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刷题综合练(一) 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Al27 Na23 Fe56 Cu64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 正确;由题图知无机颗粒物的成分是硝酸
2、铵和硫酸铵,故形成的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 正确;氨气分别与硝酸和硫酸反应生成硝酸铵和硫酸铵,故氨气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 错误;部分氮肥不稳定,过度施用会分解生成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形成无机颗粒物,导致雾霾的形成,D 正确。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古诗文 化学知识A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 3)和朴硝(Na 2SO4)的方法。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焰色反应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氢氟酸C诗经大雅绵:“堇茶
3、如饴。 ”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昧D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2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 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答案:A解析: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钾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A 正确;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由“惟玻璃可盛”可判断,强水不可能是氢氟酸,B 错误;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例如淀粉属于多糖,但没有甜味,C 错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D 错误。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 Na O O B质子数为 35、中子数为 45 的溴原子: B
4、r8035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B解析: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正确的电子式是 Na 2 Na ,A 错误; O O 溴原子表示正确,B 正确;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为 8 电子,正确的表示为 ,C 错误;D 为对二甲苯,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氨基酸、纯碱、芒硝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乙醇中混有乙酸,可先加足量生石灰后再蒸馏A BC D答案:A解析:漂白粉为 CaCl2和 Ca(ClO)2的混合物,水玻璃为 Na2SiO3的水溶液,铝热剂为 Al 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石油
5、的分馏为物理变化;氨基酸不属于酸,纯碱不属于碱;混有乙酸的乙醇,加入生石灰后,乙酸转化为(CH 3COO)2Ca,蒸馏后即可得到乙醇。5标准状况下,6.72 L NH 3 1.20410 23个 H2S5.6 g CH 4 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B原子数目:3C密度大小:D质量大小:答案:B解析:6.72 L NH3物质的量为 0.3 mol,1.20410 23个 H2S 分6.72 L22.4 Lmol 1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5.6 g CH4的物质的量为 0.35 mol,0.5 5.6 g16 gmol 1mol HCl。同温、同压下,气
6、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A 错误;各物质中原子的物质的量:NH 3为 0.3 mol41.2 mol,H 2S为 0.2 mol30.6 mol, CH 4为 0.35 mol51.75 mol,HCl 为 0.5 mol21 mol,所以原子个数:,B 正确;各物质的摩尔质量:NH 3为 17 gmol1 ,H 2S 为 34 gmol1 ,CH 4为 16 gmol1 ,HCl 为 36.5 gmol1 ,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C 错误;各物质的质量:NH 3为 0.3 mol17 gmol1 5.1g,H 2S 为 0.2 mol34 gm
7、ol1 6.8 g,CH 4为 5.6 g,HCl 为 0.5 mol36.5 gmol1 18.25 g,所以质量:,D 错误。6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 22.4 L 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2NAB a g 某气体含分子数为 b,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22.4bcaNAC含有氢原子数为 0.4NA的 CH3OH 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0.5NAD常温下,1.0 L pH13 的 Ba(OH)2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 0.1NA答案:A解析:未指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阳极生成的 22.4 L
8、气体的物质的量,A 错误;根据 a 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为 b,可知此气体的摩尔质量 M gmol1 ,a gbNA mol a NAb则 c 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n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M c gaNAb gmol 1 bcaNA 22.4bcaNAL,B 正确;含有氢原子数为 0.4NA的 CH3OH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每个 CH3OH 分子中含有5 个共价键,所以 0.1 mol CH3OH 分子中含 0.5NA个共价键,C 正确;常温下,pH13 的Ba(OH)2溶液中 OH 浓度为 0.1 molL1 ,1.0 L 该溶液中含有 0.1 mol OH ,含有的
9、 OH数目为 0.1NA,D 正确。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 20 mL 量筒量取 15 mL 酒精,加水 5 mL,配制质量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 酒4精 1 gcm3 )B200 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 1.5 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 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5 molL1C实验中需用 2.0 molL1 的 Na2CO3溶液 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950 mL、201.4 gD实验室配制 500 mL 0.2 molL1 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15.2 g 绿矾(Fe
10、SO 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 500 mL 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答案:B解析:由于 酒精 1 gcm3 ,用 20 mL 量筒量取 15 mL 酒精,加水 5 mL,配制的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75%,A 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个数比为 3:2,该盐的化学式为 R2(SO4)3,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2.5 molL1 ,B 正确;实验中需用 2.0 molL1 的 Na2CO3溶液 950 0.5 mol0.2 L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 1 000 mL,应称取的 Na2CO3的质量为 2
11、.0 molL1 1 L106 gmol1 212.0 g,C 错误;绿矾的摩尔质量为 278 gmol1 ,实验室配制 500 mL 0.2 molL1 的硫酸亚铁溶液,需称量的绿矾的质量为 0.5 L0.2 molL1 278 gmol1 27.8 g,D 错误。8 “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 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BAl 65Cu23Fe12的硬度小于金属铁CAl 65Cu23Fe
12、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1 mol Al 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 265 mol 电子答案:C解析:A 项,拟晶 Al65Cu23Fe12是由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由于金属无负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 0 价,错误;B 项,拟晶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错误;C 项,Al 65Cu23Fe12与海水可以构成原电池,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因此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正确;D 项,溶于过量的硝酸时,Al 与 Fe 均变为3 价,Cu 变为2 价,故 1 mol Al65Cu23Fe12失电子为653
13、232123277 mol,错误。9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 FeCl3溶液和 Fe(OH)3胶体5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 109 10 7 m 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Fe(OH) 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 Fe(OH)3胶体带正电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答案:D解析:FeCl 3溶液呈黄色,Fe(OH) 3胶体呈红褐色,从外观上可以区分二者,A 错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09 10 7 m 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纳米材料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 错误;Fe(OH)
14、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 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胶体本身呈电中性,C 错误;颗粒大小变化了,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故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D 正确。10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滴加 NaCl 并通入足量 SO2气体后,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 、Fe 2 、SO 24BAg 、H 、NO 3CNH 、Fe 3 、SO 4 24DMg 2 、Ca 2 、HCO 3答案:A解析:K 、Fe 2 、SO 、Na 、Cl 与 SO2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 正确;Ag 与24氯离子反应生成 AgCl 沉淀,H 、NO 与 SO2发生氧化还原反
15、应,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 3Fe3 与 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HCO 与 SO2发生反应,不能大量 3共存,D 错误。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K 、Na 、Mg 2 、NH 、Fe 2 、Br 、CO 、SO 、SO 中 4 23 24 23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A上述实验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B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
16、静置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 NaOH 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答案:B解析: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含有 CO ,因此溶液中不可能含有23Mg2 和 Fe2 ,则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是 Br 被氯水氧化为 Br2所致,即溶液中含有 Br ;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则不含 SO ;实验说明含有 K ,由此可知,246需要进一步检验 Na 、NH 和 SO 。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可以确定是否含 4 23有 Na ,A 不符合题意;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是利用萃取的方法检验是否含有Br ,但实验可以确
17、定含有 Br ,B 符合题意;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用于检验是否含有 SO ,C 不符合题意;加 NaOH 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23可以确定是否含有 NH ,D 不符合题意。 412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A Al2O3 NaAlO2 Al(OH)3B SiO2 Na2SiO3 H2SiO3C CO2 Na2CO3 NaHCO3D NH3 NO2 HNO3答案:D解析:Al 2O3与 NaOH 反应生成 NaAlO2,NaAlO 2与 CO2、H 2O 反应生成 Al(OH)3,Al(OH) 3加热分解生成
18、Al2O3,Al(OH) 3与 NaOH 反应生成 NaAlO2,可以实现图示转化,A 不符合题意;SiO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iO3,Na 2SiO3溶液与 CO2、H 2O 反应生成 H2SiO3,H 2SiO3加热分解生成 SiO2,H 2SiO3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iO3,可以实现图示转化,B 不符合题意;少量 CO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CO3,Na 2CO3溶液与 CO2反应生成 NaHCO3,NaHCO 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NaHCO 3加热分解生成 Na2CO3,可以实现图示转化,C 不符合题意;NH 3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只能生成 NO
19、,不能实现图示转化,D 符合题意。13利用下列装置欲验证 CaSO4与炭粉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还原产物是 S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乙欲验证气体中的还原产物,则乙中盛有 CaSO4溶液B装置丙和装置丁的作用是除去 SO2和其他杂质气体C装置戊中黑色粉末变红,己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氧化产物有 COD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止水夹,再迅速熄灭装置甲中的酒精灯7答案:A解析:CaSO 4与炭粉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还原产物是 SO2,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装置乙欲验证气体中的还原产物 SO2,需要在乙中盛放品红溶液,A 错误;要验证生
20、成的氧化产物中是否含有 CO,需要除去 SO2和水蒸气,装置丙和装置丁的作用分别是除去 SO2以及甲中可能产生的 CO2、水蒸气,B 正确;装置戊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己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氧化产物中有 CO,且其被氧化铜氧化为二氧化碳,C 正确;为了防止倒吸,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止水夹,再迅速熄灭装置甲中的酒精灯,D 正确。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丁 甲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氧气B若甲为 NaAlO2,则丁可能是盐酸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 Cl2D若甲为 NaOH
21、溶液,则丁可能是 CO2答案:C解析:若甲为焦炭,丁为 O2,则有 C CO CO2,符合转化关系,A 正确; O2 O2 C若甲为 NaAlO2,丁为盐酸,则有 NaAlO2 Al(OH)3 AlCl3,符合转化关系,B HCl HCl NaAlO2正确;若甲为 Fe,丁为 Cl2,不能发生 FeCl3 FeCl2的转化,C 错误;若甲为 NaOH Cl2 Fe溶液,丁为 CO2,则有 NaOH Na2CO3 NaHCO3,符合转化关系,D 正确。 CO2 CO2 NaOH15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碳酸钠和偏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50 mL 1 molL1 盐酸,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
22、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CO H =HCO23 3B当加入 50 mL 盐酸时,开始有二氧化碳生成CM 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 3.9 gD当加入 150 mL 盐酸时,氢氧化铝沉淀恰好完全溶解答案:C8解析:向 Na2CO3、NaAlO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 的盐酸,首先发生反应AlO H H 2O=Al(OH)3 ,a 曲线表示 AlO 逐渐减少,第二阶段,CO 和盐酸反应 2 2 23生成 HCO ,第三阶段,CO 反应完毕,发生反应 HCO H =CO2H 2O,此阶段 3 23 3Al(OH)3不参与反应,d 曲线表示
23、HCO 逐渐减少,A 错误;当加入 100 mL 盐酸时,开始发 3生反应 HCO H =CO2 H2O,B 错误;加入的盐酸体积为 50 mL 时,NaAlO 2中铝元素 3恰好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加入 100 mL 盐酸时,氢氧化铝沉淀不溶解,则 M 点沉淀的质量和加入 50 mL 盐酸时沉淀的质量相同,由 NaAlO2HClH 2O=NaClAl(OH) 3知,nAl(OH)3 n(NaAlO2) n(HCl)0.05 mol, mAl(OH)30.05 mol78 gmol1 3.9 g,C 正确;整个过程中氢氧化铝沉淀不溶解,D 错误。16将 14 g 铁粉溶于 1 L 稀硝酸
24、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 4.48 L NO 气体(假设是唯一还原产物),则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 )A1.0 molL 1 B0.4 molL 1C0.6 molL 1 D0.8 mo1L 1答案:D解析:可知 n(Fe)0.25 mol, n(NO)0.2 mol,但铁可能生成 Fe2 ,也可能生成Fe3 ,所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以 NO 的量进行计算,即 n(e )0.2 mol30.6 mol,设反应中生成 Fe2 x mol,生成 Fe3 y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2 x mol3 y mol0.6 mol,根据铁元素守恒得 x mol y mol0.25 mol,求得
25、 x0.15, y0.1,根据 N 元素守恒得 n(HNO3)0.15 mol20.1 mol3 0.2 mol0.8 mol,其浓度为 0.8 molL1 。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2 分)17(10 分)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 A、B 组的依据)是_。(2)F 组中物质除了 Cl2外还有_(填化学式)。9(3)D 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原因_。(4)由 Al3 制备 Al(OH)3,最好不选择 D 组中的 NaOH
26、溶液,说明理由_。完成应该选择的 D 组中的物质由 Al3 制备 Al(OH)3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NO 2(3)NH3H2O NH OH 4(4)过量 NaOH 会溶解生成的沉淀 Al 3 3NH 3H2O=Al(OH)33NH 418(11 分)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备受关注。(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 CO、C xHy、NO 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化合物 X 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乙所示)确定。在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X 的化学式为_。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7、_。(2)SCR 技术可使 NOx与 NH3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当 NO 与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利用 ClO2氧化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如下:NO NO2 N2,反应 ClO2 反 应 Na2SO3水 溶 液 反 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2NOClO 2H 2O=NO2HNO 3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 NH 完全转化为 N2,而本身被还原为 NaCl。 4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_。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 NH 的方法是 4_。若处理废水产生了 0.448 L N2(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 2 molL1 的次氯
28、酸钠溶液的体积为_ mL。10答案:(1)N、O Ba(NO 3)2 第六周期第A 族(2)16NH312NO6NO 2=17N224H 2O(3)2NO24SO =N24SO23 24(4)Na 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加 O Cl 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废水中存在 NH 30 4解析:(1)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图甲可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N 和 O,根据元素守恒,X 中应含有 Ba 元素、N 元素、O 元素,根据图乙可知,X 中含有 NO ,因 3此化合物 X 的化学式为 Ba(NO3)2;钡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A 族。(2)
29、氮的氧化物与 NH3反应生成无害物质,即生成 N2,NO 与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4NH 3=5N26H 2O,NO 2与 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O28NH 3=7N212H 2O,因此 NO 与 NO2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NH312NO6NO 2=17N2 24H2O。(3)根据反应中 NO2N 2,N 的化合价降低,NO 2作氧化剂,SO 作还原剂,SO23被氧化成 SO ,离子方程式为 2NO24SO =N24SO 。23 24 23 24(4)NaClO 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Na ; O Cl 检验 NH 的方法:取少量废水
30、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 4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废水中存在 NH ;Cl 元素化合价由1 4价降低至1 价,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至 0 价,生成 1 mol N2,转移 6 mol e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V(NaClO)103 22 ,解得 V(NaClO)30 mL。0.4482322.419(11 分).A、B、C、D、E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B 为最常见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若 A 为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D 为气态单质,0.1 molL1 C 溶液的 pH13,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若 A 的溶液
31、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 为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 A、C、D、E 均为化合物,E 为白色胶状沉淀,且 A、C、E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若单质 A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请写出工业上制取单质 A 粗品的化学方程式为11_。.(5)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 KClO3在 H2SO4存在下与 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 Na2CO3和 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
32、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_。AMnO 2 BKMnO 4溶液C稀盐酸 DNa 2SO3溶液答案:(1)2Al2OH 2H 2O=2AlO 3H 2 2(2)SO2I 22H 2O=2HIH 2SO4(3)Al3 3AlO 6H 2O=4Al(OH)3 2(4)2CSiO 2 Si2CO= = = = =高 温 (5)2ClO SO 2H =2ClO2SO H 2O 3 23 24(6)D解析:(1)已知 0.1 molL1 C 溶液的 pH13,则 C 为一元强碱,B 为水,所以能与强碱反应的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 A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
33、 2O=2AlO 3H2。 2(2)若 A 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即 A 为碘水,C 为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 C 为 S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I 22H 2O=2HIH 2SO4。(3)E 在水溶液中呈白色胶状沉淀,即 E 为 Al(OH)3,又 A、C、E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3AlO 6H 2O=4Al(OH)3。 2(4)单质 A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即 A 为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 2 Si2CO。= = = = =高 温 (5)ClO2可由 KClO3在 H2SO4存在下与 Na2SO3反应制得,反应
34、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SO 2H =2ClO2SO H 2O。 3 23 24(6)MnO2能催化 H2O2的分解,所以 Na2CO33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KMnO 4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 H2O2,所以 Na2CO33H2O2发生了氧化反应,B 错误;稀盐酸能与 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C 错误;Na 2SO3溶液具有还原性,能被 H2O2氧化,则Na2CO33H2O2发生了还原反应,D 正确。20(10 分)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12并用电解产生的 H2还原 CuO 粉末来测定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
35、氯气的氧化性。(1)写出装置甲中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_。(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E_(填接口的字母)。(3)对硬质玻璃管中的氧化铜粉末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某气体并检验该气体的纯度,检验该气体已经纯净的具体操作和现象为_。(4)乙装置的 a 瓶溶液可选用_。A淀粉碘化钾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硫化钠溶液 DFe(NO 3)2溶液(5)若 a 瓶中盛放过量的 NaHSO3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为测定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精确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 a g,加入 CuO 后,精确称量硬质玻璃管和 CuO 的总质量为 b g
36、,实验完毕后:甲方案:通过精确称量硬质玻璃管和 Cu 粉的总质量为 c g,进而确定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乙方案: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为 d g,进而确定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乙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按甲方案进行计算,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用含 a、 b、 c 的式子表示)答案:(1)2NaCl2H 2O 2NaOHH 2Cl 2= = = = =通 电 (2)ABC(3)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13如果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该气体纯净(4)AC(5)HSO Cl 2H 2O=SO 2Cl 3H 3 24(6)空气中的 CO2和 H2
37、O 可以通过 D 口进入 U 形管,造成所测水的质量偏大 16 c ab c解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NaCl2H 2O2NaOHH 2Cl 2。= = = = =通 电 (2)A 是阴极,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B 是阳极,阳极上产生的是氯气,要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所以 A 连接 E,装置乙用于检验氯气的氧化性,所以 B 连接 C。(3)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易爆炸,对硬质玻璃管中的氧化铜粉末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以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为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如果听到轻微
38、的爆鸣声,说明该气体已纯净。(4)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可以使其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且反应应具有明显的现象,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黄色的沉淀;氯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硝酸具有氧化性,氯气与硝酸亚铁溶液反应不能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故选 AC。(5)若 a 瓶中盛放过量的 NaHSO3溶液,氯气将亚硫酸氢钠氧化为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SO Cl 2H 2O=SO 2Cl 3H 。 3 24(6)乙方案中,装置中 U 形管中的干燥剂会吸收空气中的 CO2和水,导致测定的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有误差;根据甲方案,设金
39、属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则CuO CuM16 Mb a c a则 ,解得 M 。M 16b a Mc a 16 c ab c21(10 分)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 Cr()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14已知:其中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Cr3 ,其次是 Fe3 、Al 3 、Ca 2 和 Mg2 ;CrOH(H 2O)5SO4难溶于水。(1)实验室用 18.4 molL1 的浓硫酸配制 240 mL 4.8 molL1 的 H2SO4溶液,需要该浓硫酸的体积为_mL。(2)浓 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滤液中的 Cr3 转化为 Cr
40、2O ,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7_,此反应与Cr2O 3H 2O28H =3O2 2Cr3 7H 2O 是否矛盾?_(填“是”或“否”),理由27是_。(3)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如下:阳离子 Fe3 Mg2 Al3 Cr3开始沉淀时的 pH 2.7 沉淀完全时的 pH 3.7 11.1 5.2 5.6(9 溶解)加入 NaOH 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 2O 转化为 CrO ,其离子方程式为27 24_。此步骤中溶液的 pH 调至 8,而没有继续调高将 Mg2 除去,其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作答)。(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 Mn nNaR MR n nNa ,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的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5)写出上述流程中用 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65.2(2)2Cr3 3H 2O2H 2O=Cr2O 8H 否 浓度也会影响氧化还原性27(3)Cr2O 2OH =2CrO H 2O Al 3 4OH =AlO 2H 2O 或 Al(OH)27 24 23OH =AlO 2H 2O 2(4)Ca2 、Mg 2(5)3SO22Na 2CrO412H 2O=2CrOH(H2O)5SO4Na 2SO42NaOH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