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沙市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题(3.28)(满分 90分,时间 60分钟,2019 年 3月 28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50分)1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内长的一层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 B醋酸菌、毛霉菌、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2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它杂菌C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D泡菜 腌 制 时 间 过
2、长 , 食 盐 用 量 过 低 , 温 度 过 高 , 都 容 易 造 成 细 菌 大 量 滋 生 , 亚 硝酸盐 含量增 加3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只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加盐可以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 30%左右,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A B C D4以下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氮化 酸化 显色 比色 B重氮化 酸化 比色 显色C酸化 重氮化 显色 比色 D酸化 重氮化 比色 显色5下列有关叙述,不
3、正确的是( )- 2 -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B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中通过“选择培养”可得到纯净的培养物C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的目的是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6将培养基的 pH调至酸性,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 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一般利用上述三种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 B分解尿素的细菌、霉菌、放线菌C霉菌、酵母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7能分解
4、尿素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A牛肉膏蛋白胨和 N2 B葡萄糖和 NH3C牛肉膏蛋白胨和尿素 D葡萄糖和尿素81 克土样被稀释倍数为 106,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 80,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为 0.1mL,则每千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 )A810 8 B810 9 C810 10 D810 119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中待培养基冷却后才能盖上培养皿盖B为得到中划线,接种环共需 5次灼烧处理C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1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
5、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下列与此实验相关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主要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和碳源B高压灭菌加热结束后,当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打开放气阀,开启锅盖C观察细菌培养的实验时,最好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清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 -D若提高培养基中 NaCl的浓度,可用于筛选耐盐细菌,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11如果采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一团由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组成的愈伤组织B丛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
6、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D移栽时需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移植到消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12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B过程需要照光C过程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过程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13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技术难题,可发生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某同学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白色晕圈或有色菌落。下列关于此项分析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组织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
7、现污染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等物质来避免污染D先初培养,挑出无污染的物质再进行培养,可减少污染14月 季的花药培养过程 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或者胚状体是通过有丝分裂经脱分化产生的B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C通常用体积分数 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 0.1%的氯化汞溶液对花药进行消毒D植株染色体组的数目常常发生变化,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15基因型为 AaBb的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一个花粉粒中的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4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8、16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下列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B牛奶的消毒常采用煮沸消毒法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C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破坏 DNA结构D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氯气消毒的17关于 MS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相比不同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AMS 培养基中常常添加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中不需要BMS 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能源是蔗糖,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能源一般主要是葡萄糖CMS 培养基中需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DMS 培养基中不需加维生素,微生
9、物培养基中要加维生素作生长因子18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 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B在 AC段增加酶的用量,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度C在 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D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 B点对应的值1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防止柑橘提前脱落B可向未完成受粉的水稻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C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则可能出现矮化植株D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又分化20某工厂新制了 50 L苹果泥,准备生产
10、果汁,但不知酶的最适用量。为了节约成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取 8只试管编号 18,分别加入 30 mL苹果泥,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向各试管加入不同体积的果胶酶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并记录果汁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果汁体积均不包含酶溶液体积)编 号 1 2 3 4 5 6 7 8- 5 -果胶酶溶液体积(mL) 1 2 3 4 5 6 7 8果汁体积(mL) 20.6 21.2 21.8 22.4 23 23.4 23.4 23.4A8 只试管均需要调节至相同且适宜的温度、pH,且反应时间相同B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C在果汁生产中一般还应加入纤维素酶来
11、充分瓦解细胞壁D为得到更准确的最适用量,可以设置 68 mL范围内不同果胶酶用量梯度实验来探究21不同细胞分泌的物质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为消化酶,则一定会被排出细胞到达内环境中B. 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C.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等物质的受体D. 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2右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 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B若健康人 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 A
12、、C 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 AB、CD 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 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2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 - 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 别 1 2 3 4 5 6 72,4 - D浓度(mol/L)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
13、.3 9.1 1.3 0A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2,4 - D 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B浓度为 105 mol/L的 2,4 - D 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无促进作用也无抑制作用C如果要确定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 2,4 - D 浓度,需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根数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6 -2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 L值(L = 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 / 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 ,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这 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 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
14、长速度不一定相等B第 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 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 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25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由生产者、II、III 和 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过程以 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于过程二、非选择题:(14 + 12 + 14 = 40 分)26 (14 分)下图表示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在花粉发育的
15、过程中,- 7 -一般来说,在 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时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 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 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 色。(2)图中所示的植物的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则的基因型为 ,的基因型可能为 。(3)、所指的结构依次是 、 。27 (12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 CO2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 CO2作为碳源,原因_,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
16、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填“尿素” “NH4NO3”或“尿素+NH 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 KH2PO4和 Na2HPO4,其作用有 _(答出两点即可) 。28 (14 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加水定容后灭菌,得到 M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 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该方法
17、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与此思路相似的有 法,可通过观察是否出现 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2)若要测定 M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的活菌数量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一般所得值- 8 -比实际值偏 ,原因是 。(3)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 3个平板,统计的偏落数分别是 110、140 和 149,取平均值 133;乙同学涂布了 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7、169 和 176,取平均值 124。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9 -2017级第三次双周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8、2018 年 3月 28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50分)1 5 C D B C B 6 10 C D D C C 1115 A A C C B 1620 B D B B D 2125 C D B D C 二、非选择题(14 + 12 + 14 = 40 分)26.(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4分)(1)单核(1 分) 完全未开放(1 分) 醋酸洋红 焙花青-铬矾法 蓝黑(2)AaBb Ab 或 aB或 AB或 ab(3)花粉管细胞核(1 分) 生殖细胞核(1 分)27.(每空 2分,共 12分)(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 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尿素 其它两组都含有 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 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稳定28.(每空 2分,共 14分)(1)碘液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刚果红染色 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2)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3)乙同学的结果中,1 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 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