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集优练习鄂教版.doc

    • 资源ID:1163759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集优练习鄂教版.doc

    1、1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凶恶 B厌恶 C恶习 D恶人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故为不苟得也( )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蹴尔而与之( ) (5)万钟于我何加焉( ) (6)此之谓失其本心( )(7)劳其筋骨( ) (8)所以动心忍性( ) (9)然后能改( ) (10)国恒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

    2、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D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4翻译句子。(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基础练习题2A故患有所不辟也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D是亦不可

    3、已乎?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第一自然段正反结合,反复论证的是: 、 、 。第二自然段列举例子从正面论证的是: ;第三自然段再举例从反面论证的是: 。(2)这篇课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用的是 论证;句子“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用的是: 论证;句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的是 论证7. 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4、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

    5、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阅读理解3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6、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B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虚报C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得到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所欲有甚于生者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C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D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甲文段选自课文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乙文段选自课文出师表,作者诸葛亮。B甲文段中作者认为当面临生死抉择时,“义”比“生”更重要。乙文段中作者简要讲述自己的生平,意在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C两文段的语言特色各有不同:

    7、甲文段行文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乙文段质朴恳切,感人肺腑。 D甲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乙文段可以作为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两文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 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 分)4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题1答案: B解析:B 项“恶”读 w,其他都读 。故选 B。2答案:(1)苟且取得 (2)通过某种办法 (3)仅仅 (4)践踏 (5)益处 (6)本来的思想,即“义” (7)使劳累(8)用这种方法 (9)这样以后 (10)往往解析: 力求解

    8、释准确无误。3答案:C解析:人心是恶的,错误。故选 C。4答案:(1)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2)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4)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 (5)用这种方法来惊动他的心5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原来不具备的才能。 (6)(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 解析: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5答案:D解析:A 项“辟”通“避”;B 项“辩”通“辨”;C 项“乡”应为“向”。故选 D。6答案:(1)舍生取义; 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见利忘义,失去本心。(2)比喻 对比 举例解析:熟背课文即可。阅读理解题:7答案:D解析: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故选 D。 8答案:C9. 答案: B10. 答案:D11. 答案: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人人都有,只是贤能的人不丢掉罢了。我在乱世中维持生存、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美名远扬。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集优练习鄂教版.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