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改省份专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一)重点专攻硫的转化、SO2等硫化物.doc

    • 资源ID:1219038       资源大小:1.25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改省份专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一)重点专攻硫的转化、SO2等硫化物.doc

    1、1跟踪检测(二十一) 重点专攻硫的转化、SO 2等硫化物1如图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环,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进入大气C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于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D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能是导致雾霾的成因之一解析:选 B 大气中硫主要是 SO2,SO 2溶于水生成 H2SO3,H 2SO3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或 SO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 SO3,溶于水生成硫酸形成酸雨,进入土壤,A 正确;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 SO2,不能直接生成 SO3,SO 2需要催化剂加热反应生成 SO3,B 错误;化石燃料中的硫元素是生物体内硫元素形成化

    2、石燃料过程中形成,C 正确;煤和石油、生物质燃料燃烧时,产生颗粒物,简称雾霾颗粒,可能是导致雾霾的成因之一,D 正确。2某硫酸厂废气中 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可能含有 2 种盐Ba 是 SO3CY 可能含有(NH 4)2SO4D(NH 4)2S2O8中 S 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解析:选 B X 中含有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盐,故 A 正确;气体 a 为二氧化硫,故 B 错误;X 中加过量硫酸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故 C 正确;S 的最高化合价是6,不可能为7,故 D 正确。3将一定量的 SO2通入 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3、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A 加入 NaOH 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B 加入 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C 加入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褪去D 加入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2解析:选 D 将一定量的 SO2通入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加入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 SO ,SO 与 Ba2 反应生 3 24 24成 BaSO4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 Fe3 不发生

    4、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错误;加入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 KMnO4,即使二氧化硫与 Fe3 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 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Fe2 ,说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正确。4(2017江苏高考)下列制取 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选 B 需

    5、用浓 H2SO4与 Cu 反应制取 SO2,A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SO 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以验证其具有漂白性,B 项能达到实验目的;SO 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C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SO 2与饱和 NaHSO3溶液不反应,应用碱液(NaOH 溶液)吸收,D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5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 X 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 结论A 闻 X 气味 (有刺激性) 酸性 KMnO4溶液(褪 通 入 色)X 一定是 SO2B 闻 X 气味(有刺激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 入 X 一定是 SO2C X

    6、品红溶液(褪色) 变红色 通 入 X 一定是 SO2D X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通 入 X 一定不是 SO2解析:选 A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有 HCl 等,A 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 CO2、SO 2,但前者无气味,B 项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又恢复红色的只有 SO2,C 项正确;SO 2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D 项正确。6某兴趣小组探究 SO2气体还原 Fe3 ,他们使用的试剂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3不合理的是( )A为了验证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 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B能表明 I 的还原性弱于 SO2的现象是乙中

    7、蓝色溶液褪色C装置丙的作用是吸收 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D为了验证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稀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选 A SO 2、Fe 2 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甲中加入酸性 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甲中一定含 Fe2 ,不能证明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错误;乙中蓝色溶液褪色说明乙中发生了反应 SO2I 22H 2O=SO 2I 4H ,根据同一反应中,还原性:24还原剂还原产物,得出还原性:SO 2I ,正确;C 项,SO 2有毒能污染大气,SO 2属于酸性氧化物,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 SO2,可防止污染大气,正确;D 项,甲中加入稀

    8、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甲中含 SO ,则说明在甲中 SO2被氧化成 SO ,甲24 24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正确。7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 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品红试纸、沾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 SO2具有漂白性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未变蓝说明 SO2的氧化性弱于 I2DNaCl 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 SO2解析:选 C 由于 SO2溶于水生成 H2SO3,只能使指示剂变色,而不能褪色,A 项错误;SO2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B

    9、 项错误;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未变蓝,即无 I2生成,故 SO2的氧化性弱于 I2的氧化性;C 项正确;除去多余的 SO2应用 NaOH 溶液而非 NaCl 溶液,D 项错误。8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4A关闭 K1,打开 K2,试剂 X 是酸性 KMnO4或 FeCl 3溶液,均可证明 SO2有还原性B关闭 K 2,打开 K1,滴加硫酸,则装置 B 中每消耗 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 NA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 C 和 E 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解析

    10、:选 A 关闭 K1,打开 K2,酸性 KMnO4或 FeCl3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证明 SO 2 有还原性,故 A 正确;关闭 K 2,打开 K 1,滴加硫酸,则装置 B 中发生反应 SO2Na 2O2=Na2SO4,每消耗 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 2NA,故 B错误;饱和石灰水浓度较低,不能用于尾气吸收,装置 C 和 E 中的试剂均为 NaOH 溶液,故C 错误;实验过程中不能体现硫酸的强氧化性以及吸水性,故 D 错误。9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 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

    11、滤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 HI 的平衡转化率C该工艺中 I2和 HI 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 2OI 2=H22H 2SO42HI解析:选 C I 2和 SO2反应生成 H2SO4和 HI,分离器中为氢碘酸和硫酸的分离,应利用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A 错误;膜反应器中,2HI(g) H2(g)I 2(g),该反应为反 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但不能提高 HI 的平衡转化率,B 错误;反应器中,I 2和 SO2反应生成 H2SO4和 H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 22H 2O=SO 2I 4H ,在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12、:2HII 2H 2,反应器中消24耗的碘的量等于膜反应器中生成的碘的量,该工艺中 I2和 HI 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C 正确;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SO 2I 22H 2O=2HIH 2SO4,在膜反应器中的反应为2HII 2H 2,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SO 22H 2O=H2SO4H 2,D 错误。10为了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进行了如下图装置所示的实验,打开 K1和 K2,缓缓通入 N2,一段时间后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BaCl 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检查氢氧化钠溶液出口处无氧气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5是( )A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

    13、的 SO2气体B反应管内产生的红色粉末可能是 Fe2O3CBaCl 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 SO3的存在,此处用 Ba(NO3)2溶液也可以检验 SO3D反应管内得到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11解析:选 C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酸性气体,避免污染空气,A 正确;硫酸亚铁受热分解,产生的红色固体一定含有 Fe 元素,所以可能是 Fe2O3,B 正确;如果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因为二氧化硫溶于水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再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 错误;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Fe 2O3),BaCl 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14、说明有 SO3),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有 SO2),检查氢氧化钠溶液出口处无氧气产生,所以分解的方程式为 2FeSO4Fe2O3SO 3SO 2,所以氧化产物(Fe 2O3)和还原产物(SO 2)物质的量之= = = = =高 温 比为 11,D 正确。11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X 的化学式为_,Y 的化学式为_。(2)W 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欲制备 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填标号)。ANa 2SS BNa 2SO3SCNa 2SO3Na 2

    15、SO4 DSO 2Na 2SO4(4)将 X 与 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解析:(1)X 中 S 元素化合价是2 价,所以化学式为 H2S,Y 中 S 元素化合价是4 价,6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SO2。(2)W 的浓溶液是浓硫酸,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2O。(3)Na 2S2O3中 S 元素化合价是2 价,= = = = =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 S 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 2 和小于 2,A 中 S 化合价都小于 2,C、D 中 S 的化合价都大于 2,B 符合题

    16、意。(4)X 为 H2S,二氧化硫氧化硫化氢生成淡黄色沉淀 S 和水:2H 2SSO 2=3S2H 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2 价变化为 0 价,H2S 作还原剂,4 价变化为 0 价,二氧化硫作氧化剂,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所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21。答案:(1)H 2S SO 2(2)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2O= = = = = (3)B (4) 2112焦亚硫酸钠(Na 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a2S2

    17、O5。装置中有 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 2=Na2S2O5(1)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要从装置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3)装置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填字母)。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 NaHSO3。(4)证明 NaHSO3溶液中 HSO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3_(填字母)。a测定溶液的 pH b加入 Ba(OH)2溶液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7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解析:(1)装置

    18、中浓 H2SO4与 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 SO2,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 2SO4(浓)= =Na2SO4 SO2H 2O。(2)装置中已有晶体析出,可通过过滤操作得到 Na2S2O5晶体。(3)食盐水和浓 H2SO4不能吸收 SO2,故 b、c 错误;瓶口封闭易造成实验事故,故 a 错误;既能吸收 SO2,又能防止发生倒吸,故 d 正确。(4)HSO 电离显酸性, 3水解显碱性,要证明 HSO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证明 NaHSO3溶液显酸性即可,故 3可通过测定溶液的 pH,或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等方法。(5)Na 2S2O5晶体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 Na2SO4,故可通

    19、过检验 SO 来检验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其具体方案为:取24少量 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 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 Na2S2O5晶体已被氧化。答案:(1)Na 2SO3H 2SO4(浓)= =Na2SO4SO 2H 2O或 Na2SO32H 2SO4(浓)=2NaHSO4SO 2H 2O(2)过滤 (3)d (4)ae(5)取少量 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3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连二亚硫酸钠(Na 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

    20、,可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工业上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1)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步骤中生成的沉淀为_(填化学式)。(3)步骤中加入 NaCl 固体的作用是_,分离出保险粉的方法为_、洗涤、干燥,洗涤所用试剂是_。.探究 Na2S2O4的性质:某课题小组常温下测得 0.050 molL1 Na2S2O4溶液的 pH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4)0 t1主要生成 HSO ,写出 0 t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_。(5)若 t1时溶液中 Na2S2O4全部被氧化成 NaHSO3,此时溶液中 c(SO ) c(H2SO3)238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1、解析:(1)由流程可知,步骤中,反应物为 Zn 和 SO2,生成物为 ZnS2O4,据此可得化学方程式:Zn2SO 2=ZnS2O4。(2)步骤中,ZnS 2O4和 NaOH 发生反应生成 Zn(OH)2沉淀和Na2S2O4。(3)溶液 C 中的溶质为 Na2S2O4,步骤中加入 NaCl 固体,即得到保险粉(Na 2S2O4),可知 NaCl 固体的作用是降低 Na2S2O4的溶解度,使更多 Na2S2O4析出。Na 2S2O4析出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保险粉。由于保险粉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因此应用乙醇进行洗涤。(4)反应物有 Na2S2O4和 O2,生成物有 HSO ,故反应的离

    22、子方程式为 32H2O2S 2O O 2=4HSO 。(5) t1时溶液的 pH5,则 c(H )10 5 molL1 , c(OH )24 310 9 molL1 。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HSO3,根据质子守恒得 c(H2SO3) c(H ) c(SO )23 c(OH ),故 c(SO ) c(H2SO3) c(H ) c(OH )(10 5 10 9 )molL1 。23答案:(1)Zn2SO 2=ZnS2O4(2)Zn(OH)2(3)降低 Na2S2O4的溶解度,使更多 Na2S2O4析出 过滤 乙醇(4)2H2O2S 2O O 2=4HSO24 3(5)(105 10 9 )molL19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改省份专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一)重点专攻硫的转化、SO2等硫化物.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