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3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比较快。温馨提示(1)气候条件中的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农业生产有利。(2)平原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和林果业;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果业。(3)郊区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
2、的特征。3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4混合农业(1)概念: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2)分布: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等地。(3)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是主导因素。 温馨提示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分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2植业等。教材 P43 活动1水稻好暖喜湿,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正好满足了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区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稻将无法生长。2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丘陵
3、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以上各种农业类型共同形成了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3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主要说明了市场和政策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的收益是逐渐增加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
4、兴起。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价格、需求变化的影响外,还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教材 P44 活动1(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在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相对减弱,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2)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
5、大。与法国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2首先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作物品种、经营方式、农产品的主要用途等方面的问题,然后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分析市场和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教材 P46 活动1略。2归类如下:自然 气候暖湿、土地肥沃3社会小麦牧羊区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实行“牧者有其地”政策,靠近主要公路、运输便利经济 开发金矿,耕作业已实现商业化科技 机械化水平高3农业地域是在社会
6、、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等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支持是混合农业形成的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商品化生产的条件,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使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措施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Error!知 识 点 (一 ) 农 业 区 位 因 素 及 其 变 化 情景导入先思考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喜食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每逢荔枝成熟季节,唐玄宗就下令用驿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荔枝为何要从南方运入,而不在北方种植?提示:农
7、作物生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水源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
8、业生产的主导 在年降水量少于 250 mm 的地区,农4因素 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科技通过
9、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二、农业区位选择1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在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时,常涉及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判断,下面结合实例对其分析如下:(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
10、平坦,那么,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了,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2)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只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使该地能够进行粮棉生产,当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5素。2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
11、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判定角度 典例分析 主导因素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地下水 水源海南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稻 热量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 气候某区域存在的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区位因素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 土壤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 地形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 气候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市场某种农业类型或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成因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往北方地区 保鲜技术 方法技巧很重要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
12、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农作物 自然条件水稻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13、小麦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棉花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6天然橡胶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茶叶 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椰子 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苹果、梨 暖温带地区花生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
14、合理的农业区位。 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农业类型和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园艺业饲养业粮棉生产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种植等应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离城镇较近和交通方便的地方(3)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区位城市的发展,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交通
15、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弱,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 13 题。7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解析:1.C 2.B 3.A 第 1 题,该地区有香蕉、水稻等作物,最有可能位于雷州半岛
16、。第 2 题,该区域修筑河堤,开挖鱼塘,发展立体农业,对地形与水分条件进行了改造。第3 题,随海拔的变化,热量、水分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Error!知 识 点 (二 ) 农 业 地 域 的 形 成 情景导入先思考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1)基塘农业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提示:基塘农业是我国的一种典型混合农业类型。(2)基塘农业的优点有哪些?提示: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
17、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农业地域的形成8农业地域 内容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标志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区位因素1生产特点分布 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经营方式 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有
18、很大的灵活性,市场适应性强不利条件 水源和灌溉问题解决措施 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2区位条件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其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如下表所示: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 平坦开阔土壤 土壤肥沃自然因素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社会经济因素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3.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9
19、 应用体验不可少 18 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 12 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BC 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河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C D解析:1.D 2.A 第 1 题,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商品农业,作物除了供牲畜、家庭消耗外,还要面向市场,排除;又由于小麦种植
20、与绵羊饲养有生产上的联系,大部分农作物作为饲料饲养绵羊,故正确,即 D 项正确。第 2 题,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 35 题。103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C光照 D水分4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5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解析:3.A 4.D 5.B 第 3 题,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不会影响早熟。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可以提前收获,因此 A 项正确。第 4 题,增加棉花品种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第 5 题,阿拉善高原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机械化作业可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