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03 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现象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酸雨的形成B.治疗胃酸过多C.切开的苹果发霉D.放鞭炮【答案】B 2吸进人体内的 O2有 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副产物,如 等,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O 老,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含硒化合物 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在消除活性氧时,Na2SeO3的作用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答案】A 【解析】由信息可知,活性氧的氧化性极强,用含硒(Se)的化合物 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作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故选 A。3宋
2、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关于银针验毒的记载, “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 2SO 2=2X2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Ag2S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得到电子C反应中 Ag和 H2S均是还原剂D每生成 1 mol X,反应转移 2 mol e【答案】C 【解析】A 项,根据元素守恒可知 X的化学式为 Ag2S,正确;B 项,O 2中 O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银2针验毒时,空气中 O2得到电子,正确;C 项,反应时,Ag 化合价升高,所以 Ag是还原剂,S 元素化合价不变,H 2S不是还原剂,错误;D 项,根据 A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每生成 1 mol Ag2
3、S,转移电子的物质 的量为 2 mol,正确。 8NaNO 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 KMnO4溶液与 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NO H Mn2 H 2O(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 2A反应后溶液 pH下降B通常用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C方框中粒子为 NO2D生成 1 mol Mn2 需消耗 2.5 mol NO2【答案】D 9某离子反应中共有 Mn2 、NH 、H 、MnO 、N 2、H 2O六种微粒。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颜色逐渐变4 4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还原性:Mn 2 NH4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65C转移 0.45 mol电子会有
4、 1.68 L(标准状况)气体产生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 pH逐渐减小【答案】C 310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2I 2H =I2Cl H 2OB淀粉KI 溶液变蓝是因为 I 被氧化为 I2,I 2遇淀粉变蓝色C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D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 I 2SO 24【答案】C 【解析】A 项,第一步生成 I2,
5、则离子反应为 ClO 2I 2H =I2Cl H 2O,正确;B 项,淀粉遇碘变蓝,由现象可知 I 被氧化为 I2,正确;C 项,蓝色逐渐消失,发生反应H2OI 2SO =SO 2I 2H ,证明 Na2SO3具有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错误;D 项,由23 24ClO 2I 2H =I2Cl H 2O可知氧化性强弱为 ClO I 2,由 H2OI 2SO =SO 2I 2H 23 24可知氧化性强弱为 I2SO ,所以在酸性条件下 ClO 、I 2、SO 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24 24ClO I 2SO ,正确。2411NaClO 2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它由 H2O22ClO 22NaOH= =
6、2NaClO22H 2OO 2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O2是氧化剂,H 2O2中的氧元素被还原B每生成 1 mol 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CClO 2中的氯元素被氧化DClO 2是氧化剂,H 2O2是还原剂【答案】D。12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H 、Al 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H 、Al 3 、Al(OH) 3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Br2、FeI 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 、Br 、Fe 24C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NaCl、Na 2S的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NaCl、Na 2SD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3
7、、Cu 2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 2 、Fe3【答案】A。【解析】酸性由强到弱为 H 、Al 3 、Al(OH) 3,则逐滴加入 NaOH溶液,反应先后顺序为H 、Al 3 、Al(OH) 3,A 正确;还原性由强到弱为 I 、Fe 2 、Br ,则缓慢通入氯气的先后顺序为I 、Fe 2 、Br ,B 错误;溶度积为 Ksp(AgCl) Ksp(Ag2S),则加入 AgNO3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为Na2S、NaCl,C 错误;氧化性为 Fe3 Cu 2 ,则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Fe3 、Cu 2 ,故 D错误。 20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 33ClO 4OH =2R
8、O 3Cl 5H 2O。则 ROn4中 R的化合价是( )n4A3 B4 C5 D6【答案】D。【解析】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 342 n3,解得 n2。所以 RO 中 R元素的24化合价为6 价。21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16H 5Na 2O2=2Mn2 5O 28H 2O10N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AO 2是还原产物,Mn 2 是氧化产物BNa 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标准状况下,产生 22.4 L O2时反应转移 2 mol eD通常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答案】C22已知下列反应:Co2O36
9、HCl(浓)= =2CoCl2Cl 23H 2O();5Cl2I 26H 2O=10HCl2HI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CoCl 2HClI25B氧化性:Co 2O3Cl2HIO3 C反应中 HCl是氧化剂D反应中 Cl2发生氧化反应【答案】B2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 H2O、ClO 、NH 、H 、N 2、Cl 六种微粒。其中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4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ClB消耗 1 mol还原剂,转移 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氮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这
10、说明氮气是氧化产物,即次氯酸根离子氧化铵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O 2NH =N23H 2O3Cl 2H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还原剂为4NH ,A 错误;N 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 0价,则消耗 1 mol还原剂,转移 3 mol电子,B 错误;由方4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C 错误;反应生成 H ,溶液酸性增强,D 正确。【答案】D24一定条件下,向含 HNO3的废水中加入 CH3OH进行污水处理,发生反应5CH3OH6HNO 3=3N25CO 21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 3OH被氧化,表现氧化性 B此条件下还原性强弱为 N2CH 3OHC若氧
11、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0.2 mol,则该反应中转移 3 mol eD该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解析】A 显然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故 B错误;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了极6性键,故 D错误。【答案】C25己知酸性 K2Cr2O7溶液可与 FeSO4反应生成 Fe3 和 Cr3 。现将硫酸酸化的 K2Cr2O7溶液与 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KI溶液,混合溶液中 Fe3 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 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 AB段的氧化剂为 K2Cr2O7B图中 BC段发生的反应为 2Fe3 2I
12、 =2Fe2 I 2C开始加入的 K2Cr2O7为 0.25 molDK 2Cr2O7与 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解析】开始时 Fe3 物质的量不变,说明 Fe3 没有参加反应,则 AB段应为 K2Cr2O7和碘化钾的反应,K2Cr2O7为氧化剂,A 正确;BC 段 Fe3 浓度逐渐减小,为铁离子和碘化钾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 2,B 正确;由氧化剂和 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反应的关系式为K2Cr2O76Fe 3 6I ,共消耗的 n(I )1.5 mol,则开始加入的 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60.25 mol,C 正
13、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K2Cr2O7与 Fe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6,D 错误。 【答案】(1)溶液颜色变成紫色 0.5 0.25(2)Cu 2 H 2S=CuS2H 2Fe 3 2I =2Fe2 I 2(3)H OH =H2O Al(OH)3OH =AlO 2H 2O230.煤炭中以 FeS2形式存在的硫,在有水和空气及在脱硫微生物存在下发生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2FeS 27O 22H 2O 4H 2Fe 2 4SO ;= = = = =微 生 物 24_Fe 2 _O 2_H _Fe3 _;= = = = =微 生 物 7FeS 22Fe 3 3
14、Fe2 2S;= = = = =微 生 物 2S3O 22H 2O 4H 2SO 。= = = = =微 生 物 24已知:FeS 2中的硫元素为1 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将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并补充完整。(2)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3)观察上述反应,硫元素最终转化为_从煤炭中分离出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溶液立即变蓝,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在上述蓝色溶液中,继续滴加足量的 NaClO溶液,蓝色逐渐消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提示:碘元素被氧化成 IO )从以上实验可知,ClO 、I 2、IO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 3_
15、。.工业上用黄铜矿(CuFeS 2)冶炼铜,副产品中也有 SO2,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 28Cu4FeO2Fe 2O316SO 2。若 CuFeS2中 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 = =高 温 _(填元素符号)。当生成 0.8 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上述离子方程式是 4Fe2 O 24H 4Fe3 2H 2O;(2)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FeS2;(3)通过观察分析三个反应可知:硫元素最= = = = =微 生 物 终转化为硫酸盐从煤炭中分离出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溶
16、液立即变蓝,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电荷守恒及电子守恒,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I ClO H 2O=I2Cl 2OH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继续滴加足量的 NaClO溶液,I 2会继续 被氧化蓝色逐渐消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5ClO 2OH =2IO 5Cl H 2O;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3ClO I2;ClO IO ,对于同一元素来说,一般是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就越强,所以氧化3性:IO I2;故 ClO 、I 2、IO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lO IO I2;.在反应中 8CuFeS221O 23 3 38Cu4FeO2Fe 2O316SO 2。C
17、uFeS 2中 Fe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被氧化为 Fe2O3;S 在反= = = = =高 温 应前化合价是2 价,反应后被氧化为4 价的 SO2。Cu 是2 价,反应后被还原为 0价,O 2中 O的化合价是 0价,反应后被还原变为2 价,所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Cu、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产生 8 mol的 Cu,转移电子 100 mol,所以当生成 0.8 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10NA。8【答案】.(1)4 1 4 4 2H 2O (2)FeS 2 (3)硫酸盐.2I ClO H 2O=I2Cl 2OH I 25ClO 2OH =2IO 5Cl H 2O ClO IO I23 3.Cu、O 10 NA