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资源ID:1223957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1、1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 雕:刻画,绘制B伏甲,将攻之 甲:士兵C宣子田于首山 田:打猎D遂自亡也 亡:死亡解析:亡:逃走。答案:D2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 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 项,助词,的;C 项,助词,的;D 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答案:D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 项, “辟”同

    2、“避” ;C 项, “阙”通“缺” ;D 项, “溜”通“罶”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B 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A、D 项为使动用法,C 项为为动用法。答案:B2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人谁无过,_,_!(2)靡不有初,_。(3)不忘恭敬,民之主也。_,_;_,_。(4)我之怀矣,_。答案:(1)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2)鲜克有终 (3)贼民之主 不忠 弃君之命 不信 (4)自诒伊戚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译文:

    3、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 贼之。译文:_(3)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译文:_答案:(1)臣子侍奉国君饮,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2)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 暗杀他。(3)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 79 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

    4、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3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 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7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A 项,不能体现赵盾“恭敬” ;B 项,是士季的话;C 项,不能表现晋灵公“不君” 。答案

    5、:D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 ,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B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可见其“不君” 。C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D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从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 。这种精神连杀手都被感化。解析:C 项, “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的不是赵盾,是士季。答案:C9晋灵公已经知错,并答应改错,可士季为什么还说“人谁无过,

    6、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答:_参考答案:文中大臣士季进宫劝谏,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其实,晋灵公的话把重点落在了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而士季的这句话则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是在进一步强调“改” 。(二)课外阅读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 ”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 ”王曰:“杀女,我伐之。 ”见犀 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

    7、亡也。亡一也。 ”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 ”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 ”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 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

    8、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子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霓,又何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 ,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先父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 ”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选自左传 ,有删改)注 犀

    9、:申犀,申舟之子。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辞。考死:意为完成使命而死。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鄙我,亡也 鄙:以为边境B遂致其君命 致:传达C筑室反耕者 反:造反D敝邑易子而食 易:交换解析:反:通“返” ,使返回。答案:C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君其待之 其孰能讥之乎5B郑人囚而献诸楚 吾尝终日而思矣C寡君使元以病告 余船以次俱进D华元为质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解析:D 项,为:动词,做,成为。A 项,其:助词,表期望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B项,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 项,以:介词,把;介词,按照。答案:D

    10、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舟出访齐国,担心自己路过宋国会被杀是因为他曾在孟诸战役中得罪了宋国。B宋被围,求救于晋,晋侯听从伯宗的劝告没有出兵,而是派解扬通知宋国投降。C解扬认为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尽管他违背了诺言,楚庄王还是放了他。D宋人害怕楚国长期围城,派华元连夜潜入楚营与子反谈判,签订盟约,宋楚讲和。解析:“通知宋国投降”与原文不符。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译文:_(2)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译文:_(3)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译文:_答案:(1)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

    11、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2)这不是我不讲信用,而是你丢弃了它,快去接受你该受的刑罚吧!(3)即使这样,兵临城下被逼签订盟约,就算让国家灭亡,也不能答应。参考译文: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访问,说:“不要向宋国借路。 ”同时,楚庄王又让公子冯到晋国访问,也不让他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在孟诸战役中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 ”楚王说:“要是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 ”申舟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庄王后就出发了。申舟到了宋国,宋国就6把他扣留了。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们借路,这是把我们的国土当成了楚国的边邑。把我国当成楚国的边邑,

    12、就是亡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攻打我们也是亡国,反正都是一样亡国。 ”于是便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让他穿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宋国人派乐婴齐去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援救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同它争斗。晋国虽然强盛,怎么能违背天意?俗话说:是屈是伸,要做到心中有数。 河流湖泊能容纳污秽,山林草莽隐藏着毒虫猛兽,美玉隐匿着瑕疵,国君也可以含耻忍辱,也是上天的常规。君王还是等一等吧。 ”晋景公

    13、便停止了出兵。晋国派解扬到宋国去,叫宋国不要向楚国投降,并说:“晋国军队已全部出发,快要到宋国了。 ”解扬路过郑国时,郑国人扣住解扬并把他献给楚国。楚庄王用重礼收买他,让他对宋国人说相反的话。解扬不答应。楚庄王再三劝诱,他才答应了。楚庄王让解扬登上楼车,叫他对宋人喊话说晋国不来救宋国,解扬借机传达了晋君要宋人坚守待援的命令。楚庄王要杀解扬,派人对他说:“你既然已经答应了我,却又违背诺言,是什么原因?这不是我不讲信用,而是你丢弃了它,快去接受你该受的刑罚吧!”解扬回答说:“臣下听说过,国君能制定正确的命令就叫义,臣子能奉行国君命令就叫信,信承载着义而推行就叫利。谋划不丢掉利益,以此捍卫国家,这才

    14、是百姓的主人。合乎道义不能有两种诚信,讲求诚信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君王收买臣下,就是不懂信无二命的道理。我接受君命出使,宁可去死也不能背弃使命,难道可以用财物收买吗?我之所以答应君王,是为了完成我的使命。我死了而能完成使命,这是我的福分。我们国君有诚信的臣下,臣下又能完成使命而死,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楚庄王放了解扬,让他回国。夏天五月,楚国军队要撤离宋国,申犀在楚庄王的马前叩头说:“我父亲明知会死但不敢背弃君王的命令,现在君王您背弃了诺言。 ”楚王无法回答。楚臣申叔时正为楚王驾车,他说:“修建房屋,把种田的人叫回来,宋国就一定会听从君王的命令。 ”楚庄王按他的话去做了。宋人害怕起来,派华元在夜里

    15、潜入楚营,上了子反的床,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国君派我来把宋国的困难告诉你,说:我国人已经在交换孩子杀了吃,劈开尸骨烧火做饭。即使这样,兵临城下被逼签订盟约,就算让国家灭亡,也不能答应。如果撤离我们三十里,宋国就一切听命。 ”子反很害怕,就与华元定了盟誓,并报告了楚庄王。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国与楚国讲和。华元当了人质。盟誓上说:“我不欺你,你不骗我。 ”三、语言表达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日山西大医院对这个病例进行了会诊,全院相关科室的医生讨论和听取了主治医生关于患者病情的诊治报告。7B这里山体发生滑坡,两块上百吨的石头挡住了去路,导致附近的这一段高速公路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C

    16、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地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D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一直是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解析:A 项,语序不当, “讨论和听取”应改为“听取并讨论” 。B 项,语意重复,应去掉“为此” 。D 项,句式杂糅, “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应改为“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去探秘”或者“现在那儿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游客们探秘” 。答案:C1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你放心,就凭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还用见外吗?到时候

    17、需要我做什么,你只要来府上说一声就好了,我一定会帮你的。B刘敬斋先生是我省著名书法家,春节时我去给他拜年,居然得到他一幅惠书,要知道多少人都以得到他的作品为荣啊!C你看你,来就来了吧,还带什么礼物,这大老远的,一定很累吧?多谢你的好意,我只好笑纳了,以后可别这么客气了。D看着眼前拥挤的人群,他很着急,一边护着妻子,一边大声道:“借光,借光,我妻子身体不舒服需要马上到医院,请大家行个方便!”解析:A 项, “府上”是敬称,称对方的家或老家;B 项, “惠书”是敬辞,指对方来信;C项, “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答案:D1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势必消失。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发展旅游,使传统村落得到活态保护,传统村落以新的活力融入现代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地方政府参与,就可以使传统村落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增进民生福祉。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未必就会消失。_。_。参考答案:地方政府参与,未必可以使传统村落得到更好地保护 传统村落得到8更好地保护,未必就能增进民生福祉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