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公安、地税、工商)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5 年 07 月 05 日上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00.00)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请以此为主题编一个故事。 (分数:30.00)_2.习总书记在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讲话时提到:“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请问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你会怎么做? (分数:30.00)_3.有机构对中国从 1977 年到 2006 年 30 年间 1000 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高考状元,都没能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而那些高考失败失利的人反而在以后成为某些行业
2、的翘楚。对此,你怎么看? (分数:40.00)_湖北省(公安、地税、工商)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5 年 07 月 05 日上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00.00)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请以此为主题编一个故事。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单位新招录的大学生中,有一位叫做王凯的新人,王凯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专业,对于写文章、写材料、写报告很有造诣,写的文章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在单位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多次表扬,单位同事多次向王凯请教如何写好报告,王凯也多次被单位其他部门的领导邀请去给部门同事做培训,如何写好报告文章。作为
3、一名新人,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王凯自然很高兴。 然而王凯沉迷于现在的成就,沾沾自喜,每天不再思考如何写好文章,更不用心工作,而是沉迷于同事的恭维,每天忙于演讲,向同事们、向各部门炫耀自己的文章,作报告分析。他疏于对单位工作的认识,更没有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王凯的文章很少再有人问津,也没有其他部门再来请教,王凯百思不得其解,找到领导反映问题,领导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询问王凯是否听过伤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时候是个天才,出口成章,字写得也很漂亮,于是天天被人家请去,而忽略了学习,长大的仲永变得十分平庸。领导语重心长地说到:“王凯,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就、更不能沉迷于取得的成绩,我
4、们只有不断地前进才能取得进步,不然我们永远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把脚印留在身后才能不断前进。” 领导的话让王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但领导的话又让王凯醍醐灌顶。之后王凯虚心学习,熟练掌握单位的工作内容,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断地努力前进。王凯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沉湎于过去的成就,应在成就中走出来。努力向前,正所谓“把脚印留在身后才能不断前进”。2.习总书记在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讲话时提到:“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请问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你会怎么做?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大意是我们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制度的稳定。也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
5、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第一,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维护单位制度的权威。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我们要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我进入工作岗位后,要改变以往在学校时不受约束的状态,认真学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办事。 第二,严格执法,对于违法行为绝不姑息。作为一名执法者,我们工作中经常会处理一些群众、企业的违法行为,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企业的不配合,我们不能退缩,更不能姑息,应严肃纪律,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严格执法,我们不能因为违法人员的不配合、不支持,甚至威逼利诱,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原则。 第三,在工作
6、中保持工作的初心,坚守职业道德。在我们的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难免会有沮丧、想放弃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甚至会面临各种诱惑,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工作中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不忘工作初心。3.有机构对中国从 1977 年到 2006 年 30 年间 1000 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高考状元,都没能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而那些高考失败失利的人反而在以后成为某些行业的翘楚。对此,你怎么看? (分数:40.00)_正确答案:()解析:该机构对中国三十年来,高考状元现状的调查结果,反映出了我国应试教育下,看似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其社会成
7、就和创新能力不成正比,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 三十年来我们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高考状元,并未在任何领域成为领军人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教育以填充式的应试教育为主,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所有时间用于升学准备,学校教育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缺乏思考力、主动性和创造力。二是成为高考状元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我们不难看出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线的高考状元,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学校要让学生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方式,注重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国家应积极对我国的高考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以高分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设立多重的标准来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应改变教育方式,不能单纯地讲解文化知识,应开设多重课程,如科学小实验、社会实践课、心理学课程、棋社等,培养孩子的多重兴趣,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国家永恒的动力,我们必须从小注重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