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26862       资源大小:1.18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

    1、1曹刿论战1.本文选自左传 ,旧传为_时期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体史书。2.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具体来说指的是“_”。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3.出自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_。4.文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他“登轼而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公问其故 B.必以分人 以中有足乐者C.其乡人曰 舍其文轩 D.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1)必以( )

    2、分人(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8.翻译下面的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夫战,勇气也。(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肉食者鄙 鄙: 2(2)乃入见 乃: (3)弗敢加也 加: (4)神弗福也 福: (5)再而衰 再: 10.文中鲁庄公的“将鼓” “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 “可矣”表现了什么?11.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参考答案1.春秋 左丘明 编年2.取信于

    3、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三鼓后 齐军辙乱旗靡时3.一鼓作气 4.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5.B6.C7.(1)之 (2)断之 (3)鼓 气 鼓 气8.(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 (2)作战,要靠勇气。 (3)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神说实情。 (4)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的情况,怕有埋伏。9.(1)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乃:于是,就 (3)加:虚夸,夸大 (4)福:赐福,保佑 3(5)再:第二次 10.“将鼓” “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 “未可” “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

    4、迫。11.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我们学习。曹刿论战(B 卷)1.给加点的字注音。肉食者鄙( ) 又何间焉( ) 小信未孚( )牺牲玉帛( ) 登轼而望之( ) 夫战,勇气也()望其旗靡( )2.下列加点的“以”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以战 B.必以分人C.可以一战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诉讼事件)4.下

    5、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大王加惠C.虽不能察 虽人有百手D.公问其故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所以动心忍性C.小惠未遍,民弗从也D.富贵不能淫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A.满井游记通过描绘晚春美景,表露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B.曹刿论战通过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C.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表达了词人的豁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6、。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 ,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遍 遍: (3)

    7、必以信 信: (4)必以情断之 之: (5)智虽弗及 及: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是则可矣。9.【甲】 【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 10.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5参考答案1.b jin f b sh f m2.B B 项中“以”的意思是“把” ,其他三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3.B “必以信”中“信”的意思是“实情” 。4.C A 项,两个“伐”分别为“攻打” “砍伐”的意思;B 项,两个“加”分别为“虚夸,夸大” “给予”的意思;C 项,两个“虽”都是“即使”的意思

    8、;D 项,两个“故”分别为“原因” “旧、原来”的意思。5.C 6.A7.(1)间: 参与 (2)遍: 遍及,普遍 (3)信: 实情 (4)之: 代指“狱”,案件 (5)及: 到,达到 8.(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样)就可以了。9.对话(或:语言) 衬托(或:对比) 【解析】这两篇短文主要是记言的,通过人物的对答来表现人物性格,所以第一空应填“对话”或“语言” 。此外,【甲】文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把曹刿与“乡人”6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辱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把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庄公的鲁钝反衬出曹刿的机敏。所以第二空应填“衬托”或“对比” 。10.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取意见;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有谋略。【参考译文】【乙】长勺之战,曹刿问鲁庄公(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会凭实情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样)就可以了。如能在内心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会达到目的。 ”7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