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申论-3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3 年夏天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总题数:0,分数:0.00)四、作答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认真阅读、梳理“给定资料 14”,对资料反映出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归纳概括,简要分析其原因。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分析合理;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2.“给定资料 5”提到国外促进青年就业的一些做法。请简要分析这些做法对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启示。要求:分析到位,言简意赅,具有针对性;
2、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3.“给定资料 6”提到了江西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篇报道的作者,请结合“给定资料”及社会实际,为“给定资料 6”写一篇编者按。 要求:格式规范,简洁,客观,切合题意;300 字左右。(分数:25.00)_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并结合实际,以“助力大学生就业”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900 字左右。(分数:25.00)_山东省申论-3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三
3、、12013 年夏天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总题数:0,分数:0.00)四、作答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认真阅读、梳理“给定资料 14”,对资料反映出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归纳概括,简要分析其原因。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分析合理;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大学生就业现状: 第一,职业教育就业形势让人看好,高级蓝领成颇受企业青睐;第二,文科女生成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市场偏重男生;第三,毕业生逐渐转战二三线城市;第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造成大学生这一就业现状的原因: 第一,职业院校根据市场和产业的需要设置相关专业,保持动态调整,时刻与市场
4、需求接轨,此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办学模式,拓展了职业院校的就业窗口;第二,文科女生太多,企业偏爱男性,女性市场需求相对较少;第三,大城市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第四,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国内经济发展同比增速放缓、需求趋紧,人才供大于求;大学生定位不清晰,就业期望过高,离职率高,稳定性低。)解析:2.“给定资料 5”提到国外促进青年就业的一些做法。请简要分析这些做法对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启示。要求:分析到位,言简意赅,具有针对性;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国外促进就业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方面:建立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双轨教育模式”,大力
5、发展与市场接轨的职业教育,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弹性专业调整机制,设置新的职业资格认证专业。 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同时,重视旅游业对本国就业的拉动效果。 政策方面:首先,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实际操作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其次,为青年创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与平台,打造国内创业乐土,建立并完善一整套创业教育体系,推动青年人把创业作为就业的首选。)解析:3.“给定资料 6”提到了江西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篇报道的作者,请结合“给定资料”及社会实际,为“给定资料 6”写一篇编者按。 要求:格式规范,简洁,客观,切合题意;300 字左右。(分数:2
6、5.00)_正确答案:(编者按: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快速攀升,至 2013 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已达 699 万,创历史新高,一度被舆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此外,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需求趋紧,使得这一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结构性的变化,而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专业与岗位难以匹配,“结构性就业难”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形成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的合力。而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助力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这方面,江西省积极行动,通过提供公益和见习岗位、鼓励毕业生创业及就职于中小
7、企业等措施缓解就业难问题。)解析: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并结合实际,以“助力大学生就业”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900 字左右。(分数:25.00)_正确答案:(多措并举 助力大学生就业2013 年的毕业季,中国提供了高达 699 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这是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数字,而今后每一年,中国都将提供 700 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然而,目前的中国,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仅为1200 万左右,这个数字是包括所有岗位,而不仅仅是针对大学生的岗位,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造成大量劳动力资源
8、的浪费、劳动力素质的退化、收入差距的拉大,甚至形成失业恐慌,使民众丧失对大学教育的信任,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助力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增长,切实保障就业水平不降低,是社会和政府责任的体现,也是对高校教育的收官之作,对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趋紧,毕业生人数众多,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大学生期望高,招聘歧视等众多因素成为就业形势严峻的诱因。要助力大学生突围严峻的就业形势,还需政府多措并举。助力大学生就业,需落实现有政策。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民心工程来做,认真落实扶持就业各项政策,组织开展政策宣传、解困送岗、创业扶持、培训服务等,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成功率。规范并公
9、开办事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助力大学生就业,需拓宽就业渠道。在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 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场地。此外,基层也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广阔天地,除了在以往的基础上,做好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和地方欠发达地区志愿者服务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五大计划,推动大学生下基层外,还需大力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就业。助力大学生就业,需鼓励自主创业。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计划,抓好见习基地和见习单位建设,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宣传引导,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土地使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综合评估,降低创业风险,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助力大学生就业,需促进就业公平。严格规范企业招聘制度,防止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招聘活动的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责任在政府。因此,助力大学生就业,需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多渠道、多方面拓展就业范围,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保证就业数量和质量不降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