数:2.00)A.贾、林的爱情 B.贾、薛的爱情C.四大家族的衰落D.通灵玉解析:解析:红楼梦以贾宝

    23、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巾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答案为 A。21.金鲤鱼的百裥裙叙事的中心线索是 ( )(分数:2.00)A.珊珊发现百裥裙B.百裥裙一次未穿成 C.金鲤鱼一生遭遇D.儿子的出走与反抗解析:解析:金鲤鱼的百裥裙以百裥裙为叙述的中心线索:一开头就是特写式的详尽描写,继而以“谜语”增加悬念,再次突出百裥裙如何成为金鲤鱼的“笑话”,最后写出百裥裙令人意外的“真相”一件未完工、未穿过的衣裙。答案为 B。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

    24、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3.下列文章,用对话形式展开的有 ( )(分数:2.00)A.前赤壁赋 B.容忍与自由C.秋水 D.寡人之于国也 E.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解析:B 项与 E 项文中无对话,A、C、D 三项文中均有对话。答案为 ACD。24.下列作品,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 ( )(分数:2.00)A.容忍与自由 B.我的世界观 C.都江堰 D.蚂蚁大战 E.香市解析:解析:A 项讲述的“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观点在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B 项提倡的“为别人活着”的精神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C 项赞扬了李冰父子

    25、的从政精神,充满了现代人文理念;D 项则从小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答案为 ABCD。2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中,国人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是 ( )(分数:2.00)A.“胡服”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服装 B.“骑射”不同于传统的兵车布阵 C.“胡服骑射”与士大夫“夷夏有别”的观念相冲突 D.国人认为赵武灵王违背祖制 E.对国人利益有损害解析:解析:国人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是:一、“胡服”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长袍大褂、宽领肥腰的汉族服装,比较轻便利索,适宜于骑马作战;二、“骑射”也不同于兵车布阵,驰骋沙场,灵活机动,利于克敌制胜。三、“胡服 骑射”与中原民情风习、战争模式相悖,与士大夫“夷夏有别”的

    26、观念冲突。四、国人认为赵武灵王违背祖制。答案为 ABCD。26.下列作品,在整体构思上以小见大的有 ( )(分数:2.00)A.苦恼 B.香市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马伶传E.秋水解析:解析:以小见大是指以“特定”的视角,“独到”的角度,展现作者集中而又深刻的见解。A 项以一个车夫的遭遇写人与人之间的冷漠;B 项以“香市”兴衰写中国农村经济的凋敝;C 项是以百裥裙事件写金鲤鱼凄惨一生。答案为 ABC。27.宝黛吵架所体现的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点有 ( )(分数:2.00)A.爱得越深,争吵越多 B.假情试探,言不由衷 C.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D.求近之心,反成疏远 E.吵架之后,多有后

    27、悔 解析:解析:宝黛吵架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 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具体有:爱到极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 吵愈多愈烈;假意试探,言不由衷;旁敲侧击,节外生枝;求近之心,反成 疏远;吵架之后,多有后悔等。答案为 ABCDE。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8.词语解释题。(分数:2.00)_解析:29.涂 有饿莩而不知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涂:通“途”,路。)解析:30.以 期 学有心得,能裨实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期:希望。)解析:31.使人 属 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8、:属:同“嘱”,嚼托,请求。)解析:32.项王军 壁 垓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壁:营垒;此处用作动词,在扎营。)解析:33.矢 著 其上砖半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著:附着。)解析:34.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 不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服:不穿胡服。)解析:35.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 征 金陵之贵客文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征:招请。)解析:36.或大呼 命酒(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命酒:叫人拿酒来。)解析:37.上 穷 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穷

    29、:穷尽,找遍。)解析:38.此愿有何难 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遂:如愿。)解析:四、简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9.简析题。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分数:2.00)_解析:40.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A概括这段话的论点。 B作者用孔子的两个比喻来说明什么?用孟子的比喻来说明什么? C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者,才能

    30、取得事业的成功。 B用孔子的两个比喻来说明:干什么事情,都要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否则就不能成功。用孟子的比喻来说明:只有坚持到底,毅力至强,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C功亏一篑。)解析:41.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日:“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A这段话中决定推行胡服骑射的人是谁? B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次定推行胡服骑

    31、射的人是赵武灵王。 B“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让老百姓改穿便于作战的“胡服”,教老百姓骑马射箭,加强军事力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边防,扩张领土,使赵国强大。 C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解析:42.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A傅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B写傅雷妻子的同归于尽,对刻画傅雷的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

    32、方法? C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写出其比喻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B侧面烘托。 C用干柴烈火比喻傅雷的性格刚直、易怒、宁死不屈。)解析:43.阅读早雁,回答问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A概括四联大意。 B诗中点明时间的是哪一个词?这个词具体指什么时间? C“云外惊飞四散哀”这一句比喻了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首联:写边乱给人民带来流散灾难;颔联:写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颈联:写敌人猖狂,百姓有家难回;尾联:

    33、写作者无可奈何的宽慰。 B第一句中的“秋半”一词;指事情发生在秋季第二个月,农历八月。 C“云外惊飞四散哀”这一句借大雁受到惊吓四散飞去,比喻百姓遭到侵扰而四处逃难。)解析:4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A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B这段话中的“东方的大梦”指什么? C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老舍的断魂枪。 B天下之大,唯我独尊,闭关自守,狂妄自大。 C将留恋毫无用处的断魂枪的行为和心态,放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背景下透视,更加深刻地揭示传统文化中的保守痼疾,以唤醒国人。)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