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225629       资源大小:2.20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1、1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碱性:KOHNaOH B相对分子质量:ArKC酸性:HClO 4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2 “玉兔”号月球车用 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 Pu的说法正确的是23894 23894A. Pu与 U互为同位素 B. Pu与 Pu互为同素异形体23894 23892 23894 23994C. Pu与 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23894 23892D. Pu与 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23894 239943短周

    2、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 2 与 Y2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与 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W)r(Z)r(Y)r(X)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W的弱D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的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聚氰酸(C 3H3N3O3)的结构式为 ,它属于共价化合物B只含 H、N、O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C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

    3、子键和共价键D化合物 MgO、SiO 2、SO 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 18个中子的氯原子: Cl3517C. U和 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23592 23892DNaHCO 3、Na 2CO3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6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2148个中子。现有 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 的原子核内少 54个质子和 100个中子,则 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 3周期A 族 B第 4周期A 族C第 5周期A 族 D第 3周期A 族7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

    4、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A BC 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第 3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C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9下列物质对应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 4Br:NH B 4 r BCaCl 2:C Ca2 C l l CN 2:NNDNa 2O2:Na 2 NaO O 10.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 X、Y、Z、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X元素的 2倍。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 )AX、W、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 2晶体熔化、液态 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1短周期元素 A、B、C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A与 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与 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XY Z WT3BA 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 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原子半径

    6、 ABC DB 的氧化物的熔点比 A的氧化物熔点高12根据下列性质判断,属于原子晶体的物质是( )A熔点 2 700 ,导电性好,延展性强B无色晶体,熔点 3 500 ,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C无色晶体,能溶于水,质硬而脆,熔点 800 ,熔化时能导电D熔点56.6 ,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13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表所示。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7、)A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 2 mol(Lmin)1B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 2 mol(Lmin)1C反应至 6 min时, c(H2O2)0.30 molL 1D反应至 6 min时,H 2O2分解了 50%14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很低,这样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15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

    8、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 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 D氢气16.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A,发生可逆反应:2A(g) 2B(g)+C(g)。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 A、B、C 同时存在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消耗 0.2molA同时生成 0.1molCD容器内 A、B、C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21417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中所有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D断裂

    9、N2中的 NN 键会释放出能量18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Q1、 Q2均为正值):H2(g)Cl 2(g)=2HCl(g) H1 Q1 kJmol1 ;H2(g)Br 2(g)=2HBr(g) H2 Q2 kJmol1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Q1 Q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 1 mol HCl气体时放出 Q1热量D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低于 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19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 2O(g) CO(g)H 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

    10、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v 正 (CO) v 逆 (H2O)C生成 n mol CO的同时生成 n mol H2D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键20下列化学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 )AH 2O(g)= H2O(l) H44.0 kJ/molB2HI(g)= =H2(g)I 2(g) H14.9 kJ/mol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 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21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 H2和 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热量;

    11、1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放出 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ACH 4(g)2O 2(g)=CO2(g)2H 2O(l) H890.3 kJmol 1BCH 4(g)2O 2(g)=CO2(g)2H 2O(l) H890.3 kJmol 15CCH 4(g)2O 2(g)=CO2(g)2H 2O(l ) H890.3 kJD2H 2(g)O 2(g)=2H2O(l) H285.8 kJ22.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 H2SO4溶液,阴、阳两极

    12、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Cl溶液,若有 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 1 mol NaOH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生成 Fe3O424图中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 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 0.1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 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1)(2)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1)(2)C溶液 pH的变化:(1)增大,(2)减小D电极反应式: (1)中阳极反应式为 4OH 4e =2H2OO 2,(2)中负极反应式为2H 2e =H225一种基于酸性

    13、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 H 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H 向负极移动B若有 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O 2=CH3COOHH 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O24e 2H 2O=4OH二非选择题。 (每空 2分,共 50分)626. 往一个容积为 5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N2和 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 min后,测得容器中生成了 1mol NH3,试求:(1) 2 min 时,H 2的物质的量浓度

    14、 (2)2min 内,N 2的平均反应速率 (3)N 2、H 2、NH 3的反应速率之比 (4) 2 min 时,N 2的转化率为 (5)改变下列条件,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反应开始时充入 3molN2和 3molH2 D 升高温度27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 A到 D依次增大,已知 A和 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 A的 L层电子数是 K层电子数的两倍,C 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 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与 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 D的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写出元素符号:A_,B_,C

    15、_,D_。(2)写出由 A、B、C、D 四种元素中的几种元素组成的盐的化学式(至少三种):_、 、 (3)写出 C单质点燃时与 B单质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此反应中生成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请设计简单实验,比较元素 B、D 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_。28A、B、C 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中 Fe电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为 ,B中溶液的 pH (填增大、减少、不变)C 中若正极产生 112mL气体(标准状况),则负极金属质量减少 g。7比较 A、B、C 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填字母)29. 在 2 L密闭容器中,800时 NO和 O2反应转化为 NO2的体系中, 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 0 1 2 3 4 5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1)上述反应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在第 5 s时,NO 的转化率为 ,5 s内,NO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如图所示,表示 NO2变化曲线的是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a v(NO2)2 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v 逆 (NO)2 v 正 (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89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