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周测2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0546       资源大小:1.97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周测2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1、1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中央多次出台反腐倡廉文件,三令五申,严禁收受贿赂,可是有些人不顾中央的谆谆告诫,依然顶风违纪,不肯收手。园林建成后,近处的亭阁台榭与远处的竹林草坪水乳交融,各处的雕刻、碑石、小桥、流水,也无不与园林整体风格相谐调。这场全民性的自发地捍卫经典作品、呵护民族历史的行动令人欣慰,这表明中国人再也不复当年的浑浑噩噩、麻木冷漠。尽管安格尔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自认为是一位承继大卫传统的历史画家,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最伟大的遗产是肖像画。“喜得龙”曾是路人皆知的服装品牌,但是在电商经

    2、济大发展的时期,它未能与时俱进,最终破产了,真是令人遗憾。有些人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所谓“创新” ,或把歌词改得面目全非,或用夸张的动作引人发笑,这实在是对经典的践踏。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教导、规劝。本成语语气较温和,不带有强制性,所以在此不正确。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不合语境。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符合语境。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符合语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用于贬义,用在本句中,感情色彩与语境不合。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3、多含贬义)。符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B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C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D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呈现与利用。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 项,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博览会,尚

    4、无谓语部分,后面就以“游客”为主语。C 项,语序不当。 “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与“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轻重颠倒,应互换位置。D 项, “挖掘”与“造诣”搭配不当。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这张松鹤图真的太贵重了,虽然受之有愧,但因家父渴慕已久,我也就笑纳了。B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C您的这盆兔型根雕,惟妙惟肖,实在招人喜欢,如肯割爱,价钱上我一定不亏待您。D我的家境贫寒,您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我将永志不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 项, “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

    5、人收下礼物,不宜用于自身收礼物。B 项, “请教”错,它的意思是请求指教,本项中不合乎人物身份。D 项, “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语气生硬,有向对方提出要求之嫌。42019唐山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为什么老鼠总也不会灭绝?有的科学家认为,老鼠采取的是以量取胜的生存方式。_,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多达 5 000 只!而且幼鼠的成活率极高,另外,老鼠的个体小,能无孔不入,到处安家。_,五谷杂粮各种昆虫甚至各种垃圾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再就是它的感官特别灵敏,具有极强的抗病能力。_,所以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

    6、境下生存下来。答案: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 老鼠食性广 由于这些优势解析:文段的中心内容是老鼠总也不会灭绝的原因。处,根据前一句“老鼠采取的是以量取胜的生存方式”和后一句“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多达 5 000 只” ,可以推断应填“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 。处,由“五谷杂粮各种昆虫甚至各种垃圾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可推断,应填“老鼠食性广” 。处,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后一句的原因,应填“由于这些优势” 。5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2017 年,适逢苏轼 980 周年诞辰,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孩子们在晨读时间吟诵苏轼的诗词,临摹苏轼的书法和画作,3跟着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老师

    7、一起品读苏轼作品,观看纪录片苏东坡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孩子们也产生了很多想法。利用假期,这些孩子自愿组成小组,以苏轼为主题进行研究,完成了 23 份研究报告,主题涉及“大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 “苏轼的朋友圈” “苏轼的心情曲线”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等。连人民日报都惊呼:“厉害了,祖国的花朵!”有人认为此举可大力推广,有人则认为不然。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5 分)答案:示例一:赞同:这样做,丰富了诗词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学习了苏轼的诗词,又传承了传统文化,是一种教育创新;大数据分析苏轼,且各个学科之间融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力。

    8、示例二:反对:这样做,无异于拔苗助长;从词评、苏轼喜欢的风景等入手研究诗词,可能会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内容;用现代视角解读苏轼,多了几分功利,少了几许古风。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此举”指的是学校针对苏轼采取的教学形式,答题时,既可以赞同这种教学形式,也可以反对这种教学形式,先明确观点,再讲明理由。若赞同,可从教学形式的丰富性、传统文化、学生发展等角度分析;若反对,可从功利性、评价标准、儿童创造力等角度分析。二、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67 题。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 出门儿妇去,乌龙 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

    9、愁暮景催。长笑士林 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 蛮榼:酒器。乌龙:古代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6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的标题中, “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 “田家”点明了诗歌的内容。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庆祝元日时,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C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管彼此祝福健康长寿,暗含了诗人对此的欣赏。D “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 ,也指一年之“暮” ,亦可指一生之“暮”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

    10、、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A 项, “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庆祝元日时的情形, “元日”不一定是诗人写诗的时间。【知识链接】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 1 月 1 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7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_答案: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 “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 ,读书人因做官而去乡别亲,多么可笑。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对回乡的渴望之

    11、情:“一官轻是十年回” ,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诗人回乡之心是多么迫切。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 “蛮榼出门” “乌龙迎路” “但祝” “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每点 2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诗诗题点明这首诗围绕农家过元日这一生活事件展开,而且前三联也都是围绕着“元日”和“田家”进行描写,从中不难看出节日里人们的喜悦之情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诗歌的最后两句,通过嘲笑读书人为了做官离乡别亲,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以看出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回到家乡的迫切之心。【诗歌鉴赏】 诗人薛逢笔下的农

    12、村新年安宁、淳朴、和睦,充满了田园生活之美。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写男男女女携带了美酒去串亲访友,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尾联描述读书人因出仕入宦而远离故乡,可叹又可笑,做了官至少要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全诗通过描写节日中的欢乐景象,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涯、向往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诗中泥土味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意境清新可喜。三、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9 分)何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少游李东阳之门,学问该博。第

    13、弘治六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言官庞泮等下狱,疏救之。诏修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军九千人,计费百余5万。抗疏极谏。清宁宫灾,陈八事,疏万余言。进员外郎、郎中,出理陕西马政,条目毕张。还,上厘弊五事,并劾抚臣不职。正德初,请厘正孔庙祀典,不果行。出为河南参政,廉公有威。驾幸宣府,驰疏谏。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讨平十八寨叛蛮阿勿、阿寺等。录功,荫一子,辞不受。世宗即位,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半道召为吏部右侍郎。会苏、松诸府旱潦相继,而江、淮北河水大溢,漂没田庐人畜无算。孟春仿汉魏相条奏八事,帝嘉纳焉。先是, “大礼”议起。孟春在云南闻之,上疏请法古之名。及孟春官吏部,则已尊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兴国太

    14、后,继又改称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孟春三上疏乞从初诏,皆不省。其时詹事、翰林、给事、御史及六部诸司、大理、行人诸臣各具疏争,并留中不下,群情益汹汹。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帝命司礼中官谕退,众皆曰:“必得俞旨乃敢退。 ”自辰至午,凡再传谕,犹跪伏不起。帝怒不已,责孟春倡众逞忿,非大臣事君之道,法宜重治,姑从轻夺俸一月。旋出为南京工部左侍郎。孟春屡疏引疾,至六年春始得请。久之,卒于家。隆庆初,赠礼部尚书,谥文简。孟春所居有泉,用燕去来时盈涸得名,遂称燕泉先生云。(选自明史何孟春传 ,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15、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B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C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D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断句题,需先比照各选项,找到不同之处,然后根

    16、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判断正误。对比题目中四个选项,可以发现主要有两处不同。第一处, “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 ,根据句意来看, “宪宗朝”是时间状语, “百官”应是“哭文华门”的主语,故“宪宗朝”与“百官”之间应断开,因此排除 A、C 两项。第二处, “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 , “宪宗从之”的意思是宪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葬礼宪宗从之”讲不通,由此可排除 D 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疏,中国古文书的一类,又称奏章、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时所用的文书的统称。6B皇考,古代对已亡父祖的通称,也指对亡父的尊称,宋徽宗时开始禁止民间使用皇

    17、考的说法。C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旨即圣旨,是皇帝针对大臣奏事而下达的指示。D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主要掌管屯田、土木、工程、水利、漕运等事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漕运”由户部掌管。【知识链接】 六部,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10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孟春恪守礼法。 “大礼”的讨论兴起,他请求皇帝效法古礼的名称,之后皇帝为亲生父母加封尊号,他多次上奏章请求遵从初诏。B何孟春为政有能。他管理陕西马政,各种规章制度全都得到了实施;他巡抚云南时,平定了十八寨的反叛蛮人,朝廷记录他的功劳。C何孟春直言敢谏。皇帝下诏令要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但此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何孟春因此上疏极力劝阻。D何孟春忠心为国。清宁宫遇灾,他上疏向世宗陈述八件事;苏、松等地旱灾和水灾相继出现,他又向世宗上奏了八条意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清宁宫遇灾不是世宗在

    19、位时发生的事。文中有“世宗即位,迁南京兵部右侍郎”的语句,而“清宁宫灾”在此句之前,据此可推断。【规律总结】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选项在结构上包括概括和分析两部分。一般情况下,前面的概括部分不会设错,往往是在分析部分夹杂一处不正确的表述。设错类型主要有曲解词义、对象错位、时序倒置、事件杂糅、无中生有、表述失度等,考生需通过对比选项和原文识别答案。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正德初,请厘正孔庙祀典,不果行。出为河南参政,廉公有威。(5 分)译文:_7(2)帝怒不已,责孟春倡众逞忿,非大臣事君之道,法宜重治,姑从轻夺俸一月。(5分)译文:_答案:(1)正德初年,(何孟春)

    20、请求修正孔庙祭祀的典章,没有实行。出京任河南参政,廉洁奉公有声威。(2)皇帝愤怒不能抑制,斥责孟春倡导众臣发泄怨愤,不符合大臣侍奉君主的道义,依据法规应当从重惩治,暂且从轻处罚扣发一个月的俸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厘正(修正)” “果行(实行)”“威(声威)”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2)关键词“逞(发泄)” “姑(暂且)” “夺(扣发)”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参考译文】何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少年时代在李东阳门下求学,学问广博。考中弘治六年进士,授任兵部主事。言官庞泮等入狱,孟春上疏营救他们。皇帝诏令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使九千名

    21、士卒,合计花费一百多万。孟春上疏直言极力进谏。清宁宫遇灾,他上疏陈述八件事,奏疏有一万多字。进升为员外郎、郎中,出京管理陕西马政,结果各种规章制度都得到了实施。回京后,呈上整治弊端的五件事,并且弹劾巡抚不称职。正德初年,(何孟春)请求修正孔庙祭祀的典章,没有实行。出京任河南参政,廉洁奉公有声威。圣驾临幸宣府,他急速上疏劝谏。不久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云南。征讨平定了十八寨反叛的蛮人阿勿、阿寺等。记录他的功劳,封赏他的一个儿子,他推辞不接受。世宗即位,他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半路上被召任吏部右侍郎。恰逢苏、松各府旱涝相继,而长江、淮北河水泛滥,淹没田地房屋人畜不计其数。孟春仿效汉朝的魏相分条上奏八

    22、件事,皇帝嘉许采纳了。在此之前, “大礼”的讨论兴起。何孟春在云南听到此事,上疏请求效法古礼的名称。等孟春到吏部任职,皇帝则已经尊称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兴国太后,继而又改称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孟春三次上疏请求遵从最初的诏书,皇帝都不醒悟。当时詹事、翰林、给事中、御史及六部各司、大理、行人众臣各自上疏争论,一并留在宫中不下发,群臣情绪更加不安。正逢早朝刚刚结束,孟春在众臣中首先陈述意见说:“宪宗皇帝在位时,百官在文华门哭,争论慈懿皇太后下葬的礼节,宪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这是本朝的旧事。 ”于是都跪伏在左顺门。皇帝命司礼宦官告谕他们退下,群臣都说:“一定要得到表示同意的圣旨才敢退

    23、下。 ”从早上到中午,共两次传达谕旨,仍然跪伏不肯起来。皇帝愤怒不能抑制,斥责孟春倡导众臣发泄怨愤,不符合大臣侍奉君主的道义,依据法规应当从重惩治,暂且从轻处罚扣发一个月的俸禄。不久出京任南京工部左侍郎。孟春屡次上疏称病辞官,到六年春才获得批准。很久以后,死在家中。隆庆初年,朝廷追8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文简。何孟春居住的地方有一眼泉,以燕子去来之时丰盈干涸而得名,于是称他为燕泉先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9 分)刘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年二十举乡试第一。登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二年服阕,迁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谕,遂顺命。后山贼起,承檄讨之。令获贼

    24、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十五年,拜兵部尚书,屡辞乃拜命。既召见,帝曰:“朕数用卿,数引疾何也?”大夏顿首言:“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 ”帝默然。大夏请凡事非祖宗旧而害军民者,悉条上厘革。帝命事当兴革者,所司具实以闻,乃会廷臣条上十六事,皆权幸所不便者。帝不能决,下再议。大夏等言:“事属外廷,悉蒙允行。稍涉权贵,复令察核。臣等至愚,莫知所以。 ”久之,得旨。织造、斋醮皆停罢,光禄省浮费巨万计,而勇士虚冒之弊亦大减。大同小警,帝用中官苗逵言,将出师。帝召问大夏曰:“卿在广,知苗逵延绥捣巢功乎?”对曰:“臣闻之,所俘妇稚十数耳。赖朝廷威德,全师以归。不然,未

    25、可知也。 ”帝默然良久,问曰:“太宗频出塞,今何不可?”对曰:“陛下神武固不后太宗,而将领士马远不逮。且淇国公小违节制,举数十万众委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守耳。 ”帝遽曰:“微卿曹,朕几误。 ”由是,师不果出。孝宗崩,武宗嗣位。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尝请严核勇士,为刘瑾所恶。三年九月,假田州岑猛事,逮系诏狱。瑾欲坐以激变律死,都御史屠滽持不可,瑾谩骂曰:“即不死,可无戍耶?”乃坐戍极边。五年夏,赦归。瑾诛,复官,致仕。十一年五月卒,年八十一。赠太保,谥忠宣。(节选自明史刘大夏传 ,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老且病

    26、/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B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C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D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语法和句意的角度判定。比如“窃”前省略主语“臣” ,谓语是“见” ,宾语是“天下民穷财尽” ,句意完整, “脱”在这里是“倘若”的意思,与前句句意不衔接,由此判断“尽”后要停顿。排除 A、C。 “脱有不虞”意为“倘若有什么意外情况” ,是假设的条件,而“责在兵部”是其结果,且各自句式完

    27、整,因此“责”前应断开,排除 D。综上,答案为 B。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又称“春闱” ,考中者为“举人” 。B庶吉士,中国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9C孝宗,庙号。庙号是皇帝驾崩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并不唯一。D致仕,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 ,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说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的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春闱,明清时指会试,因在春季

    28、举行而称为“春闱” ,考中者称贡士。【知识链接】 乡试,唐宋时称“乡贡” “解试” 。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考中者称为“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大夏宽厚仁爱,剿匪宽严相济。田州、泗城不安定,刘大夏前往训诫,并未杀戮。后来匪盗重起,他令部下只许活捉,验明实际情况后才判刑,得以活下来的人超过一半。B刘大夏务求改革,减少财政支出。他请求革除非祖宗留下的危害军民的旧制,

    29、在皇帝犹豫不决时,他据理力争,最终使皇帝下定了决心。C刘大夏敢说实话,皇帝大为赞赏。对苗逵捣毁延绥巢穴的功劳,他不以为然。对孝宗将要出征大同的想法,他认为国力不足,防守才是上策。D刘大夏不畏权势,被发配戍边。他曾经因要求严格考核勇士得罪了刘瑾。刘瑾编造田州岑猛的事,将他逮捕,让他到最偏僻的边境戍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D 项, “编造田州岑猛的事”错误,原文有“假田州岑猛事,逮系诏狱” , “假”在此是“借助、借用”的意思,不是“编造” 。【回归教材】 对于“假”的意思,中学教材中涉及的相关语句有:乃悟前狼假寐,

    30、盖以诱敌(狼),意思是“假装” ;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意思是“借给” ;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善假于物也(劝学),意思是“利用” “借助”等。从原文的“假田州岑猛事”的具体意思分析, “假”的意思应为“凭借” “借助”等。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帝命事当兴革者,所司具实以闻,乃会廷臣条上十六事,皆权幸所不便者。(5 分)译文:_(2)且淇国公小违节制,举数十万众委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守耳。(5 分)10译文:_答案:(1)孝宗命令应该实行变革的事情,有关部门全都如实奏报,于是刘大夏会同朝内大臣分条上奏十六件事情,都是对权贵近幸之臣所不利的。(得分点:

    31、“闻” “条”各 1分, “事当兴革者”定语后置 1 分,大意 2 分)(2)况且淇国公稍违指挥调遣,就让几十万军队委弃在沙漠中,怎能轻言用兵呢?我揣度现在上策只有防守而已。(得分点:“小” “委” “奈何”各 1 分,大意 2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参考译文】刘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刘大夏二十岁的时候在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考取了天顺八年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二年服孝期满,晋升为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安定,刘大夏前往训谕,于是这些地区接受了朝廷的管理。后来山贼反叛,刘大夏接受朝廷命令讨伐山贼。下令一定要活捉山贼,验明实际情况后才判刑,(因此)得以活下来的(山贼)

    32、超过一半。弘治十五年,刘大夏被授予兵部尚书,多次推辞才接受任命。被召见后,孝宗说:“朕多次任用你,你多次称病拒绝,这是为什么呢?”刘大夏叩首说:“臣年纪大了而且多病,私下里看见天下民穷财尽,倘若有什么意外情况,责任在兵部,自我估计能力不能处理,因此才推辞的。 ”孝宗默然。刘大夏请求大凡不符合祖宗旧制度并且祸害军民的事,都逐条上奏皇上加以革除。孝宗命令应该实行变革的事情,有关部门全都如实奏报,于是刘大夏会同朝内大臣分条上奏十六件事情,都是对权贵近幸之臣所不利的。孝宗拿不定主意,下发重新讨论。刘大夏等人说:“事属朝廷外官,全都承蒙允许施行。稍稍涉及权贵近幸之臣,又令详查核实。臣等最愚昧,不知是为什

    33、么。 ”许久,得旨。织造、斋醮都停办,光禄寺节省浪费的钱财以万万来计算,而勇士虚报冒领之弊也大为减少。大同发生小的战事,孝宗听信宦官苗逵的话,准备出兵。孝宗召刘大夏问道:“你在两广,知道苗逵捣毁延绥巢穴的功劳吗?”刘大夏答道:“臣听说,他俘虏的只不过是十几个妇女儿童而已。仰仗朝廷威德,全师返回。不这样的话,后果就难说了。 ”孝宗沉默好久,问道:“太宗频频出塞,现在为什么不行?”刘大夏回答说:“陛下神武固然不比太宗差,而将领士马远不及太宗时期。况且淇国公稍违指挥调遣,就让几十万军队委弃在沙漠中,怎能轻言用兵呢?我揣度现在上策只有防守而已。 ”孝宗急忙说:“如果没有你们,朕几乎出大错。 ”因此,最终没有出兵。孝宗去世,武宗即位。刘大夏忠实诚恳,被孝宗信任,忘我报国,对权贵近幸之臣多所裁除抑制。曾经请求严格考核勇士,为刘瑾所厌恶。三年九月,刘瑾借田州岑猛的事,将刘大夏逮捕下到钦犯监狱。刘瑾打算以激变罪判刘大夏死刑,都御史屠滽坚持不同意,刘瑾骂道:“即使不死,可以不去戍边吗?”于是判他到最偏僻的边境戍边。五年夏,刘大夏被赦免返乡。刘瑾被诛杀,刘大夏恢复官职,退休。十一年五月去世,11享年八十一岁。追赠太保,谥号忠宣。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周测2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