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2部分专题类型突破专题六基础实验题练习.doc

    • 资源ID:1196282       资源大小:65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2部分专题类型突破专题六基础实验题练习.doc

    1、1专题六 基础实验题1.(2018淄博沂源一模)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 CO 还原 Fe2O3制取铁时,先点燃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平平衡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2.(2018淄博张店一模)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变黑甚至穿孔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B 在灼热的 CuO 中通入 CO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CO 具有还原性C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MnO2固体有大量气泡产生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 MnO2D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银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铁片没有明显变化金属活动性顺序:AgCuFe3.(2017淄博张店一模)如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2019改编题)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 CO 与 CuO 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 CO 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Ca(OH) 2溶液可以检验产生的 CO2气体D.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5.(2018安徽中考)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3、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D 探究 CO2与水发生反应6.(2018河北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3(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中的物质 X 和试管中的物质 Y 分别是_。(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填“偏大”

    4、“不变”或“偏小”)。7.(2018江西中考)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实验中铜片上出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实验二: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3)实验三:仪器的名称是_;X、Y 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 X、Y 后,观察到 a 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 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 X 是_,由实验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有关。8.(2018淄博高青二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图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所以二氧化碳常用来_。图 B 中,点燃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用烧杯罩住两支蜡烛,可观察到_(填

    5、“上”或“下”)方的蜡烛先熄灭,根据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若发生火灾,逃生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2)实验二,烧杯底有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向烧杯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如下。实验顺序 现象4第一次:加入 20 mL 15%过氧化氢溶液 有大量白雾产生,蜡烛熄灭第二次:加入 20 mL 5%过氧化氢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蜡烛燃烧更旺第一次,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第二次实验完毕,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_。9.(2018齐齐哈尔中考节选)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 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时,停止加热。(2)B 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10.(2018淄

    6、博沂源一模)如图是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 装置是过滤装置,请改正图中一处错误:_。(2)B 装置是验证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3)C 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该实验中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4)D 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511.(2018淄博中考)同学们学习氧气后发现,许多物质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例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且有明亮的火焰;铁丝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但是没有火焰。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进行实验,请你

    7、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同学们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用适量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集气瓶中的水(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且安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点燃蜡烛,用坩埚钳夹持一根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填“固态”或者“气态”)石蜡燃烧形成的。要使该实验成功,同学们认为尖嘴玻璃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交流反思: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

    8、反应,请写出促进可燃物燃烧的两种方法_。12.(2018宜昌中考)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_相同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6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的是_实验三: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粒子,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_溶液参考答案1D 2.B 3.B 4.D 5.A6(1)锥形瓶 反

    9、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2)氧气、氯化钠溶液(3)沉淀先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纤维间的间隙 偏大7(1)红色固体表面逐渐变黑 2CuO 2 2CuO = = = = = (2)过滤(3)试管 汽油 溶剂的性质(或溶剂的种类)8(1)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上 弯腰迅速撤离现场(2)没有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过滤9(1)较多固体 (2)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710(1)应用玻璃棒引流(若是指出错误算错)(2)可燃物要与充足的氧气接触(3)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4)不能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使反应后的总质量减小11(1)2H 2O2 2H2OO 2 生成黑色固体 3Fe2O 2 Fe3O4= = = = =MnO2 = = = = =点 燃 (2)气态 玻璃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玻璃管末端导出 升高温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2肥皂水的量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合理即可) 氯化钠(合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2部分专题类型突破专题六基础实验题练习.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