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大学语文-20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三、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14.00)1.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1,字 2,满族,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3 和 4;中篇小说 5;剧本 6 和 7。 (分数:10.50)2.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1 的称号。 (分数:2.00)3.骆驼祥子是 1 的代表作。 (分数:1.50)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0.00)4.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分数:2.50)_5.文章题目是又是一年芳草绿,可文章整篇都在谈论人生态度和为人、为文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背题? (分数:2.50)
2、_6.请你谈谈又是一年芳草绿中的作者形象。 (分数:2.50)_7.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分数:2.50)_七、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2.50)8.简析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 (分数:2.50)_9.简析本文运用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将多种意象会聚于统一意境的结构特点。 (分数:2.50)_10.举例分析本文采用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及作用。 (分数:2.50)_11.简析本篇的语言特点。 (分数:2.50)_12.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分数:2.50)_八、阅读题(总题数:5,分数:43.5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惊蛰
3、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
4、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 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人“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
5、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
6、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分数:10.00)(1).文章第 2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
7、合理吗?为什么?(分数:2.50)_(2).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分数:2.50)_(3).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分数:2.50)_(4).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分数:2.50)_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
8、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
9、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分数:7.50)(1).你认为第 1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分数:2.50)_(2).第 2自
10、然段中“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分数:2.50)_(3).“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作者为什么说是“嘲弄”?又为什么说是“安慰”呢?(分数:2.50)_阅读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分数:6.00)(1).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分数:3.0
11、0)_(2).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分数:3.00)_阅读下面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夏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
12、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
13、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分数:12.50)(1).你认为第 1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分数:2.50)_(2).第 2段中“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一温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分数:2.50)_(3).“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作者为什么说是“嘲弄”?又怎么说是“安慰”呢?并谈谈你的
14、理解。(分数:2.50)_(4).作者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人文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分数:2.50)_(5).举出“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引用或化用的相关诗作。(分数:2.50)_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
15、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
16、,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糟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
17、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分数:7.50)(1).这篇文章中的“雨”意象有什么样的情感寄托?如何理解题中的“冷”字?(分数:2.50)_(2).文中划线部分化用了一首宋词。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牌名是什么?(分数:2.50)_(3).这几段文字语言典雅流畅,富有极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请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
18、200字的赏析。(分数:2.50)_九、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50)1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诗歌乡愁的诗句,乡愁的作者是 1。 (分数:1.50)十二、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4.50)14.关于怀念萧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50)A.缺乏文学技巧B.没有文学价值C.很难引起读者共鸣D.真挚感人15.怀念萧珊中写到了萧珊的哪些事情?_(分数:1.50)A.在翻译方面成就突出B.努力工作C.为丈夫挨过打D.对巴金产生过误会16.怀念萧珊在艺术上的表现特点是_(分数:1.50)A.浓墨重彩、绚丽多姿B.表达自然而不事雕琢C.意境优美D.重知识、重趣味十三、填空题(总题数
19、:3,分数:4.50)17.巴金作品的爱情三部曲是指 1 2 3。 (分数:1.50)18.巴金曾写过一篇题为 1的文章,来纪念他的夫人。 (分数:1.50)19.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 1。 (分数:1.50)十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0.00)20.简析本篇情感真挚、表达自然而不事雕琢的艺术特征。 (分数:2.50)_21.分析本篇的主题思想。 (分数:2.50)_22.怀念萧珊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分数:2.50)_23.以怀念萧珊为例,分析巴金写作的艺术特点。 (分数:2.50)_专升本大学语文-200 答案解析(总分:100.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三、填空题(总
20、题数:3,分数:14.00)1.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1,字 2,满族,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3 和 4;中篇小说 5;剧本 6 和 7。 (分数:10.50)解析:舒庆春 舍予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月牙儿 茶馆 龙须沟2.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1 的称号。 (分数:2.00)解析:人民艺术家3.骆驼祥子是 1 的代表作。 (分数:1.50)解析:老舍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0.00)4.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本文的艺术特色分析。5.文章题目是又是一年芳草绿,可文章整篇都在谈论人生态度和为人、为文的态度,
21、这样写是不是背题?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一文,应报社有关“人生于世”话题的约稿而写成,文章构思巧妙,通过向读者展现自我个性,阐明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于自我个性描述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生观、处世观以及文学观,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示,并因此受到多方面的教益。文章以“又是一年芳草绿”为题,但全篇之中仅在最后结束时点明写作时间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有两个作用:首先是点题,并巧妙交代写作缘起;其次,“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又是一年芳草绿,就说明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正是制订一年计划的时候,作者的这些叙述正如润物之春雨,亦可起到“移人”的作用。6.请你谈谈又是一年芳草绿中
22、的作者形象。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谦虚而自信,踏实而勤奋,不自以为是,不趋炎附势,不哗众取宠,不拒绝批评,客观看待自己,和气友善待人,率真自然,达观乐观。7.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这里是反语,“悲观”并不是真的悲观,而是指有自知之明,不过分的狂妄自负、唯我独尊、目中无人。七、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2.50)8.简析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他乡漂泊者的浓重孤独
23、感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9.简析本文运用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将多种意象会聚于统一意境的结构特点。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10.举例分析本文采用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及作用。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
24、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11.简析本篇的语言特点。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本文艺术上的特色,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于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的语言加以表达的。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12.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第 4自然段通过“雨”与“rain”、“pl
25、uie“的对比,说明“雨”字视觉上的美感。第 6自然段通过溪头山与丹佛山的对比,表现中国山水所独有的诗的意境和韵味。第 13自然段通过 20世纪 70年代“公寓的时代”与过去的时代、“没有音韵的雨季”与“瓦的音乐”的雨季对比,表现作者昔日熟悉的生活场景已荡然无存,而只能从历史的记忆中追寻的伤感。最后两自然段通过白发者徒自“听那冷雨打在伞上”与一对年轻恋人在伞下“美丽的合作”对比,表现作者岁月无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无奈与感慨。八、阅读题(总题数:5,分数:43.5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
26、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
27、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 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人“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
28、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
29、,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分数:10.00)(1).文章第 2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为什么?(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1)合理。因为作者面对撩人情思的“雨”自然
30、联想到“方块字”特有表意的形旁“雨”部,再联想到与“雨”相关的汉字“霜雪云霞,雷电霹雹”,而这一个个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汉字,勾起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点拨:从“雨”与“方块字”的表意特点来说明,表达出“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对祖国的拳拳之心”的意思。(2).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青苔”生于潮湿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历久而成,远离祖国的作者借“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表达埋藏于心底的那份记忆的深邃与遥远。(3).通读全文,
31、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作者与祖国分离,唯有“雨”成为二者的联系。“冷”字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祖国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 点拨:雨是自己与祖国的联系,“冷”是雨的外在特征。(4).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文中大量使用叠音词写雨,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滴滴点点
32、滴滴”等,不仅把春雨细密飘洒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渲染了环境气氛,更便于表达作者心中那连绵不尽的缕缕情思,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点拨:本题须结合实例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先举出实例,然后对实例进行简要赏析。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
33、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
34、,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分数:7.50)(1).你认为第 1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1)新鲜生动的比喻,整齐匀称的对偶。如:“想这样子的台北黑白片子”用一个准确、简洁而奇妙的比喻,把作者对现实
35、的真切的感受表露无遗。“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把伞撑着。”读来朗朗上口,有醉人的韵味。重重叠叠的字句,参差有致的韵语。作者充分应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如:“惊蛰一过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2).第 2自然段中“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这样”指代“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3).“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作者为什么说是“嘲弄”?又为什么说是“安慰”呢?(分数:2.50)_正确答案
36、:()解析:是厦门人,多年来却不能居住在厦门,想到台湾与大陆不能统一,那种有家不能回的感觉,真的是一种“嘲弄”。尽管不能住在厦门,但一想到厦门街,还是能感受到台湾与祖国丝丝缕缕的联系。山山水水,隔断的是交通,割不断的是那浓浓的乡情,想到这,所以作者说“也算是安慰”。阅读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分数:6.00)(1).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分数:3.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