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黄河颂,魄,din,pi,澜,wn,q,障,泻,p,b,zhu,b,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解析】B项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这里指精神的堤防)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雄壮、雄伟)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比喻支流),C,【解析】“气魄”是“气势”的意思。,4填入下面横线
2、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黄河在这里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_;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A溅珠落盘 B马嘶虎吼 C龙腾搅谷 D激流飞湍,A,5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4)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拟人,6诗歌用词精妙,请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_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3、 _,“劈成”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黄河把中原大地一分为二的地理作用,突出了黄河不可阻遏的气势和力量。,“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奔腾直下的磅礴之势和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7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严谨。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多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D,【解析】应以短句为主。,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6分
4、)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_,示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9“望黄河滚滚”的“望”字,统领诗中哪些内容?(2分) _ 10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文中相应的诗句。(4分) 诗中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
5、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先是近镜头特写:_;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_;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_;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_。,从“黄河滚滚”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11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6分) _ 1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分) _。,因为黄河泥沙含量大,河道曲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13诗人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
6、情?(4分) _,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二)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14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6分) _ 15从歌词中
7、你读到了长江的哪些特点?仿照示例分点写出。(2分) 示例:从“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中,我读出长江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哺育着我们中华儿女! _,本诗饱含激情地描绘了长江的气质、气势;热情讴歌了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指出其对我们民族不断前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示例:从“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中,我读出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壮丽。,16歌词中用“你”称呼长江合适吗?(2分) _ 1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合适;用第二人称“你”更容易抒发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
8、,迈向新时代。,18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歌有什么共同点。(6分) (提示:可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方面入手。) _,两首诗歌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诗歌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有关黄河的成语 【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语出晏子春秋谏下。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
9、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语出左传。,文化传承,【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语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语出左传襄公八年。,【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