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1996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6279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1996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1、1996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材料的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分数:2.

    2、00)A.正确B.错误5.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6.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 )(分数:2.00)A.正确B.错误7.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样情感是人类道德感的表现。( )(分数:2.00)A.正确B.错误8.个性倾向性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智力测验是对人们一般能力的测量。( )(分数:2.00)A.正确B.

    3、错误10.气质虽在人的实践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它能影响人们的活动效率。((分数:2.00)A.正确B.错误二、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理解性和恒常性。(分数:2.00)填空项 1:_12.依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在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记分为( )、( )。(分数:2.00)填空项 1:_13.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分数:2.00)填空项 1:_14.注意的基本品质有: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转移。(分数:2.00)填空项 1:_15.人类最基本或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 )、( )。(分数:2.00)填

    4、空项 1:_16.一般把意志活动分为( )和( )两个阶段。(分数:2.00)填空项 1:_17.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可将性格分为( )和( )。(分数:2.00)填空项 1:_18.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和早晚的差异。(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6.00)19.创造想象(分数:2.00)_意志_性格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简要说明感知觉、记忆、思维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 分)(分数:2.00)_23.教学中如何利用注意的规模组织教学。(4 分)(分数:2.00)_24.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4 分)(分数:2.

    5、00)_1996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材料的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

    6、的认识过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5.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6.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7.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样情感是人类道德感的表现。(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8.个性倾向性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9

    7、.智力测验是对人们一般能力的测量。(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0.气质虽在人的实践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它能影响人们的活动效率。((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理解性和恒常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选择性、整体性)解析:12.依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在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记分为( )、(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机械记忆、意义记忆)解析:13.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分数:2.00)填空项 1

    8、: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析、综合)解析:14.注意的基本品质有: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转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注意的分配、注意的持久性)解析:15.人类最基本或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 )、(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恐惧、悲哀)解析:16.一般把意志活动分为( )和( )两个阶段。(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采取决定、执行决定)解析:17.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可将性格分为( )和(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独立型、顺从型)解析:18.

    9、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和早晚的差异。(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能力结构、表现发展)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6.00)19.创造想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解析:意志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解析:性格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简要说明感知觉、记忆、

    10、思维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 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联系: (1)它们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它们都属于认识过程的心理发展阶段; (3)思维是在感知、记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能更好地指导感知和记忆。 2)区别: (1)反映的形式不同:感知、记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直接的,而思维是间接的、概括的: (2)感知、记忆是感性阶段,思维是理性阶段; (3)感知、记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而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反映的内容不同: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经历的事物,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解析:23.教学中如何利用注意的规

    11、模组织教学。(4 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演讲技巧 注意板书技巧 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 注意教具的使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 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间接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 注意学生身体和精神状态。 (3)充分利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解析:24.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4 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区别: (1)在范畴上,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活动方式,而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2)知识、技能是后天获得的,而能力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 (3)知识、技能的掌握快,而能力的发展比知识、技能的获得要慢得多; (4)能力并不永远随知识、技能的增加而成正比发展,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但能力有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联系: (1)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形成,而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又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1996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