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20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790       资源大小:73.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203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203 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三、阅读题(总题数:1,分数:6.0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人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

    2、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

    3、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颍川陈蹇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蹇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分数:6.00)(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复固辞疾笃辞:推辞 B环堵之中堵:院子 C月致羊酒致:送给 D延问得失延:延请(分数:2.00)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 A隐 于 壶山之阳 室西连 于 中闺 B 乃 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 C待 以 师傅之礼 仆 以 口语遭遇此祸 D蹇怪 而 问之 拔剑撞 而 破之(分数:2.00)_(3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9.00)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讲述

    5、了他的经历。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分数:3.00)_2.综观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地概括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的吗? (分数:3.00)_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分数:3.00)_五、翻译题(总题数:2,分数:6.00)4.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分数:3.00)_5.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分数:3.00)_八、

    6、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5.00)6.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选自胡适的 1。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物,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2。他的新诗集 3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 (分数:3.00)7.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 1 在 1932年 6月写的一篇鼓励大学生努力奋发的文章。 (分数:1.00)8.胡适给中国公学八年级毕业学生的赠言是 1。 (分数:1.00)九、阅读题(总题数:1,分数:9.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

    7、;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

    8、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分数:9.00)(1).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人何以会“堕落”?(分数:3.00)_(2).

    9、胡适认为“堕落”的方式有哪几种?(分数:3.00)_(3).这段文字选自胡适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从上面的文字分析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色。(分数:3.00)_十二、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9.文学的趣味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 1。朱光潜研究艺术心理方面的著作主要有 2 3。 (分数:1.00)十三、阅读题(总题数:2,分数:18.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上述三个因素决定。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身上的,轻易不能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也不必完全摆脱。我们应该做的工夫是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

    10、磨砺陶冶,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的体验,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求截长取短,融会贯通。这三层工夫就是普通所谓学问修养。纯恃天赋的趣味不足为凭,纯恃环境影响造成的趣味也不足为凭,纯正的可凭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11、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

    12、较资料愈丰富,远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分数:9.00)(1).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分数:3.00)_(2).如何解决这些毛病?(分数:3.00)_(3).分析这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分数:3.00)_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分数:9.00

    13、)(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分数:3.00)_(2).这段话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分数:3.00)_(3).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分数:3.00)_十六、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0.1932年,林语堂主编论语半月刊,为“ 1”主要代表。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 2”的小品文,他的英文长篇小说 3意在将中国的红楼梦介绍给西方读者。 (分数:3.00)11.京华烟云是现代著名作家 1 的作品。 (分数:1.00)十七、阅读题(总题数:1,分数:9.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很多的人要是没有大难临头,往往不会发挥出其真实力量。除非遭着失望之

    14、悲哀,丧家之痛苦,及其他种种创痛的不幸事实,足以打动他的生命核仁,他们内在的隐力,是不会唤起动作的。 测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在他失败的时候,失败了以后,他要怎样呢?失败会唤起他的更多的勇气吗?失败能使他发挥出更大的努力吗?失败能使他发现新力量,唤出潜在力吗?失败了以后,是决心加倍的坚强呢?还是就此心灰意冷? 爱马孙(Emerson)说:“伟大、高贵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的坚韧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胜阻碍,以达到企望的目的。” 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中战取胜利,这是从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 有人问一小孩子,怎样他竞学会

    15、溜冰。小孩回答:“其方法就在每次跌跤后,立刻就爬起来!”个人的成功,或军队胜利的,实际上也是由于这种精神。倾跌算不得失败,倾跌后而站立不起来,才是失败。(分数:9.00)(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失败的什么看法?(分数:3.00)_(2).作者认为失败了之后应该如何去做?(分数:3.00)_(3).分析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分数:3.00)_十八、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3.00)12.本文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分数:3.00)_二十一、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2.00)13.论言谈选自 1 哲学家培根的 2,该文集收入作者 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

    16、而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分数:2.00)二十二、阅读题(总题数:1,分数:9.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些人的讲话,只图博得机敏的虚名,却并不关心对真理的讨论。仿佛语言形式比思想实质还有价值。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某种陈词滥调,而其意态却盛气凌人。这种人一经识破,就难免成为笑柄。真正精于谈话的艺术者,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同时又是那种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这种人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单调无聊的谈话会令人生厌,因此,善于言谈者必善幽默。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别人的令人同情的苦恼,等等,决不应用作话题加以取笑。在有的人看来,

    17、如果说话不够刻薄,便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聪明,其实这种习性应该加以根绝。正如古人关于骑术所说的:“要紧掣缰绳,但少打鞭子。”(分数:9.00)(1).作者认为真正精于谈话艺术的人具有什么特点?(分数:3.00)_(2).作者反对什么样的谈话者?(分数:3.00)_(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谈话中的幽默?(分数:3.00)_二十五、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3.00)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1.00)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15.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_(分数:1.00

    18、)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16.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1.00)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

    19、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二十六、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7.采薇:“昔我往矣,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分数:1.00)18.诗经分为 1、 2、 3 三部分。 (分数:1.00)19.诗经共收入自 1 至 2 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 3 篇。 (分数:1.00)20.采薇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雨雪霏霏。” (分数:1.00)2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1。 (分数:1.00)二十七、总结题(总题数:1,分数:3.00)22.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 1章写_ 第 23 章写_

    20、第 45 章写_ 第 6章写_ 全诗体现了_ (分数:3.00)_二十八、鉴赏分析(总题数:1,分数:3.00)2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分数:3.00)_翻译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分数:1.50)_25.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分数:1.50)_专升本大学语文-203 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三、阅读题(总题数:1,分数:6.0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

    21、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人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

    22、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颍川陈蹇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蹇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分数:6.00)(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复固辞疾笃辞:推辞 B环堵之中堵:院子 C月致

    23、羊酒致:送给 D延问得失延:延请(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B解析 (“堵”的意思应该是“墙”。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 A隐 于 壶山之阳 室西连 于 中闺 B 乃 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 C待 以 师傅之礼 仆 以 口语遭遇此祸 D蹇怪 而 问之 拔剑撞 而 破之(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D解析 (A 项两句中“于”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和。B 项中两个“乃”分别是:副词,于是;副词,竟,竟然。C 项中的两个“以”分别是:介词,

    24、用;介词,因为。D 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相承关系。注意“蹇怪而问之”中的“怪”为意动用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分数:2.00)

    25、_正确答案:()解析:A解析 (“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有误。樊英“隐于壶山之阳”,不愿授业;“州郡前后礼请不应”,这里的“不应”也是指不愿授业。)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9.00)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讲述了他的经历。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寻人刺杀秦王,受书圯上老人,辅佐高祖取胜,劝汉王忍韩信。2.综观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地概括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的吗? (分数:3.0

    26、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然后作者先说黄石公以“忍”教张良,次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意。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

    27、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 (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 文章就是这样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五、翻译题(总题数:2,分数:6.00)4.

    28、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普通人被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叫做勇敢。5.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天下有大勇的人,应该是遇到突然发生的事而不惊惧,无缘无故被别人诟病而不生气发怒。八、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5.00)6.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选自胡适的 1。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物,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2。他的新诗集 3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 (分数:3.00)解析:读书与治学 文学改良刍议 尝试集7.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 1

    29、在 1932年 6月写的一篇鼓励大学生努力奋发的文章。 (分数:1.00)解析:胡适8.胡适给中国公学八年级毕业学生的赠言是 1。 (分数:1.00)解析:“不要抛弃学问”九、阅读题(总题数:1,分数:9.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

    30、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

    31、。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分数:9.00)(1).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人何以会“堕落”?(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和社会相比,大学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大学生毕业后进人社会,很容易“堕落”,根据这段文字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而且“往往可以完全用不

    32、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这样就会渐渐消泯了人的求知欲望。第二,社会的复杂和冷酷会让走入社会的毕业生感到“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因而“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渐渐地丧失了追求理想的勇气。(2).胡适认为“堕落”的方式有哪几种?(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胡适认为,大学毕业后“堕落”的方式有两种:丧失求知欲和丧失理想的人生追求。(3).这段文字选自胡适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从上面的文字分析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色。(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胡适的这篇演讲词语言上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浅近通俗,亲切感人。胡适是近现代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但在这篇

    33、演讲辞中,胡适并没有用到多少艰深难懂的词汇,语言平易,如朋友之间的谈心一般,娓娓道来,浅近通俗,亲切感人。第二,形象具体,生动有趣。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为了形成一种平实浅易的文风,作者用了比喻等修辞方式,既将要表达的思想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又显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十二、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9.文学的趣味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 1。朱光潜研究艺术心理方面的著作主要有 2 3。 (分数:1.00)解析:文艺论文 文艺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十三、阅读题(总题数:2,分数:18.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上述三个因素决定。资禀性情,身

    34、世经历和传统习尚,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身上的,轻易不能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也不必完全摆脱。我们应该做的工夫是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的体验,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求截长取短,融会贯通。这三层工夫就是普通所谓学问修养。纯恃天赋的趣味不足为凭,纯恃环境影响造成的趣味也不足为凭,纯正的可凭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

    35、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

    36、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远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分数:9.00)(1).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根本不知,感到无趣,精神残废。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中毒。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短视。(2).如何解决这些毛病?(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理解。(3).分析这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针对第一种“残废”即无知的毛病,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这里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山作喻,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针对第二、三种“中毒”和“短视”的毛病,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里作者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用自己的真实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20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