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5三大改造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10081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5三大改造教案新人教版.doc

    1、- 1 -第 5 课 三大改造【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 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走访当地历史悠久的企业、走访身边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老人,了解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在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

    2、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难点: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2 -建设高潮那么我国到底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呢?下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答这个问题。【新课探究】一、农业合作化1.原因【史料链接】材料一 1952 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

    3、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材料二 据浙江省嘉兴县高照乡的调查,全乡有雇农 144 户,占总户数的 21.79%,出现了长工、月工、短工等。此外还有外籍雇工 114 人,牧童 35 人。当然,有些人乘人之危放高利贷剥削,也加剧了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据 1954 年的调查,龙游下范二村,90 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 29 户,34 户中农中经济条件下降的有 11 户,6 户富农中经济条件上升的有 5 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 32 户,占总户数的 20

    4、.9%。其中典卖土地的有 16 户,共典卖土地 21.5 亩;典卖房屋、农家具的有 28 户,共典卖房屋 13 间,典卖农家具 506 件;送卖子女的两户。材料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二是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虫灾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问题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答案提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

    5、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2)但是农村重新出现了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等现象;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短缺、生产力落后。(3)在当时的条件下,个体分散、落后的经营方式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2.概况【史料链接】材料一- 3 -材料二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 1956 年,96%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至此,农业合作化完成。【具体解读】(1)改造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

    6、义道路。(2)改造过程。互助组 初级社高级社1956 年底合作化情况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 96%以上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 87%以上参加合作社的个体手工业者占总户的 90%以上(3)改造成就。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3.作用【史料链接】材料一- 4 -材料二材料三 穷棒子精神1952 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有 23 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头驴,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只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 35 里远的深山打柴,195

    7、2 年冬季到 1953 年春季共打了 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 1 头牛,1 头驴,30 只羊,1 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 1953 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 1 头骡子,5 头牛,2 头驴,65 只羊,12 头猪,1 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 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具体解读】【问题探究】请结合土地改革的内容,说说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答案提示:区别:土地改革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适

    8、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联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都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二、手工业合作化1.背景: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2.过程- 5 -3.成就:1956 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含义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9、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 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赎买政策所谓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赎买的形式有两种: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 34.5%,工人福利占 15%,公积金占 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 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

    10、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3.公私合营的过程(1)1953 年以前,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的形式,对私营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形式,并将其逐步纳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2)从 1954 年起,有计划地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即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发展。(3)1955 年 11 月,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4)1956 年底,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取

    11、得的成果。材料一- 6 -材料二 1956 年 1 月 10 日,北京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全部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 月 15 日,北京市各界二十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联欢大会。继北京之后,到 1 月底,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 118 个大中城市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到 1956 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 99%、私营商业人数的 85%,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 一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5.

    12、公私合营的作用四、三大改造的意义和缺点1.意义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缺点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缺点。- 7 -在 1955 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 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中国近代史上,

    13、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及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1)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2)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100 多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课堂小结】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到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设计】- 8 -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5三大改造教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