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设计教科版.doc
-
资源ID:1224756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设计教科版.doc
1、1放大镜一、问题引入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最多。那么,请你们猜一猜人的肉眼能看清的最小物体有多大呢?(15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放大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大镜。二、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出示放大镜,对于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谁能介绍一下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呢?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 ,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课题 1.1 放大镜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主备人 复备人 总课时 本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科学概念1放大
2、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记录以及合作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 “透”镜【教法学法】交流展示、演示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
3、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 2 页的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我们曾经用放大镜观察过很多物体,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
4、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 ,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 、 “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四、小结1 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3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1.1 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核心问题设计及预设处理方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