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70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是( )A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B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C培养建设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D提高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分数:2.00)A.B.C.D.2.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创造性 B独立性C主动性 D自觉性(分数:2.00)A.B.C.D.3.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A甄别与选拔 B促进学生发展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改进教学过程 (
2、)(分数:2.00)A.B.C.D.4.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A三岁至五六岁 B五六岁至十一二岁C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D六七岁至十三四岁(分数:2.00)A.B.C.D.5.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方针政策 D主要技能(分数:2.00)A.B.C.D.6.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C教案 D教材(分数:2.00)A.B.C.D.7.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学校教育A起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C不起主导作用 D不起作用(分数:2.00)A.B.C.D.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教育内容 B学生C教育
3、目的 D教育方法(分数:2.00)A.B.C.D.9.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分数:2.00)A.B.C.D.10.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 B教学方法C教材 D学科课程标准(分数:2.00)A.B.C.D.11.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 )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D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分数:2.00)A.B.C.D.1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分数:2.00)A.B.C.D.三、辨析题(总题
4、数:2,分数:12.00)13.课程计划是规定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分数:6.00)_14.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分数:6.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8.00)_16.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数:8.00)_17.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分数:8.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8.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数:15.00)_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一种同生活
5、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理想 B空想C幻想 D梦想(分数:2.00)A.B.C.D.20.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A思维 B人格C能力 D意志(分数:2.00)A.B.C.D.21.动机的功能是( )A激发、反思、促进 B启发、监督、运行C推动、调节、保持 D引发、激励、指引(分数:2.00)A.B.C.D.2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分数:2.00)A.B.C.D.23.司机开车时,眼、开、脚并用,这是注意的_A范围 B集中 C转移 D分配(分数:2.00)A.B.C.D.24.属于注意稳定性品
6、质特征的是( )。A广度 B强度C时间 D空间(分数:2.00)A.B.C.D.25.某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分数:2.00)A.B.C.D.26.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_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分数:2.00)A.B.C.D.27.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A分析、比较 B分析、综合C综合、抽象 D分析、抽象(分数:2.00)A.B.C.D.28.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是_A意志过程 B情感过程C认识过程 D思维过程(分数:2.00)A.B.
7、C.D.2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C能力 D意识(分数:2.00)A.B.C.D.30.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分数:2.00)A.B.C.D.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感觉的相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分数:6.00)_32.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分数:6.00)_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要说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分数:8.00)_
8、3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分数:8.00)_35.什么是情绪?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分数:8.00)_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6.论述气质差异在实践中的作用。(分数:15.00)_专升本教育理论-70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是( )A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B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C培养建设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D提高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A 是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
9、者的素质要求。B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根本途径。D 与此题无关。所以选 C。2.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创造性 B独立性C主动性 D自觉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创造性的培养与塑造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A甄别与选拔 B促进学生发展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改进教学过程 ( )(分数:2.00)A. B.C.D.解析:4.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A三岁至五六岁 B五六岁至十一二岁C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D六七岁至十三四岁(分数:2.00)A.B. C.D.解析:5.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
10、必须遵循的(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方针政策 D主要技能(分数:2.00)A.B. C.D.解析:6.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C教案 D教材(分数:2.00)A.B.C.D. 解析:7.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学校教育A起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C不起主导作用 D不起作用(分数:2.00)A. B.C.D.解析: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教育内容 B学生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分数:2.00)A.B.C. D.解析:9.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分数:2.00)A.B
11、.C.D. 解析:10.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 B教学方法C教材 D学科课程标准(分数:2.00)A.B.C.D. 解析:11.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 )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D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分数:2.00)A.B.C.D. 解析:1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分数:2.00)A.B. C.D.解析: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3.课程计划是规定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分数:6.00)_正确答案:(正确课程计
12、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解析:14.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也包括专业理想、专业自我的形成。)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8.00)_正确答案:(1) 表现在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2) 表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上。(3) 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解析:16.简述课外校外教育
13、的主要特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1) 自愿性。(2) 灵活性。(3) 实践性。)解析:17.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分数:8.00)_正确答案:(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来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解析:解析 问题很明确,是简答题中难度较低的一类题型,也是较为普遍的一类题型。但对于该题,有的考生往往审题不细致,有可能答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作用。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8.试
14、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数:15.00)_正确答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解析:解析 该题需要考生加以注意,因为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一种同生活愿望相联
15、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理想 B空想C幻想 D梦想(分数:2.00)A.B.C. D.解析:20.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A思维 B人格C能力 D意志(分数:2.00)A.B.C.D. 解析:21.动机的功能是( )A激发、反思、促进 B启发、监督、运行C推动、调节、保持 D引发、激励、指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激励功能,指引功能。2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要注意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思维的过程的区别,分析与综合是基
16、本过程。23.司机开车时,眼、开、脚并用,这是注意的_A范围 B集中 C转移 D分配(分数:2.00)A.B.C.D. 解析:24.属于注意稳定性品质特征的是( )。A广度 B强度C时间 D空间(分数:2.00)A.B.C. D.解析:25.某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分数:2.00)A.B.C. D.解析:26.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_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分数:2.00)A.B.C.D. 解析:27.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A分析、比较 B分析、综合C
17、综合、抽象 D分析、抽象(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是思维的基本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过程。要掌握思维的基本环节,领会分析与综合的具体含义,并能举例说明。28.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是_A意志过程 B情感过程C认识过程 D思维过程(分数:2.00)A.B.C. D.解析:2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C能力 D意识(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30.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
18、注意品质(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每个注意品质的基本含义。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感觉的相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分数:6.00)_正确答案:(正确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突出表现是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感觉补偿、联觉等。)解析:32.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
19、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解析: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要说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认知与情绪的区别:(1)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2)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3)情绪认知活动有更强和更鲜明的机体表现。认知与情绪的联系:(1)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2)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解析:3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分数:8.00)_正确答案:(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
20、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应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解析:35.什么是情绪?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情绪是入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与认知的联系:(1) 认知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通过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有了对事物各种属性的认识,才能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反映,从而产生情绪与情感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2) 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入的认识过程。情绪与认知的区别:(1) 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之间的需求关系。(2) 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3) 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解析: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6.论述气质差异在实践中的作用。(分数:15.00)_正确答案:(1) 气质无好坏之分,但影响活动效率。(2) 气质类型差异可作为职业选择的一种依据。(3) 了解气质类型可调节人的身心健康。(4) 气质的异同在凋节人际关系时町起同质吸引或互补吸引作用。(5) 了解气质类型有助于因材施教和因入而异的管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