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 节 摩擦力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有轨电车沿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水平方向上肯定(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电车的牵引力C.受到向后的摩擦力D.没有受到力的作用2.假如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四位同学对此做了下列猜想。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B.我们将无法用笔写字C.沿铁轨方向的风可以把火车吹动D.马会很容易地拉车前进3.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实验次数 木板表面
2、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的快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1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1.82 较光滑 平放 较慢 1.83 较光滑 平放 较快 1.8A.接触面压力大小B.接触面积大小C.物体的运动速度D.接触面粗糙程度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5.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脚踏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C.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D.用力握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26.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下,分别将木块平放和竖放在同一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关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B.F1G
3、乙 ,甲受到的摩擦力( )A.大于 5 NB.等于 5 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9.用 2 N 的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加到 5 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10.某同学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他找到一张纸折了几叠后夹在柜门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 的方法增大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 11.下图是工厂中运送煤块的皮带传输机的工作过程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将一煤块 A 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煤块在皮带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向右做速度增加的变
4、速直线运动,此时煤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经过较短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此时煤块所受的摩擦力 (选填“为零”“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 12.如图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1)乙图中,圆点 A 代表小明,画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2)小明再沿绳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的摩擦力为 Ff 绳 、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 Ff 杆 ,Ff 绳 (选填“ ”“=”或“ ”)Ff 杆 。 (3)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13.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由于惯性向右运动,请作出该物体受到的滑动
5、摩擦力的示意图(作用点请画在物体的重心 O 上)。314.下图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1)该实验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 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分析甲、丙,发现 F1F3,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转化法。 (4)小南在实验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
6、因可能是 。 探究创新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溜旱冰溜旱冰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许多物理知识,进行这项运动需要有双旱冰鞋,有条件的可以到专门的旱冰场上进行,没有条件的在较光滑的水泥地面上也可以进行,但为了安全,不能在有车辆来往的道路上开展这项活动。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时鞋底与路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与地面摩擦较大。人穿旱冰鞋后将人与地面的滑动通过旱冰鞋变为滚动,旱冰鞋下安装了滚动轴承,轴承上套上了可滚动的轮子,这样使人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小。如图所示。人在运动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在前的一只脚脚尖指向运动方向,在后的一只脚与运动方向垂直,这样是为了将滚
7、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蹬就可增大地面对人向前的推力,以达到运动的目的。(1)在同样的条件下, 比 要小得多。 (2)旱冰鞋是通过 的方法减小滑行时地面对鞋的摩擦力。 (3)正在滑行时,要想很快停下来,应让放在后面的脚与运动方向垂直,同时用力向下压,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来。前一种做法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后一种做法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4知能演练提升1.D 2.D 3.C 4.C 5.C 6.C 7.AB 8.B9.答案 2 加速10.答案压力11.答案向右 为零12.答案(1)如图所示(2)=(3)竖直向上13.答案如图所示14.答案(1)二力平衡(2)压力大小(3)控制变量法(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15.答案(1)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2)以滚动代替滑动(3)变滚动为滑动 增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