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3岳麓版必修3.ppt

    • 资源ID:1149776       资源大小:3.55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3岳麓版必修3.ppt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了解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促使井田制走向崩溃。

    2、 材料二 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诸侯不断擅自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材料三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战争。,时代变化士阶层兴起,使得思想活跃。,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

    3、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背景:,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 活跃并受重用。,学以致用,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 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4、,兵家,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孙膑,一 孟子、荀子与儒家,据文献记载,孟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起初,他家住邹县城北,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经常和邻居顽童学着埋坟头、哭丧,有时抢人家的供果吃。孟母感到住在这里不利于教养孩子,就把家搬到了城里。新居与市场为邻,市场上,行商客贾,拍卖喧嚣,还有江湖骗子瞒哄欺人。孟母感到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也不利,为了让儿子学好成才又把家迁到学堂旁边。后来孟母把孟子送进了学宫,学习诗经、尚书。“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1、孟 子 主要思想:,(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5、敛。”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 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 “以德行仁政者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重民,仁政学说,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本,思考:民贵君轻是不是真的体现人民的地位比国君高了?孟子维护的是不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呢?,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2)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 “仁义礼智根于心”。,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6、辞让之心、是非之心。,(3)义利观:“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影 响:,1.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3. 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孟庙亚圣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孟子名言,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天 将

    7、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身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夫。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荀 子 主要思想:,先秦思想的总结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唯物主义),(1)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2)“性恶论”,认为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蓬生麻中

    8、, 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3)政治: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为主,学以致用,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出地体现了他 (1)“性恶论”的主张(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 (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1)(2) B(3)(4) C(2)(3)(4) D(1)(2)(3)(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

    9、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孟子、荀子的思想有何异同,?,孟子、荀子的 思想异同,仁政学说,性善论,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礼法并施,性恶论,制天命而 用之,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爱人,仁政,仁义 (礼教为主),为政以德,民贵君轻,礼法并施 (君舟民水),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二、墨家:墨子,(代表下层劳动群众),1、“兼爱”(无差别的爱) 2、“非攻”(反对非正义的兼并战争)3、“尚力”、节俭,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后不被重视。,三、生命的超越庄子,1、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今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10、”。,这段材料反映出庄子有什么样的性格?,鄙视富贵利禄,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这是多么的可 笑。庄子仰头看着惠子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三、生命的超越庄子,主要思想,1、哲学观:“齐物”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2、人生观:“

    11、逍遥”(无所恃)3、天命观: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齐物”“逍遥”“无所恃”,秦始皇佩服 的“韩非子”,四、韩非与法家,韩非子的主要思想:,1、将法、

    12、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法律、法令,统治的权术,君主的权威,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守株待兔,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2、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思想的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

    13、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战国秦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1.法家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利益。 2.“今胜于古”的进步历史观为封建统治阶级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3.“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具有积极意义; 4.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五、孙膑和兵家,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孙武所著。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29种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

    14、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屈人之兵”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日本人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 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巩固练习,孙膑的命运:“知道,胜。”“不知道,不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道”即客观规律; 强调战争中要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该句名言出自孙子兵法 A B C D ,C,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

    1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知识巩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

    16、“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

    17、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课后练习】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 (1)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1)孔子、孟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而墨家学派却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何在?,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在一个新王朝初建之时,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的战乱,遭到极大的破坏

    18、,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为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他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主张,与民休息,因此道家思想得以实施。 而墨家提出的纲领主张有些超出了当时社会实际发展的可能阶段,如“兼爱”“非攻”,故不被统治者重视。,(3)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的需要,(4)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谈谈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举例: 对儒家提倡的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 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颇有益处。 (任举一例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3岳麓版必修3.ppt)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