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26881       资源大小:1.19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新人教版.doc

    1、1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3.学习分析人物性格,学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道理,见微知著。【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难点】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一)通假字 1.孰视之( )2.受上赏( )(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三)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 )2.修八尺有余(古义: 今义: )3.明日徐公来 (古义: 今义: )4.今齐地方千里 (古

    2、义: 今义: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 ) 6.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1.诚:由好学之不诚也( ) 臣诚知不在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2. 若:不若君之美也( ) 门庭若市( )(五)特殊句式21、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1)与坐谈(“与”前面省略主语“邹忌” ,后面省略宾语“之” (代客人) 。 )(2)皆以美于徐公(“以”后面省略兼语“我” 。 )3.倒装句(1)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即“忌不信自” 。 )(2)欲有求于我(状语后置,即“欲于我有求” 。 )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蔽,意含被动,被

    3、蒙蔽。 )5.固定结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 ,固定结构,表比较,意为“与比,谁更” 。 )三、文章主旨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用切身感受讽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刻画了邹忌和齐威王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说明了只有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把事情做好。四、课内精读(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邹忌修(身高)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 。朝( )服( )衣冠( ) ,窥( )镜,谓( )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

    4、君也!”旦日( )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暮( )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 )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 )见( )威王曰:“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 ,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 )甚( )矣!”王曰:“善( ) 。 ”乃(于是

    5、)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 )者,受( )上( )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 ) ,闻(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 )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数( )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 ) 。期年( )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 。(二)翻译句子: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2.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3.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 ” 4.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五、内容理解1.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所下命令中“受上赏”的是 ;“受中赏”的是: ;“受下赏”的是: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 3.邹 忌 以 切 身 经 历 设 喻 , 指 出 妻 、 妾 、 客 的 三 种 回 答 各 有 不 同 的 原 因 , 就 是 “私我” “ ”“ ”, 然后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对比,从“ ”“ ”“ ”三个方面来说齐王与自己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 ”的结论,以此劝谏齐王。4.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六、课堂练习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

    7、一项是( )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 “畏王” “有求于王”者的蒙蔽。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2.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 ,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答

    8、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3.学习分析人物性格,学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道理,见微知著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一)通假字1.孰视之(“孰”通“熟” ,仔细。 )2.受上赏(“受”通“授” ,授予。 )(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服:穿戴,名词用作动词;冠:戴帽子,名词用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名词用作动词。 )4.时时而间进(使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委婉地劝说 今义:讥讽)2.修八尺有余(古义:长 今义:修理

    9、 )3.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达的下一天)4.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地区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在旁侍候的人,近侍,近臣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6.谤讥于市朝 (古义:理论 今义: 讽刺)(四)一词多义1.诚:由好学之不诚也(真心诚意 ) 臣诚知不在徐公美(确实,实在)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2. 若: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 门庭若市(好像)(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与坐谈(“与”前面省略主语“邹忌” ,后面省略宾语“之” (代客人) 。 )皆以美于徐公(“以”后面省略兼语“我”

    10、。 )3.倒装句(1)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即“忌不信自” 。 )(2)欲有求于我(状语后置,即“欲于我有求” 。 )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蔽,意含被动,被蒙蔽。 )5.固定结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 ,固定结构,表比较,意为“与比,谁更” 。 )三、文章主旨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用切身感受讽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刻画了邹忌和齐威王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说明了只有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把事情做好。四、课内精读(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邹忌修(身高)八尺有余,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朝(早晨)服(穿戴)衣冠(戴帽子) ,窥(照)镜,谓(对说)

    11、其妻曰:“我孰(谁,哪一个)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比得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第二天)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如)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通“熟” ,仔细)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暮(晚上)寝(睡觉)而思之曰:“吾妻之美(认为美丽)我者,私(偏爱)我也;妾之美我者,畏(害怕)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朝廷)见(拜见)威王曰:“臣诚(确实)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12、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认为)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土地方圆)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莫(没有)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观察)之,王之蔽(所受的蒙蔽)甚(厉害,严重)矣!”王曰:“善(好) 。 ”乃(于是)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当面指责)寡人之过(过失)者,受(同“授” ,授予)上(上等)赏;上书(书信)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议论)于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刚刚)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宫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 。数(几)月之后,时时(有时

    13、候)而间进(偶然进谏) 。期年(满一年)之后,虽(即使)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朝见)于齐。此所谓(说)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 。(二)翻译句子: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想有求于我。2.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3.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

    14、人之耳者,受下赏。 ”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人,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 ,使我亲耳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4.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有时候偶然有人进谏;满一年之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五、内容理解1.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所下命令中“受上赏”的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中赏”的是:上书谏寡人者;“受下赏”的是:闻寡人之耳者。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邹 忌 以 切

    15、 身 经 历 设 喻 , 指 出 妻 、 妾 、 客 的 三 种 回 答 各 有 不 同 的 原 因 , 就 是 “私我”“畏我” “有求于我” , 然后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对比,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个方面来说齐王与自己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以此劝谏齐王。4.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六、课堂练习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 “畏王” “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2.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 ,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