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4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561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46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法制史自考-4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出于_(分数:1.00)A.周礼秋官B.尚书吕刑C.礼记曲礼上D.商君书画策2.以下属于夏朝制定的法律的是_(分数:1.00)A.禹刑B.九刑C.汤刑D.官刑3.西周时期将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称为_(分数:1.00)A.路鼓B.钧金C.束矢D.肺石4.西周时期的婚姻实行_(分数:1.00)A.“同姓不婚”原则B.“异姓不婚”原则C.“异族不婚”原则D.“同姓可婚”原则5.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_(分数:1.00)

    2、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时期6.西汉时期下诏宣布废除肉刑的皇帝是_(分数:1.00)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惠帝7.汉朝任官实行回避制度,为此制定的专门法规是_(分数:1.00)A.傍章B.越宫律C.三互法D.九章律8.“亲亲得相首匿”的立法原则始设于_(分数:1.00)A.唐朝B.宋朝C.秦朝D.汉朝9.“八议”入律始于_(分数:1.00)A.北齐律B.晋律C.新律D.九章律10.最早对“重罪十条”作出规定的法典是_(分数:1.00)A.北齐律B.晋律C.武德律D.开皇律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均田制的是_(分数:1.00)A.西晋B.东晋C.北魏D.曹魏12.

    3、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_(分数:1.00)A律B令C格D式13.我国法制史上,以下哪项法律第一次对化外人相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_(分数:1.00)A.宋律B.唐律C.汉律D.秦律14.宋代史籍中称“律”者,多指_(分数:1.00)A.宋刑统B.崇宁断例C.庆元条法事类D.名公书判清明集15.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是出现了_(分数:1.00)A.编敕B.编例C.断例D.条法事类16.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_(分数:1.00)A.监察官B.军事长官C.地方行政长官D.专职法官17.清末“礼法之争”中被称为“礼教派”的守旧派力量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梁启超B.伍廷芳C.

    4、张之洞D.沈家本18.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新刑种是_(分数:1.00)A.发遣B.管制C.拘役D.罚金19.以下对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商行为、公司法,共二编B.总则、商行为、公司法,共三编C.总则、商行为、公司法、票据法,共四编D.总则、商行为、公司法、海船法、票据法,共五编20.廷杖盛行于_(分数:1.00)A.明朝B.清朝C.宋朝D.元朝21.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为_(分数:1.00)A.科道B.巡按御史C.总督D.提督22.清末负责立宪的专门机构是_(分数:1.00)A.资政院B.谘议局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

    5、23.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完成于_(分数:1.00)A.1919年B.1912年C.1911年D.1908年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_(分数:1.00)A.户部则例B.井冈山土地法C.大清民律草案D.中华民国民法25.清末设于租界内、负责审理华洋混合案件的特殊司法机关是_(分数:1.00)A.大理院B.法部C.会审公廨D.军机处26.北洋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中,充分反映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反动本质的是_(分数:1.00)A.隆礼B.重刑C.三民主义D.总统制27.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行政诉讼机关是_(分数:1.00)A.平政院B.行政法院C.行政院D.立法院2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据法产生于

    6、_(分数:1.00)A.清末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29.清末改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为_(分数:1.00)A.审刑院B.刑部C.大理院D.法部30.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_(分数:1.00)A.新中国建立后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D.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中国法律起源的主要特点是_(分数:2.00)A.以氏族血缘为纽带B.刑始于兵C.礼化为法D.既承认王权又强调“天人合一”E.既赋予“礼义”以法律效力又强调以刑为主32.汉朝契约的种类较多,主要有_(分数:2.00)A.买

    7、卖B.借贷C.租赁D.租佃E.雇佣33.以下属于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特点的是_(分数:2.00)A.完善勘验制度B.实行翻异别勘制度C.实行廷杖D.进一步分散审判权力E.实行鞫谳分司34.下列属于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的是_(分数:2.00)A.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D.钦定宪法大纲E.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35.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行为法包括_(分数:2.00)A.国籍法B.商会法C.县组织法D.土地法E.农会法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官当 (分数:3.00)_37.“三三制”原则 (分数:3.00)

    8、_38.九卿圆审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 (分数:7.00)_40.简述“八议”的内容。 (分数:7.00)_41.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审判机关。 (分数:7.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法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分数:15.00)_43.试述汉朝春秋决狱制度的内容及对它的评价。 (分数:15.00)_中国法制史自考-4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出于_(分数:1.00)A.周礼秋官B.

    9、尚书吕刑C.礼记曲礼上 D.商君书画策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名句的出处。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2.以下属于夏朝制定的法律的是_(分数:1.00)A.禹刑 B.九刑C.汤刑D.官刑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夏朝的法律。 左传昭公六年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3.西周时期将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称为_(分数:1.00)A.路鼓B.钧金C.束矢 D.肺石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周的诉讼制度。 西周对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已有区分,刑事诉讼

    10、称为“狱”,民事诉讼称为“讼”,民事诉讼缴纳“束矢”作为诉讼费用,刑事诉讼缴纳“钧金”作为诉讼费用。4.西周时期的婚姻实行_(分数:1.00)A.“同姓不婚”原则 B.“异姓不婚”原则C.“异族不婚”原则D.“同姓可婚”原则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周的婚 关于结婚,西周限制同姓结婚,理由有二:其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其二,“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5.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_(分数:1.00)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时期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 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成了法律在春秋时期的变革

    11、,其最突出的表现是成文法的公布,法由秘密法状态转为公开状态。6.西汉时期下诏宣布废除肉刑的皇帝是_(分数:1.00)A.汉文帝 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惠帝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十三年正式改革刑制,主要是废除肉刑,以笞、徒、死刑来取代原有的刑罚。7.汉朝任官实行回避制度,为此制定的专门法规是_(分数:1.00)A.傍章B.越宫律C.三互法 D.九章律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朝回避制度的规定。 汉朝实行回避制度,专门制定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防止因婚姻及地域关系而结党营私。8.“亲亲得相首匿”的立法原则始设于_(分数:1

    12、.00)A.唐朝B.宋朝C.秦朝D.汉朝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 汉初沿袭秦律,主张亲属之间必须互相揭发罪行,否则连坐处罚。但汉朝标榜“孝治天下”,儒家一贯提倡亲属间应相互隐瞒罪行这一道德原则,至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 66年)正式确立“亲亲得相首匿”刑法原则,这一刑法原则是汉朝引礼入法的重要体现,对后世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9.“八议”入律始于_(分数:1.00)A.北齐律B.晋律C.新律 D.九章律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八议”入律。 “八议”最早源于西周时期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10.最早对“重罪十条”作出规定的法典是_(分数:1.

    13、00)A.北齐律 B.晋律C.武德律D.开皇律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重罪十条”的规定。 北齐律规定了“重罪十条”,后来,隋开皇律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对犯十恶者的处罚很严。唐律继承了隋律的十恶制度。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均田制的是_(分数:1.00)A.西晋B.东晋C.北魏 D.曹魏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立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复杂,使得各政权的土地立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曹魏实行屯田制,西晋时晋武帝颁布“占田令”,北魏时实行均田制。12.

    14、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_(分数:1.00)A律B令 C格D式解析:13.我国法制史上,以下哪项法律第一次对化外人相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_(分数:1.00)A.宋律B.唐律 C.汉律D.秦律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唐名例律有关“化外人”的法律规定。 唐名例律中所称的“化外人”是指不属于唐朝管辖的异族,相当于现在所称的外国人。对于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是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凡是同一国家的人相犯的,按他们国家的法律来处理;凡是不同一国家的人相犯的,则按唐朝的法律来处理。14.宋代史籍中称“律”者,多指_(分数:1.00)A.宋刑统 B.崇宁断例C.庆元条法事类D.名公书判清明集

    15、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宋刑统。 宋刑统相当于唐代正式的法典“律”,宋代史籍中称“律”者,多指宋刑统。15.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是出现了_(分数:1.00)A.编敕B.编例C.断例D.条法事类 解析:16.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_(分数:1.00)A.监察官B.军事长官C.地方行政长官 D.专职法官解析:17.清末“礼法之争”中被称为“礼教派”的守旧派力量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梁启超B.伍廷芳C.张之洞 D.沈家本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两派的代表人物。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是一场围绕新刑律中是否应该加入传统礼教内容而展开的争

    16、议。在争论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守旧派力量被称为“礼教派”,以沈家本、伍延芳、杨度为代表的革新力量被称为“法理派”。18.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新刑种是_(分数:1.00)A.发遣B.管制 C.拘役D.罚金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管制。 管制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新刑种。1948 年 11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军事管制的指示中规定,对于反动党团各级负责人在进行登记后,将其中一些罪恶不太严重的分子实行管制,其具体做法是在登记以后交由当地政府及群众监督,定期向指定机关报告行动,限制自由。19.以下对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商行为、公司法,共

    17、二编B.总则、商行为、公司法,共三编C.总则、商行为、公司法、票据法,共四编D.总则、商行为、公司法、海船法、票据法,共五编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大清商律草案的体例结构。 1908年,大清商律草案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完毕。大清商律草案包括总则、商行为、公司法、海船法、票据法五编,共 1008条。20.廷杖盛行于_(分数:1.00)A.明朝 B.清朝C.宋朝D.元朝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廷杖。 延杖是指依皇帝旨意在朝延上对官员进行杖责的法外刑罚。由于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延杖在明朝已制度化。前代虽时有皇帝杖责大臣之事例,但不是经常的制度。明朝自朱元璋始,几乎每一朝皇帝都曾对大臣施

    18、行廷杖。21.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为_(分数:1.00)A.科道 B.巡按御史C.总督D.提督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朝监察制度。 清朝监察制度基本沿袭明制,中央监察机构仍为都察院。为了加强皇权,将原来分别附属于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归并于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后增至二十二道)共同行使监察权,合称为“科道”。通过科道监察制度,皇帝更严密地监督和控制各级官吏。22.清末负责立宪的专门机构是_(分数:1.00)A.资政院B.谘议局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 解析:23.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完成于_(分数:1.00)A.1919年B.1912年C.1911

    19、年 D.1908年解析: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_(分数:1.00)A.户部则例B.井冈山土地法C.大清民律草案D.中华民国民法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民法的立法发展。 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民法典草案,由清政府命令修订法律馆编定。于 1911年起草完成。但是,大清民律草案刚刚完成还未来得及实施,辛亥革命即爆发,清政府的统治随即崩溃。而中华民国民法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25.清末设于租界内、负责审理华洋混合案件的特殊司法机关是_(分数:1.00)A.大理院B.法部C.会审公廨 D.军机处解析:26.北洋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中,充分反映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

    20、反动本质的是_(分数:1.00)A.隆礼B.重刑 C.三民主义D.总统制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洋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 北洋政府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强调隆礼、重刑。如果说隆礼尚有部分可取之处的话,重刑则充分反映了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反动本质。27.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行政诉讼机关是_(分数:1.00)A.平政院B.行政法院 C.行政院D.立法院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法院。 南京国民政府于 1933年在首都设立了行政法院,但地方不设,行政法院负责审理全国行政诉讼审判案件。2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据法产生于_(分数:1.00)A.清末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南

    21、京临时政府时期解析:29.清末改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为_(分数:1.00)A.审刑院B.刑部C.大理院 D.法部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末的最高审判机关。 1906年 11月清廷发布“厘定官制谕”,对包括刑部在内的中央官制进行改革,以示实施“新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专掌审判”。30.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_(分数:1.00)A.新中国建立后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D.工农民主政权时期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的时间。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行到

    22、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已成大势所趋,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确立人民司法原则,1949 年 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一文,在解放区范围内一举废除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中国法律起源的主要特点是_(分数:2.00)A.以氏族血缘为纽带 B.刑始于兵 C.礼化为法 D.既承认王权又强调“天人合一” E.既赋予“礼义”以法律效力又强调以刑为主 解析:32.汉朝契约的种类较多,主要有_(分数:2.00)A.买卖 B.借贷 C.租赁D.租佃 E.雇佣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

    23、识点是汉朝契约的种类。 两汉时期,债的关系比较普遍,主要有买卖、借贷、租佃契约等。除上述的契约种类外,汉朝还有雇佣契约、租借契约、合伙契约等。33.以下属于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特点的是_(分数:2.00)A.完善勘验制度 B.实行翻异别勘制度 C.实行廷杖D.进一步分散审判权力E.实行鞫谳分司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本题可以轻易排除 C,而 D选项“进一步分散审判权力”表述有误,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之一是“进一步集中审判权力”。该题提醒考生要认真审题,切不可马虎。34.下列属于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的是_(分数:2.00)A.中华民国宪

    24、法(贿选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E.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立法活动。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们展开了频繁的立宪活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35.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行为法包括_(分数:2.00)A.国籍法 B.商会法 C.县组织法D.土地法 E.农会法 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官当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官当:即官吏犯罪后,法律允许其以官职或爵位来抵罪的制度

    25、。晋时有杂抵罪,即以官职抵罪折当劳役刑,北魏和南朝的陈发展为官当。37.“三三制”原则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三三制”原则:即在政治上,在政权人员的构成比例上实行三三制,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8.九卿圆审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九卿圆审:是指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等九位中央行政长官会同对全国死刑要案进行复审的制度。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 (分数

    26、:7.00)_正确答案:()解析:商鞅变法是战国七雄中最晚却是最彻底的一次,抛弃了奴隶制的各项制度,并较完善地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符合封建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制度等,使秦国的政治经济很快得到发展,法制完备起来,国家得到统一,逐渐具备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0.简述“八议”的内容。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八议”最早源于西周时期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八议”是指八类人犯罪时,依法享有减轻或免除其刑罚的特权。这八类人是:亲,即皇帝的宗室亲戚;故,即皇帝的故旧;贤,即道德品行特别卓著的;能,即才能过人的;功,

    27、即对国家有大功勋者;贵,即高级官员与贵族;勤,即为国家勤劳工作成绩突出者;宾,即前朝皇室及其后裔。这八类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决断,必须奏请皇帝裁决,其结果一般为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41.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审判机关。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1)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的最高审判机关是临时中央审判所。(2)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保障司法独立,由法官行使审判权。 (3)地方设审判厅、检察厅,审级为“四级三审制”。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法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经被誉为是中国历

    28、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它以先秦法家思想为指导,参考、总结并汲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立法与公布成文法的成功经验,代表当时最高的立法成就,它所开创的法典编纂体例与法典的内容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以镇压盗、贼为立法宗旨。法经把侵犯官私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作为法律重点打击的对象,并将其列为篇首,充分体现封建法律制度的本质,成为后世封建律典奉行的指导原则。 (2)贯穿重刑主义的法制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在当时固然有乱世推行变法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出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于残酷的刑事镇压的基础之上的。 (3)编纂体例与编纂思想成为后世立法的基础。一方面,法经本身篇章

    29、结构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具有其系统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法经的编纂思想来看,具有明显的刑事性,即通过立法打击危害政权及社会的行为来维护统治,这种刑事性立法的特色成为日后各朝代主要的立法思路,对中华法系以刑为主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43.试述汉朝春秋决狱制度的内容及对它的评价。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内容。春秋决狱,是指引据春秋论断刑狱。春秋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最常被引用,其他经典,如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也时被引用。因此,春秋决狱也称“经义断狱”、“引经决狱”,概指以儒家思想作为判案的指导思想,直接引用春秋等儒家经义或事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它是应时而产生

    30、,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过渡形式,对后世司法产生了较大影响。 (2)评价。“春秋决狱”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秦朝以来法律严酷的现实情况,缩小了刑罚适用范围,所贯彻的“原心定罪”原则,定罪量刑时注意犯罪者动机、目的和心理状态等,矫正酷吏横行,“务求深文”的弊端,具有其合理性及进步性的一面。但不可忽略的是,片面地以犯罪动机作为定罪依据,会导致罪同而论异,导致司法的随意性;将判断行为人主观动机的权力委诸法官之手,也为徇私枉法打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直接将儒家思想作为定罪依据,而儒家经典简约深奥,缺乏法律条文的明确性,司法官员也不可能都通晓儒家经典,以致产生对法律的适用和解释牵强附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便于酷吏舞文弄法,任意断案,营私舞弊,出现司法腐败局面。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4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