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过关检测练习.doc

    • 资源ID:1214381       资源大小:923.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过关检测练习.doc

    1、1“诗歌的语言”过关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 分)秋晚登城北门 陆 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 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B “两行雁带杜陵秋” ,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

    2、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C “横槊赋诗非复昔” , “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 “非复昔”表明铁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D “梦魂犹绕古梁州” ,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志的抒发。解析:选 B B 项,此句写鸿雁将汴京入秋的消息传来,没有“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这层意思。(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 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愁”字对诗歌逐句进行分析。如首联“幅巾藜杖”写人已老, “卷地西风”写景已衰,奠定了诗歌“愁”的基调;颔联写景, “烽火” “秋雁”均使人愁;颈联感叹“山河兴

    3、废” “身世安危” ;尾联忆“横槊赋诗” ,梦“古梁州” ,愁情益发深沉。参考答案: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愁。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颈联2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未卜,愁肠百结。尾联追忆“横槊赋诗” ,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 “愁”味悠长。白 话 诗 歌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自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汴京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

    4、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 分)满 庭 芳苏 轼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 注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注 攕:手纤细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明了

    5、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限感慨。B词中“烟浪” “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C “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旧友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婉含蓄。D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景抒情,全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作技法高超。解析:选 B B 项, “烟浪” “云帆”是词人对自己与故人分别数十年宦海沉浮的总结,并不能表达“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2)请赏析词的最后三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的精妙之处。(6 分)答: 3解析:解答本题,要注重分析最后三句在情感表达、手法运用、结构安排上的妙处。借故人相问,

    6、引发词人的思乡之情,因为古人常在屋旁植松杉,因而“松杉”这一意象,可以用来代指故乡,这样就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体的形象。另外以对故土的思念结尾,呼应了开头的场景。参考答案:情感表达上:借故人相问,引发思乡之情,构思巧妙。手法运用上:借“松杉”这一意象,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体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结构安排上:以对故土的思念作结,是对开篇他乡遇故知场景的呼应。(每点 2 分)白 话 诗 歌 三十三年来,宦海浮沉,漂流在外,江海上浪如烟波,云如船帆。老朋友见到我很惊讶,因为我官位卑微,脸色又憔悴。我是因为豪放不羁,志趣与众不同,才落得这个下场,你为什么也穷困潦倒呢?年华如流

    7、水逝去,又是一年年末,淮水已经结冰,船只都停在一起,首尾相连。我们处境艰难,无所建树,只能坐看时光流逝。南山高峭险峻。淮河岸上,峭壁如层楼叠翠,古寺矗立在高高的山岩上。我们二人携歌姬同游,挽着她们的纤纤玉手,一路向前。登上孤峰深处,是为了眺望远在天边的家乡,但放眼望去,萦绕眼中的只有茫茫云海,所以还是别登上顶峰吧。你问我家在何方,我只能在梦里回归故乡,梦魂萦绕在故乡的松树与杉树上。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9 分)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 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 恰恰向人啼。注 箨(tu):竹笋

    8、上一片一片的皮。鹁鸠:即斑鸠。(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 “垂虹” “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4解析:选 C C 项, “竹箨冠轻容雪鬓”写的是诗人头发花白、头戴竹箨冠的样子,并没有写竹笋破

    9、土而出的景象。(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答: 解析:“清新”指清爽而新鲜,可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语言方面,本诗遣词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义;形象方面,本诗选取的“莲” “柳”“竹笋” “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内容方面,诗人写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情感轻松愉悦。参考答案:语言清爽。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 “疏雨疏风” “垂虹疑饮双溪水”等。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情感轻松。雨余散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白 话 诗 歌 柳塘西处,莲叶田田

    10、,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拄着桃枝杖出行,又被困在湿滑的春泥里。彩虹倒映在水中,仿佛在饮溪水,路边的茅草也新长出了嫩芽。此时鹁鸠正在动听地歌唱,我已不打算再去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了。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 分)鹧 鸪 天刘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 ,寄与吴姬忍泪看。注 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两句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

    11、“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声幽怨,使人回想起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词人自叹仕金太迟。C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的情怀。D全词感情真挚,迂回曲折,流转自然,塑造了一个慨叹韶光易逝、人生易老、身处他乡、缺少知音,对故土拥有无限依恋和思念的主人公形象。5解析:选 B B 项, “词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词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的时间太长。(2)请从景情关系和语言的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 分)答: 解析:题干的“景情关系”包括寓情于景、借景

    12、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等。从语言风格看,以叠词入诗,平淡中蕴含深意。 “星点点,月团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乐景;从“人在天涯鬓已斑” “寄与吴姬忍泪看”可以看出本词所抒发的情感为“哀情” 。天涯霜月又今宵,星牵思绪,月照哀愁,满脸愁绪只有开怀畅饮,倒流河汉方可罢休。 “倒流河汉”意指饮尽银河,痛快淋漓,忘乎所以地畅饮也许才能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参考答案: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朗朗。以口语化叠字入诗,晓白流畅,富有节奏感,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冷的氛围。(2 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 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2 分)(意思答对即可)白 话 诗 歌 铺满大地的白雪映照着山城,冰天雪地里,楼上吹笛的连玉指都感到寒冷吧?你吹奏出的一声声羌笛音里,饱含着离别的哀怨,飘荡在空间。江南的梅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不知开落了几次了?我在天涯漂泊,两鬓已如此斑白了。面对天上点点闪亮的星星,朗朗普照的圆月,我独自一人痛饮不休。喝着,喝着,好像觉得天上的银河倒流入了我的杯中。我这翰林学士为相思写了三千首诗词,想寄给你这南方的恋人,让你去忍着眼泪慢慢细读啊! 6


    注意事项

    本文((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过关检测练习.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