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 资源ID:1188673       资源大小:1,01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1、1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g 取 10N/kg)一、选择题(1-9 为单选题,每小题 2 分 10-11 为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如图所示是沙滩摩托车,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速度越快,它的惯性越大B摩托车底部安装有宽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压力C摩托车对地的压力和地面对摩托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摩托车轮子上有很多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轮与地的摩擦力2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是

    2、自制的一支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先后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可以判断( )A密度计在图乙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图丙中受到的浮力B图乙中液体的密度比图丙中液体的密度要大一些C图乙与图丙中液体的质量相等D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大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轨道 ABC 光滑,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小球从 A 处由静止滚下,撞击弹簧后又将沿水平轨道返回,接着滚上斜面。在这整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

    3、的情况是( )A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B动能弹性势 能动能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D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5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由滑轮组和吊篮组成)将 600 N 的砖在 6 s 内匀速提升 2 m,动滑轮重 50 N,吊篮重70 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装置由四段绳子承担物重 B工人对绳的拉力为 240 N2C工人提升砖做的有用功 3 600 J D此装置对砖块做功的功率为 360 W6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孩把一个箱子搬起来,女孩对箱子做了功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

    4、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7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机械能变小,动能变小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8如图所示是“皮划艇静水”项目体育图标。在奥运会上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就会向前运动,那么使皮划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 B湖水 C运动员 D皮划艇9如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B C D10如图所示为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乙图

    5、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C丙图 实 验 , 测 出 匀 速 拉 动 注 射 器 活 塞 时 的 拉 力 和 活 塞 的 面 积 , 可 估 测 大 气 压 强 的 值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311如图 a、b、c 三个实心小球,其中 a 与 b 质量相等,b 与 c 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 aV bV c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 GaG bGc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 a bc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 bFc二、填空题(21 分)12.进

    6、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走进考场准备考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中考期间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13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14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 质量相同,深度相同,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左边为甲),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 p 乙 ,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甲 p 乙 。152016 年 8 月 9 日上午,孙杨以 1 分 44 秒 65

    7、 的成绩赢得里约奥运会男子 200 米自由泳金牌。比赛中,他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池壁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16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 C 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17如图所示,物体重 5 N,当 F=10 N 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 _;当 F=20 N 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18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

    8、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 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100 (选填“高于”或“低于”)。19如图所示,将一个重 10 N 的物体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7.5 N 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 s 为 5 m,上升的高度 h 为 3 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_(选填“省力”或“费力”)。420.如图所示,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 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 A、B、C 中的 方向飘动;汽车

    9、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参照物是 。21.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可以 对人的压 强;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的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 而撞伤。三、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9 分)22.(1)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右减速滚动,请画出足球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2)如图甲所示为市民在公园锻炼上肢力量的画面。该器材相当于一根杠杆(杠杆自重不计),乙图为其简化图,锻炼时手在 B 点用力向上举手柄将 A 点的配重抬高,达到锻炼上肢的目的。请在乙图中画出动力臂 L1、阻力 F2。(3)如图所示,一个工人利用滑轮组把一桶沙子运到三楼,

    10、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方法。四、简答题(4 分)23.把锤头松动的锤子的手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手柄上为什么?还可以往锤柄间钉入木锲的方式,为什么?五、计算题(15 分)24.(8 分)2016 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自行车环洱海比赛如期举行,体重 600N 的运动员李伟参加了比赛。图 17 中的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下表:图 75车架材料 碳纤维车架材料体积/cm 3 2500车架质量/kg 4.5整车质量/kg 10单轮接触面积/m 2 410-4(1)计算比赛中的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2) 李 伟 在 某 水 平 路 段 匀 速 骑 行 6km, 耗 时 10min, 若 该

    11、 路 段 阻 力 为 14N,求 他 的 骑 行 功 率 。25(8 分)某桥梁施工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在水底的工件。已知工件的体积是 0.16 m3,密度是 3.5103 kg/m3,滑轮组向上匀速拉动浸没在水中的工件时,人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的拉力 F=1 700 N。(不考虑摩擦及水的阻力, g 取 10 N/kg)求:(1)工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工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滑轮组向上匀速拉动浸没在水中的工件时,机械效率是多大?(3)工件从水里升到水面上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六、实验探究题(27 分)26(6 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

    12、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 的体积有关;6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或“E”);分析比较实验 与 ,可以验证猜想 B 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在完 成 以 上 探 究 后 , 小 明 又 选 用 了 不 同 液 体

    13、 并 进 行 了 多 次 实 验 , 其 目 的 是 为了 (选填字母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7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7 分)(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杠杆在使用前左高右低,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也是为了方便对_的测量。(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 0.5 N 的钩码挂在杠杆 A 点后,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 B 处的细线上(如图中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保持杠杆在如图中位置平衡 ,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14、。(3)小明和小华只做一次实验就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简述理由:_ _。八年物理下(2018、6)第 5 页 共 6 页 八年物理下(2018、6)第 6 页 共 6 页 728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6 分)(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在测量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时,有一个数据的记录错误,错误的数据是_,应该为_;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

    15、示。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_;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选填“相 同”或 “不相同”)。29.(8 分)在“探究滑动摩 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探究各种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1)要探究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要测出木块与长

    16、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 运动。(2)如图是同学们做实 验时的情景,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猜想 是 否正确。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保持 一定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要探究猜想 A 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比较 图所示的实验。(4)上述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实验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测力计的示数 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cm1 6 3 2.5 92 6 5 2.5 173 6 8 2.5 248(5)(2 分)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探究其他猜想,请你说出你的一个方案。9八年物理参考答案一、1-5DDADB 6-9ABB

    17、D 10.ABD 11 .CD二、12.信息 声源 13.虚 不变 14. 15.相互的 运动状态 16.B 等臂 17.竖直向上 500 18.小 低于 19. 30 80% 省力 20.A 地面 21.减小 惯性三、略四、略五、24.(1) 8.7510 5Pa (2)140w25.(1)m=560Kg F 浮 =1600N (2)78.43% (3)从刚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工件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收到的浮力减小,滑轮收到拉力增大,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变大。六、26. D A 密度 A 27.(1)左 水平 力臂 (2)竖直 变大 (3)不合理 只有一次实验数据,结论具有偶然性。28.(1)17 15 80% 物体上升的高度 (2)拉力的方向 相同29.(1) 匀速直线 (2)D 压力 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乙 丙 (4)控制变量法 (5)略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