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7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学案(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0368       资源大小:3.21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7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学案(含解析).doc

    1、1第 7 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一、魏晋、隋唐时期的思想1魏晋思想的觉醒(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因此受到冲击。(2)玄学 兴起。道家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和名家逻辑,以“清谈”为主要讨论问题方式。2唐代“三教并存”唐代实行三教并存 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教日益处于劣势 ,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3唐代儒学发展(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

    2、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 、以“仁、义”为“人道” ,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3)韩、柳等人试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氏二兄弟)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的朱熹可以说正式实现。二、魏晋、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农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

    3、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2文学: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 (1)背景:社会背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制度保障:科举取士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 。如“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是诗的最高境界。2文化条件: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2)代表: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人称“诗仙” ,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3书法(1)魏晋:汉字发展成为自觉 的书法艺术;

    4、“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隋唐: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4绘画文 人 画 融 文 学 、 书 法 、 绘 画 、 篆 刻 等 多 种 艺 术 为 一 体 。(1)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 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绘画理念是“以形写神” 。(2)唐代:绘画艺术体现盛唐气象,代表人物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5梨园春秋: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 ,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注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中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

    5、”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物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注三教并存体现了唐代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三教并存虽然使儒学受到冲击,但其正统地位没有改变。 拓传统儒学发展至唐代虽然依然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相比于前后各代,其地位却有明显的下降。魏晋时期儒学“独尊”局面被打破,统治集团扶持的弱化,佛、道二教的冲击和唐代文人士

    6、大夫的异儒思潮是唐代儒学地位衰微的原因。 联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成果。 辩汉代的文艺重视实用性,而魏晋时期开始强调情感价值,一方面仍承担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又成为使人可以得到美感享受的艺术品而独立出来,可3以说在魏晋时期开始发现艺术。 重难点 魏晋玄学与唐代儒学复兴运动 一 史 料 探 史 魏 晋 玄 学史料 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 ”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

    7、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据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整理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魏晋玄学兴起的背景及意义,并归纳概括魏晋玄学的特点。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儒学影响力下降,出现危机 儒学神秘化、繁琐化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儒道结合,玄学兴起

    8、儒道调和,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 提高国人的思辨能力(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史料信息丰富,全方位分析了玄学的特点以及玄学兴起的背景和意义。前三句话体现了其背景,第五六句话体现了其特点和意义,分析时注意分层概括。提示 背景:儒学的繁琐化、神秘化、封闭化导致自身活力丧失和影响力下降;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人的抽象思辨能力(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交流);解放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儒学的复兴(新4儒学的产生)。特点:儒道结合。系统认知具有“魏晋风度”的玄学(1)原因: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垮台使继任的统治者们不得不总结教训,为维护社会秩序、纲常名教提

    9、供新的理论依据,这在客观上促使了玄学的产生。曹魏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转而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悉心研究三玄之学,倾向于“玄虚淡泊” 。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都为玄学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2)特点追求个性解放,大胆张扬个性。知识分子身体力行批判与抗议封建礼教的压制。蔑视权贵,无所畏惧,不怕流血牺牲的斗争精神。(3)内容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 庄子注解易经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4)影响: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

    10、,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还对以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出的“本末” “体用”等宇宙本体论思想,与西汉讨论宇宙生成论的哲学相比,在理论思维上是一个很大进步。 二 读 图 明 史 唐 代 “三 教 合 一 ”图解读 唐朝统治者一方面徜徉于佛道之间,利用宗教的特殊作用来维护统治;一方面通过“三教论议”将佛道的宗教关怀与儒家的治世纲领对接,实现了三教共佐王化。三教合一,表面上仍维持着三教的门户,儒、佛、道各成体系,三教都力图吸收另外两教,把它们当作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实际上,三教的力量不是平衡的。儒教是主流,佛、道两教处在依附的地位,起配合作用。

    11、 三 史 料 探 史 韩 愈 与 儒 学史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5。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 ,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解读 (1)史料中有什

    12、么全面获取信息 韩愈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巨大 韩愈谏阻皇帝崇信佛教 皇帝将士大夫热衷的骈文作为选才标准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 ,重续“道统”(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体现了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是对韩愈的介绍,属于无用信息,而是韩愈的行动。提示 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系统认知韩愈排佛树儒的道统学说(1)内容:最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论” ;以“仁义”为核心的道统论思想;排斥佛、道二教;揭开了唐宋间“孟子升格运动”的序幕。(2)评价:为了儒学的复兴,韩愈提出“道统论” ,使儒学的发展有了一条明确的主线。重提儒家人性论,将“仁义”充实于“

    13、道”中,重新使儒学从政治回归到了道德范畴;给“性情”以重新定义,使“性情”问题成为理学的主题,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还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确了儒学的境界,这样韩愈的心性论体系就基本建成了。总之,韩愈作为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转变的关键人物,在经过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后,儒家文化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主体地位重新确定了下来。6随堂巩固训练一 、 高 考 题 变 客 观 为 主 观 , 思 维 更 广 更 透1(2018全国卷)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

    14、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读懂 唐代“国家制定” 、宋代“官修” 、明朝“朝廷颁行”说明当时国家重视(重视/轻视)中医药典,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国家/民间)力量的支持。做对 选 B2.(2016全国卷)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读懂 三体石经中的字体有先秦古文、小篆,从图中可辩认出第三种字体隶书。字体由先秦

    15、古文到秦朝的统一字体小篆,再到简化了的隶书,反映了我国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做对 选 B3(2016全国卷)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 ,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读懂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唐代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使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这说明艺术的价值需要自身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做对 选 C4(2014全国卷)唐

    16、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7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读懂 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之后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虽然唐代时儒学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冲击,但儒家的政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体现了其稳固性。做对 选 C二 、 模 拟 题 抓 题 眼 抓 关 键 , 解 题 更 快 更 准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

    17、” ,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文 化 观 念 呈 现 多 元 化B.儒 学 失 去 了 正 统 地 位C.道 家 思 想 被 普 遍 奉 行D.三 教 合 一 有 了 新 的 发 展解析:选 A 汉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地位,为主流意识形态,材料体现了除儒学之外的“魏晋风流” ,可知文化观念不是单一的,呈现多元化,故 A 项正确;儒学在魏晋时期,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不是失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 ,不能体现 C 项;D 项应是理学的形成。2唐文宗太和九年(835 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 ,因为

    18、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举是为了( ) A.抑 制 民 间 商 业 活 动B.打 击 藩 镇 割 据 势 力C.垄 断 雕 版 印 刷 技 术D.维 护 中 央 统 治 权 威解析:选 D 材料内容反映东川节度使禁止私人印刷日历的原因是司天台还未奏颁新历,地方印历就已出现,损害了中央权威,并不是为了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材料内容是对民间私人印刷日历的限制,无关对藩镇割据势力的打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东川节度使禁止私人印刷日历是从维护中央权威出发,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 C 项错误。3(2019濮阳模拟)

    19、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深全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 )点拨:儒学危机,玄学兴起,改变了士大夫的人生追求与生活时尚。点拨:私印日历,有违何道?8A.书 法 与 诗 歌 得 到 同 步 发 展B.部 分 文 人 重 视 诗 书 审 美 追 求C.中 原 文 化 带 动 全 国 文 艺 进 步D.是 文 人 画 派 形 成 的 奠 基 时 期解析:选 B 题干反映出唐朝书法家能赋诗,而诗人可以写得好书法,所以可知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故 B 项正确

    20、。A、C、D 三项在题干中均无从体现,排除。4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 A.重 视 吸 取 外 来 的 美 术 风 格B.具 有 明 显 的 世 俗 化 倾 向C.注 重 表 现 人 物 的 神 韵 意 趣D.代 表 了 唐 朝 的 绘 画 成 就解析:选 B 无论是唐代武士俑还是画家本人的面貌,都很明显并不是外来美术风格,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他在送子天王图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

    21、显的世俗化倾向,故 B 项正确;C、D 两项在材料中均无从体现,排除。5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 “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 ,从而被加官进爵。这说明( )A.底 层 百 姓 的 文 化 水 平 得 到 提 高B.商 品 经 济 推 动 唐 诗 世 俗 化C.市 民 价 值 取 向 影 响 了 政 府 行 为D.科 举 制 度 促 进 唐 诗 的 繁 荣解析:选 C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世俗化,故 B 项错误;由材料“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从而被加官进爵”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得功名,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 C 项正确;A、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点拨:书法名家会赋诗,诗歌名家善书法。点拨:体现现实生活。点拨: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借诗名取得功名。9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7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学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