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学习习惯的内容不包括 ( )(分数:2.00)A.是否有学习的目的B.能否严格执行计划C.能否集中注意力D.对考试的态度2.下列不属于预习的作用主要表现的是 ( )(分数:2.00)A.调节学习情绪B.提高听课效率C.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更好地做课堂笔记3.复习的形式没有 ( )(分数:2.00)A.期末复习B.课堂复习C.准备复习D.单元复习4.常用的复习方法没有 ( )(分数:2.00)A.尝试回忆法B.比较法C.要点法D.梳理
2、法5.让中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原因没有 ( )(分数:2.00)A.缺乏自我约束力B.心理调节能力C.没有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D.身心过度疲劳6.六七岁的儿童认为 ( )(分数:2.00)A.一起玩的伙伴就是朋友B.互相同情和帮助是朋友的重要特征C.利益是交友的基础D.朋友间的友谊必须稳定7.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调节因素是 ( )(分数:2.00)A.认知B.行为C.情感D.言语8.人际交往的基本功能是 ( )(分数:2.00)A.对群体有协调功能B.促进身心健康C.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D.信息交流功能9.下列不属于培养师生交往关系的是 ( )(分数:2.00)A.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B.端正态度C.
3、要真正理解信任老师D.培养尊师的真挚感情10.下面不是克服异性交往紧张的方法的是 ( )(分数:2.00)A.端正认识B.端正态度C.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D.系统脱敏法11.一个健康的女孩子的初潮年龄大约在 ( )(分数:2.00)A.1012 岁B.1819 岁C.1315 岁D.1718 岁12.“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这句话体现人际交往的功能中的 ( )(分数:2.00)A.对群体有协调功能B.促进身心健康C.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D.信息交流功能13.神经症的别称没有 ( )(分数:2.00)A.精神神经症B.心
4、理症C.神经官能症D.神经病14.神经症不包括 ( )(分数:2.00)A.焦虑症B.精神病C.恐怖症D.癔病15.导致神经症的心理因素没有 ( )(分数:2.00)A.人际关系不和B.自我调控不当C.暗示或自我暗示D.急性精神刺激16.预防神经症的产生方法有 ( )(分数:2.00)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B.学会自我调控情绪C.对自己的期望不宜过高D.暗示或自我暗示17.不能正视别人的视线,否则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致使谈话无法集中精力去完成。这种症状是 ( )(分数:2.00)A.焦虑症B.神经症C.恐怖症D.癔病18.下列不是强迫症的临床表现的是 ( )(分数:2.00)A.语言B.意
5、向C.情绪D.思维19.认为自身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坚信某种异物侵入身体,病人终日为之忧虑、恐惧,然而最终常是医药无效,属于这类症状的是 ( )(分数:2.00)A.强迫症B.焦虑症C.疑病症D.抑郁症20.学校恐怖症的三个发病高峰年龄没有 ( )(分数:2.00)A.11 岁B.57 岁C.14 岁D.8 岁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心理学关于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实践,其主要的理论模式有( )(分数:2.00)A.精神分析B.人格魅力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E.认知22.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的角色扮演法有 ( )(分数:2.00)A.相声表演B
6、.哑剧表演C.双簧表演D.小品表演E.角色互换23.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 ( )(分数:2.00)A.敏锐的观察力(即感知能力)B.较高的记忆力C.稳定的注意力D.丰富的想象力E.严密灵活的思维能力24.情感主要包括 ( )(分数:2.00)A.美感B.理智感C.理念感D.理想感E.道德感25.小学生群体形成时期包括 ( )(分数:2.00)A.依赖形成B.独立期C.水平分化期D.集团合并期E.团结期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个体在社会中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7.发展性辅导的辅导对象是 1,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
7、质尚待完善。(分数:2.00)填空项 1:_28. 1 是心理评估过程的开端,它决定着评估的行为导向和效果。(分数:2.00)填空项 1:_29.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 1 和潜意识。(分数:2.00)填空项 1:_30.小学生年级越高, 1 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记忆所占的比例就越小。(分数:2.00)填空项 1:_31. 1,这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归宿,也是学校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2.00)填空项 1:_32.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取个体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与 1 的动态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33.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
8、点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和 1 等。(分数:2.00)填空项 1:_35.神经症有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也有的人称为“ 1”“精神神经症”或“心理症”。(分数:2.00)填空项 1:_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体质_37.结构观察(分数:2.00)_阐释_五、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9.简述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思考方向。(分数:2.00)_40.简述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分数:2.00)_41.简述学习方法不当的辅导要点。(分数:2.00)_42.简述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分
9、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3.试述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分数:2.00)_44.试述神经衰弱的症状及辅导要点。(分数:2.00)_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10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学习习惯的内容不包括 ( )(分数:2.00)A.是否有学习的目的 B.能否严格执行计划C.能否集中注意力D.对考试的态度解析:解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其内容包括是否有学习的计划,能否严格执行计划,能否集中注意力,对考试的态度,学习的稳定性等。2.下列不属于预习
10、的作用主要表现的是 ( )(分数:2.00)A.调节学习情绪 B.提高听课效率C.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更好地做课堂笔记解析:解析:预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听课效率、更好地做课堂笔记、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3.复习的形式没有 ( )(分数:2.00)A.期末复习B.课堂复习C.准备复习 D.单元复习解析:解析: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学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4.常用的复习方法没有 ( )(分数:2.00)A.尝试回忆法B.比较法C.要点法D.梳理法 解析:解析:常用的复习方法有尝试回忆法、要点法、比较法、概括法。5.让中学生注意力
11、无法集中的原因没有 ( )(分数:2.00)A.缺乏自我约束力B.心理调节能力 C.没有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D.身心过度疲劳解析:解析:经过调查,中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原因有:缺乏自我约束力;没有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难以排除外界的干扰;身心过度疲劳,自己又难以安排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以至整天疲于奔命,导致注意力下降。6.六七岁的儿童认为 ( )(分数:2.00)A.一起玩的伙伴就是朋友 B.互相同情和帮助是朋友的重要特征C.利益是交友的基础D.朋友间的友谊必须稳定解析:解析: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六七岁的儿童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的伙伴,
12、911 岁的儿童强调相互同情和帮助是朋友的重要特征,同伴友谊呈现趋上性的特点。7.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调节因素是 ( )(分数:2.00)A.认知B.行为C.情感 D.言语解析:解析: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体。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情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8.人际交往的基本功能是 ( )(分数:2.00)A.对群体有协调功能B.促进身心健康C.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D.信息交流功能 解析:解析:信息交流功能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能。人们在共同的交往中,彼此交流思想、知识、经验、情感等,这一切都是信息,人际交往就是一个不断输入信息和接受信
13、息的过程。9.下列不属于培养师生交往关系的是 ( )(分数:2.00)A.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B.端正态度 C.要真正理解信任老师D.培养尊师的真挚感情解析:解析:师生交往困难的辅导要点:要真正理解信任老师、培养尊师的真挚感情、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10.下面不是克服异性交往紧张的方法的是 ( )(分数:2.00)A.端正认识B.端正态度C.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 D.系统脱敏法解析:解析:克服异性交往紧张的方法:端正认识、端正态度、讲究方式、自我暗示、系统脱敏法、完成行为作业。11.一个健康的女孩子的初潮年龄大约在 ( )(分数:2.00)A.1012 岁B.1819 岁C.1315 岁 D.171
14、8 岁解析:解析:一个健康的女孩子的初潮年龄大约在 13 一 15 岁之间,早的在 10 一 12 岁之间,晚的在十七八岁之间。这主要与种族、地理环境、气候、营养以及社会状况有关。12.“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这句话体现人际交往的功能中的 ( )(分数:2.00)A.对群体有协调功能B.促进身心健康 C.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D.信息交流功能解析:解析:“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一个人如果缺少人际交往或人际交往紧张,会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心理失
15、调,甚至危害身体。13.神经症的别称没有 ( )(分数:2.00)A.精神神经症B.心理症C.神经官能症D.神经病 解析:解析:神经症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包括焦虑症、恐怖症、癔病和神经衰弱等。也有的人称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或“心理症”。14.神经症不包括 ( )(分数:2.00)A.焦虑症B.精神病 C.恐怖症D.癔病解析:解析:神经症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包括焦虑症、恐怖症、癔病和神经衰弱等。也有的人称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或“心理症”。15.导致神经症的心理因素没有 ( )(分数:2
16、.00)A.人际关系不和B.自我调控不当 C.暗示或自我暗示D.急性精神刺激解析:解析:导致神经症的心理因素有:急性精神刺激;工作、生活、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不和;暗示或自我暗示。16.预防神经症的产生方法有 ( )(分数:2.00)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B.学会自我调控情绪C.对自己的期望不宜过高D.暗示或自我暗示 解析:解析:预防神经症产生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对自己的期望不宜过高; (3)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4)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17.不能正视别人的视线,否则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致使谈话无法集中精力去完成。这种症状是 ( )(分数:2.00)A.焦虑
17、症B.神经症C.恐怖症 D.癔病解析:解析:社交恐怖表现为:患者对自己在公共场合出现情绪紧张、脸红等症状感到焦虑;不能正视别人的视线,否则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致使谈话无法集中精力去完成,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并且对此惶恐不安等。18.下列不是强迫症的临床表现的是 ( )(分数:2.00)A.语言 B.意向C.情绪D.思维解析:解析: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在思维、情绪、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强迫症状。19.认为自身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坚信某种异物侵入身体,病人终日为之忧虑、恐惧,然而最终常是医药无效,属于这类症状的是 ( )(分数:2.00)A.强迫症B.焦虑症C.疑病症 D.抑郁症解析
18、:解析:疑病症的症状表现为:对自身健康毫无根据的先占观念,叙述身体的某部有特殊的不适感、疼痛或异常感觉;认为自身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坚信某种异物侵入身体,病人终日为之忧虑、恐惧,四处觅医,然而最终常是医药无效。20.学校恐怖症的三个发病高峰年龄没有 ( )(分数:2.00)A.11 岁B.57 岁C.14 岁D.8 岁 解析:解析:学校恐怖症多见于 614 岁的小学生,有三个发病高峰年龄,即 57 岁,11 岁和 14 岁。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心理学关于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实践,其主要的理论模式有( )(分数:2.00)A.精神分析 B.人
19、格魅力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E.认知 解析:解析: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心理学关于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实践,基本上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题展开的,其主要的理论模式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等,并由此衍生出 300 余种具体的方法与辅导策略。22.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的角色扮演法有 ( )(分数:2.00)A.相声表演 B.哑剧表演C.双簧表演D.小品表演 E.角色互换解析:解析: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 (1)相声表演,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 (3)角色互换
20、,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训练。23.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 ( )(分数:2.00)A.敏锐的观察力(即感知能力) B.较高的记忆力 C.稳定的注意力 D.丰富的想象力 E.严密灵活的思维能力 解析:解析: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主要是指他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及注意等方面的发展特征。一个认知能力高度发展的人,常常具有这样的特点:敏锐的观察力(即感知能力)、较高的记忆力、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严密灵活的思维能力。24.情感主要包括
21、( )(分数:2.00)A.美感 B.理智感 C.理念感D.理想感E.道德感 解析:解析: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是情绪的概括化、稳定化的表现,较情绪稳定和深刻,往往都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25.小学生群体形成时期包括 ( )(分数:2.00)A.依赖形成B.独立期 C.水平分化期 D.集团合并期 E.团结期解析:解析:小学生的群体形成有五个时期:独立期、水平分化期、垂直分化期、部分集团形成期、集团合并期。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个体在社会中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际关系)解析:解析:人际关
22、系是个体在社会中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劳动实践。27.发展性辅导的辅导对象是 1,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解析:解析:发展性辅导的辅导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28. 1 是心理评估过程的开端,它决定着评估的行为导向和效果。(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确定评估目标)解析:解析:确定评估目标是心理评估过程的开端,它决定着评估的行为导向和效果
23、。29.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 1 和潜意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前意识)解析:解析: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30.小学生年级越高, 1 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记忆所占的比例就越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义记忆)解析:解析:小学生年级越高,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记忆所占的比例就越小;随着年龄长大,小学生的记忆方法便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31. 1,这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归宿,也是学校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
24、:正确答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解析:解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这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归宿,也是学校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辅导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一。32.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取个体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与 1 的动态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反馈调节)解析:解析: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取个体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反馈调节的动态过程。33.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开始建立友谊关系)解析:解析: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儿童对友谊的
25、认识是逐渐发展的。34.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和 1 等。(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偏执性精神病)解析:解析:精神病表现是“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中小学生如常见的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和偏执性精神病等。35.神经症有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也有的人称为“ 1”“精神神经症”或“心理症”。(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神经官能症)解析:解析:神经症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包括焦虑症、恐
26、怖症、癔病和神经衰弱等。也有的人称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或“心理症”。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体质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解析:37.结构观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提纲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计划所进行的可控性观察。)解析:阐释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阐释就是指症状的无意识隐义和动机揭露出来使其进入意识的一种方法,是克服阻抗的主要方法。)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9.简述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思考方
27、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一个人心理正常、健康,其形式与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 (2)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作为心理活动的内部结构应是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3)个体人格的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反映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与教育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某些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个体行为中稳定地表现出来。)解析:40.简述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2)情绪体验的冲动性; (3)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4)情绪变化
28、的两极性:第一,复杂和简单共存;第二,强与弱共存;第三,波动和稳定共存;第四,微妙的陡蔽性。)解析:41.简述学习方法不当的辅导要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2)根据思维的状态来选择学习方法; (3)根据记忆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4)根据不同学科来选择学习方法; (5)根据学习目的性来选择学习方法; (6)根据学期的阶段性来选择学习方法; (7)根据老师的讲课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解析:42.简述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了解病因。多动症的病因与这些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生化代谢异常;神经系统损伤;
29、不当的教育方法。 (2)药物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3)精力释放法。对活动过多的儿童要进行下面引导,使他们通过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将过多的精力释放出来,但在安排活动时应注意安全。 (4)自控训练法。即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训练任务可由简单到复杂,逐渐使其成为习惯,克服因多动导致的冲动行为。 (5)行为强化法。即当儿童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出瑚不适宜的行为时,就给予负强化,以促使这些行为逐渐消失。)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3.试述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
30、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2)观察缺乏精确性; (3)观察缺乏顺序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 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间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1)有意想象增强;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3)想象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解析:44.试述神经衰弱的症状及辅导要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31、神经衰弱症状的表现: (1)衰弱症状。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脑力迟钝、困倦思睡,特别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下降,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复其疲劳感。 (2)兴奋症状。患者在阅读快报或收看电视等活动时精神容易兴奋,不由自主地回忆和联想增多,患者对指向性思维感到吃力,但信马游缰的思维却很活跃,控制不住。个别人还怕光,对声音敏感。 (3)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容易激怒。烦恼的主要来源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各种矛盾。另一方面患者自制力减弱,易激动。 (4)紧张性疼痛,常由紧张情绪引起,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 (5)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 辅导的要点: 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中,心理素质是基础,精神刺激是诱因。另外一些身体因素的影响也可影响神经衰弱的发生。由于神经衰弱的发病因素主要是心理问题,所以在治疗中应以各种形式的心理疗法为主,适当辅以药物和理疗。其中一种重要的又能取得实际效果的情绪调节法为呼吸控制法。该方法主要有呼吸意识清晰度练习,深呼吸练习,叹气练习,拍打练习,提神练习,交替呼吸练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